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歼10CE战斗机是由我国自主研制的全天候、单发、单座、多用途三代+战斗机,并首次出口国外。若某次战斗机训练任务完成返航,着陆后沿平直跑道运动(可看成匀减速直线运动)。已知着陆瞬间战斗机的速度大小为v0=216km/h,未打开减速伞时(如图甲所示)加速度大小为a1=4m/s2 , 打开减速伞后(如图乙所示)加速度大小变为a2=8m/s2

    (1)若未打开减速伞,求飞机着陆后20s内的位移大小;

    (2)若打开减速伞,飞机着陆过程的滑行时间比未打开减速伞时减少多少;

    (3)若着陆瞬间飞行员发现正前方300m处有一障碍物,为了使飞机不撞上障碍物,飞行员打开减速伞使飞机减速,已知飞行员从发现障碍物到打开减速伞有2s的反应时间,试通过计算分析飞机是否会撞上障碍物?

  • 2、如图所示,两位同学利用自由落体运动测量反应时间。A同学用手捏住直尺上端,B同学在直尺下方做好准备,但手不碰到尺,此时两手间的距离为h,重力加速度为g。当B同学看见A同学放开直尺后,立即捏住直尺,B同学准备捏尺时和捏住尺时大拇指上边缘的刻度分别为x1和x2 , 则B同学的反应时间为(  )

       

    A、2gh B、2hg C、2gx2x1 D、2x2x1g
  • 3、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半球形陶罐和陶罐内的物块(视为质点)绕竖直轴OO'从静止开始缓慢加速转动,当达到某一角速度时,物块受到的摩擦力减为零,此时物块和陶罐球心O点的连线与OO'之间的夹角为θ , 此后保持该角速度做匀速圆周运动,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块匀速转动的周期为2πgsinθR B、物块匀速转动的线速度大小为gtanθR C、物块匀速转动的角速度大小为gRcosθ D、若继续增大转动的速度,物块有下滑的趋势
  • 4、如图所示,从一根内壁光滑的空心竖直钢管A的上端边缘,紧贴钢管管壁方向向管内水平抛入一钢球,球一直沿管壁做曲线运动直至落地。若换一根等高但内径更大的内壁光滑的空心竖直管B,用同样的方法抛入此钢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A管中的球运动时间长 B、在B管中的球运动时间长 C、球在两管中的运动时间一样长 D、无法确定
  • 5、如图甲所示,物块A、B用轻绳连接,用手按住物块B,使A、B保持静止。已知物块A、B质量均为3kg , 物块B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75 , 假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其余摩擦不计,取g=10m/s2 ,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释放后,物块B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力大小为22.5N B、释放后,物块B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力大小为30N C、如图乙所示,将物块C粘在物块B上,释放后,若要物块B运动,物块C的质量应小于1kg D、如图乙所示,将质量为3kg的物块C粘在物块B上,释放后,物块B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力大小为45N
  • 6、一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倾角为37°的光滑斜面的底端,另一端拴住质量不计的物块P,Q为质量为4kg的重物,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600N/m , 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给Q施加一个方向沿斜面向上的力F,使它从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上匀加速运动,已知在前0.2s内F为变力,0.2s以后F为恒力(sin37°=0.6g=10m/s2),则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P、Q一起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为2m/s2 B、F的最小值为8N , F的最大值为36N C、P、Q分离时弹簧为压缩状态 D、若Р为有质量的物体,P、Q分离时弹簧为原长
  • 7、一个实验小组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的实验中,使用两条不同的轻质弹簧a和b,得到弹力与弹簧长度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a的劲度系数比b的大 B、测得的弹力与弹簧的长度成正比 C、弹簧a的原长比弹簧b的原长大 D、a与b两条图线反向延长线必定交于F负半轴上同一点
  • 8、如图所示,物体从光滑斜面上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经过B点后进入水平面(设经过B点前后速度大小不变),最后停在C点。每隔0.2秒钟通过速度传感器测量物体的瞬时速度,表中给出了部分测量数据,g=10m/s2。则物体在0.6s时的速度为(  )

       

    t(s)

    0.0

    0.2

    0.4

    1.2

    1.4

    v(m/s)

