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如图所示,竖直面内有一个闭合导线框ACD(由细软弹性电阻丝制成),端点A、D固定在以水平线段AD为直径的半圆形区域内有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有界匀强磁场。设导线框的电阻恒为r , 圆的半径为R , 用两种方式使导线框上产生感应电流。方式一:将导线与圆周的接触点C点以恒定角速度ω1(相对圆心O)从A点沿圆弧移动至D点;方式二:以AD为轴,保持ADC=45° , 将导线框以恒定的角速度ω2转9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方式一中,在C沿圆弧移动到圆心O的正上方时,导线框中的感应电动势为零 B、方式一中,在CA点沿圆弧移动到图中ADC=30°位置的过程中,通过导线截面的电荷量为3BR22r C、方式二中,回路中的电动势逐渐减小 D、两种方式回路中电动势的有效值之比E1E2=ω1ω2
  • 2、如图,左侧为一对平行金属板,平行金属板长度10cm,极板间距为20cm,两金板间电压为200V,上极板带正电荷。现有一质量为m=1.6×1025kg、电荷量为1.6×1017C的负电荷从静止状态经一加速电场加速后从左侧中点处,沿平行于极板方向射入,已知加速电压为50V,然后进入右侧匀强磁场中。匀强磁场紧邻电场,宽度为10cm,匀强磁场上下足够长,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B=0.02T(不计粒子重力,不计电场、磁场的边缘效应)。试求:

    (1)求进入偏转电场的速度v0

    (2)带电粒子射出金属板时速度的大小、方向;

    (3)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以及从匀强磁场射出时的位置。

       

  • 3、如图所示,让半径为R的小球从光电门上方自由下落,测出其经过光电门的时间Δt,则球心经过光电门中心时的速度(  )

    A、等于RΔt B、等于2RΔt C、小于RΔt D、大于2RΔt
  • 4、a、b、c、d是匀强电场中的四个点,它们正好是一个矩形的四个顶点,电场线与矩形所在的平面平行,已知a点的电势是20V,b点的电势是24V,d点的电势是4V,如图,由此可知,c点的电势为(  )

    A、4V B、8V C、12V D、24V
  • 5、如图,在跨过光滑定滑轮的轻绳拉动下,木箱从距滑轮很远处沿水平地面向右匀速运动。已知木箱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33 , 木箱始终在地面上。则整个过程中拉力F的大小变化情况是(  )

    A、先减小后增大 B、先增大后减小 C、一直减小 D、一直增大
  • 6、一个小朋友在河面上某高度处将一个泡发球(遇水体积膨胀,密度减小,仍可看做质点)以2m/s的速度竖直向上抛出,泡发球落入河水中做减速运动直到速度减为零,在水中运动时所受合力保持不变,加速度大小为重力加速度的2倍,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t1

    (2)泡发球抛出点距河面的高度h;

    (3)t3

       

  • 7、如图,A同学用两个手指捏住直尺的顶端,B同学用一只手在直尺0刻度位置做捏住直尺的准备,但手不碰到直尺;在A同学放开手指让直尺下落时,B同学立刻作出反应捏住直尺,读出B同学捏住直尺部位的刻度为20cm,则B同学的反应时间约为(  )

    A、0.5s B、0.4s C、0.3s D、0.2s
  • 8、下列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速度越大,加速度也越大 B、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 C、物体的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越大 D、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也为零
  • 9、2023年7月份我国光缆产量当期值约为2670.9万芯千米。光导纤维由纤芯和包层两部分组成,为了在纤芯与包层的分界面发生全反射,光导纤维中纤芯材料的折射率应大于包层材料的折射率。如图所示,一条长直光导纤维的长度为d,在纤芯与包层的分界面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C=60°。现有一束细光从右端面中点以θ=53°的入射角射入,光在纤芯与包层的界面恰好发生全反射。(sin53°=0.8,cos53°=0.6,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3×108m/s)求:

    (1)纤芯的折射率n;

    (2)若从右端射入的光能够传送到左端,求光在光导纤维内传输的最长时间和最短时间之比。

  • 10、如图所示,三个矩形区域Ⅰ、Ⅱ、Ⅲ中,分别存在有界的匀强电场或磁场,OO'为水平中轴线,其中区域Ⅰ、Ⅲ中有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大小为E , 区域Ⅱ中存在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在区域Ⅰ的中线OO'上,将比荷为k的带正电的粒子从距离边界线efx0(未知)的P点由静止释放,粒子恰好能够进入区域Ⅲ运动。已知区域Ⅱ的水平宽度为l , 区域Ⅰ、Ⅲ的水平宽度足够大,不考虑电磁场的边界效应,不计粒子的重力。

