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广东省惠州市2017年高考物理一调试卷
- 广东省阳江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 广东省佛山市高明一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物理期末模拟试卷
- 广东省珠海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b卷)
- 广东省惠州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 浙江省嘉兴市2016-2017学年高三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 辽宁省沈阳市2016-2017学年高三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 江西省赣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三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 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2016-2017学年高三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b卷)
- 2016-2017学年广东省肇庆市高一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
1、如图,竖直平面内A、B两点分别固定有一对等量同种点电荷,电荷量均为Q(Q>0)。A、B、M、N四点距O点的距离均为 , 以O为原点,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建立x轴。若取无穷远处为电势零点,则OM上的电势随位置x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k为静电力常量)。一电荷量为Q(Q>0)质量为m的小球S以一定初动能从M点竖直下落,一段时间后经过N点。求
(1)小球S从M点运动到O点的过程中,MO间的电势差和电场力做的功;
(2)小球S从M点运动到x=处,动能的变化量;
(3)小球在OM段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随位置x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g为重力加速度大小)。为保证小球S能运动到N点,小球S从M点下落时的初动能须满足什么条件。

-
2、在平静的水面上漂浮着一块质量M=150g的带有支架的木板,木板左边的支架上静静地蹲着一只质量为m=50g的青蛙,支架高为h=20cm,支架右方的水平木板长s=120cm,突然青蛙向右水平跳出。水的阻力不计,g=10m/s2
(1)如果青蛙相对地面跳出的初速度是0.3m/s,则木板后退的速度是多大?
(2)如果青蛙水平跳出恰好入水,则对地跳出的初速度至少为多少?

-
3、测量元电荷电量大小的装置如图,在真空容器中有正对的两平行金属板A和B,两板与外部电路连接,两板相距d。外部电路电源电动势为ε,内阻为r,保护电阻R0 , 电阻箱阻值调为R,现闭合开关S1、S2 , 稳定后求
(1)AB两板间的电压;
(2)从显微镜发现,一个质量为m的油滴在两板中间处于静止状态,该油滴所带电量。(重力加速度为g)

