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图甲是某种“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装置,斜槽末端口N与小球离地面的高度均为H,实验时,当P小球从斜槽末端飞出与挡片相碰,立即断开电路使电磁铁释放Q小球,发现两小球同时落地,改变H大小,重复实验,P、Q仍然同时落地。

       

    (1)、关于实验条件的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_;
    A、斜槽轨道必须光滑 B、斜槽轨道末段N端必须水平 C、P小球可以从斜槽上不同的位置无初速度释放 D、P小球每次必须从斜槽上相同的位置无初速度释放
    (2)、该实验结果可表明________;
    A、两小球落地速度的大小相同 B、P小球在水平方向的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C、P小球在竖直方向的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D、P小球在竖直方向的分运动与Q小球的运动相同
    (3)、若用一张印有小方格(小方格的边长为L=10cm)的纸记录P小球的轨迹,小球在同一初速平抛运动途中的几个位置如图乙中的a、b、c、d所示,重力加速度g=10m/s2 , 则P小球平抛的初速度的大小为m/s;小球P抛出后运动到b点的时间为s。(计算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 2、如图1所示,实验小组利用气垫导轨验证系统的机械能守恒,实验步骤如下:

    (1)先用天平测量出滑块和挡光条的总质量M、钩码的质量m

    (2)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条宽度d , 测量结果如图2所示,则d=mm

    (3)实验前滑块不连钩码,接通气源后,在导轨上轻放滑块,轻推一下滑块,使其从轨道右端向左运动,发现滑块通过光电门A的时间大于通过光电门B的时间。为使导轨水平,可调节旋钮使轨道右端(选填“升高”或“降低”)一些。

       

    (4)将气垫导轨调至水平,并将滑块移到图1所示位置,测出遮光条到光电门B的距离为l。连上钩码释放滑块,读出遮光条通过光电门B的挡光时间为Δt。多次改变光电门B的位置,每次都让滑块自同一点由静止开始滑动,测量相应的lΔt值,他观察到1Δt2l图线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重力加速度为g , 若直线的斜率满足k=(用题中所给物理量符号表示),即可验证系统的机械能守恒。

  • 3、如图所示,轻弹簧一端固定于O点,另一端与质量为m的滑块连接,在外力作用下使滑块静止在固定光滑斜面上的A点,此时弹簧恰好水平。将滑块从A点由静止释放,沿斜面经B点运动到位于O点正下方的C点时,滑块的速度大小为v,且弹簧恰处于原长。已知弹簧原长为L,斜面倾角θ=37° , OB⊥AC,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sin37°=0.6cos37°=0.8。从A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  )

    A、滑块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B、滑块在B点的速度最大 C、滑块在A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12mv2mgL D、滑块在A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大于在B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
  • 4、如图所示,在世界女排大奖赛中,中国球员朱婷竖直跳起,恰好在她达最高点时将水平飞来的排球迎面击出,排球以更大的速率水平返回,直接落在对方的场地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击打过程中朱婷与球组成的系统动量不守恒 B、击打前后瞬间朱婷与球组成的系统的动能相等 C、朱婷击打完后比排球先落地 D、朱婷击打完后落回起跳点上
  • 5、国产科幻大片《流浪地球2》中提出太空电梯设想,其原理如图所示。假设有一太空电梯轨道连接地球赤道上的固定基地与同步空间站A,空间站A相对地球静止,某时刻电梯停靠在轨道某位置,卫星B与同步空间站A的运行方向相同,此时二者距离最近,经过时间t后,A、B第一次相距最远。已知地球自转周期为T,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太空电梯内的乘客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B、电梯轨道对电梯的作用力方向指向地心 C、电梯轨道外部一物体脱落后将做匀速圆周运动 D、卫星B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为2Tt2tT
  • 6、春节期间人们放飞孔明灯表达对新年的祝福,如图所示,孔明灯在竖直Oy方向做匀加速运动,在水平Ox方向做匀速运动,孔明灯的运动轨迹可能为(  )