    (1)、求x0的值;
    (2)、若释放点P到边界ef的距离为4x0 , 求粒子前两次经过边界ef的时间间隔t
    (3)、若释放点P到边界ef的距离为4x0 , 且粒子恰能经过f点,求区域Ⅰ的竖直高度h
  • 11、如图甲所示,蹦极是时下年轻人喜欢的极限运动之一,可以建立图乙所示物理模型进行分析:将质量为m的人视为质点,系在弹性绳一端,弹性绳的另一端固定在蹦极平台的端点O , 以O点为坐标原点,竖直向下建立坐标轴y。某时刻人从原点O由静止下落,整个下落过程中弹性绳中的弹力随坐标y的变化如图丙所示。已知弹性绳的原长为l0 , 重力加速度为g , 不计空气阻力影响,人始终在竖直方向上运动,弹性绳始终在弹性限度内,求:

    (1)、弹性绳的劲度系数;
    (2)、整个下落过程中人的最大加速度的大小;
    (3)、整个下落过程中人的最大速度的大小。
  • 12、某款海上航标灯的结构原理如图所示,由三个导热性能良好的气室A、B、C组成,可以利用海浪的上下起伏进行发电。工作时,空气由气室A吸入气室B,在气室B中压缩后,空气被推入气室C,推动涡轮发电机发电,其中阀门K1K2只能单向开关,当海水下降时,活塞下移,阀门K2打开,K1闭合。当海水上升时,阀门K2闭合,海水推动下方活塞压缩空气,当气室B中空气的压强大于气室C中压强时,阀门K1打开,之后活塞继续推动气室B中的空气,直到气室B中的空气全部被推入气室C为止,气室C中的空气推动涡轮发电机工作。已知海水开始上升时,气室B有最大体积为V , 气室C中压强为5p0 , 气室C的体积为V2 , 将空气视为理想气体,p0为大气压强,环境温度始终保持不变。

    (1)、若海水开始上升时,气室C与发电机之间的阀门关闭,求阀门K1即将打开时,气室B中空气的体积;
    (2)、在(1)的情况下,求经过活塞压缩一次,气室C中的压强。
  • 13、某实验小组欲利用热敏电阻设计一款温度报警器,器材有电源E1(电动势为12V,内阻不计),电源E2(电动势为1.5V,内阻不计),电流表A(量程为0.6A,内阻很小),电压表V(量程为6V,内阻r=1000Ω),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为100Ω),电阻箱R2 , 热敏电阻RT(室温下阻值约为1.5),单刀单掷开关S1 , 单刀双掷开关S2和导线若干。

    (1)、根据图甲测量电路,为尽可能准确地测量热敏电阻的阻值,电源应(选填“E1”或“E2”),电表1应选(填“电流表A”或“电压表V”)。
    (2)、测量热敏电阻的阻值RT随温度t的变化关系。

    ①依据图甲连接测量电路,将热敏电阻RT置于温控箱中,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最左端。

    ②闭合开关S1 , 将单刀双掷开关S2打到b端,调节温控箱的温度,调节滑动变阻器R1使电表1有适当读数;保持滑动变阻器R1滑片的位置不变,将单刀双掷开关S2打到a端,调节 , 使电表1的读数保持不变,记录

    ③重复②中的步骤,在坐标纸中描绘热敏电阻的RTt图像,如图乙所示。

    (3)、利用该热敏电阻设计一款简易温度报警装置,其电路结构如图丙所示。已知电源的电动势为3V,内阻很小,不计报警器电阻对电路的影响,若报警器的电压高于2V时会报警,要求报警器在温度高于36时发出警报,则电阻箱R的阻值应该调为Ω , 若考虑到电源内阻的影响,则实际报警温度会(填“高于”“低于”或“等于”)36C

  • 14、请完成下列实验操作和计算。
    (1)、在“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已知单摆在摆动过程中的最大偏角小于5。在测量单摆的周期时,单摆进行n次全振动的时间为t , 在测量单摆的摆长时,先用毫米刻度尺测得摆球悬挂后的摆线长(从悬点到摆球的最上端)为L , 再用螺旋测微器测得摆球的直径如图乙所示,则摆球的直径d=mm,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为g=(用题中相应物理量的符号表示)。

    (2)、用气垫导轨做“探究加速度与合外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丙所示。气垫导轨上相隔一定距离的两处装有光电门12 , 两光电门间的距离为L , 滑块上固定一遮光条,遮光条和滑块的总质量为M , 滑块通过光电门时,与光电门连接的数字计时器会记录遮光条的遮光时间。