-
4、在“测量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中,电路图如图,可选用的实验器材有:
电压表V1(量程3V);电压表V2(量程15V);
电流表A1(量程0.6A);电流表A2(量程3A);
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20Ω);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300Ω);
干电池;开关S;导线若干;
(1)、选择合适的器材:电压表应选 , 电流表应选 , 滑动变阻器应选(填写所选器材前的符号)(2)、测得的7组数据已标在如图所示坐标系上,用作图法求干电池的电动势V和内阻Ω。(注意纵坐标未从0开始)(3)、两个实验小组用不同的电池完成了上述的实验后,发现各电池电动势相同,只是内阻有差异.同学们选择了内阻差异较大的甲、乙两个电池进一步探究电池的内阻热功率P随路端电压U变化的关系,画出了图3所示的P-U图像。已知甲电池组的内阻较大,则下列各图中可能正确的是。
(4)、按照图1的测量方法,某同学利用图像分析由电表内电阻引起的实验误差。在图4中,实线是根据实验数据描点作图得到的U-I图像;虚线是该电源的路端电压U随电流I变化的U-I图像(没有电表内电阻影响的理想情况)。下列图像中哪一个是该实验的分析
(5)、图4中虚线U(I)的函数解析式是 , 如果考虑电表内阻影响,图4实线U(I)的函数解析式是U=·I+。(解析式中可能用到的物理量:电源电动势E,内阻r,电压表内阻RV , 电流表内阻RA) -
5、庄老师、王老师喜欢比赛打水漂。我们可以将打水漂简化成如下理想模型(图2)。质量为m的弹性薄片沿倾斜方向落到足够大水平弹性面上,碰前瞬间速度为v0 , 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α=30°。薄片与弹性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不计空气阻力,碰撞过程中忽略薄片重力。薄片每次碰撞前后竖直方向的速度大小保持不变,并且在运动过程中始终没有旋转。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于忽略薄片重力,所以薄片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力也可忽略 B、薄片每次与水平面碰撞过程中,水平面对弹片竖直方向支持力的冲量都相同 C、薄片每次碰撞后离开水平面瞬间,速度方向与水平面间夹角仍为30° D、薄片在与水平面多次碰撞后,最终将静止在水平面上 -
6、某同学用内阻Rg=200Ω、满偏电流Ig=5mA的毫安表及相关元件制作了一个简易欧姆表,电阻刻度值尚未标定,电路如图。该同学将两表笔短接,调节滑动变阻器R使毫安表指针满偏,再将阻值为600Ω的电阻接在两表笔之间,此时毫安表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电源电动势为3V B、该电源电动势为4.5V C、刻度1mA处标注3000Ω D、刻度1.5mA处标注1500Ω -
7、某同学要将一量程为250μA的微安表改装为量程为20 mA的电流表。改装后利用一标准毫安表进行校准(如图1,虚线框内是改装后的电表)。当标准毫安表的示数为16.0 mA时,微安表的指针位置如图2,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可能是( )
A、微安表串联电阻偏大 B、微安表串联电阻偏小 C、微安表并联电阻偏大 D、微安表并联电阻偏小 -
8、如图所示,直线A为电源a的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图像;直线B为电源b的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图像;直线C为一个电阻R的两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图像。如果将这个电阻R分别接到a、b两电源上,那么有( )
A、R接电源a和电源b,R上分得的电压相等 B、R接电源a和电源b,R上流经的电流相等 C、R接到电源a上,电源的输出功率较小 D、R接到电源b上,电源的输出功率较小 -
9、在短道速滑接力赛中,“接棒”运动员甲在“交棒”运动员乙前面向前滑行,追上时乙猛推甲一把,使甲获得更大的速度向前冲出。不计阻力,则( )A、乙对甲的冲量与甲对乙的冲量大小相等 B、甲的动量变化一定比乙的动量变化快 C、甲的动量变化量与乙的动量变化量大小不等 D、甲的速度变化量与乙的速度变化量大小相等
-
10、如图1所示,用充电宝为一手机电池充电,其等效电路如图2所示。在充电开始后的一段时间t内,充电宝的输出电压U、输出电流I可认为是恒定不变的,设手机电池的内阻为r,则时间t内( )
A、手机电池产生的焦耳热为 B、手机的输入功率为UI C、充电宝产生的热功率为I2r D、手机电池储存的化学能为UIt -
11、如图电路,R3为热敏电阻(阻值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其余为定值电阻。当R3所在处出现火情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压表示数不变 B、电压表示数变大 C、电流表示数变小 D、电流表示数变大 -
12、“电测井”技术,用钻头在地上钻孔,在钻孔中进行电特性测量,可以反映地下的有关情况。一钻孔如图所示,其形状为圆柱状,半径为r=10cm,设里面充满某浓度均匀的盐水,其电阻率 , 现在钻孔的上表面和底部加上电压,测得U=75V,I=50mA,则该钻孔的深度h约为( )
A、50m B、100m C、120m D、150m -
13、在静电场中有a、b两点,试探电荷在两点的静电力F与电荷量q满足如图所示的关系,请问a、b两点的场强大小关系是( )
A、 B、 C、 D、 -
14、如图所示,小车停在光滑的桌面上,车上固定一个用胶塞塞住封口的试管。试管内充满空气,用车上的酒精灯加热试管尾端。当试管内的空气达到一定温度时,胶塞从试管口喷出,以整个装置为系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平方向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 B、水平方向动量守恒,机械能不守恒 C、水平方向动量不守恒,机械能守恒 D、水平方向动量不守恒,机械能不守恒 -
15、如图甲所示为简易普通电磁炮原理图。连接在电动势为E内阻为r的电源上的平行光滑导轨水平放置在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为B,平行导轨宽度为L。将两根质量均为m的ab、cd匀质导棒平行放置在导轨上且接触良好,且与导轨垂直。两导棒与轨道接触点之间的电阻均为R,cd导棒固定在轨道上,导轨电阻忽略。
(1)闭合开关瞬间,此时导棒cd两端的电压为多少?
(2)闭合开关,导棒ab从静止开始运动,求导棒ab的最大速度和加速过程中流过导棒ab的电荷量?
(3)如图乙所示为改进后的电磁炮,其他条件不变,在图甲基础上去掉了导棒cd,加入了电容C,其原理图如图丙。先将开关接到“1”,电容充电结束后将开关拔开并接到“2”,求导体棒的最大动能的极值。

-
16、如图甲所示,孩子们经常会在平静的水中投掷一块石头激起水波。现对该模型做适当简化,若小孩将小石头垂直于水面投入水中,以小石头入水点为坐标原点O,以此为计时起点,沿波传播的某个方向建立O—x坐标轴,在x轴上离O点不远处有一片小树叶,若水波为简谐横波,如图乙所示t=0.6s时的波动图像,图丙为小树叶的部分振动图像。
(1)请判断小树叶位于P、Q两点中的哪一点?并写出合理的解释;
(2)波源的振动形式第一次传到P点需要的时间;
(3)求质点P在小石头入水后0.6s内运动的总路程。

