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游乐场内两支玩具枪在同一位置先后沿水平方向各射出一颗子弹,打在远处的同一个靶上,A为甲枪子弹留下的弹孔,B为乙枪子弹留下的弹孔,两弹孔在竖直方向上相距高度为h,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子弹在空中运动时均做变加速曲线运动 B、甲枪射出的子弹初速度较大 C、甲、乙两枪射出的子弹运动时间一样长 D、乙枪射出的子弹初速度较大
  • 2、某实验小组采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在水平桌面上探究“小车的加速度与力和质量之间的关系”。

    (1)、实验之前要平衡小车所受的阻力,具体的步骤是:(填“挂”或“不挂”)砂桶,连接好纸带后,调整木板右端的高度,用手轻拨小车,直到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间距均匀的点。
    (2)、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交变电源的频率为50Hz,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如图2所示。A、B、C、D、E是5个连续的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未画出,实验数据如表中所示,其中有一组数据记录不当,这组数据是(填“A”、“B”、“C”、“D”或“E”)。根据上述信息可得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计数点

    A

    B

    C

    D

    E

    位置坐标(cm)

    4.50

    5.50

    7.30

    9.80

    13.1

    (3)、另一小组在验证加速度与质量关系实验时,保证砂桶的总质量m0不变,通过在小车上增加砝码来改变小车总质量,每次实验时仅记录了小车上砝码的总质量m,但未测小车质量M,作出1a与m之间的关系图像如图3所示,已知图中直线的斜率为k,在纵轴上的截距为b,若该同学其他操作均正确,m0没有远小于M+m , 可得到小车的质量M为(用k、b、m0表示)。
  • 3、地铁靠站时列车车体和屏蔽门之间安装有光电传感器。如图甲所示,若光线被乘客阻挡,电流发生变化,工作电路立即报警。如图乙所示,光线发射器内大量处于n=3激发态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出的光中只有a、b两种可以使该光电管阴极逸出光电子,图丙所示为a、b光单独照射光电管时产生的光电流I与光电管两端电压U的关系图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光电管阴极材料的逸出功不能小于1.89eV B、a光的频率高于b光的频率 C、经同一障碍物时,b光比a更容易发生明显衍射 D、若部分光线被遮挡,则放大器的电流将增大,从而引发报警
  • 4、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2022年2月4日在北京开幕,其中滑雪是冬奥会中的一个比赛大项。如图所示,某滑雪运动员以某一初速度冲上斜面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达斜面顶端时的速度为零。已知运动员在前四分之三位移中的平均速度大小为v,则滑雪者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为(  )

    A、v2 B、2v2 C、v3 D、2v3
  • 5、如图所示,光滑斜面上的四段距离相等,质点从O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先后通过a、b、c、d,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点由O到达各点的时间之比ta:tb:tc:td=1:2:3:4 B、质点通过各点的速率之比va:vb:vc : vd=1:2:3:4 C、质点通过各点的速率之比va:vb:vc:vd=1:3:5:7 D、在斜面上运动的平均速度等于va
  • 6、甲乙两列机械波在同一种介质中沿x轴相向传播,甲波源位于O点,乙波源位于x=8m处,两波源均沿y轴方向振动。甲波源先开始振动,经过Δt=0.5s时间甲形成的波形如图(a)所示,此时乙波源开始振动,乙开始振动后的振动图象如图(b)所示,质点P的平衡位置处于x=5m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乙两波源的起振方向相同 B、甲波的传播速度v=2.0m/s C、从乙开始振动计时,在t=2.5s时,质点P开始振动 D、若两波源一直振动,则质点P为振动减弱点
  • 7、在某路口,有按倒计时显示的时间显示灯,有一辆汽车在平直路面上正以36km/h的速度朝该路口停车线匀速前行,在车头前端离停车线70m处司机看到前方绿灯刚好显示“5”,交通规则规定:绿灯结束时车头已越过停车线的汽车允许通过。

    (1)若不考虑该路段的限速,司机的反应时间为1s,司机想在剩余时间内使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以通过停车线,则汽车的加速度至少为多大?

