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定当地重力加速度。

    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电磁铁吸住一个小铁球,将吸住小铁球的电磁铁、光电门A及光电门B固定在铁架台的竖直立柱上,调整它们的位置使铁球、光电门A、B在同一直线上,如图所示;

    ②切断电磁铁电源,小铁球开始下落,数字计时器测出小铁球通过光电门A和光电门B的时间分别为tA、tB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切断电磁铁电源之后,为确保小铁球能通过两个光电门,需使铁球、光电门A、B在同一(选填“竖直”或“倾斜”)直线上。

    (2)实验中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填选项前的字母)。

    A.小铁球的质量m             B.小铁球的直径d             C.光电门A、B间的距离h

    (3)小铁球经过光电门A时的速度可表示为vA= , 经过光电门B时的速度可表示为vB=。(均用测量的物理量表示)

    (4)测得当地重力加速度g=(用测量的物理量表示)。

  • 2、如图为某运动物体的速度—时间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物体在4.5s时的速度为5m/s B、物体以某初速开始运动,在0~2s内加速运动,2~4s内匀速运动,4~6s内减速运动 C、物体在0~2s内的加速度是2.5 m/s2 , 2~4s内加速度为零,4~6s内加速度是-10 m/s2 D、物体在4~6s内始终向同一方向运动
  • 3、如图所示,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A、B、C、D为其运动轨迹上的四点,已知 xAB=2mxCD=12m且物体通过A B、BC、CD三个过程所用的时间分别为1s、2s、3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 0.5m/s2 B、BC间的距离为5.5m C、物体在C点时速度大小 vC=2.5m/s D、A到D过程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为3m/s
  • 4、如图所示,小球以5 m/s的初速度自由冲上光滑的斜面(设斜面足够长),2 s末速度大小变为1 m/s,则这段时间内小球的(  )

    A、速度变化的大小可能大于5 m/s B、速度变化的大小一定等于4 m/s C、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大于2 m/s2 D、加速度的大小可能等于2 m/s2
  • 5、运动员参加100m赛跑,第11s初到达终点时的速度为12m/s,则全程的平均速度约为(  )
    A、9m/s B、10m/s C、11m/s D、12m/s
  • 6、下列关于四种运动模型的分析,说法正确的是(  )

    A、子弹出枪口的瞬间对应的速度是平均速度 B、磁悬浮列车在经过某个地标的过程中,可以看成质点 C、把大地作为参考物,乘船者看到山峰迎面而来 D、篮球运动到最高点,速度为0,加速度不为0
  •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一根细竹竿拨动水中的木头,木头受到的推力,是由于竹竿发生形变产生的 B、木块放在桌面上,在接触处只有桌面有弹力产生 C、任何几何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必与其几何中心重合 D、汽车停在水平地面上,汽车对地面的压力就是汽车所受的重力
  • 8、如图所示,以圆柱底面中心O点为坐标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另一底面中心O'点坐标为(0,0,l),圆柱底面半径为R。在圆柱区域内存在沿z轴正方向的匀强磁场。磁场区域左侧有一矩形区域abcd,其中bc边与y轴平行,ab边与z轴平行,矩形区域的尺寸和位置已在图中标出。区域内均匀分布电子源,沿x轴正方向持续不断地发射出速率均为v0的电子,单位时间内发射的电子个数为N。从bc边射出的电子经过磁场偏转后均从M点射出,从ad边射出的电子经过磁场偏转后均从N点射出。在圆柱两底面的正下方有两块半径为R的半圆形平行金属收集板P、Q,圆心分别位于M点、N点。已知电子质量为m,元电荷为e,两板之间的电压UPQ=16mv02l2eR2。忽略电子重力、电子间相互作用和电子收集后对电压UPQ的影响。求:

    (1)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

    (2)从b点射出的电子打到金属板上时的位置坐标;

    (3)Q极板收集到电子区域的面积;

    (4)若在PQ金属板正对的半圆柱空间内新增沿z轴负方向、磁感应强度为B'=2mν0eR的匀强磁场,并调节PQ间电压为UPQ'=8mv02l2eπ2R2。求过M时速度沿y轴负方向的电子继续运动t=πR2v0时间后的坐标位置。

