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学校物理兴趣小组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所用交变电源的频率为50Hz。

    (1)、关于本实验,下列说法或操作错误的是___________。
    A、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放在桌面上,长木板不需要调成水平 B、打点计时器应固定在长木板上的右端 C、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 D、小车要从靠近滑轮处由静止释放
    (2)、若小车由静止开始运动,打出的纸带如图乙所示,A、B、C、D、E为在纸带上所选的计数点,则实验时纸带的(填“左”或“右”)端与小车相连;打点计时器打下D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m/s2。(计算结果均保留小数点后两位数字)

    (3)、若实验时交变电压的频率不是50Hz,而是49Hz,但仍按50Hz计算,其他操作均无误,则打点计时器打下D点时小车速度大小的测量值(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实际值。
  • 2、夏天雨后的早晨,一只蜗牛沿着一片倾斜的树叶缓慢向下爬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蜗牛对树叶的压力大小等于蜗牛的重力大小 B、树叶对蜗牛的摩擦力沿树叶斜向下 C、树叶对蜗牛的作用力大小等于蜗牛的重力大小 D、树叶受到的压力与蜗牛受到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 3、在平直路面上以24 m/s速度匀速行驶的汽车,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4s末的速度为12m/s,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刹车后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2m/s2 B、刹车后汽车6s末的速度为6m/s C、刹车后汽车10s内的位移大小为90m D、刹车后汽车9s末速度大小为3m/s
  • 4、如图所示,一个两端封闭的玻璃管,其中一端有一个开关,玻璃管可以与外界相通,把质量不相同的铁片和羽毛放到玻璃管中。第一次实验:打开开关使管内空气与大气连通,玻璃管竖直放置,让铁片和羽毛从玻璃管上方同时开始下落,观察物体下落的情况。第二次实验:把玻璃管里的空气抽出去,再次观察物体下落的情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第一次实验中,铁片和羽毛下落时间相同,加速度相同 B、第二次实验中,铁片和羽毛下落时间相同,加速度相同 C、这两次实验,羽毛下落均可近似看作自由落体运动 D、采用第二次实验的方法,在北京和赤道分别做该实验,铁片下落的时间相同
  • 5、中国组合全红婵、陈芋汐在巴黎奥运会女子双人10m台跳水决赛中,再现“水花消失术”,携手夺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0m指的是运动员在空中运动的路程 B、跳水过程中可以将运动员看成质点 C、全红婵和陈芋汐在最高点时的加速度相同 D、以全红婵为参考系,陈芋汐做自由落体运动
  • 6、同学们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做“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完成下列有关问题:

    (1)实验小组使用的是如图甲所示的打点计时器,图中,接线正确的是(选填“乙”或“丙”)。

    (2)图丁为小红同学在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把打点计时器接50Hz交流电,打出的一条纸带如图,A、B、C、D、E为我们在纸带上所选的记数点,相邻计数点之间有四个点未画出,各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则在打D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为m/s,并可求得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m/s2.(计算结果都保留2位小数)

    (3)小明利用打点计时器研究A和B两个物体的运动,分别得到2条纸带。对每条纸带,均选择合适的点作为第一个计数点,每5点取一个计数点(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四个点未画出),从每一个计数点处将纸带剪开分成五段(分别为a、b、c、d、e段),将这五段纸带由短到长紧靠但不重叠地粘在xOy坐标系中,最后将纸条上端中心连起来,其中,A物体的纸带对应图己,B物体则对应图戊,由图可判断A的加速度B的加速度(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4)如戊图所示,若小明同学测得B物体对应的a段纸带的长度为2.00cm,e段纸带的长度为7.80cm,通过适当的数据处理后,可以利用图像求出B物体的加速度的大小为m/s2。(计算结果保留2位小数)

  • 7、最近,某中学有个别班级里的同学感染了水痘,为了防止水痘的传播学校提出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期中包括号召大家带口罩,高一年级某位同学学了弹力知识后就想测定一下口罩两侧弹性绳的劲度系数。他的操作测量如下:

    ①先将两条弹性绳A、B端拆离口罩,并如图(a)在水平面自然平展,测得总长度为54cm;

    ②然后按图(b)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同时缓慢拉A、B端,当两个弹簧测力计示数均为2.4N时,测得总长度为78cm。不计一切阻力,弹性绳在弹性范围内。根据以上数据可知(       )

    A、图(b)中,口罩两侧均受到4.8N的弹力 B、图(b)中,每条弹性绳的伸长量为12cm C、每条弹性绳的劲度系数为40N/m D、每条弹性绳的劲度系数为20N/m
  • 8、下列各组物理量中,全部是矢量的有(  )
    A、力、位移、加速度 B、重力、位移、速度 C、时间、弹力、速度 D、质量、位移、加速度
  • 9、打印机是现代办公不可或缺的设备,正常情况下,进纸系统能做到“每次只进一张纸”,进纸系统的结构如图所示.设图中刚好有10张相同的纸,每张纸的质量均为m,搓纸轮按图示方向转动时带动最上面的第1张纸匀速向右运动,搓纸轮与纸张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 , 纸张与纸张之间、纸张与底部摩擦片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2 , 工作时搓纸轮给第1张纸压力大小为F。重力加速度为g,打印机正常工作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第1张纸受到搓纸轮的摩擦力方向向左 B、第2张与第3张纸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2μ2mg C、第10张纸与摩擦片之间的摩擦力为μ2(mg+F) D、要做到“每次只进一张纸”,应要求μ1<μ2
  • 10、如图所示,壁虎在竖直玻璃面上斜向上匀速爬行,关于它在此平面内的受力分析,下列图示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 11、这片从图中标注处掉落的树叶,从树上出发到落至地面这一段旅程经历的时间大约为(       )

