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在研究物体的摩擦力的影响因素的过程中,先猜想摩擦力可能与物体的接触面积、运动速度、压力、粗糙程度等因素有关。然后进行实验探究。

    (1)甲、乙两图是研究摩擦力的两种方案,A为矩形木块(多个相同),B为木板(或玻璃板),C为测力计,实验中采用方案便于操作;

       

    ②如下表是实验数据记录的情况:

    木板

    玻璃板

    玻璃板(1个木块)

    木板(1个木块)

    1个木块

    2个木块

    1个木块

    速度大

    速度小

    木块平放

    木块侧放

    测力计

    0.5N

    1.0N

    0.3N

    0.3N

    0.3N

    0.5N

    0.5N

    (2)由上述的实验数据试回答:

    ①本实验采用的研究方法

    A.理想模型法       B.等效法          C.控制变量法               D.逻辑推理法

    ②通过实验关于对摩擦力的认识

    A.物体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快慢程度有关

    B.动摩擦因数由物体的材料、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决定,与接触面积无关

    C.摩擦力的方向总与物体的运动方向在同一直线上,它对物体总是做负功

    D.静止的物体不能受到滑动摩擦力的作用

  • 2、圆形轨道位于竖直平面内,其半径为R,质量为m的金属小环套在轨道上,如图所示。小环在轨道的最低处,以初速度v0=5gR开始运动,小环第一次到最高处小环与轨道的作用力的大小为mg2 , 最后小环停在轨道的最低点,环与轨道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为g。则(  )

       

    A、小环第一次通过轨道的最高点时的速度可能是32gR B、开始时刻小环在轨道的最低处所受到摩擦力大小是6μmg C、小环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功是52mgR D、小环由轨道的最高点运动到最低点的过程中重力的瞬时功率不断增大
  • 3、如图一轻弹簧一端固定在竖直档板上,另一端处于自由状态。质量为m的物块与弹簧相接触而不连接,物块在水平力F作用下将弹簧由自由状态O点缓慢压缩x0后将物体由静止释放,物块被弹簧弹出后又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为L,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这g,则有(  )

       

    A、物块在运动的过程中所受到外力的合力先减小后增大 B、物块在运动中具有的最大速度为2μgL C、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为μmgx0+L D、水平力F对物块所做的功为μmg2x0+L
  • 4、卫星A在地球的赤道平面内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轨道半径为r,运行的周期与地球的自转周期T0相同;卫星B绕地球的表面附近做匀速圆周运动;物体C位于地球的赤道上,相对地面静止,地球的半径为R。则有:(  )
    A、卫星A与卫星B的线速度之比是Rr B、卫星A与物体C的向心加速度之比是rR C、卫星B与物体C的向心加速度之比是1 D、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是4π2r3T02R2
  • 5、某中学科技活动小组制作一辆动力小车,质量m=1kg , 额定功率P=6W;在某次试验中,让小车在平直的水泥路面上从静止开始以加速度a=0.5m/s2沿直线做匀加速运动。 当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后的速度是6m/s后,若车在运动过程中所受的阻力恒为f。 由此可知(  )
    A、车所受到阻力f=1N B、车的速度为3m/s时的功率是4.5W C、车做匀加速的时间是12s D、车的加速度为0.2m/s2时车的速度是4m/s
  • 6、A、B为两颗地球卫星,其运行的轨道都可以视为圆。若卫星A运动的速率是卫星B运动的速率的k倍,则卫星A与卫星B的(  )
    A、向心加速度之比是k4 B、高度之比是1:k2 C、周期之比是k3 D、角速度之比是1:k3
  • 7、质量为m的物体在几个恒力作用下以速度v0在水平面上做匀速运动,若把其中一个力F0撤去,从此时开始,则有(  )
    A、物体运动的轨迹可能是圆 B、物体的速度与合力之间的夹角一定不断改变 C、经时间t时物体的速度大小等于v02+F02t2m2 D、在相等时间内物体的速度变化一定相等
  • 8、如图甲所示,一物块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以初速度v0=20m/s匀速运动。某时起对物块加一水平力F1=2N,经20s后将力的大小变为F2 , 方向相反。物块沿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的图像如图所示乙,则(  )

       

    A、20至40s内力F2对物块做正功 B、在0 至20s内力F1对物块做功是-400J C、在10至20s内力F1对物块做功的平均功率是40W D、在20s末时力F1对物块做功瞬时功率40W
  • 9、如图所示,小球a与小球b质量相等,分别与两个相同的轻弹簧A、B和轻绳相连接并处于平衡状态。轻弹簧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60° , 则(  )

       

    A、小球a受到三个的作用 B、轻绳所受到的拉力大小是3mg C、弹簧A、B的伸长量之比4﹕1 D、将轻绳剪断的瞬间小球b应处于失重状态
  • 10、锂电池可为新能源汽车供电。某锂电池的电动势E=2V,将此电池与R=18Ω的电阻按如图所示的电路连接。闭合开关S,通过电阻R的电流I=0.1A。求:

    (1)电阻R两端的电压U;

    (2)电阻R消耗的功率P;

    (3)电池的内阻r。

  • 11、如图,某游乐场水上滑梯的轨道表面光滑,轨道最高点A距水面的高度H=6m,最低点B距水面的高度h=1m。一个质量m=20kg的小孩(可视为质点)从A点由静止开始沿轨道下滑,经水面的C点落入水中。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取g=10m/s2 , 以水面为参考平面。求:

    (1)小孩在A点时的重力势能EpA

    (2)小孩从B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重力做的功WG

    (3)小孩滑到B点时的速度大小vB

  • 12、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从某时刻开始计时,即t=0,在此后连续两个2s内物体通过的位移分别为8m和16m,求:

    (1)物体的加速度大小;

    (2)t=0时物体的速度大小.

  • 13、如图所示是某质点的v-t图像,0~2s内的加速度大小是m/s2 , 2~5s内位移大小是m。

  • 14、甲、乙两个质量相同的物体,甲的速度是乙的速度的2倍,则甲、乙动能之比为
  • 15、在国际单位制中,电场强度的单位是;1节干电池的电动势为伏特。
  • 16、某磁场的磁感线如图所示。图中的M点和P点相比点的磁感应强度较大,它们的磁场方向(填“相同”、“不相同”)

  • 17、一个物体自由下落,其下落5s经过的位移为m.(g取10m/s2)
  • 18、(1)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记录的仪器,使用电源,工作电压伏,当电源频率为50赫兹,它每隔s打一次点.

    (2)使用打点计时器来分析物体运动情况的实验中,有以下基本步骤:

    A、松开纸带让物体带着纸带运动

    B、穿好纸带

    C、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好

    D、接通电源,进行打点

    以上步骤中正确的顺序是

  • 19、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中,释放纸带瞬间,两位同学的实验操作示意图分别如图甲、乙所示。

    (1)对比甲、乙两图,重物相对打点计时器位置合理的是(填“A”或“B”);

    A.甲图                                 B.乙图

    (2)实验中由于阻力等因素的影响,重物的重力势能减少量ΔEp(填“A”或“B”)动能增加量ΔEk

    A.略大于                           B.略小于

  • 20、真空中某一点电荷的一条电场线如图所示,则电场线上A、B两点的电场强度(  )

    A、大小相等,方向不同 B、大小不等,方向不同 C、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D、大小不等,方向相同
上一页 1178 1179 1180 1181 118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