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广东省惠州市2017年高考物理一调试卷
- 广东省阳江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 广东省佛山市高明一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物理期末模拟试卷
- 广东省珠海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b卷)
- 广东省惠州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 浙江省嘉兴市2016-2017学年高三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 辽宁省沈阳市2016-2017学年高三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 江西省赣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三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 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2016-2017学年高三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b卷)
- 2016-2017学年广东省肇庆市高一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
1、如图所示是“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可表示为( )
A、 B、 C、 -
2、如图所示的时间轴,下列关于时刻和时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t0~t2表示时间,称为最初2s内或第2s内 B、t3表示时间,称为第3s C、t2表示时刻,称为第2s末或第3s初,也可以称为前2s末 -
3、如图,无人机竖直方向加速上升,关于无人机和空气间的相互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无人机对空气的作用力大于空气对无人机的作用力 B、无人机对空气的作用力小于空气对无人机的作用力 C、无人机对空气的作用力等于空气对无人机的作用力 -
4、某短跑运动员在百米赛跑中末的速度为 , 末到达终点的速度为 , 运动员在百米赛跑中的平均速度为( )A、 B、 C、
-
5、在下列研究中,有下划线的物体可以视为质点的是( )A、研究流星的坠落轨迹 B、研究乒乓球的旋转 C、研究运动员的跨栏动作
-
6、图像在解决物理问题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不仅能够直观地展示物理现象和规律,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物理问题。如图所示的四幅图分别为四个物体做直线运动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物体在0~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 B、乙图中,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大小为10 C、丙图中,若物体从静止开始运动,则在0~6s内物体的位移等于18m D、丁图中,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大小为4 -
7、在研究心脏电性质时,当兴奋在心肌传播,在人体的体表可以测出与之对应的电势变化,可等效为两等量电荷产生的电场。如图是人体表面的瞬时电势分布图,图中实线为等差等势面,标在等势面上的数值分别表示该等势面的电势,a、b、c、d为等势面上的点,a、b为两电荷连线上对称的两点,c、d为两电荷连线中垂线上对称的两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d、a两点的电势差 B、负电荷从b点移到d点,电势能减小 C、a、b两点的电场强度等大反向 D、c、d两点的电场强度相同,从c到d的直线上电场强度先变大后变小 -
8、如图所示,某同学在擦黑板。已知黑板擦的重力为5N,黑板擦对黑板的压力为6N。黑板擦与黑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则黑板擦与黑板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 )
A、1.2N B、1.0N C、5N D、6N -
9、如图所示,一个带正电的小球,质量为m,电荷量为q,固定于绝缘轻杆一端,轻杆的另一端光滑铰接于O点,重力加速度为g。
(1)未加电场时,将轻杆向左拉至水平位置,无初速度释放,小球到达最低点时,求轻杆对它的拉力大小。
(2)若在空间中施加一个平行于纸面的匀强电场,大小方向未知。将轻杆从左边水平位置无初速度释放,小球到达最低点时,受到轻杆的拉力为4mg;将轻杆从右边水平位置无初速度释放,小球到达最低点时,受到轻杆的拉力为8mg。求电场强度的水平分量Ex和竖直分量Ey。

-
10、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测量某种电阻丝材料的电阻率,所用电阻丝的电阻约为20Ω。带有刻度尺的木板上有a和b两个接线柱,把电阻丝拉直后固定在接线柱a和b上。在电阻丝上夹上一个带有接线柱c的小金属夹,沿电阻丝移动金属夹,可改变其与电阻丝接触点P的位置,从而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可供选择的器材还有:

电池组E(电动势为3.0V,内阻约为1Ω);
电流表A1(量程0~100mA,内阻约为5Ω);
电流表A2(量程0~0.6A,内阻约为0.2Ω);
电阻箱R(0~999.9Ω);
开关、导线若干。

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A.用螺旋测微器在电阻丝上三个不同的位置分别测量电阻丝的直径;
B.将选用的实验器材,按照图甲连接实验电路;
C.调节电阻箱使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值较大;
D.将金属夹夹在电阻丝上某位置,闭合开关,调整电阻箱的阻值,使电流表满偏,然后断开开关,记录电阻箱的电阻值R和接入电路的电阻丝长度L;
E.改变金属夹与电阻丝接触点的位置,闭合开关,调整电阻箱的阻值,使电流表再次满偏,重复多次,记录每一次电阻箱的电阻值R和接入电路的电阻丝长度L;
F.断开开关,整理好器材。
(1)某次测量电阻丝直径d时,螺旋测微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d=mm。
(2)实验中电流表应选择(选填“A1”或“A2”)。
(3)用记录的多组电阻箱的阻值R和对应的接入电路中电阻丝长度L的数据,绘出了如图丙所示的R-L关系图线。图线在R轴的截距为R0 , 在L轴的截距为L0 , 再结合测出的电阻丝直径d,写出电阻丝的电阻率表达式ρ=(用给定的物理量符号和已知常数表示)。
(4)本实验中,电流表的内阻对电阻率的测量结果影响(选填“有”或“无”)。
-
11、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质量一定时物体的加速度a与所受合力F的关系.

