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质量为30kg的小孩坐在10kg的雪橇上,大人用与水平方向成37°斜向上的大小为100N的拉力拉雪橇,使雪橇沿水平地面做匀速运动,(sin37°=0.6cos37°=0.8 重力加速度g=10m/s2 )求:

    (1)雪橇对地面的压力;

    (2)雪橇受到的摩擦力大小;

    (3)雪橇与水平地面的动摩擦因数的大小.

  • 2、
    (1)、某同学利用图1装置进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Hz。图2是实验获得的一段纸带,每隔4个点(图中没画出)取一个计数点,则打下计数点3时小车的速度v=m/s , 通过纸带数据计算出小车的加速度a=m/s2(计算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

    (2)、在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实验中,两位同学把所挂槽码的总重力记为F,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aF关系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线①上的数据点是来自同一条纸带 B、图线②不过原点可能是由于未补偿阻力 C、两条图线的斜率均表示实验小车的质量 D、得到图线②的实验中小车质量比图线①的大
  • 3、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向心力演示器探究小球做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F与小球质量m、运动半径r和角速度ω之间的关系.左右塔轮自上而下有三层,每层半径之比由上至下分别是1:12:13:1 , 如图乙所示,它们通过不打滑的传动皮带连接,并可通过改变传动皮带所处的层来改变左右塔轮的角速度之比.实验时,将两个小球分别放在短槽的C处和长槽的A(或B)处,A、C分别到左右塔轮中心的距离相等,B到左塔轮中心的距离是A到左塔轮中心距离的2倍,转动手柄使长槽和短槽分别随塔轮一起匀速转动,槽内的球就做匀速圆周运动.横臂的挡板对球的压力提供了向心力,球对挡板的反作用力通过横臂的杠杆作用使弹簧测力套筒下降,从而露出标尺,标尺上的红白相间的等分格的格子数显示出两个小球所受向心力的大小.

    (1)、本实验采用的主要实验方法为________;
    A、控制变量法 B、等效替代法 C、理想实验法
    (2)、若传动皮带套在塔轮第二层,则塔轮转动时, A、C两处的角速度之比为
    (3)、在另一次实验中,小吴同学把两个质量相等的钢球放在B、C位置.传动皮带位于第一层,转动手柄,则当塔轮匀速转动时,左右两标尺露出的格子数之比为
  • 4、小明利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和频闪摄影来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他通过击打弹簧片使A球沿水平方向抛出,同时B球自由落下,图2为某次实验得到的频闪照片,根据该频闪照片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仅可判断A球沿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 B、仅可判断A球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C、可判断A球沿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D、借助刻度尺仅在照片上测量小球的位置即可求出A球抛出时的初速度大小
  • 5、用弹簧测力计拉细绳套时,测力计的指针位置如图所示,其读数为N;

  • 6、如图是某同学在做“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实验的操作情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弹簧测力计使用前无需调零 B、图中左侧细绳套太短 C、标记细绳方向的两个点要适当远一些 D、用图中一个测力计将橡皮筋结点拉到同一位置时可能会超出量程
  • 7、我国少数民族运动会上,设有跑马射箭项目(如图甲所示)运动员需骑马在直线跑道上奔驰,在指定位置弯弓放箭,射击侧方的固定靶标.如图乙所示,假设无风的天气运动员骑马沿直线跑道奔驰的速度大小与静止时射出弓箭的速度大小相等,弓箭放出时指向固定标靶的速度已知为v,且与直线跑道的夹角为30° , 直线跑道到固定靶标的最短距离为d,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员射出的弓箭速度的方向与直线跑道的夹角为45° B、运动员骑马沿直线跑道奔驰的速度大小与静止时射出弓箭的速度大小均为33v C、射出的弓箭发生的位移为233d D、射出的弓箭的运动时间为2dv
  • 8、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玻璃球沿碗的光滑内壁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则玻璃球(  )

