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如图所示,桥式起重机的横梁离地面的高度为25m,某次起重作业时重物被竖直向上吊起,重物距横梁的距离满足关系式(单位:m)。则( )
A、重物匀减速上升 B、重物的加速度大小为 C、重物在第3s内的位移大小为16m D、重物在第4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7m/s -
2、图中甲、乙、丙是中学物理课本必修1中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所用的速度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种用面积表示位移的方法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B、甲图用矩形面积的和表示位移大小比丙图用梯形面积表示位移大小更接近真实值 C、若丙图中纵坐标表示运动的加速度,则梯形面积表示加速度的变化量 D、推导中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 -
3、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出发,它们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车做直线运动,甲、丙两车做曲线运动 B、从出发到再次相遇,三车通过的路程相等 C、从出发到再次相遇,三车通过的位移相等 D、三车在10s 时间内平均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
4、2023年10月17日,中国和印尼合作的“雅万高铁”正式开通运营,这是中国高速动车组列车首次在国外投入商业运营,标志着印尼迈入高铁时代,中国和印尼共建“一带一路”取得重大标志性成果。如图所示,复兴号列车正在减速进入雅加达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列车为参考系,车站是运动的 B、以车站为参考系,车厢内行李架上的箱包是静止的 C、研究列车车轮转动的快慢情况,可以将列车视为质点 D、在车厢内窗台上放一杯水测试列车平稳性能时,可以将列车视为质点 -
5、国庆假期,小明同学跟家人进行了一次愉快的自驾游,行车途中小明注意到以下数据,如图甲、乙、丙、丁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是导航中的信息,“4.5公里”表示位移大小,“7分钟”表示时间 B、图乙是某路段上的指示牌,牌上的“60”指的是瞬时速度 C、图丙是高速路上的指示牌,牌上的“120”指的是瞬时速度的最大值 D、图丁中的“55km”指的是位移大小 -
6、下列关于矢量和标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取定正方向,做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的位移 , , 则 B、温度计读数有正、有负,所以温度是矢量 C、物体沿直线单方向运动时,通过的路程就是位移 D、速度和速度变化量都是矢量
-
7、如图为某工厂生产流水线上水平传输装置的俯视图,它由水平传送带和水平转盘组成。物品质量 , 从A处无初速放到传送带上,运动到B处后进入匀速转动的转盘,设物品进入转盘时速度大小不发生变化,且恰好随转盘一起运动(无相对滑动),到C处被取走装箱。已知A、B两处的距离 , 传送带的传输速度 , 物品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物品在转盘上与轴的距离 , 设物品与转盘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求:
(1)、物品从A处运动到B处的时间;(2)、物品与转盘间的动摩擦因数的最小值;(3)、物品从A处运动到B处的过程中,电机因传送物品而多做的功。 -
8、如图所示,一位身高的游泳运动员竖直在深的清澈泳池中,某时刻脚底到池底距离为。此时可视为平行光的太阳光线与水面夹角为 , 水对太阳光的折射率为。求:
(1)、太阳光线进入水中的折射角:(2)、此时池底运动员影子的头顶处到身体正下方的距离。(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 -
9、在“探究气体等温变化的规律”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用注射器封闭一定质量的空气,连接到气体压强传感器上,用传感器测量封闭气体的压强,用注射器刻度读出气体体积。

(1)、实验中,为找到体积与压强的关系,(选填“需要”或“不需要”)测空气柱的横截面积:(2)、多次改变封闭气体的体积,测量出不同体积时气体的压强,用电脑记录下来,并生成图像如图乙所示,由图乙可猜测与可能(选填成“正比”、“成反比”或“不成比例”):(3)、实验完成后,某同学做出的图像如图丙所示(其中实线为实验所得,虚线为参考双曲线的一支),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A、操作实验时用手握住注射器 B、实验时环境温度降低了 C、注射器内气体向外泄漏 D、有外部气体进入注射器内 -
10、如图所示,小球1从固定光滑斜面上某处由静止释放,滑过光滑水平桌面后,落在水平地面上的点。若在水平桌面的边缘处放置另一小球2,再将小球1从斜面上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则两小球发生正碰,分别落在地面上的点和点。已知小球1质量为 , 小球2质量为 , 且 , 点为桌面边缘在地面上的投影,不计转弯处的机械能损失,两小球均可视为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碰撞后小球1的落点为点 B、碰撞后小球1的落点为点 C、图中各点距离点的关系为 D、若两小球发生弹性正碰,则距离关系应为 -
11、在我国汉代,劳动人民就已经发明了辘轳,如图所示,可转动的把手边缘上点到转轴的距离为 , 辘轳边缘点到转轴的距离为 , 忽略空气阻力。在水桶离开水面后加速往上运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把手边缘上点的角速度等于辘轳边缘点的角速度 B、水桶上升的速度大小等于把手边缘上点的线速度大小 C、绳子拉力对水桶做的功等于水桶和水的机械能的增加量 D、拉力对水桶的冲量等于水桶动量的变化量 -
