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广东省惠州市2017年高考物理一调试卷
- 广东省阳江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 广东省佛山市高明一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物理期末模拟试卷
- 广东省珠海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b卷)
- 广东省惠州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 浙江省嘉兴市2016-2017学年高三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 辽宁省沈阳市2016-2017学年高三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 江西省赣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三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 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2016-2017学年高三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b卷)
- 2016-2017学年广东省肇庆市高一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
1、夏天人们常用蚊香来驱除蚊虫。如图所示,蚊香点燃后缓慢燃烧,若某滑冰运动员(可视为质点)的运动轨迹与该蚊香燃点的轨迹类似,运动的速率保持不变,则该运动员( )
A、线速度不变 B、角速度变小 C、向心加速度变大 D、运动一圈(360°)所用时间保持不变 -
2、生活科技中处处存在静电现象,有些是静电的应用,有些是要防止静电的危害,下列关于静电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在地毯中夹杂不锈钢丝导电纤维,是为了防止静电危害 B、静电复印机应用了静电吸附原理 C、印刷车间应该保持空气干燥,防止静电积累造成的危害 D、静电喷涂能使油漆比较均匀地沉积在工件表面
-
3、任何人类活动都离不开能量。若用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表示,能量的单位为( )A、 B、J C、W·s D、N·m
-
4、三个带有同种电荷的粒子、、经同一加速电场加速后,以平行金属板的速度射入同一偏转电场,如图所示。经过一段时间,三个粒子均离开平行金属板间。已知粒子、、的质量之比为1:2:4,所带的电荷量之比为1:1:2,且粒子、、的重力以及所受的阻力均可忽略不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粒子、、在平行金属板之间运动的时间之比为2:1:1 B、粒子、、离开平行金属板间瞬间的速度大小相等 C、粒子、、从同一位置离开平行金属板间 D、粒子、、在平行金属板间运动的整个过程,动能的变化量之比为1:2:4 -
5、如图所示,轻质绝缘细绳上端固定,绳长为 , 下端连接一个可视为质点的带电小球,小球质量 , 小球静止在水平向左足够大的匀强电场中,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 , 匀强电场的场强 , 取重力加速度 , , 。求:
(1)小球的带电性质及所受电场力F的大小;
(2)设悬点的正下方电场中的某点电势能为零,带电小球静止处的电势能;
(3)其他条件不变小球还平衡,只改变电场,则最小的电场强度为多少?方向如何?
-
6、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在和s时的波形曲线如图中实线和虚线所示。
(1)求该波的振幅A和波长λ;
(2)如果波沿+x方向传播,求波速v;
(3)如果波速v'=1000m/s,求波的传播方向。

-
7、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超声测速仪
如图甲所示是公路旁边的超声波测速仪,它向行驶的车辆发射频率为f0(一般为30kHz~100kHz)的超声波,当车辆向它靠近时,车辆反射回来的超声波频率f增大;当车辆远离时,反射回来的超声波频率f减小,变化的频率Δf=|f0-f|与车辆速度v关系如图乙所示.

超声波测速仪内部工作原理如图丙所示,P、Q是压电超声换能器,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时会产生电压,形变消失后,电压随之消失;反之,当在其上加一定电压就会发生形变,电压消失后,形变随之消失.超声波测速仪内部振荡电路产生高频交流电压加到P上,P产生相同频率的超声波;被车辆反射回来的超声波在Q上产生交流电压,其频率与反射波的频率相同,比较电路将振荡电路和放大电路的两种频率的交流电压进行比较,计算出它们的差值Δf=|f0-f|,由Δf就能知道车辆的速度.
(1)车辆靠近超声波测速仪时,反射回来的超声波频率ff0(填:大于/等于/小于);
(2)超声测速仪工作时,压电超声换能器 .
A.均将形变转换成电压 B.P将形变转换成电压,Q将电压转换成形变
C.均将电压转换成电流 D.P将电压转换成形变,Q将形变转换成电压
(3)为使超声波测速仪正常工作,振荡电路中产生交流电的图像可能是下图中的 .

