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某市区高中学生参加阳光体育运动会,有一个集体项目——“旋风跑”,如图所示,五人一组共同抬着竹竿协作配合,以最快速度向标志杆跑,到标志杆前,以标志杆为圆心,在水平面内转一圈,继续向下一个标志杆绕圈,分别绕完3个标志杆后,进入到对面接力区域,将竹竿交给下一组参赛选手,直到全队完成比赛绕标志杆运动过程视为匀速绕圈,在此过程中(  )

    A、最内侧同学最容易被甩出去 B、最外侧同学的角速度最大 C、最内侧同学的向心力一定最小 D、最外围同学所受合外力始终水平指向圆心
  • 2、如图所示,两个同种粒子a和b,质量均为m,电荷量均为q,初速度大小均为v,从O点沿垂直磁场方向进入匀强磁场B中,如图,b的初速度方向与屏垂直,a的初速度方向与b的初速度方向成θ角,最后都打到屏P上,不计重力。

    (1)判断a、b粒子带正电还是负电。

    (2)求b在磁场中飞行的轨道半径r和位移的大小。

    (3)求a在磁场中飞行的周期和时间。

       

  • 3、电磁炮是一种理想的兵器,如图所示,利用此装置可将质量m=2kg的弹体(包括金属杆EF的质量)加速到一个较大速度。若这种装置的轨道间距L=2m,长s=100m,通过金属杆EF的电流恒为I=1000A,轨道间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为20T,轨道摩擦忽略不计,求:

    (1)弹体能加速到的最大速度;

    (2)弹体加速过程安培力的平均功率。

  • 4、某同学利用台秤(非磁性材料,与磁铁间没有磁力作用)来测量蹄形磁铁磁极之间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该同学把台秤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磁铁、铁架台放在台秤上,在铁架台横梁上系两条绝缘细绳,把一根铜条吊在磁极之间,并让铜条与磁感线垂直。已知蓄电池的电动势为E,蓄电池内电阻为r,铜条的电阻为R,铜条在磁场中的长度为L。

       

    (1)按图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之前记录下台秤的示数为F0 , 闭合开关后发现台秤的示数没有变化,仍等于F0 , 不能测量出磁感应强度,经检查电路完好,请你指出此次实验失败的原因为 , 保持磁铁不动并提出纠正办法

    (2)找出实验失败的原因并纠正,闭合开关后,台秤示数为F1 , 根据图中的电源“+”“-”以及磁铁“N”“S”的标识,判断F1F0(填“大于”或“小于”)。

    (3)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测量值为

  • 5、如图所示,两方向相反、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的匀强磁场被边长为L的等边三角形AOC分开,三角形内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三角形顶点A处有一质子源,能沿∠OAC的角平分线发射速度不同的质子(质子重力不计),所有质子均能通过C点,质子比荷qm=k , 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质子的速度可能为23BkL B、质子的速度可能为15BkL C、质子由A到C的时间可能为π4kB D、质子由A到C的时间可能为2π3kB
  • 6、回旋加速器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D1D2是两个相同的半圆形中空金属盒,金属盒的半径为R,它们之间接交变电源,加速电压为U0 , 两个D形盒处于与盒面垂直、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的匀强磁场中。将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粒子从D1金属盒的A点由静止释放,带电粒子在回旋加速器中多次加速后最终从D形盒的边缘射出,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时间不计,且不考虑相对论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粒子射出时的动能与加速电压U0成正比 B、仅增大U0 , 粒子在加速器中运动的时间变短 C、粒子从D形盒的边缘射出时的速度大小为qBRm D、交变电源的频率为2πmqB
  • 7、如图所示为质谱仪的工作原理图,它由加速电场、速度选择器(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和偏转磁场构成。四种电荷量相等,电性相同、质量不同的粒子a,b,c,d由O点处的粒子源竖直向下射入加速电场(粒子a,b,c的初速度相同),四种粒子经过一段时间到达图中不同的位置,粒子的重力以及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均不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粒子可能带负电 B、速度选择器中磁场的方向垂直纸面向外 C、粒子c在O点的初速度大于粒子d在O点的初速度 D、粒子d的质量大于粒子c的质量
  • 8、如图所示,在xOy平面上以O为圆心的圆形区域内存在匀强磁场(图中未画出),磁场方向垂直于xOy平面向外。一个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负电粒子,从原点O以初速度大小为v0沿y轴负方向开始运动,后来粒子经过x轴上的A点,此时速度方向与x轴的夹角为30°。A到O的距离为d,不计粒子的重力,则圆形磁场区域的半径为(  )

