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贮气桶的容积为100L , 贮有温度为27°C、压强为30atm的氢气,使用掉部分氢气后温度降为20°C , 压强降为20atm , 求用掉的氢气占原有氢气的百分比。(贮气桶内氢气可视为理想气体,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 2、某实验小组利用已有器材组装成简易多用电表,电路如图所示。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有:

    A.微安表G(Ig=200μA,Rg=100Ω)

    B.定值电阻R1=10049Ω

    C.定值电阻R2=48Ω

    D.滑动变阻器R3(最大阻值为200Ω)

    E.干电池一节(电动势E=1.5V,内阻r=1Ω)

    F.转向开关一个,红、黑表笔各一支

    (1)、电路图中红表笔应和(选填“a”或“b”)端相连。
    (2)、转向开关b接1时,改装成的电表为(选填“电压表”、“电流表”和“欧姆表”),正中间刻度值为
    (3)、转向开关b接3时,改装成的电表为(选填“电压表”、“电流表”和“欧姆表”),正中间刻度值为
  • 3、如图所示,某同学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确定出0、1、2、3、4、5、6共7个计数点,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T,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其各计数点到0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其中x1=1.10cmx2=2.60cmx3=4.50cmx4=6.80cmx5=9.50cmx6=12.60cm则小车在纸带上打下记数点4时的速度大小是m/s用逐差法计算小车加速度a的表达式为用上述已知符号表示加速度大小计算结果为m/s2(以上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 4、空间中存在方向互相垂直的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一个不计重力的带电粒子以某一初速度在该空间中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粒子运动至P点处,此时撤掉空间中的电场,经过一段时间后,粒子的速度第一次与P点相反,此时恢复原来的电场,又经过相同的时间后,粒子到达Q点处。则线段PQ与粒子的初速度方向夹角的正切值为(  )
    A、2π B、1 C、22 D、2π
  • 5、如图所示,足够长的水平放置的光滑平行导轨,宽轨道的间距为窄轨道的2倍,轨道处于竖直方向的匀强磁场中,甲、乙两杆垂直导轨放置,质量分别为2m、m。某时刻甲以速度v0向右滑动,若甲始终在宽轨道上运动,则系统最终产生的热量为(  )

    A、12mv02 B、23mv02 C、34mv02 D、45mv02
  • 6、图甲为按压式发电手电筒。以一定的频率不断按压手柄时,其内置发电机会产生交变电流,电动势大小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已知有3只白炽灯泡并联接到发电机上,每只灯泡的额定电压均为6V、阻值均为18Ω , 发电机内部电阻可忽略。若灯泡恰好正常发光,则该发电机(  )

    A、输出的交流电频率为50Hz B、输出电压的最大值为62V C、输出电流的有效值为13A D、0.1s时穿过发电机内部线圈的磁通量为0
  • 7、如图所示,足够大的金属板A、B平行放置,在两板间放置一不带电的金属球壳,O为球心,a、b为球壳外表面上的两点。闭合开关S,稳定后(  )

    A、a点的电势比b点的高 B、a点的电场强度比O点的大 C、向右移动滑片P,a点的电势降低 D、断开开关S,a点的电场强度减小
  • 8、图甲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的波形图,质点Q的平衡位置在x=4cm处,图乙为其振动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列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 B、该波波速为4cm/s C、t=3s时,质点Q速度沿y轴正方向 D、质点Q在2∼3s内的路程为10cm
  • 9、如图为竖直转轴过圆心O的水平圆盘,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连接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圆盘静止时物块恰好在P点静止,此时弹簧的伸长量为L。已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原长为L。圆盘的角速度ω由0缓慢增大至小物块相对圆盘滑动的过程中(  )

    A、弹簧对小物块的弹力一直增大 B、圆盘对小物块的摩擦力逐渐减小 C、ω=k3m时,小物块恰好不受摩擦力 D、ω=km时,小物块相对圆盘恰好开始滑动
  • 10、如图所示,一倾斜放置的传送带静止不动,一质量为m的物块从传送带上端A沿传送带滑下,加速度大小为a1;若让传送带沿顺时针转动,让一质量为2m的物块也从传送带上端A沿传送带滑下,加速度大小为a2。两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则有(  )

    A、a1<a2 B、a1>a2 C、a1=a2 D、a1、 a2的大小关系不能确定
  • 11、如图所示,在水平粗糙横杆上,有一质量为m的小圆环A,用一细线悬吊一个质量为m的球B.现用一水平力F缓慢地拉起B,在此过程中A一直保持静止不动,设圆环A受到的支持力为FN , 摩擦力为f ,此过程中: (   )

    A、FN增大,f增大 B、FN减小,f增大 C、FN不变,f减小 D、FN不变,f增大
  • 12、大量基态氢原子被特定频率的光照射后,辐射出三种不同频率的光,如图为氢原子能级图,则入射光子的能量为(  )

    A、10.2eV B、12.09eV C、12.75eV D、13.06eV
  • 13、如图所示,在水平圆盘上放有质量分别为m、m、2m的可视为质点的三个物体A、B、C,圆盘可绕垂直圆盘的中心轴OO'转动。三个物体与圆盘的滑动摩擦因数均为μ。最大静摩擦力认为等于滑动摩擦力。三个物体与轴O共线且OA=OB=BC=r , 现将三个物体用轻质细线相连,保持细线伸直且恰无张力,使圆盘从静止开始转动且缓慢增大角速度,直到物体相对圆盘发生滑动,已知重力加速度g。则在这个过程中:

    (1)当角速度多大时,物体B和物体C之间的细绳上恰好开始有张力?