(1)该同学用砂和砂桶的重力表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F,为了减少这种做法带来的实验误差,采取下列两项措施:
①用木块将长木板无滑轮的一端垫高来平衡摩擦力.不悬挂砂桶,给小车一初速度,若发现小车通过光电门1的遮光时间小于通过光电门2的时间,则应将木块向(“左”或“右”)移动;
②在改变砂子质量时需确保砂和砂桶的质量小车的质量.
A.略小于 B.远小于 C.略大于 D.远大于
(2)某次实验中,该同学在砂和砂桶的质量不变的情况下,多次改变小车静止释放点到光电门2的距离x,记录小车通过光电门2的时间t,利用所测数据做出-x图象,求得其斜率为k,已知遮光片宽度为d,则小车的加速度为 .
-
12、人们用滑道从高处向低处运送货物.如图所示,可看作质点的货物从圆弧滑道顶端点静止释放,沿滑道运动到圆弧末端点时速度大小为。已知货物质量为 , 滑道高度为 , 且过点的切线水平,重力加速度取。关于货物从点运动到点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重力做的功为 B、克服阻力做的功为 C、经过点时向心加速度大小为 D、经过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 -
13、如图圆心为的竖直光滑半圆轨道、圆心为的竖直光滑半圆管道与水平粗糙平面连接,轨道半径与管道半径均为R,距离也为R。一小滑块以某一速度从半圆轨道最高点a水平向左进入半圆轨道作圆周运动,最终从半圆管道最高点d水平向左飞出。若小滑块在轨道最高点a和轨道最高点d受列弹力大小均为。重力加速度为g,小滑块可视为质点,管道内径较小,则( )
A、滑块从a点到d点机械能守恒 B、滑块从a点水平飞出的速度为 C、水平粗糙平面的动摩擦因数为0.6 D、滑块对轨道最低点和管道最低点的压力大小比为 -
14、在静电场中有a、b两点,试探电荷在两点的静电力F与电荷量q满足如图所示的关系,请问a、b两点的场强大小等于( )
A、 B、 C、 D、 -
15、电动平衡车作为一种电力驱动的运输载具,被广泛应用在娱乐、代步、安保巡逻等领域。某人站在平衡车上以初速度在水平地面上沿直线做加速运动,经历时间t达到最大速度 , 此过程电动机的输出功率恒为额定功率P。已知人与车整体的质量为m,所受阻力的大小恒为f。则( )A、 B、车速为时的加速度大小为 C、人与车在时间t内的位移大小等于 D、在时间t内阻力做的功为
-
16、如图所示是透明圆柱形球筒装着羽毛球,手握竖直的球筒保持静置,打开下底盖时羽毛球不会移动。现松手释放球筒使其做自由落体运动,球筒撞地后球相对球筒下移一段距离,则( )
A、自由落体时羽毛球处于超重状态 B、自由落体时所有羽毛球均与筒无相互作用力 C、出现相对下移是羽毛球具有惯性的体现 D、相对下移时筒对羽毛球的力大于羽毛球对筒的力 -
17、2023年8月,我国在空间技术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全国首颗全AI智能卫星“地卫智能应急一号”成功发射,标志着卫星技术与AI技术接轨。在近地圆轨道飞行的中国空间站中,航天员操作机械臂释放微小卫星,若微小卫星进入比空间站低的圆轨道运动,则入轨后微小卫星的( )A、速率比空间站的小 B、加速度比空间站的小 C、角速度比空间站的大 D、周期比空间站的大
-
18、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科研团队与合作单位研究人员首次成功合成新原子核。原子核存在一种衰变链,其中第1次由衰变成原子核 , 第2次由衰变成原子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次均为β衰变 B、两次均为α衰变 C、第1次为α衰变,第2次为β衰变 D、第1次为β衰变,第2次为α衰变
-
19、如图所示,质量的物块甲置于倾角为的斜面上,物块甲与斜面间动摩擦因数 , 物块与斜面间最大静摩擦力大小等于滑动摩擦力大小。质是为的物块乙通过三段轻绳悬挂,三段轻绳的结点为 , 水平轻绳OA与物块甲连接于点,轻绳OB与水平方向夹角也为。对物块甲施加沿斜面向上的力(图中未画出)使甲、乙两物体均静止。已知 , , 重力加速度。求:
(1)、轻绳OA的弹力大小和轻绳OB的弹力大小;(2)、甲对斜面的压力;(3)、力大小的取值范围。 -
20、如图所示,两木块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 , 两轻质弹簧的劲度系数分别为k1和k2 , 上面木块压在上面的轻质弹簧上(但不拴接),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重力加速度为g。现缓慢向上提上面的木块,直到它刚离开上面的轻质弹簧,在此过程中上面木块移动的距离为( )
A、 B、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