-
17、如图所示,“拔火罐”是我国传统医学的一种治疗手段。操作时,医生用点燃的酒精棉球加热一个小罐内的空气,加热后小罐内的温度为67℃,随后迅速把小罐倒扣在需要治疗的部位。室温为27℃,大气压。罐内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求:
(1)上罐时忽略罐内空气体积变化,当罐内空气温度回到室温时,罐内空气的压强;
(2)加热过程中罐内溢出的空气质量与加热前罐中空气质量之比。

-
18、某项目式学习小组,在老师带领下设计了一个汽车轮胎温度报警器,其电路如图甲所示,其中温度传感器RT(核心部件在常温下阻值约为几千欧姆的热敏电阻)与一块变阻箱并联,滑动变阻器R1的最大阻值为10kΩ,电路中没有使用电流表,而是将一块满偏电压表与定值电阻R0=90Ω并联,电源不计内阻,且U=3V。
(1)、在连接电路时可供选择的变阻箱有两个不同规格:阻值范围为0-999.99Ω的变阻箱R2;阻值范围为0-9999.9Ω的变阻箱R3。应该选用(选填“R2”或“R3”)进行实验。(2)、连接好电路后,在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测量温度传感器RT“温度一电阻”变化规律。闭合开关前应将变阻器R1的滑片往(选填“a”或“b”)端滑。(3)、将图乙所示的传感器测温探头放在温度不断上升的水中,然后做如下操作:将S2闭合到“1”位置,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的示数为U0(接近满偏),再迅速将开关S2闭合到“2”位置,调节电阻箱使电压表示数再次为U0(忽略该操作过程液体温度变化),此时变阻箱的阻值就是温度传感器热敏电阻RT在此温度下的阻值。待温度上升下一个记录温度时,重复上述操作得到了下表数据。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阻值/kΩ
9.99
5.20
3.00
1.60
1.00
0.70
0.83
0.40
0.31
0.24
0.20
请在图丙坐标纸上将剩余的点描完,并绘出热敏电阻,RT的阻值随温度变化规律。
(4)、有同学利用测出的热敏电阻RT的阻值随温度变化规律,又设计了如图丁所示电路图,采用量程为300μA内阻为90Ω的电流表,将其改装成3mA和15mA的量程,可以实现变档测温,通过控制开关S1能够实现0~40℃和0~100℃的两种测温范围,改装后的电流表不同档位对应不同测温范围。由此可推测Rc=Ω。将开关S1接到(选填“c”或“d”)测温量程为0~100℃。 -
19、某小组同学在学校实验室利用“插针法”测量玻璃砖的折射率,实验原理如图甲所示,他们组提出的处理数据方案是:多次测出入射角i和折射角r,作出sin i-sin r的图像,利用图像求出玻璃的折射率。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A、实验开始后,玻璃砖在纸上的位置不可移动 B、P1、P2及P3、P4之间的距离取得小些,可以提高精确度 C、玻璃砖应选用两光学表面间距较大且两光学表面平行的玻璃砖,以免影响折射率的测定结果(2)、采用该组同学数据处理方案,玻璃折射率计算式为n=(用θ1、θ2表示)。(3)、设计好方案后实验操作时发现忘带量角器,只带了刻度尺。于是他们将光线与玻璃砖上aa'表面与bb'表面的交点分别设为O点和P点,过P点做玻璃砖aa'表面的垂线PQ,再将入射光线延长与PQ交于点M,如图乙所示。测得OP=L1 , OM=L2 , 则该玻璃砖的折射率n=。 -
20、如图所示,在水平面内质量为0.2kg的导棒置于AB、CD组成的宽为2m导轨上,导轨电阻不计,导棒电阻 , 轨道间充满垂直纸面向里的磁感应强度为0.4T的磁场,导轨BD端连接一原副线圈匝数比为2:1的理想变压器,副线圈接有阻值为R=2Ω的电阻。某时刻开始,导棒在外力的作用下以的速度开始运动,向右为正方向,不计一切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导棒中产生的电动势e=4sin20πt(V) B、原线圈两端的电压 C、电阻R的消耗功率为2W D、0~0.025s内外力对导棒做的功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