  • 9、如图为一游戏装置的示意图,倾角α=53°的轨道AB与半径R=0.50m半圆轨道相切。水平放置的传送带以v=2m/s的恒定速度顺时针转动,传送带两端EFL2=3m , 传送带右端与一光滑水平面平滑对接,水平面上依次摆放N个完全相同的物块,物块的质量M=0.3kg且数量N足够的多。游戏开始时,让质量为m=0.1kg的物块m从轨道AB上由静止滑下,到达轨道最低点C时对轨道的压力为6.8N。物块m与轨道AB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5、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1。轨道其余部分均光滑。碰撞均为对心弹性碰撞,物块均可视为质点,整个装置处于同一竖直平面内。(sin53°=0.8cos53°=0.6

    (1)求物块m到达C点时的速度大小vC和从轨道AB释放的高度H

    (2)若物块m恰好从传送带左端E点沿水平方向落入传送带,求CE两点的水平距离L1

    (3)求物块m在传送带上运动的总时间t

  • 10、如图,容积均为V的汽缸A、B下端有细管(容积可忽略)连通,阀门K2位于细管的中部, A、B的顶部各有一阀门K1、K3 , B中有一可自由滑动的活塞,面积为S,活塞的体积可忽略.初始时三个阀门均打开,活塞在B的底部;关闭K2、K3 , 通过K1给汽缸充气,使A中气体的压强达到大气压P0的4. 5倍后关闭K1. 已知室温为27℃,汽缸导热.

    (1)打开K2 , 稳定时活塞正好处于B汽缸的中间位置,求活塞的质量;

    (2)接着打开K3 , 待活塞的位置稳定后,再缓慢降低汽缸内气体,使其温度降低20℃和50℃,分别求出稳定时活塞下方气体的压强.

  • 11、电容储能已经在电动汽车、风力发电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某同学设计了图甲所示电路,探究不同电压下电容器的充、放电过程和测定电容器的电容。器材如下:

    电容器C(额定电压10V , 电容标识不清);

    电源E(电动势12V , 内阻不计);  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20Ω);

    电阻箱R2(阻值09999.9Ω);  电压表V(量程15V , 内阻较大);

    开关S1S2 , 电流传感器,计算机,导线若干。

     

    (1)、按照图甲连接电路,闭合开关S1、断开开关S2 , 若要升高电容器充电电压,滑动变阻器R1的滑片应向端滑动选填“a”或“b
    (2)、当电压表的示数为U1=3V时,调节R2的阻值,闭合开关S2 , 通过计算机得到电容器充电过程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保持R2的阻值不变,断开开关S1 , 得到电容器放电过程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图像如图乙所示。测得I1=6mA , 则R2=Ω
    (3)、重复上述实验,得到不同电压下电容器的充、放电过程的电流和时间的图像,利用面积法可以得到电容器电荷量的大小,测出不同电压下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如下表: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U/V

    3

    4

    5

    6

    7

    8

    Q/×103C

    0.14

    0.19

    0.24

    0.30

    0.33

    0.38

    请在图丙中画出UQ图像 , 并利用图像求出电容器的电容为F。(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 12、图甲为超声波悬浮仪,上方圆柱体中,高频电信号(由图乙电路产生)通过压电陶瓷转换成同频率的高频声信号,发出超声波,下方圆柱体将接收到的超声波信号反射回去。两列超声波信号叠加后,会出现振幅几乎为零的点——节点,在节点两侧声波压力的作用下,小水珠能在节点处附近保持悬浮状态,该情境可等效简化为图丙所示情形,图丙为某时刻两列超声波的波形图,P、Q为波源,点M(1.5,0)、点N(0.5,0)分别为两列波的波前,已知声波传播的速度为340m/s,LC振荡回路的振荡周期为T=2πLC ,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超声波悬浮仪所发出的超声波信号频率为340Hz B、两列波稳定叠加后,波源P、Q之间小水珠共有9个悬浮点 C、两列波稳定叠加后,波源P、Q之间振幅为2A的点共有10个 D、拔出图乙线圈中的铁芯,可以增加悬浮仪中的节点个数
  •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光照射某种金属,有光电子从金属表面逸出,如果光的频率不变,而减弱光的强度,则逸出的光电子数减少,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不变 B、X射线的衍射实验,证实了物质波假设是正确的 C、在康普顿效应中,当入射光子与晶体中的电子碰撞时,把一部分动量转移给电子,因此光子散射后波长变长 D、速度相等的电子和质子,电子的波长大
  • 14、如图半径为L的细圆管轨道竖直放置,管内壁光滑,管内有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做完整的圆周运动,圆管内径远小于轨道半径,小球直径略小于圆管内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经过最低点时小球可能处于失重状态 B、经过最高点Z时小球可能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C、若小球能在圆管轨道做完整圆周运动,最高点Z的速度v最小值为0 D、若经过最高点Z的速度v增大,小球在Z点对管壁压力可能减小
  • 15、小海同学制作的游戏装置如图所示,安装在竖直轨道AB上的弹射器可上下移动,能射出速度大小可调节的小球。圆心为O的圆弧槽BCD上开有小孔P , 小球落到小孔时,速度只有沿OP方向才能通过小孔,游戏成功。已知当弹射器在轨道上E位置,使小球以速度v0水平射出时,游戏成功,则进行下列操作后,仍能使游戏成功的是(  )