(4)汽车先后以v1和v2的速度远离超声波测速仪时,反射回来超声波的频率分别为f1和f2 , 且f1大于f2 , 则v1v2(填:大于/等于/小于).
-
8、如图甲所示是由透明材料制成的半圆柱体,一束单色细光束由真空沿着径向与AB成θ角射入,对射出的折射光线的强度随θ角的变化进行记录,得到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图丙是用这种材料制成的透明实体,左侧是半径为R的半圆柱体,右侧是长为8R、高为2R的长方体,一束该单色光从左侧A'点沿半径方向,且与长方体的长边成37°角射入透明实体.已知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为c,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透明材料的临界角是37° B、该透明材料的临界角是53° C、该透明材料的折射率为 D、光线在透明体中传播的总时间为 -
9、如图,S为单色光源,S发出的光一部分直接照在光屏上,一部分通过平面镜反射到光屏上。从平面镜反射的光相当于S在平面镜中的虚像发出的,由此形成了两个相干光源。设光源S到平面镜和到光屏的距离分别为a和l, , 镜面与光屏垂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将光屏向右移动,光屏上条纹间距减小 B、若将平面镜向下移动一个微小距离,光屏上条纹间距减小 C、若将平面镜向右移动,光屏上条纹间距增大 D、若将平面镜向右移动,光屏上条纹间距变小 -
10、近年在我国,垂钓运动正成为休闲和体育馆合的新时尚。鱼漂是垂钓时反映鱼儿咬钩讯息的工具。如图甲所示,当鱼漂静止时,P点恰好在水面处。将鱼漂缓慢向下压,松手后,鱼漂在竖直方向上做简谐运动,其振动图像如图乙,取竖直向上为位移的正方向,则( )
A、在时刻,鱼漂的速度方向竖直向下 B、在时刻,鱼漂的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下 C、该鱼漂的振动频率为 D、该鱼漂在振动的过程中,存在速度和加速度均减小的时间段 -
11、如图所示,虚线为位于 O位置的点电荷形成电场中的等势面,已知三个等势面的电势差关系为 , 图中的实线为一带负电的粒子进入该电场后的运动轨迹,与等势面相交于图中的 a、b、c、d四点,已知该粒子仅受电场力的作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粒子只有在 a、d两点的动能与电势能之和相等 B、场源电荷是正电荷 C、粒子电势能先增加后减小 D、 -
12、某同学发现库仑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有许多可比之处,他对此做了一番比较,得到如下结论,你认为正确的是( )
①静电力和万有引力都不是通过直接接触而引起的 ②库仑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分别只适用于点电荷之间和质点之间的相互作用 ③带电体都有质量,因此他们之间除了静电力外,还存在万有引力 ④氢原子中的电子和原子核之间主要是靠静电力发生相互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
13、电场线能直观、方便地反映电场的分布情况。如图甲是等量异种点电荷形成的电场线分布图,图乙是电场中的一些点,是两点电荷连线的中点,E、F是两点电荷连线中垂线上关于对称的两点,B、C和A、D也关于对称。则( )
A、E、F两点场强相同 B、A、D两点场强不同 C、B、O、C三点中,点场强最小 D、从点沿直线向点运动的电子所受电场力逐渐减小 -
14、在茶叶生产过程中有道茶叶、茶梗分离的工序,如图所示,A、B两个带电球之间产生非匀强电场,茶叶茶梗都带正电荷,且茶叶的比荷小于茶梗的比荷,两者通过静电场便可分离,并沿光滑绝缘分离器落入小桶。假设有一茶梗P电荷量为 , 质量为 , 以的速度离开A球表面O点,最后落入桶底,O点电势为 , 距离桶底高度为 , 桶底电势为零。不计空气阻力、茶叶茶梗间作用力及一切碰撞能量损失,重力加速度g取 , 则( )
A、茶叶落入右桶,茶梗落入左桶 B、M处的电场强度小于N处的电场强度 C、M处的电势低于N处的电势 D、茶梗P落入桶底速度为 -
15、如图甲所示,ABC是竖直放置的内壁光滑的细长玻璃管,管的内径可不计。其中AB部分长为 , BC部分为半径的光滑圆弧弯管,管口C端的切线水平,且在上、下两侧接有力传感器和。管口A的下方固定一个弹簧,现将一个质量的小球放置在弹簧上,小球的直径略小于管的内径。向下压缩弹簧,使小球与A在同一水平面上,松手后可以将小球弹出,不计小球与管壁碰撞时的能量损失,取重力加速度。求:
(1)、当小球运动到C处时,力传感器和的示数恰好均为0N,则小球运动到C处时的速度;(2)、在(1)问中,弹簧的弹性势能;(3)、某同学发现通过调节弹簧压缩的长度多次释放小球,传感器或的示数会有不同。试讨论弹簧弹性势能与传感器或的示数的关系,并在图乙的坐标系中画出与的关系图像。 -
16、如图所示,长为L,右端带有固定挡板的平板车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平板车左端紧靠光滑平台,平板车上表面与平台上表面在同一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物块从平台上以水平向右的速度v0滑上平板车,物块与挡板相碰后最终停在平板车的中点,平板车的质量也为m,重力加速度为g,设物块与挡板相碰过程中没有机械能损失。求:
(1)物块的最终速度;
(2)物块与平板车间的动摩擦因数;
(3)物块相对平板车运动的时间。