    A、0.1s B、0.5s C、1.0s D、5.0s
  • 12、下图是一名中学生在练习引体向上,关于引体向上训练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名中学生从最低点到最高点的过程中一定经历了加速和减速的过程 B、双手手臂张角越大,做引体向上越费力,因此中学生静止在最低点时合力越大 C、横杆对该名中学生单手的作用力大小等于他重力的一半 D、该名中学生在引体向上的过程中他的加速度一直向上
  • 13、2024年10月19日宁海县举行了100公里越野挑战赛,下图是一名越野爱好者完成挑战回到出发点的运动数据,关于图上的信息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104.32km是该名越野爱好者走过的路程 B、从平均配速9'53"/km可知该名越野爱好者的平均速率约为1.7m/s C、该名越野爱好者的平均速度为0 D、该名越野爱好者登山过程中最大的海拔高度为5199m
  • 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甲中,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中,猜想运动速度与下落时间成正比,并直接用实验进行了验证 B、图乙中,足球对球网的弹力是由于足球受到挤压发生了弹性形变而产生的 C、图丙中,铁块所受重力可以分解为下滑力和对斜面的压力 D、图丁中,牛顿通过理想斜面实验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 15、2024年10月22日浙江大学附属中学两校区师生在黄龙体育中心举行了隆重的运动会开幕仪式,关于开幕仪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某名运动员在研究自己起跑姿势时,因为起跑线很细所以可以把自己看成质点 B、为了描述的方便,短跑裁判员可以在200 m小组赛时以每个参赛选手自己为参照物 C、铅球比赛时,裁判员记录的成绩就是铅球位移的大小 D、入场式时一氢气球在空中越飞越远,一位同学对氢气球全程进行了拍摄,并把数据导出分析它的运动轨迹,此时氢气球可以看做质点
  • 16、某十字路口,红灯拦停了很多汽车,拦停的汽车排成笔直一列,最前面的一辆汽车的前端刚好与路口停车线相齐,相邻两车的前端之间的距离均为l = 5.0 m。假设绿灯亮起瞬时,每辆汽车都同时以加速度a = 2.0 m/s2启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达到v = 10.0 m/s时做匀速运动通过路口。该路口亮绿灯时间t = 20.0 s,而且有按倒计时显示的时间显示灯。另外交通规则规定:原在绿灯时通行的汽车,绿灯结束时刻,车头已越过停车线的汽车允许通过。求:

    (1)、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时间及位移;
    (2)、汽车在启动后20秒内的位移;
    (3)、事实上由于人要有反应时间,绿灯亮起时不可能所有司机同时启动汽车,现假设绿灯亮起时,第一个司机迟后t0 = 0.60 s启动汽车,后面司机都比前一辆车迟后t0 = 0.60 s启动汽车,在该情况下,有多少辆车能通过路口。
  • 17、如图所示,在汶川大地震中,一架直升飞机在灾区某地上空做定点空投救灾物资,已知由静止释放的一包物资,经5s刚好着地,忽略空气阻力的作用,g=10m/s2 , 求:

    (1)释放后1s末物资速度大小;

    (2)直升飞机距离地面的高度;

    (3)物资落地前最后1s内的位移。

  • 18、某同学在做“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时,用了图甲所示的方法,其中A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OA为橡皮条,OB和OC为细绳,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示意图如图乙所示。

    (1)、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填“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或“极限法”)。
    (2)、图乙中,一定与橡皮条在一条直线上的力是(填“F”或“F'”)。
    (3)、某次测量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其示数为N。

    (4)、(多选)下列措施可以减小实验误差的是_______
    A、橡皮条应与两绳套夹角的平分线在同一直线上 B、两个分力F1F2的方向要垂直 C、两根细绳必须等长 D、用两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时,弹簧测力计尽量与木板平行 E、拉橡皮条的细绳要适当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适当远些
  • 19、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得到的记录纸带如图所示。

    (1)、电火花计时器应接在电源上(填“直流”或“交流”),工作电压为V。
    (2)、图中显示读取或记录的数据中有误的是段(填“AB”、“BC”、“CD”、“DE”或“EF”)
    (3)、图中的点为记数点,在每两个相邻的记数点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则从打下A点到打下E点共历时s,打下C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为m/s。(计算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 20、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块和质量为M的木板叠放在水平地面上,现给物块一个初速度使它在木板上向右滑行,木板与地面间动摩擦因数为μ1 , 物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为μ2 , 已知木板始终处于静止状态,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μ1mg B、物块对木板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 C、地面对木板的摩擦力是水平向左的静摩擦力 D、地面对木板的摩擦力大小一定是μ1(M+m)g
上一页 324 325 326 327 32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