    A、32d B、33d C、34d D、233d
  • 9、在磁流体发电机燃烧室产生的高温燃气中加入钠盐,电离后的钠盐经喷管加速被高速喷入发电通道,如图所示。若喷入发电通道的离子速度v=1000m/s , 发电通道处在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6T的匀强磁场中,发电通道的截面是边长为a=20cm的正方形,长为d=23m , 其内导电离子可视为均匀分布,等效电阻率为ρ=2Ωm , 在PQ段接上阻值为R的电阻,忽略边缘效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阻R中的电流方向为从Q到P B、洛伦兹力对高温粒子做了正功 C、当外接电阻为R=9Ω时,电压表的示数为900V D、当外接电阻为R=9Ω时,发电机的输出功率最大
  • 10、如图,圆形区域内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质量为m、电荷量为q(q>0)的带电粒子从圆周上的M点沿直径MON方向射入磁场。若粒子射入磁场时的速度大小为v1 , 离开磁场时速度方向偏转60°;若射入磁场时的速度大小为v2 , 离开磁场时速度方向偏转90°.不计重力,则v1v2为(     )

    A、12 B、33 C、32 D、3
  • 11、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电荷量为q、不计重力的带电粒子从x轴上的P点以速度v沿与x轴正方向成60°的方向射入第一象限内的匀强磁场中,并恰好垂直于y轴从Q点射出第一象限。已知OQ=a,则(       )

    A、粒子带正电 B、粒子运动的轨道半径为233a C、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3mv2qa D、粒子在第一象限中运动的时间为t=43πa9v
  • 12、如图所示,把开关K闭合后,要使Q线圈产生图示方向的电流,下面采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

    A、把Q靠近P B、把P中的铁芯从左边抽出 C、把R的滑片右移 D、开关K断开的瞬间
  • 13、以下说法符合事实的是(  )
    A、磁通量变化一定有感应电流 B、通电导线在磁场中一定受到安培力的作用 C、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时一定受到洛仑兹力的作用 D、带电粒子在电场中一定受到静电力的作用
  • 14、如图所示,固定光滑斜面倾角θ=30° , 斜面底端有与斜面垂直的挡板P,与斜面平行的轻弹簧一端固定在挡板P上,另一端与物块b连接,物块a与b不粘连。初始时,a、b静止在斜面上,a到斜面顶端的距离d=0.5m。现对a施加平行斜面向下的恒力F,当b运动到最低点时撤去F。已知物块a、b均可视为质点,质量均为m=1kg , 弹簧的劲度系数k=100N/m , 弹簧的弹性势能表达式为Ep=12kx2(x为弹簧的形变量),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求:

    (1)未施加恒力F时弹簧的压缩量;

    (2)若b运动过程中弹簧弹力的最大值为20N,恒力F的大小;

    (3)要使a不滑离斜面,恒力F应满足的条件。

  • 15、如图所示,质量M=9kg、长L=1.6m、高h=0.2m的矩形板置于水平地面上,板与地面间动摩擦因数μ=0.5 , 板上表面光滑,中央位置放置了一个质量m=1kg的可视为质点的小球。用大小为F=53.6N、方向水平向右的恒力将板从静止拉动,在小球离开板上表面时撤去恒力F。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小球离开板瞬间,板的速度大小;