    (2)当角速度多大时,物体A和物体B之间的细线上恰好开始有张力?

    (3)写出物体A所受静摩擦力大小随角速度ω变化的函数关系式。

  • 14、如图所示,足够长的固定光滑斜面的倾角θ=30° , 斜面顶端有一轻质光滑定滑轮。质量为m的滑块P通过不可伸长的细线绕过定滑轮与重物Q相连。开始时托着重物Q使细线竖直且恰好处于绷直状态,滑块P与滑轮间的轻绳与斜面平行。现由静止释放重物Q,重物Q竖直向下运动经过时间t0时,细线突然被烧断,发现滑块P又经过时间2t0回到了出发位置,重力加速度为g,求:

    (1)重物Q的质量M;

    (2)滑块P从开始运动到返回出发位置过程中运动的路程。

  • 15、图所示为某同学研究“在外力一定的条件下,物体的加速度与其质量间的关系”的实验装置示意图.

     

    (1)下面列出了一些实验器材:

    电磁打点计时器、纸带、带滑轮的长木板、垫块、小车和砝码、砂和砂桶、刻度尺.

    除以上器材外,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

    A.秒表        

    B.天平(附砝码)       

    C.低压交流电源        

    D.低压直流电源

    (2)实验中,需要平衡摩擦力:小车放在木板上,后面固定一条纸带,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把木板一端垫高,调节木板的倾斜度,使小车在不受绳的拉力时能拖动纸带沿木板做运动.

    (3)实验中,为了保证砂和砂桶所受的重力近似等于使小车做匀加速运动的拉力,砂和砂桶的总质量m与小车和车上砝码的总质量M之间应满足的条件是 . 这样,在改变小车上砝码的质量时,只要砂和砂桶质量不变,就可以认为小车所受拉力几乎不变.

    (4)如图所示, A、B、C为三个相邻的计数点,若相邻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T=0.10s,A、B间的距离为x1=5.90cm ,B、C间的距离为x2=6.46cm ,则小车的加速度a=m/s2(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5)做实验时,该同学已平衡掉摩擦力.在处理数据时,他以小车的加速度的倒数1a为纵轴,以小车和车上砝码的总质量M为横轴,描绘出1a-M图象,下图中能够正确反映1a-M关系的示意图是

    A.   

    B.

    C.

    D.

  • 16、如图甲所示,足够长的长木板放置在水平地面上,一滑块置于长木板左端。已知滑块和木板的质量均为2kg,现在滑块上施加一个F=0.5t(N)的水平变力作用,从t=0时刻开始计时,滑块所受摩擦力f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设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相等,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 B、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 C、图乙中t2=24s D、木板的最大加速度为1m/s2
  • 17、如图所示,一小球用长为l的细线悬于P点,并在水平面内做角速度为ω的匀速圆周运动,轨迹圆的圆心O到P点的距离为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保持h不变,增大l,ω不变 B、保持h不变,增大l,ω变大 C、保持l不变,增大ω,h不变 D、保持l不变,增大ω,h变大
  • 18、如图所示,固定在小车上的支架的斜杆与竖直杆的夹角为θ , 在斜杆下端固定有质量为m的小球,重力加速度为g , 下列关于杆对球的作用力F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A、小车静止时,F=mgcosθ , 方向沿杆向上方 B、小车静止时,F=mgsinθ , 向垂直杆向上 C、小车向左以加速度a加速运动时,则F=masinθ D、小车向右以加速度a加速运动时,则F=(ma)2+(mg)2
  • 19、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向心力演示器探究F与ω的关系。在两小球质量和转动半径相等时,标尺上的等分格显示得出两个小球A、B所受向心力的比值为1∶4,结合圆周运动知识可以判断与皮带连接的变速塔轮相对应的半径之比为(  )

    A、1∶2 B、2∶1 C、1∶4 D、4∶1
  • 20、很多智能手机都有加速度传感器,能通过图像显示加速度情况。用手掌托着手机,打开加速度传感器,手掌从静止开始迅速上下运动,得到如图所示的竖直方向上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该图像以竖直向上为正方向。由此可判断出(       )

       

    A、t1~t2时间内手机处于超重状态,在t2~t3时间内手机处于失重状态 B、手机在t2时刻运动到最高点 C、手机在t3时刻改变运动方向 D、手机可能离开过手掌
上一页 158 159 160 161 16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