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某一传动装置的部分结构如图所示,甲是一个半径为r的以其圆心为轴匀速转动的轮子,乙是一个中空的轮环,内半径为2r,外半径为3r,转动轴在轮环的圆心,已知甲轮带动乙轮环转动,接触处不打滑。当甲轮转动的角速度为ω时,轮环外壁N点的线速度大小为(       )

    A、12ωr B、ωr C、32ωr D、2ωr
  • 2、火灾逃生的首要原则是离开火灾现场,如图所示是火警设计的一种让当事人快捷逃离现场的救援方案:用一根不变形的轻杆MN支撑在楼面平台AB上,N端在水平地面上向右以v0匀速运动,被救助的人员紧抱在M端随轻杆一起向平台B端靠近,平台高为h,当CN=2h时,被救人员向B点运动的速率是(       )

    A、12v0 B、32v0 C、255v0 D、55v0
  • 3、灯光音乐喷泉某次喷出的水柱在竖直方向上接近五层楼的高度。根据生活经验估算出该水柱从地面喷出时在竖直方向的分速度最接近(  )

    A、13m/s B、17m/s C、21m/s D、25m/s
  • 4、“雪龙2号”破冰船前行过程中,在船头相对冰层滑动时,碎冰块对船体弹力和摩擦力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 5、“双曲线二号验证火箭”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顺利完成垂直起降回收试验。全过程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运动路径可看作直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2时刻火箭上升到最高点 B、0~t2与t3~t4时间内的位移相同 C、0~t1时间内,火箭做匀加速运动 D、0~t4时间内,火箭的平均速度约为7m/s
  • 6、如图所示为一轻质弹簧的长度L和弹力F的关系图像,求:

    (1)、弹簧的原长;
    (2)、弹簧的劲度系数;
    (3)、弹簧伸长15 cm时,(在弹性限度内)弹力的大小。
  • 7、在下列图片对应的情境中人或物体的重心位置将会下降的是(  )
    A、向“上”滚的圆锥 B、汲水后的汲水瓶 C、用一根手指顶稳盘子 D、跳高运动员起跳过程中
  • 8、宁德市规定,汽车在学校门前马路上的行驶速度不得超过30km/h。一汽车在学校门前马路上遇紧急情况刹车,由于车轮抱死,汽车滑行时在马路上留下一道笔直的车痕,交警测量了车痕长度为9m,又从监控资料上确定了该车从刹车到停止的时间为1.5s。如果这一过程可看成匀变速直线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这辆车刹车前的车速为12m/s B、这辆车刹车前的车速为6m/s C、这辆车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为8m/s2 D、这辆车违章超速
  • 9、“笔搁”又称“笔架”,即架笔之物,是中国传统文房常用器具之一。如图所示,毛笔的一端A架在笔搁上,另一端B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毛笔B端对桌面的压力沿竖直向下的方向 B、毛笔B端对桌面的压力沿垂直于毛笔笔杆斜向下的方向 C、毛笔受到笔搁的支持力沿垂直于毛笔笔杆斜向下的方向 D、毛笔受到笔搁的支持力是由于笔搁发生形变引起的
  • 10、如图所示,一根弹簧挂上20N的重物,重物静止时指针P正对刻度尺的3cm位置;更换30N重物后,重物静止时指针P正对刻度尺的4cm位置,弹簧没有超出弹性限度,则(  )

    A、挂上50N重物,重物静止时指针P正对刻度尺的5cm位置 B、弹簧的劲度系数为10N/m C、未悬挂重物时,指针P正对刻度尺的1cm位置 D、未悬挂重物时,指针P正对刻度尺的0cm位置
  • 11、在月球上没有空气,若宇航员在月球表面上将一石块从某高度由静止释放,下列图像中能正确描述石块运动情况的是(  )
    A、 B、 C、 D、
  • 12、一辆客车正在以v=30m/s的速度匀速行驶。突然司机看见车的正前方x=45m处有一只狗(图甲)站在路上,司机立即采取制动措施,司机的反应时间为0.5s,若从司机看见狗开始计时(t=0),其速度时间图像如图(乙)所示,g=10m/s2求:

    (1)客车刹车时的加速度;

    (2)客车从司机发现狗至停止运动的这段时间内前进的距离;

    (3)若狗正以v'=15m/s的速度与客车同向奔跑,试通过计算分析狗能否摆脱被撞的噩运。

  • 13、如图所示,水平推力F作用在质量m=1kg的木块上,木块与倾角θ=37°的斜面体之间无摩擦。当水平推力F=F0时,木块静止在斜面体上,重力加速度g=10m/s2 , 斜面体的质量M=2kg,始终静止在水平面上,sin37°=0.6cos37°=0.8

    (1)、求水平推力F0的大小;
    (2)、求水平面对斜面体支持力的大小;
    (3)、若在力F0的作用下,木块和斜面体保持相对静止,且沿水平方向匀速直线运动,求地面和斜面体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 14、如图所示,用三根轻绳将质量为m的物块悬挂在空中。已知ac和bc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30°和60°。重力加速度为g。则

    (1)ac绳中的拉力T1是多大?

    (2)bc绳中的拉力T2是多大?

  • 15、一个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重力加速度大小为10m/s2 , 求:
    (1)、物体2s末的速度大小;
    (2)、物体前6s的平均速度大小
  • 16、某实验小组做“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O为橡皮条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1)、按照正常实验操作,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填F或F');
    (2)、某同学认为在此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项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入相应的字母)
    A、两根细绳必须等长 B、橡皮条应与两绳夹角的平分线在同一直线上 C、在使用弹簧秤时要注意使弹簧秤与木板平面平行 D、在用一个弹簧秤拉细绳时,必须将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用两个弹簧秤同时拉细绳时标记的位置
    (3)、实验时下列信息中需要标记或者记录的有(     )
    A、橡皮筋的原长 B、橡皮筋原长时结点的位置 C、F'F1F2的大小和方向
    (4)、若右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其示数是N
    (5)、实验中的一次测量如图丙所示,两个测力计M、N的拉力方向互相垂直,即α+β=90°,若保持测力计M的读数不变,当角α由图中所示的值逐渐减小时,要使橡皮筋的活动端仍在O点,可采用的办法是(     )

    A、增大N的读数,减小β角 B、减小N的读数,减小β角 C、减小N的读数,增大β D、增大N的读数,增大β
  • 17、如图为某物体在t时间内的位移—时间图像和速度—时间图像,从图像上可以判断(     )

    A、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B、物体在t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4m/s C、物体运动的时间t为2s D、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小于1.5m/s2
  • 18、如图所示,将一个已知力F分解为F1F2 , 已知F=10N,F1与F的夹角为37°,则F2的最小值是(sin37°=0.6cos37°=0.8)(     )

    A、6N B、1N C、1.5N D、3N
  • 19、如图所示的是用三根轻质细绳悬挂的一盆吊兰,三根轻质细绳的长度总是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缩短绳长可以减小绳上的拉力 B、减小绳长,绳上的拉力不变 C、三根绳上的拉力总是相同 D、三根绳拉力的合力与绳长无关
  • 20、如图两个力的合力F的大小随这两个力夹角θ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由图中提供的数据求出这两个力的大小可能为(  )

    A、F1=5NF2=1N B、F1=2NF2=3N C、F1=3NF2=4N D、F1=3NF2=5N
上一页 314 315 316 317 31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