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如图所示,匀强电场的方向与直角三角形所在的平面平行,。边长 , 将一电荷量的点电荷从点移动到点,静电力做功;将该电荷从点移动到点,电势能增加了。取点的电势为0,求:
(1)、、两点的电势、;(2)、点电荷在点的电势能;(3)、电场强度的大小。 -
2、一个带正电的粒子,电荷量为q,质量为m,由静止经电压为的加速电场加速后,立即沿中心线垂直进入一个电压为的偏转电场,偏转电场两极板间距为d,极板长L.整个装置如图所示,(不计粒子的重力)求:
(1)粒子出加速电场时的速度的大小;
(2)粒子出偏转电场时的偏转距离y。

-
3、某学习小组打算测量一根待测金属丝的阻值,实验室仅提供有以下器材:
A.待测金属丝;
B.电源 , 电动势约 , 内阻忽略不计;
C.电流表 , 内阻约;
D.电压表 , 内阻约
E.滑动变阻器:阻值;
F.开关S、导线若干。
(1)、正确操作用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测得金属丝的长度和直径如图甲、乙所示,则长度 , 直径。
(2)、初步测量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丙、丁所示,为提高测量准确性,应当采用以下电路图中的(填字母代号)为本次实验电路。但用此电路测量的结果仍会比真实值偏(选填“大”或“小”)。
A.
B.
C.
D.
(3)、若实验所用的电流表内阻的准确值已知,则该小组的测量电路应更换为(2)中的(选填字母代号)。若此时读得电流为、电压为 , 则金属丝的电阻率表达式为(用前面所给的物理量符号来表示,不用代入数值)。 -
4、“观察电容器的充、放电现象”实验中,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电路研究电容器的放电规律。电源提供稳定电压,先将电键S合向1,待电路稳定,再将电键S合向2,通过电流传感器与计算机相连,就能显示出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1)、该同学实验得到的图像应为下图中的_____。A、
B、
C、
(2)、所得图线与两坐标轴所围的面积代表电容器的(选填“充电电压”“电容C”或“释放的电荷量Q”)。(3)、该同学将换成更大阻值的定值电阻重做实验时,采用相同坐标系绘得的图线与两坐标轴所围面积将(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
5、某同学将四个相同的小量程电流表(表头)分别正确改装成了量程为和两个电流表、 , 以及量程为和的两个电压表、。改装好后把它们按如图所示接法连入电路,则( )
A、电流表半偏时,也半偏 B、电流表满偏时,指针偏转到满刻度的 C、电压表半偏时,也半偏 D、电流表半偏时,电路中的总电流为 -
6、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通过滑动变阻器对灯泡L供电,通过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P的位置可以控制灯泡的亮度。关于滑动变阻器的连接方式和闭合开关S后灯泡亮度的变化(电压和功率不超过额定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采用的是限流式接法 B、采用的是分压式接法 C、滑片P往端滑动时灯泡变亮 D、滑片P往端滑动时灯泡变亮 -
7、已知电流和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平均速率的关系为 , 式中的为单位体积内的自由电子数(自由电子数密度),为自由电子电荷量,S为导线横截面积,为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速率。若导线通过的电流强度为 , 则在时间内通过导线横截面的自由电子数可表示为( )A、 B、 C、 D、
-
8、示波管是示波器的核心部件,由电子枪、偏转电极和荧光屏组成,其内部结构如图所示。当示波管工作且在和间不加任何电压时,从右往左看荧光屏发现屏幕中央有一固定亮斑。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应在间加图(a)所示电压作为扫描电压 B、应在间加图(b)所示电压作为扫描电压 C、若仅在间加图(a)所示电压,看到在荧光屏中央有一个固定亮斑 D、若仅在间加图(b)所示电压,看到在荧光屏中央有一条水平亮线 -
9、一正电荷在电场中仅受静电力作用,以一定初速度出发,先后通过点和点,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分别对应电荷经过、两点的时刻,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电势 B、电场强度 C、电势能 D、从到的过程中,静电力对电荷做正功 -
10、左图为一个正电荷放在一足够大的水平金属板上方与金属板相距为时,所形成电场的电场线分布图,你可能不熟悉这个电场,但是如果参考右图课本上所给的等量异种点电荷的电场线分布图,你会发现其右半部分与左图中的电场线形状一致。由此可判断两幅图中到正电荷距离为的A点电场强度大小相同,其表达式应为( )
A、 B、 C、 D、 -