    0.0

    1.0

    2.0

    1.1

    0.7

    A、2.3m/s B、2.5m/s C、2.7m/s D、3.0m/s
  • 9、2023年9月23日,杭州第19届亚运会盛大开幕。开幕式以“数实融合”为主题,不仅呈现了绚丽的烟花秀,还采用了数字化技术进行火炬点火。如图所示为数字火炬手正在跨越钱塘江奔向亚运会主场馆的情景。已知火炬手跨越钱塘江约花了30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研究数字火炬手跑动的姿态时,可以把数字火炬手视为质点 B、研究数字火炬手通过钱塘江的速度大小,可以把数字火炬手视为质点 C、以钱塘江面为参考系,数字火炬手是静止的 D、“30s”指的是时刻
  • 10、如图 所示,平静湖面岸边的垂钓者的眼睛恰好位于岸边P点正上方h1=1.8m的高度处, 浮标QP点的距 离s1=2.4m , 鱼饵灯M在浮标正前方s2=3.6m处的水下h2=4.8m深度处, 垂钓者发现鱼饵灯刚好被浮标挡住。 求:

    (1) 水的折射率;

    (2) 若鱼饵灯缓慢竖直上浮, 当它离水面多深时, 鱼饵灯发出的光恰好无法从水面PQ间射出。(结果可以用根号表示)

  • 11、如图,用隔板将一绝热汽缸分成两部分,隔板左侧充有理想气体,隔板右侧与绝热活塞之间是真空。现将隔板抽开,气体会自发扩散至整个汽缸。待气体达到稳定后,缓慢推压活塞,将气体压回到原来的体积。假设整个系统不漏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气体自发扩散前后内能相同 B、气体在被压缩的过程中内能增大 C、气体在自发扩散过程中,气体对外界不做功 D、气体在被压缩的过程中,气体对外界做功
  • 12、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流表示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即I=qt。电流传感器可以像电流表一样测量电流,并且可以和计算机相连。图甲是观察电容器的充、放电现象的实验装置。电源输出电压恒为8VS是单刀双掷开关,R为定值电阻,C为平行板电容器。

             

    (1)当开关S接1时,平行板电容器(选填“充电”或“放电”)。

    (2)电容器充电完毕后,把开关S接2时,其放电电流随时间变化图像如图乙所示,

    ①此过程中,电路中的电流(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电容器两极板间的场强(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②若按“四舍五入”(大于等于半格算一格,小于半格舍去)数格法,由图乙可知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为C(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根据计算可知,该实验选择的电容器最有可能是下图中的。(选填“A”、“B”或“C”)

    A.     B.          C.   

  • 13、如图在P板附近有电荷由静止开始向Q板运动,则以下解释正确的是(  )

       

    A、到达Q板的速率与板间距离和加速电压两个因素有关 B、到达Q板的速率与板间距离无关 C、两板间距离越大,加速的时间越长,加速度越大 D、若电荷的电压U、与电量q均变为原来的2倍,则到达Q板的速率变为原来的4倍
  • 14、某电路中用到了一个特殊的滑动变阻器,其截面示意图如图甲所示,其主体为两段长度相同、材料相同的圆柱形导体拼接成的电阻,滑片P可以自由滑动,A、B间的电阻R与电阻右端到P间的距离x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左、右两侧的圆柱形导体横截面的半径之比为(  )

       

    A、3:4 B、1:2 C、1:2 D、1:3
  • 15、如图所示,P点是位于纸面内的质子源,它可以向各个方向均匀发射速率相同的质子,在P点下方放置有长度为L=2.0m以O为中点的探测板,P点离探测板的垂直距离OP为a,在探测板的上方存在方向垂直直面向里,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的匀强磁场。不考虑粒子间的相互作用,质子的电荷量q=1.6×1019C。若质子的质量m=1.7×1027kg , 质子的动量p=4.8×1021kgm/s

    (1)当a=0.3mB=0.1T时,求计数率η(即打到探测板上的质子数与总质于数的比值)。

    (2)当a=0.3mB=0.1T时,求质子从质子源出发到探测板上运动的最长时间;

    (3)若a取不同的值,可通过调节B的大小获得与(1)问中同样的计数率,求B与a的关系并给出B的取值范围。

  • 16、在光滑的水平冰面上,放置一个截面为四分之一圆的半径足够大的光滑自由曲面,曲面底都与冰面相切,一个坐在冰车上的小孩手状小球静止在冰面上,某时刻小孩将小球以v0=2m/s的速度(相对于冰面)向曲面推出(如图所示),小孩将球推出后还能再接到球。已知小孩和冰车的总质量为m1=40kg , 小球质量为m2=2kg , 曲面质量为m3=10kg , 求

    (1)小孩将小球推出过程中,小孩、冰车、小球构成的系统的机械能的增加量。

    (2)整个运动过程中小球能到达的最大高度(距离冰面)。

    (3)小孩再接到球后,球的速度大小。

       