    A、弹射器在E位置,将小球以大于v0的速度斜向右上射出 B、弹射器在E位置,将小球以小于v0的速度斜向右下射出 C、升高弹射器至Q点,小球以大于v0的速度斜向右下射出 D、升高弹射器至Q点,小球以小于v0的速度斜向右上射出
  • 16、烟雾自动报警器中装有放射性元素镅241,其衰变方程为95241Am93237Np+X+γ95241Am的半衰期为432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方程中的X为β粒子 B、93237Np的比结合能小于95241Am C、核反应的三种射线中,γ射线的电离能力最弱 D、若有1 000个95241Am原子核,经过432年后将剩下500个95241Am原子核未衰变
  • 17、某些共享单车的内部有一个小型发电机,通过骑行者的骑行踩踏,可以不断地给单车里的蓄电池充电,蓄电池再给智能锁供电。小型发电机的发电原理可简化为图甲所示,矩形线圈abcd处于匀强磁场中,通过理想交流电流表与阻值为R的电阻相连。某段时间在骑行者的踩踏下,线圈绕垂直磁场方向的轴OO'匀速转动,图乙是线圈转动过程中穿过线圈的磁通量Ф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则(  )

    A、t=0时刻线圈处于中性面位置 B、t1时刻,穿过线圈的磁通变化率为零,感应电动势为零 C、t2时刻电流表示数为0,t3时刻电流表的示数最大 D、t4时刻电流方向发生改变,线圈转动一周,电流方向改变两次
  • 18、2022年2月4日至2022年2月20日北京和张家口联合举行了冬奥会,这是北京和张家口历史上第一次举办冬季奥运会。如图所示,两个滑雪运动员A、B分别从斜面顶端沿水平方向飞出后,A落在斜面底端,B落在斜面的中点,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员A、B在空中飞行的时间之比为2∶1 B、运动员A、B从斜面顶端水平飞出的速度之比为2∶1 C、运动员A、B到达斜面时的速度之比为2:1 D、运动员A、B先后落在斜面上时的速度方向不同
  • 19、如图所示,光滑绝缘细杆竖直放置,它与以正点电荷Q为圆心的某一圆周交于B、C两点,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有孔小球从杆上A点无初速下滑,已知q<Q,且AB=h=BC,小球滑到B点时速度大小为3gh , 求∶

    (1)小球从A到B过程中电场力做的功;

    (2)A、C两点电势差;

    (3)小球滑到C点时速度大小为多少。

  • 20、某同学用图甲实验装置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已知入射小球质量为m1 , 被碰小球质量为m2。记录小球抛出点在水平地面上的垂直投影点O , 测出碰撞前后两小球的平均落地点的位置MPNO的距离分别为x1x2x3 , 如图乙,分析数据:

    (1)、若入射小球半径为r1 , 被碰小球半径为r2 , 则要求______(填字母代号);
    A、m1>m2,r1>r2 B、m1<m2,r1<r2 C、m1>m2,r1=r2 D、m1<m2,r1=r2
    (2)、入射小球从轨道上滑下时,轨道的粗糙程度对实验结论(选填“有影响”或“无影响”);
    (3)、若两球碰撞时的动量守恒,应满足的关系式为若碰撞是弹性碰撞,则还应满足的关系式为(用题中所给物理量的符号表示)。
    (4)、某实验小组用另一组装置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如图所示,在水平槽末端与水平地面间放置了一个斜面,斜面的顶点与水平槽等高且无缝连接,使入射小球仍从斜槽上S点由静止㳖下,多次实验,得到两球落在斜面上的平均落点M'P'N'。用刻度尺测量斜面顶点到M'P'N'三点的距离分别为l1l2l3 , 则验证两球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的表达式为(用所测物理量的符号表示)。

上一页 719 720 721 722 723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