11、如图所示为一带正电物体周围的电场线和等差等势线分布图,、分别为位于不同等势面上的两个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点电势低于点电势 B、点场强大于点场强 C、将一正试探电荷从点由静止释放,它将一直沿电场线运动 D、将一正试探电荷从点由静止释放,它将一直沿等势线运动 -
12、比值定义法是通过两个基本物理量的比来定义新物理量,因此被定义的物理量通常反映物质的最本质属性,且不随定义所用的物理量的大小改变而改变。下列属于比值定义法的式子是( )A、 B、 C、 D、
-
13、某同学先用金属网把不带电的验电器罩起来,再用绝缘手柄把带正电的金属球逐渐靠近金属网,但不与之接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属网侧感应出正电荷 B、验电器的箔片逐渐张开 C、金属网内部电场强度不为零 D、整个金属网电势相等 -
14、在电磁学理论的发展过程中有很多科学家做出了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安培最先提出了电场的概念 B、库仑最早测出了元电荷的数值 C、富兰克林首先命名了正电荷和负电荷 D、卡文迪许通过扭称实验研究得出点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规律
-
15、夏季受连续降雨影响容易发生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现象,某处泥石流冲上公路时速度大小为 , 之后沿公路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减速的加速度大小为 , 公路上一行人看到泥石流冲上公路时,距离其所在处为 , 人立即由静止加速沿公路运动躲避危险,已知人运动的最大速度为 , 加速过程可视为匀加速直线运动,求:(1)、泥石流运动到人起跑处的速度大小;(2)、人至少以多大的加速度运动才能避开危险。
-
16、某同学采用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完成“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实验。放置在气垫导轨上的滑块上装有宽度的遮光条,滑块在牵引力作用下先后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计时器(图中未画出)记录了遮光条通过光电门1的时间 , 通过光电门2的时间 , 用刻度尺测出两个光电门之间的距离 , 则遮光条经过光电门1时的速度大小 , 滑块的加速度大小 , 遮光条从光电门1运动到光电门2的时间s。(计算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
17、下列有关质点、参考系、时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研究神舟十七号返回舱进入大气层之后的着陆轨迹时,不能将它视为一个质点 B、5月3日17时27分,嫦娥六号探测器由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这里的“5月3日17时27分”指的是时刻 C、研究运动的物体时,选择不同物体作参考系,对运动的描述都是一样的 D、蜂鸟的体积很小,所以研究蜂鸟扇动翅膀的动作时,可以将它视为一个质点
-
18、某一平直的公路上甲、乙两辆小车分别在各自的平行车道上匀速行驶,甲在乙的前方。突然甲车发现前方出现事故,立马踩下刹车,记此刻为t=0时刻,此时甲乙相距d。2秒后乙车也开始刹车,两车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
(1)、乙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是多少?(2)、d为多少时两车可以在t=4s时刻相遇?(3)、两车若要相遇d应满足什么条件? -
19、龙舟比赛深受多地民众的热爱,每年各地都会举行形式各样的龙舟比赛。常见的是二十二人制比赛,共有二十名划手,一名鼓手,一名舵手共同组成。某艘龙舟质量m=300kg。(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1)、假设龙舟静止放在水平地面上,龙舟与地面动摩擦因数μ=0.5。一名队员在地面上用水平力推龙舟并未推动。①问龙舟受哪几个力作用?并指出施力物体。
②该队员若想推动龙舟,水平推力F为至少多大?(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2)、若龙舟载满队员入水划行时,水的阻力Ff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即Ff=kv2 , 比例系数k=50N·s2/m2。某次比赛时龙舟以最大速度vm=5m/s匀速直线划行。求此次划行中二十名船员平均每人对水的水平推力F0多大? -
20、金秋十月,苹果、梨、猕猴桃等应季水果纷纷上市,这个季节的水果不仅口感鲜美、营养丰富,而且有助于增强免疫力、促进消化、降低血糖等。已知一苹果从距离地面5.0m高的树上无初速度落下,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1)、求苹果的下落时间;(2)、求苹果落地瞬间苹果的速度大小;(3)、求苹果下落最后1米位移内所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