  • 17、如图所示,由金属和绝缘部件组成的无限长光滑平行导轨,其间距为L=0.5m , 金属导轨中间嵌有两段由绝缘材料制成的导轨M、N(图中用黑实体表示),导轨左端连有电动势E=11.2V的电源.质量m=0.1kg , 电阻R=0.2Ω的三根相同导体棒ab、cd和ef垂直导轨放置,其中cd用两根很长的轻质绝缘细线悬挂,刚好与导轨接触且无挤压.ghkj是一个置于金属导轨上的“”型导体线框,由三根导体棒组成,每根棒质量均为m,电阻均为R,长度均为L.若ef棒与线框ghkj相碰则连接成一个正方形导体框,初始时,导体棒和线框均静止在金属导轨上.导轨上方有三个方向垂直于导轨平面向下的有界匀强磁场:紧靠绝缘导轨M左侧的区域Ⅰ中有磁感应强度为B1=1T的磁场;区域Ⅱ中有磁感应强度为B2的磁场,cd棒紧靠区域Ⅱ的左边界放置;紧靠绝缘导轨N右侧的区域Ⅲ中有宽度为L、磁感应强度为B3=2T的磁场.初始时ef处于区域Ⅱ中,区域Ⅱ、Ⅲ位于绝缘导轨N两侧.导体线框gj两点紧靠区域Ⅲ的左边界,闭合开关S,ab棒启动,进入绝缘轨道M之前已做匀速运动.导体棒ab和cd相碰后结合在一起形成“联动二棒”,与导轨短暂接触后即向右上方摆起,摆起的最大高度为h=3.2m , 到达最高点后不再下落,同时发现ef棒向右运动,进入区域Ⅲ.不计其他电阻.求:

    (1)ab棒匀速运动时的速度;

    (2)ef棒离开区域Ⅱ时的速度v2

    (3)“”导体线框能产生的焦耳热。

  • 18、某仓库采用自动化传送装置运送货物。如图所示,工人借助机器设备推动质量m=1kg的货物,使其在光滑水平面上获得初速度v,货物从A点滑上长度l=5m , 倾角θ=37 , 动摩擦因数μ=0.8的倾斜传送带,并从传送带最高点B点进入右侧半径为R=3m14光滑圆弧轨道,最终落在右侧水平柜台上。整个过程中货物可看做质点,水平面和圆弧面均与传送带平滑连接,不考虑货物通过A点和B点时的能量损失。(sin37=0.6cos37=0.8

    (1)若传送带静止,为使货物能运动到B点,v至少要多大?

    (2)若货物在水平面上的速度v=1m/s , 传送带以v1=2m/s的速度顺时针传动,传送带为了将其传送到B点,需多消耗多少电能?

    (3)已知传送带速度如(2)问,要使货物经B点后能沿圆弧轨道下滑一段距离,初速度v需满足什么条件?经研究发现,当货物的初速度v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其在圆弧轨道上滑过的轨迹长度相同,求此轨迹对应的圆心角余弦值?

  • 19、小强同学在实验室进行“测定两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

    (1)他打算先用多用电表粗测电源的电动势,测量前发现电表的指针位置如图所示,他需要进行的操作是

    A.调节指针定位螺丝将指针调到左侧零刻度             B.调节欧姆调零旋纽指针调到左侧零刻度

    C.调节指针定位螺丝将指针调到右侧零刻度             D.调节欧姆调零旋钮指针调到右侧零刻度

    (2)为了更加精确地测量,他利用如图乙所示器材和电路进行实验,其中有一根导线接线错误,错误的接线是

    A.第①根             B.第②根             C.第③根             D.第④根

    (3)①正确连接电路,滑动变阻器滑片滑至某一位置时,电压表指针如图丙所示,此时电压表示数为V.

    ②多次测量后,在UI图像中描出各对应点,如图所示。请结合数据点分析电源的电动势E=V,内阻为Ω(结果均保留3位有效数字).

  • 20、如图所示,为我国某地的一风力发电机,其叶片的半径为R,若风速恰好与叶片转动所在圆面垂直,风力发电机将风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为η。已知空气密度为ρ , 风速为v时发电机的发电功率为P。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风速为2v时发电机的发电功率为4P B、若每天平均有1.0×108kW的风能资源,则每天发电量为2.4×109kWh C、风速为v时单位时间内冲击发电机叶片圆面的气流的动能为12πR2ρv3 D、风速为2v时单位时间内冲击发电机叶片圆面的气流的动能为8Pη
上一页 1308 1309 1310 1311 131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