    (2)若该路段限速60km/h,司机的反应时间为1s,司机反应过来后汽车先以2m/s2的加速度沿直线加速3s,为了防止超速,司机在加速结束时立即踩刹车使汽车匀减速直行,结果车头前端与停车线相齐时刚好停下,求刹车后汽车加速度的大小。(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 8、图甲中轻杆OAA端固定在竖直墙壁上,另一端O光滑,一端固定在竖直墙壁B点的细线跨过O端系一质量为m的重物,OB水平;图乙中轻杆O'A'可绕A'点自由转动,另一端O'光滑;一端固定在竖直墙壁B'点的细线跨过O'端系一质量也为m的重物。已知图甲中BOA=30° ,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轻杆中弹力大小为2mg B、图乙轻杆中弹力大小为2mg C、图甲中轻杆中弹力与细线OB中拉力的合力方向一定沿竖直方向 D、图乙中绳子对轻杆弹力可能不沿杆
  • 9、国产新型磁悬浮列车甲、乙(都可视为质点)分别处于两条平行直轨道上。开始时(t=0),乙车在前,甲车在后,两车间距为x0 , 在t=0时甲车先启动,t=3s时乙车再启动,两车启动后都是先做匀加速运动,后做匀速运动,两车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两车加速过程中,甲车的加速度大于乙车的加速度 B、无论x0取何值,甲、乙两车一定在7s末相遇 C、x0=70m , 则两车间距离最小为30m D、07s内,甲车的平均速度大于乙车的平均速度
  • 10、如图所示,轻质动滑轮下方用不可伸长的轻绳悬挂质量为m的重物A , 轻质定滑轮固定在天花板上,另一不可伸长的轻绳一端固定在天花板上,分别绕过动滑轮、定滑轮后另一端悬挂质量为5m的重物B , 轻绳与滑轮未接触部分始终竖直,滑轮间竖直距离足够长,B离地足够高,现将AB从同一高度同时由静止释放。A、B均可视为质点,不计一切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的加速度大小为911g B、悬挂B的轻绳的拉力大小为57mg C、B的位移大小为h时,A的速度大小为21gh7 D、当A、B之间的高度差为h时,A、B的动能之和为2mgh
  • 11、如图,abc是竖直面内的光滑固定轨道,ab水平,长度为2R,bc是半径为R的四分之一的圆弧,与ab相切于b点。一质量为m的小球,始终受到与重力大小相等的水平外力的作用,自a点处从静止开始向右运动,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小球从a点开始运动到其轨迹最高点,机械能的增量为(  )

    A、2mgR B、4mgR C、5mgR D、6mgR
  • 12、如图所示,一半径为R的半球形特种玻璃,除底面外,半球的表面均涂有一层薄薄的吸光物质,球心为O,A为紧贴球面涂层下的一点,且满足AO与底面垂直.将一单色点光源置于A点,发现半球底面的透光面积占底面面积的13 , 求:

    (1)特种玻璃的折射率n;

    (2)若半球形特种玻璃的底面涂吸光物质,而其它地方不涂,当点光源从O点向A点移动过程中,距O点多远时,球面上的某些地方开始无光透出.

  • 13、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t=0时,这列波恰好传递到x=12m处的Q点,部分波形如图所示.已知这列波的波速为1m/s , 则t=0时,Q点的振动方向为(填“沿y轴正方向”或“沿y轴负方向”),这列波的波长是mx=0处的质点P的振动方程为

  • 14、如图所示,两分子间的斥力和引力的合力F与分子间距离r的关系,曲线与r轴交点的横坐标为r0 , 相距很远的两分子在分子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相互接近.设r时,分子势能Ep=0 , 仅考虑两分子间的分子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r>r0阶段,分子力F表现为引力,分子动能增加,分子势能增加 B、r<r0阶段,分子力F表现为斥力,分子动能减少,分子势能增加 C、r=r0时,分子势能最小且为负值.分子的速率最大 D、r=r0时,分子力F=0,Ep=0 E、在整个过程中两分子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系统的分子动能和势能总量守恒
  • 15、如图所示,xoy为一竖直平面直角坐标系,x轴水平,第二象限有与x轴正方向成θ=45°斜向上的匀强电场(包含x轴的负半轴),电场强度大小为E1 , 第三象限有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大小为E3,y轴的右侧有方向未知的匀强电场(图中未画出),电场强度大小为E2 , 在0<x<1my<1m的区坡I内有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1 , 方向垂直xoy平面向里,在1m<x<2my<1m的区域Ⅱ内有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2 , 方向垂直xoy平面向外,一质量为ma=0.3kg、电荷量为q0=+1C的金属小球a在P(0.8m,0)点静止释放,沿着x轴运动并与静止在坐标原点O处用绝缘细、短支柱支撑的质量为mb=0.5kg、不带电的金属小球b发生弹性正碰,碰后金属小球b恰能在区域I内做匀速圆周运动,碰后两金属球的电荷量相等,重力加速度为g,支柱与金属小球不粘连、无摩擦,两球间的静电力不计,两小球可看作质点,求:

    (1)电场强度E1E2的大小;

    (2)若B1=B2=B , 要使金属小球b能从区域Ⅱ的上边界飞出,则B的取值范围;

    (3)若B1=B2=332T , 区域Ⅰ、Ⅱ中的磁场方向不变,仅将区域Ⅱ的右边界改为无边界,两小球能否再次碰撞?若能,请计算第三象限内电场强度的大小E3 , 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 16、一质量为m=50kg的同学参加学校运动会的立定跳远项目比赛,已知地面水平,该同学奋力一跳,其跳远成绩为d=2.4m . 在跳远的整个过程中,该同学离地最大高度为h=0.8m , 落地后,该同学经t=0.2s停止运动。忽略空气阻力,同时在起跳至落地的全过程中,将该同学视为质点,g取10m/s2 . 求:

    (1)该同学离地的速度大小;

    (2)该同学在落地的0.2s内,地面对人的冲量大小。

  • 17、小林同学在学习了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后,设计了如图(a)所示的电路来精确测量一节旧干电池的电动势E和内阻r.实验器材有:待测干电池一节、电阻箱R(0~9.99Ω)、定值电阻R0两个R1=4.0ΩR2=20.0Ω、电压表V(量程为1.5V , 内阻很大)、开关及导线若干.

    (1)、为使电压表的测量范围更大.定值电阻R0可选择(填“R1”或“R2”);
    (2)、闭合开关,调节电阻箱的阻值,记下相应的阻值R和电压表的示数U,其中一组电压表的示数如图(b)所示,可知电压是V;
    (3)、以1U为纵轴、R为横轴,建立直角坐标系,根据实验数据,在坐标系中描点作图后得出1UR图像的斜率为k,纵截距为b,则旧干电池的电动势E= , 内阻r=(用R0kb表示);
    (4)、若电压表内阻影响不可忽略,则电动势的测量值(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真实值.
  • 18、某学习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装置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将一块木板水平放置,其上固定一张白纸。甲、乙、丙三个相同的弹簧秤用细绳分别固定在木板上的ABC三点,AB两点可移动,C点是固定的。三个弹簧秤的另一端分别勾住不同的三个长直细绳套,三个细绳套通过O点连接在一起。实验步骤如下:

    (1)调节AB两点的位置,在白纸上记录结点O的位置及三个弹簧秤的示数F1F2F3 , 和它们的

    (2)在白纸上过O点作出F1F2F3的图示;

    (3)改变AB两点的位置重复步骤(1)、(2),此过程(填“需要”或“不需要”)保持结点O位置不变;

    (4)初始时三条细绳互成120° , 若保持结点O的位置和连接甲、乙弹簧秤的两细绳间的夹角AOB不变,当A,B两点绕O点逆时针缓慢转动60°的过程中,乙弹簧秤的示数会(填“变大”、“变小”、“不变”、“先变大后变小”或“先变小后变大”)。

  • 19、如图所示,足够长的粗糙斜面与水平面成θ=30° , 斜面底端固定一挡板,光滑物块P置于斜面底端,其中一面与挡板接触,另一面固定连接劲度系数为k=120N/m的轻弹簧,轻弹簧自然伸长到O点.在斜面上距离O点为x0=1m处的A点,静止释放质量m=1kg的物块Q,物块Q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35 , 物块Q与弹簧接触后便粘在一起,不再分离.在物块Q运动的整个过程中,物块P恰好未脱离挡板,已知弹簧的弹性势能为Ep=12kx2,x为弹簧的形变量,整个过程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块Q未接触弹簧前的加速度大小为2m/s2 B、物块Q从接触弹簧开始做加速度逐渐增大的减速运动 C、物块P的质量为1.6kg D、物块P与挡板之间的最大压力为24N
  • 20、如图所示.一半径为R的圆形边界,圆心为O,直径MNPQ相互垂直,圆内有垂直圆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0 , 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粒子从A点,以某一初速度平行于PQ射入磁场,一段时间后从M点射出.不计粒子的重力,已知A点到直径PQ的距离为R2 ,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粒子带正电 B、粒子在磁场中的运行时间为2πm3qB C、粒子的初速度为qBRm D、若粒子保持速度大小不变,从N点沿着NM方向射入匀强磁场中,则粒子将从A点离开磁场
上一页 1232 1233 1234 1235 1236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