• 1、小孩站在岸边向湖面依次抛出三个石子,三次的轨迹如图所示,最高点在同一水平线上。假设三个石子质量相同,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沿轨迹3运动的石子落水时速度最小 B、三个石子在最高点时速度相等 C、小孩抛出时对三个石子做的功相等 D、沿轨迹3运动的石子在落水时重力的功率最大
  • 2、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第4s内与第2s内的位移之差是8m,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4m/s2 B、第2s内的位移为6m C、第2s末的速度为6m/s D、物体在0∼5s内的平均速度为10m/s
  • 3、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mA=2kgmB=3kg的A、B两物块用轻质弹簧连接,一起以v0=4m/s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与静止在水平面上质量mC=1kg的物块C发生碰撞,碰撞时间极短,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忽略一切摩擦阻力。

    (1)、若物块B与C碰撞后粘合在一起运动,求碰后瞬间C的速度大小;
    (2)、若物块B与C碰撞后粘合在一起运动,求此后弹簧能获得的最大弹性势能。
  • 4、图中的实线是一列简谐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曲线。经1s后,其波形如图中虚线所示,该波的周期T大于1s,该波的波速可能是多大?

  • 5、古时有“守株待兔”的寓言。设兔子的头部受到大小等于自身体重的打击力即可致死,并设兔子与树桩作用时间为0.3s,则被撞死的兔子其奔跑的速度至少为(g取10m/s2
  • 6、一枚火箭搭载着卫星以速率v0进入太空预定位置,由控制系统使箭体与卫星分离,已知前部分的卫星质量为m1 , 后部分的箭体质量为m2 , 分离后箭体以速率v2沿火箭原方向飞行,若忽略空气阻力及分离前后系统质量的变化,则分离后卫星的速率v1是多大?

  • 7、实验小组的同学们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

    (1)、用L表示单摆的摆长,用T表示单摆的周期,则重力加速度g=。(用L、T表示)
    (2)、在这个实验中,应该选用下列哪两组材料构成单摆?_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长约1m的细线 B、长约1m的橡皮绳 C、直径约1cm的均匀铁球 D、直径约1cm的塑料球
    (3)、将单摆正确悬挂后进行如下操作,其中正确的是_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测出摆线长作为单摆的摆长 B、把单摆从平衡位置拉开一个很小的角度释放,使之在竖直平面内做简谐运动 C、在摆球经过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 D、用秒表测量单摆完成1次全振动所用时间并作为单摆的周期
    (4)、甲同学多次改变单摆的摆长并测得相应的周期,他根据测量数据做出了如图所示的图像,横坐标为摆长,纵坐标为周期的平方。若图线斜率为k,则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用k表示)。

  • 8、如图所示是水波干涉示意图,S1S2是两波源,ADB三点在一条直线上,两波源频率相同,振幅相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处质点一会儿在波峰,一会儿在波谷 B、B处质点一直在波谷 C、C处质点一会儿在波峰,一会儿在波谷 D、D处质点一直在平衡位置
  • 9、一列简谐横波平行于x轴传播,图中的实线和虚线分别为t=0t=0.3s时的波形图。已知平衡位置在x=6 m处的质点,在0到0.3s时间内运动方向不变。说法正确的是(  )

    A、这列简谐波的周期为0.4s B、波速为10m/s C、传播方向沿x轴负方向 D、质点向左移动0.25个波长
  • 10、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图甲为该波在t = 0时刻的波形图,M是平衡位置为x = 10 m处的质点,图乙为质点M的振动图像,则(  )

    A、t = 0时刻质点M沿y轴正方向振动,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 B、t = 0时刻,x = 0处的质点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大小为73cm C、波的周期为1.8 s,波的传播速度为12 m/s D、波的振幅为28 cm,波长λ = 10 m
  • 11、如图所示,弹簧下面挂一质量为m的物体,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做振幅为A的简谐运动,当物体振动到最高点时,弹簧正好处于原长,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则物体在振动过程中(  )

    A、物体在最低点时的加速度大小应为2g B、弹簧的弹性势能和物体动能总和不变 C、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等于2mgA D、物体在最低点时所受弹簧的弹力大小应为mg
  • 12、如图,足够长的固定光滑斜面倾角为θ,质量为m的物体以速度v从斜面底端冲上斜面,达到最高点所用时间为t,对于这一过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斜面对物体的弹力的冲量为零 B、物体受到的重力的冲量大小为mgtsinθ C、物体受到的合力的冲量大小为零 D、物体动量的变化量大小为mv
  • 13、物体A做简谐运动的振动方程是xA=3sin(100t+π2)m , 物体B做简谐运动的振动方程是xB=5sin(100t+π6)m。比较A、B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振幅是矢量,A的振幅是6 m,B的振幅是10 m B、周期是标量,A、B周期相等,都为100 s C、A振动的频率fA大于B振动的频率fB D、B的相位滞后A的相位π3
  • 14、如图所示,一长l=322m的光滑绝缘细直杆AC固定在方向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中,电场强度E=250N/C。直杆与电场线成45°角,有一套在直杆上的带电小环,电性未知。现将环从细杆上的B点由静止释放,小环沿着直杆加速下滑,小环离开杆后恰好通过杆下端C正下方的P点,B、C两点相距l1=25m , C、P两点相距h=1.2m。已知环的质量m=0.5kg , 带电量的绝对值q=1×102C , 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 带电小环可以看作质点。求:

    (1)、判断小环带什么电和求小环沿着直杆加速下滑时的加速度大小;
    (2)、小环从B点运动到P点的时间t;
    (3)、小环运动到杆端A正下方时的动能Ek
  • 15、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相同的两块绝缘木板B、C,一正电的物块A(可视为质点)放在木板B的左端。B、C的质量均为m,物块A的质量为2m、带电量为q。现AB以相同的初速度v0—起向右运动,与静止木板C发生碰撞(B与C碰撞时间极短且碰后黏连在一起),最终A恰好没有从C板上掉下来。物块A与木板间B、C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5。整个空间存在方向竖直向下,场强E=mgq的匀强电场,重力加速度g。求

    (1)、木板B、C碰后瞬间的速度大小v1
    (2)、木板A、B、C最终的共同速度大小v2
    (3)、木板B的长度L。
  • 16、带电量分别为+2qq的异种电荷A、B固定在同一水平线上,相距6x,在它们连线的中点P上方有一悬点O,用绝缘细绳挂着一个质量为m的带电小球C,OP距离为x,如图所示,平衡时小球刚好静止在两电荷连线上且绳子与OP的夹角为45°。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静电力常量为k,求:

    (1)、小球所受电场力大小为多少?
    (2)、小球所带电荷是正还是负?电荷量Q为多少?
  • 17、在“测定金属丝电阻率”的实验中,小明同学为了测定一段阻值约为5Ω的金属丝电阻率。

    (1)、他用20分度的游游标卡尺测量金属丝的长度,如图甲所示,由图可知其长度L=mm;用螺旋测微器测得金属丝的直径,如图乙所示,则d=mm。
    (2)、他欲用伏安法测定该段金属丝的电阻,要求测量结果尽量准确,现备有以下器材:

    A.电池组(3V,内阻r0约为1Ω

    B.电流表(0~0.6A , 内阻r1=0.5Ω

    C.电流表(0~3A , 内阻约为r20.0125Ω

    D.电压表(0~3V , 内阻约为3kΩ

    E.滑动变阻器(0~20Ω , 额定电流1A)

    F.滑动变阻器(0~2000Ω , 额定电流0.3A)

    G.开关、导线

    要求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能从零开始变化,小明同学选上述器材中,滑动变阻器应选。电流表应选。(填写各器材的字母代号)

    若小明同学多次测量,读出的电流表、电压表对应示数,通过描点作图,画出UI图线,并求出图线的斜率为K。则该金属丝电阻率的表达式ρ=(用题干中已知物理量符号表示)。

  • 18、某实验小组用电阻箱和电压表按图1所示电路测定一个水果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闭合开关S后调节电阻箱,记录电阻箱阻值R和电压表示数U,并计算对应的电流值I。

    (1)在图2所示的坐标纸上已经描好了6组数据点。

    (2)根据作出的U − I图像,求出该电池电动势E = V,内阻r = Ω。(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若只考虑电压表内阻的影响,图1中,通过电源的电流为I1 , 通过电阻箱的电流为I2 , 下列选项中实线表示U与I1的关系,虚线表示U与I2的关系,则所示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 19、某些肿瘤可以用“β粒子流”疗法进行治疗。在这种疗法中,为了能让β粒子进入癌细胞,首先要实现β粒子的高速运动,该过程需要一种被称作“粒子加速器”的装置来实现。β粒子先被平行板电容加速到较高的速度,然后轰击肿瘤并杀死癌细胞,如图所示,来自粒子源的β粒子(初速度为零),经加速电压为U的加速器加速后,从A处以细柱形的β粒子流向右运动。β粒子的质量为m,其电荷量为eβ粒子间相互作用可忽略不计,不考虑粒子重力,β粒子不会打到板上,那么(       )

    A、从A处流出的β粒子速度v=2eUm B、从A处流出的β粒子,形成的等效电流方向向右 C、若保持开关S闭合,若只减小平行板距离,从A处流出的β粒子的速度将减小 D、若断开开关且板上电荷分布不变,增大平行板距离,从A处流出的β粒子的速度将增大
  • 20、电容位移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的优点,某电容位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可简化为如图所示的装置,电容器接在恒压直流电源上,其中A是固定极板,B是可动极板,B与被测物体连接在一起,G为灵敏电流计,当被测物体水平向右移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容器的电容变小 B、极板间的电场强度变大 C、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减少 D、灵敏电流计中有从b到a方向的电流
上一页 45 46 47 48 49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