    ①实验前,接通气源,将滑块置于气垫导轨上(不挂砂桶),轻推滑块,若数字计时器显示滑块通过光电门1时遮光条的遮光时间比通过光电门2时遮光条的遮光时间长,则要将气垫导轨右侧适当(填“调低”或“调高”),直至遮光时间相等。

    ②用螺旋测微器测遮光条的宽度d

    ③按图丙安装好装置,按正确操作进行实验,若滑块通过光电门1时遮光条的遮光时间为t1 , 通过光电门2时遮光条的遮光时间为t2 , 可求出滑块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

    ④实验(填“需要”或“不需要”)满足砂和砂桶的总质量远小于M , 若实验开始时动滑轮两边的细线不竖直,对实验(填“有”或“没有”)影响。

  • 15、某高速公路上,由于前车违规停车发生一起追尾交通事故,图乙所示为交警根据现场测量绘制的刹车痕迹勘察示意图,其中x2表示前后两车减速区域重叠部分的长度。将后车制动过程和碰后两车的减速过程均视为匀减速直线运动,两车均视为质点且质量相等,所受阻力大小均始终为车重的0.5倍,碰撞时间极短,且碰撞前后两车始终在同一直线上运动,该高速路段的限速为120km/h , 重力加速度g=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车碰后瞬间前车的速度为15m/s B、两车碰后瞬间后车的速度为15m/s C、后车刹车后,经4s停下来 D、后车开始刹车时,没有超速
  • 16、2024年6月2日,嫦娥六号“着上组合体”成功软着陆于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落月过程大致分为主减速段、快速调整段、接近段、悬停段、避障段、缓速下降段6个阶段,约需要900秒。当“着上组合体”慢下降并悬停在距离月球表面约2m高度时,“着上组合体”的主发动机关闭,“着上组合体”自由下落,完成软着陆。已知“着上组合体”的质量为3900kg,月球的质量和半径分别约为地球的18114 , 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10m/s2 , 忽略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约为2m/s2 B、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大小约为1.8km/s C、“着上组合体”最终着陆月球的速度大小约为6.4m/s D、“着上组合体”着陆月球时,重力的瞬时功率约为22kW
  • 17、地球物理探矿的基本原理是在大地表面设置一对正、负电极,根据地下电场和电流的分布情况,推测出地下矿体的分布。如图所示为某次探矿中电场的分布情况,它和等量异种点电荷的电场分布等效,ABCD为电场中的四个点,其中CD两点在两点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的电势高于B点的电势,A点的电场强度小于B点的电场强度 B、C点的电势高于D点的电势,C点的电场强度大于D点的电场强度 C、负电荷由A点移动到B点,电场力做负功 D、正电荷在B点的电势能大于在C点的电势能
  • 18、如图所示,轻弹簧左端固定在竖直墙壁上,右端与质量为m的物块(可视为质点)连接,物块位于粗糙水平面上,O点恰好是弹簧的原长位置。以O点为坐标原点,取水平向右为正方向,建立坐标轴xt=0时刻,将物块从O点左侧某处由静止释放,设物块在运动过程中的位置坐标为x , 物块受到的合外力为F , 运动时间为t , 运动过程中阻力大小不变,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下列关于物块的Fx图像或xt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

    A、 B、 C、 D、
  • 19、某广场喷泉,在喷泉底部水平安装有五颜六色的圆形彩灯。如图所示,若所有彩灯均为圆盘状,直径均为d , 灯面到水面的距离均为h。已知红光在水中的折射率为2 , 水池面积足够大。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每个灯盘在水面上的发光形状为环形 B、红光灯盘在水面上的发光面积为π(h+d)2 C、红光灯盘在水面上的发光面积比绿光灯盘的大 D、灯盘在水中的深度越大,其在水面上的发光面积就越小
  • 20、某品牌电瓶车的动能回收系统的结构原理如图所示,传动轴与磁铁固定连接,当车辆下坡时,车轮通过传动装置带动磁铁在绕有多匝线圈的铁芯间转动,线圈通过ab端给电池充电,不考虑磁铁转速的变化,穿过线圈的磁通量按正弦(或余弦)规律变化,某时刻磁铁的位置和转动方向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图示位置,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最大 B、从图示位置开始的一小段时间内,线圈a端的电势比b端高 C、从图示位置转过90°时,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最大 D、从图示位置转过180°时,线圈a端的电势比b端高
上一页 801 802 803 804 80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