12、如图所示,小球通过长度为的细线悬挂在天花板的点,在点正下方处有一固定的光滑细铁钉。将小球向左拉开一小段距离后由静止释放,小球摆到最低点时,细线会受到铁钉的阻挡。不计空气阻力,则小球从静止释放到第一次回到释放位置的过程中,细线中的拉力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可能正确的是( )
A、
B、
C、
D、
-
13、某化工厂的排污管末端安装如图所示的电磁流量计。流量计处于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其测量管由绝缘材料制成,长为直径为 , 左右两端开口,在前后两个内侧面固定有金属板作为电极。当污水(含有大量的正、负离子)充满管口从左向右流经该测量管时,稳定后两端的电压为 , 显示仪器显示污水流量为(单位时间内排出的污水体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 B、侧电势比侧电势低 C、污水中离子浓度越高,显示仪器的示数越大 D、污水流量与成正比,与无关 -
14、无线充电技术已经在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得到应用.地下铺设供电的送电线圈,车上的受电线圈与蓄电池相连,如图所示.送电线圈和受电线圈匝数比为 . 当送电线圈接上图中的正弦交流电后,受电线圈中的电流为 . 不考虑线圈的自感,忽略电能传输的损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受电线圈的输出电压为 B、送电线圈的输入电压为 C、受电线圈的电流方向每秒改变50次 D、送电线圈的输入功率为 -
15、如图所示是某同学站在压力传感器上,先“下蹲”后“站起”过程中压力传感器的示数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下蹲过程中该同学一直处于失重状态 B、站起过程中该同学一直处于超重状态 C、下蹲过程中的最大速度出现在t1时刻 D、在0~3s内该同学完成了一次“下蹲”和“站起 -
16、我国“人造太阳”实验装置(EAST)多次创造新的放电世界纪录,其内部发生轻核聚变的核反应方程之一为 , 其中表示的是( )A、质子 B、粒子 C、电子 D、中子
-
17、某实验小组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测量某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其中R为电阻箱。
(1)、实验小组的小明同学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操作:①按图甲电路进行连接,闭合开关之前,调节电阻箱的阻值为最大
②把与1连接,闭合开关 , 调节电阻箱的阻值,记录对应电压表示数U和电流表示数I;
③以U为纵坐标,I为横坐标,作U-I图线,如上图乙所示。待测电源的电动势E=V,内阻r=。(结果均保留3位有效数字)。
④上述操作测得电源内阻的系统误差主要来源于电流表分压,电源内阻的测量值电源内阻的真实值(选填“大于”或“小于”)。
⑤为了消除系统误差,小明同学接着又采取了如下实验操作:
小明同学把图甲的开关与2连接,闭合开关 , 当电阻箱的阻值为时,电压表的示数如上图丙所示,电流表的示数如上图丁所示。可求得电源内阻的真实值r=.
(2)、实验小组的小刚同学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操作:小刚同学记录了图甲单刀双掷开关分别接1、2对应电压表的示数U和电流表的示数I;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绘制U-I图线如下图戊中所示的A、B两条图线,分析A、B两条图线,可求得电源内阻的真实值r=。(用图中、、、表示)

-
18、如图所示,电表均为理想电表,其中电流表、、示数变化量的绝对值分别用、、表示,电压表示数的变化量用表示,则( )
A、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a端移动过程中,电压表V示数变小 B、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a端移动过程中,变大 C、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a端移动过程中, D、若发生断路,则电压表V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大 -
19、我国航天员在天宫课堂中演示了多种有趣的实验,包括质量的测量在内的一系列实验。(1)、质量测量的一种方法可通过舱壁上打开的一个支架形状的质量测量仪完成,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如果给物体施加一个已知的力,并测得物体在这个力作用下的加速度,就可以求出物体的质量。
如图,假如航天员在两物块中间夹了一个质量不计的压力传感器,现让舱壁支架给物块一个恒力 , 此时压力传感器示数为。将对换位置,给A施加相同的恒力 , 压力传感器示数为。求两物块的质量之比。
(2)、在太空实验室中还可以利用匀速圆周运动测量小球质量。如图所示,不可伸长的轻绳一端固定于O点,另一端系一待测小球,使其绕O做匀速圆周运动。用力传感器测得绳上的拉力为F,用停表测得小球转过n圈所用的时间为t,用刻度尺测得O点到球心的距离为圆周运动的半径r。这种方法求得小球的质量m是多少?若测量r时未计入小球半径,则所得质量偏大、偏小还是不变?
-
20、跳台滑雪是冬奥会的比赛项目之一,如图位移简化后的跳台滑雪的雪道示意图.助滑坡由AB和BC组成,AB为斜坡,BC为R=10m的圆弧面,二者相切与B点,与水平面相切于C,AC竖直高度差 , CD为竖直跳台,运动员连通滑雪装备总质量为80kg,从A点由静止滑下,通过C点水平飞出,飞行一段时间落到着陆到DE上,CE间水平方向的距离x=100m,竖直高度差为 , 不计空气阻力,取 , 求:
(1)运动员到达C点的速度大小;
(2)运动员到达C点时对滑道的压力大小;
(3)运动员由A滑到C雪坡阻力做了多少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