    A、仅受重力作用 B、受重力和支持力两个力作用 C、受重力和向心力两个力作用 D、受重力、支持力和向心力三个力作用
  • 9、以某一初速度在水平桌面上运动的小钢球(可视为质点),在磁铁的吸引力作用下沿曲线abc从a运动到c,已知钢球的速率是递减的(虚线是曲线在b点的切线)。关于小钢球在b点的受力方向,下列图示中可能正确的是(  )
    A、 B、 C、 D、
  • 10、如图,人站在电动平衡车上沿水平地面直线前进,不计空气阻力,则电动平衡车(  )

    A、加速行驶时,车对人的作用力方向竖直向上 B、减速行驶时,车对人的作用力小于人对车的作用力 C、加速行驶时,车对人的作用力大小等于人对车的作用力大小 D、匀速行驶时,人受到的重力和车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 11、如图所示为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像,关于该物体在04s内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始终向同一方向运动 B、物体在02s内做匀减速运动 C、物体在02s内做匀加速运动 D、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
  • 12、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A、B两物块放在匀速转动的水平圆盘上,随圆盘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

    A、它们的角速度ωAB B、它们的线速度vA<vB C、它们的运动周期TA<TB D、它们所受的摩擦力fA>fB
  •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卡文迪什通过扭秤实验测出了引力常量 B、伽利略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测得了引力常量 C、根据表达式可知F=Gm1m2r2 , 当r趋近于零时,万有引力趋近于无穷大 D、两物体间的万有引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是一对平衡力
  • 14、下列不属于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符号的是(       )
    A、s B、N C、kg D、m
  • 15、某型号小轿车从t=0时刻开始,以初速度v0=20m/s在测试场地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a=8m/s2求:

    (1)前2s内小轿车平均速度v¯的大小;

    (2)前3s内小轿车位移s的大小;

    (3)小轿车速度减到零后立即以最大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不计从减速切换到加速所需的时间),已知0~6s的时间内,小轿车的位移大小为86.25m,若国家规定该型号小轿车启动阶段的最大加速度要达到9m/s2以上,试通过计算判断小轿车启动时的加速度是否符合国家规定。

  • 16、图为“歼15”舰载机从该航空母舰甲板上起飞的情景,航空母舰静止在海面上,“歼15”舰载机在航空母舰跑道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8 m/s2 , 需要达到60 m/s的速度才可安全起飞,求:

    (1)、“歼15”舰载机由静止开始加速,滑行5 s后,舰载机的速度大小;
    (2)、从静止启动到安全起飞,“歼15”舰载机在航空母舰上滑行的距离;
    (3)、若“歼15”舰载机能够借助弹射器获得初速度,只需滑行150 m便可安全起飞,则“歼15”舰载机至少需要获得多大的初速度。
  • 17、2023年杭州亚运会上全红婵摘得女子单人10米台的冠军。若将跳台过程进行简化,如图所示,运动员起跳后上升到离跳台1.25m的最大高度,然后再竖直向下自由下落,最后入水,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从最高点到恰好触及水面的运动时间;

    (2)运动员刚刚触及水面时的速度。

  • 18、图示纸带记录的为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实验中小车的运动情况,A、B、C、D、E为相邻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0.1s,则:(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有___________(填选项代号)。
    A、在释放小车前,小车要靠近打点计时器 B、打点计时器应放在长木板的有滑轮一端 C、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 D、电火花计时器应使用低压交流电源
    (2)、除打点计时器、纸带、小车、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细线、槽码外,下面的器材中,必须使用的是                 
    A、天平 B、刻度尺 C、秒表 D、电池
    (3)、运动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m/s2
  • 19、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图乙中的实验器材是(选填“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该计时器使用(选填“直流”或“交流”)电源,每隔t=s(选填“0.02”或“0.1”)打一个点。
    (2)、经正确操作后打出一条纸带,截取其中一段如图乙所示。选取连续打出的点0、1、2、3、4为计数点,则计数点1的读数为cm。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 Hz,则打计数点2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 20、平阳科技馆有一个“最速降线”的展示项目。如图,在高度差相同的三个不同轨道中,将三个完全相同的铁球abc分别放在I、II、III轨道的起点M , 同时由静止释放,发现I轨道上的铁球a最先到达终点N。关于三个铁球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个铁球运动的位移大小不等 B、三个铁球运动的路程大小相等 C、铁球a运动的平均速度最大 D、铁球c运动的平均速度最大
上一页 648 649 650 651 65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