-
17、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沿顺时针方向以恒定的速度运行,传送带上表面离地面的高度为5m,一个物块轻放在传送带的左端,当传送带的速度为时,物块从传送带的右端飞离做平抛运动的水平位移大小为2m;当传送带的速度为5m/s时,物块从传送带的右端飞离做平抛运动的水平位移大小为4m;已知重力加速度的大小为 , 物块与传送带间的运摩擦因为为0. 2,不计物块的大小及空气的阻力,求:

(1)传送带长L的大小;
(2)的大小及此时物块从放上传送带到落地运动的时间.
-
18、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装置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已知入射小球质量为m1 , 被碰小球质量为m2 , 记录小球抛出点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点O。

(1)关于实验要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球大小可以不同 B.两球必须是弹性小球
C.斜槽可以不光滑 D.斜槽末端必须水平
(2)不放被碰小球,让入射小球从斜槽上紧靠挡板由静止滚下,并落在地面上.重复多次,用尽可能小的圆,把小球的所有落点圈在里面,其圆心就是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P;把被碰小球放在斜槽前端边缘位置,让入射小球从斜槽上紧靠挡板由静止滚下,使入射球与被碰球碰撞,重复多次,分别标出入射小球与被碰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M、N;用刻度尺分别测量M、P、N离O点的距离分别为L1、L2、L3 , 则表达式成立,动量守恒定律得到验证。若L1+L2=L3 , 则说明。
(3)若小球质量m1和m2未知,用图甲和图乙相结合的方法也能验证动量守恒。在水平槽末端与水平地面间放置一个斜面,斜面的顶点与水平槽等高且无缝连接,如图乙所示,重复上述实验,得到两球落在斜面上的平均落点为M'、P'、N'用刻度尺测量斜槽末端到M'、P'、N'三点的距离分别为l1、l2、l3、则当l1、l2、l3与L1、L2、L3之间满足关系式时,说明小球碰撞过程动量守恒。
-
19、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2m、m的乙、丙两个小球并排放置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小球甲以速度(沿乙、丙的连线方向)向乙球运动,三个小球之间的碰撞均为弹性碰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三个小球间的碰撞都结束之后,乙处于静止状态 B、当三个小球间的碰撞都结束之后,三个小球的总动量之和为 C、乙、丙在发生碰撞的过程中,丙对乙做的功为 D、甲、乙在发生碰撞的过程中,乙对甲的冲量的大小为 -
20、如图1所示,在一个足够长的水平公路上,甲、乙两辆小车(看成质点)同向做直线运动,计时开始(时刻),甲从坐标原点做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乙从坐标处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停止后不再运动);甲、乙的关系图像如图2所示,至两图像都是抛物线,时两图像正好相切,根据图像提供的其他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加速度为 B、坐标 C、乙的初速度为 D、至 , 甲与乙的平均速度之差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