    A、直线OA B、曲线OB C、曲线OC D、曲线OD
  • 7、甲、乙两物体从同一点开始沿一直线运动, 甲和乙的运动图像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 B、0~2s内与4~6s内, 乙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C、前3s内甲的平均速度为0, 乙的平均速度为2m/s D、甲、乙均在6s末回到出发点, 距出发点的最大距离均为4m
  • 8、汽车由静止开始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0~60s内汽车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

    (1)求10s末,40s末,60s末的速度,并画出汽车在0~60s内的vt图线;

    (2)求在这60s内汽车行驶的路程。

  • 9、甲、乙两车同时同向从同一地点出发,甲车以v=16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以初速度v0=8m/s,加速度a=2m/s2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求:
    (1)、经多长时间两车相遇;
    (2)、两车相遇前经多长时间相距最远?
    (3)、两车相遇前相距最远距离是多少?
  • 10、从离地面80m的空中自由下落一个小球,求:
    (1)、经过多长时间小球落地;
    (2)、自开始下落时计时,最后1s内的位移大小。
  • 11、如图所示是探究某根弹簧的伸长量x与所受拉力F之间的关系图,由图可知,弹簧的劲度系数是N/m;当弹簧受F=20N的拉力作用时(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为cm。

  • 12、如图为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小车带动纸带通过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选出的部分计数点分别记为O、A、B、C、D、E、F,每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打点计时器使用的电源频率为50Hz。

    (1)、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电源(选填“直流”或者“交流”),从打O点到打F点所经历时间为s;
    (2)、求出BE段的平均速度v¯BE=m/s;(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3)、在打点计时器打C点时,小车的速度v=m/s;(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4)、利用纸带上的数据求出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m/s2。(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 13、如图为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根据图像作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在4s内加速度恒定 B、物体在前4s内的位移为零 C、物体在2s时刻回到出发点 D、物体先沿负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2s后开始沿正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 14、在足够高的塔顶上以v0=20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一个小球(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从抛出至位移大小为15m需要的时间可能为(  )
    A、1s B、2s C、3s D、2+7)s
  • 15、甲、乙为两个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物体,a=4m/s2a=5m/s2。那么,对甲、乙两物体的判断正确的是(  )
    A、甲的加速度小于乙的加速度 B、甲的加速度大于乙的加速度 C、甲、乙两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一定相反 D、甲、乙的速度值都是越来越大的
  • 16、一个重500N的箱子静置在水平地面上,木箱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是105N , 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0.2,某同学第一次用102N的水平推力推箱子,箱子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Ff1 , 第二次用120N的水平推力推箱子,箱子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Ff2 , 则(  )

    A、Ff1>Ff2 B、Ff1=Ff2 C、Ff1<Ff2 D、无法判断Ff1Ff2的大小关系
  • 17、如图所示为一物体沿直线运动的v-t图像,其初速度为v0 , 末速度为v1 , 在时间t内,关于物体的平均速度v¯和加速度a描述正确的是(  )

    A、v¯>v0+v12 , a随时间增大 B、v¯>v0+v12 , a随时间减小 C、v¯<v0+v12 , a随时间增大 D、v¯<v0+v12 , a随时间减小
  • 18、一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为x=5t+t2(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则该质点(  )
    A、第1s内的位移是5m B、前2s内的平均速度是6m/s C、任意1s内的速度增量都是2m/s D、任意相邻的1s内位移差都是1m
  • 19、小李讲述了龟兔沿直线赛道赛跑的故事,故事情节中兔子和乌龟运动的x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故事中的兔子和乌龟同时同地出发 B、t2时刻兔子和乌龟的瞬时速度相等 C、从起点至终点,乌龟的平均速度为x2x1t4t2 D、兔子和乌龟在比赛途中会相遇4次
  • 20、下列物理量都为矢量的是(  )
    A、速度的变化量、时间 B、加速度、位移 C、平均速率、速度 D、瞬时速度、路程
上一页 682 683 684 685 686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