    (2)小球第一次落到地面瞬间,小球与板左侧面之间的距离。

  • 16、如图所示,将质量为20g的小球从阶梯顶部(第1级平台)以垂直于平台边缘的速度v0水平抛出,小球做平抛运动,恰好落在第6级平台边缘。已知相邻两平台的高度差均为16cm、每一级平台的宽度均为40cm,小球可视为质点,空气阻力忽略不计,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小球抛出瞬间速度v0的大小;

    (2)小球落到第6级平台前瞬间重力的功率。

  • 17、图甲是英国物理学家阿特伍德创制的力学实验装置——阿特伍德机。实验小组将其改装成如图乙所示装置用于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滑轮和细线的质量可忽略不计,细线不可伸长,重力加速度g取9.8m/s2。部分实验步骤如下:

    (1)用细线跨过定滑轮将质量均为M的重物a、b连接,a和b组成的系统处于静止状态,a的上表面与O点等高。

    (2)零时刻,将质量为m的砝码无初速度地放于b上表面,a、b和砝码组成的系统开始运动,用手机录像功能记录上述过程,从视频中获取数据。

    (3)t时刻,a运动到上表面与P点等高,通过悬挂的竖直刻度尺测得O、P两点高度差为h,a运动到上表面与P点等高时,a的速度大小为。(用字母h、t表示)

    (4)测得:M=0.85kgm=0.10kgh=60.00cmt=1.5s , a从上表面与O点等高运动到上表面与P点等高的过程中,a、b和砝码组成的系统的重力势能减少量ΔEp=J,动能增加量ΔEk=J,在误差允许范围内,ΔEpΔEk , 系统机械能守恒。(计算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

    (5)实验小组仅改变P点的位置,多次重复实验,得到多组h和t的数据。在坐标纸上作出ht2图像,若图像为过原点且斜率为的直线,也可验证系统机械能守恒。(用字母M、m、g表示)

  • 18、实验小组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已知小车质量为M,砂和砂桶的总质量为m。

    (1)、实验过程中,实验小组用砂和砂桶的重力替代细线的拉力,由此引起的误差属于(选填“系统误差”或“偶然误差”)。为了减小此误差,在对M、m进行选取时,以下几组数据中最合理的一组是。(填正确答案前的字母代号)

    A.M=200gm=40g、60g、80g、100g、120g、140g

    B.M=200gm=20g、25g、30g、35g、40g、45g

    C.M=400gm=40g、60g、80g、100g、120g、140g

    D.M=400gm=20g、25g、30g、35g、40g、45g

    (2)、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如图乙所示,已知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相邻2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计时点没有标出,可求出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m/s2。(计算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 19、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放有质量M=2kg的足够长的木板,质量m=3kg的物块放置在木板上面并通过水平轻弹簧与竖直墙壁相连,弹簧的劲度系数k=100N/m。初始时刻,系统静止,弹簧处于原长。现用大小为F=8N、方向水平向右的恒力作用在木板上。已知物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μ=0.2 , 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可视为相等,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重力加速度g取10m/s2。物块滑离木板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板的加速度先减小后不变 B、物块与木板刚发生相对滑动时,木板的加速度大小为2m/s2 C、物块从开始运动到与木板刚发生相对滑动时运动的距离为0.03m D、整个运动过程中弹簧的最大伸长量为0.06m
  • 20、一质量为m的汽车沿倾角为θ的足够长的斜坡做直线运动。下坡时若关掉油门,汽车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若汽车保持恒定功率P从静止开始启动上坡,经过时间t速度刚好达到最大值。汽车运动过程中所受摩擦阻力的大小恒定,空气阻力不计,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在斜坡运动时受到的摩擦阻力大小为mgsinθ B、汽车上坡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Pmgsinθ C、汽车整个加速上坡过程中增加的机械能为12Pt+P216mg2sin2θ D、汽车整个加速上坡过程中增加的机械能为PtP216mg2sin2θ
上一页 1390 1391 1392 1393 1394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