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北京时间2022年6月5日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火箭由静止发射竖直升空时最初以0.5g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第4s末从火箭表面掉下一可视为质点的碎片,忽略空气阻力,取g=10m/s2 , 求:

    (1)碎片最高可上升到的高度;

    (2)碎片从运载火箭上掉出之后到落回地面的时间及落地时的速度大小。

  • 2、某汽车刹车过程可视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已知开始刹车时初速度大小为8m/s , 第2s内的位移为5m , 则该车(  )
    A、2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2.5m/s B、刹车时加速度大小为4m/s2 C、刹车后5s内的位移大小为15m D、2s内与第3s内通过的位移大小之比为5:3
  • 3、某实验小组为测量小球从某一高度释放,与某种橡胶材料碰撞导致的机械能损失,设计了如图(a)所示的装置,实验过程如下:

    (1)让小球从某一高度由静止释放,与水平放置的橡胶材料碰撞后竖直反弹。调节光电门位置,使小球从光电门正上方释放后,在下落和反弹过程中均可通过光电门。

    (2)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小球的直径,示数如图(b)所示,小球直径d=mm

    (3)测量时,应(选填“A”或“B”,其中A为“先释放小球,后接通数字计时器”,B为“先接通数字计时器,后释放小球”)。记录小球第一次和第二次通过光电门的遮光时间t1t2

    (4)计算小球通过光电门的速度,已知小球的质量为m,可得小球与橡胶材料碰撞导致的机械能损失ΔE=(用字母m、d、t1t2表示)。

    (5)若适当调高光电门的高度,将会(选填“增大”或“减小”)因空气阻力引起的测量误差。

  • 4、如图所示为某游乐场中一滑道游乐设施的模型简化图,一质量为 m=1kg的物块,可视为质点,从某一斜面 AB 的顶端 A 由静止开始滑下,斜面下端与一圆形轨道相切于 B点。圆轨道半径 R=1m,物块从 B 点进入圆形轨道,并恰好通过轨道的最高点。圆形轨道在最低点 C处略有错开,物块接着进入水平轨道 CD,然后滑上与 D 等高的质量为 M=2kg的滑槽,并最终滑块未离开滑槽。滑槽开始时静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 EF 部分长为 LEF=1mG部分为半径为 r=0.2m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已知水平轨道 CD长为 LCD=4.25m与物块的动摩擦因数μ1=0.4,物块与滑槽 EF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0<μ2<1其他接触面均光滑。OB与O C的夹角θ 为37°,重力加速度 g=10m/s2sin37°=0.6cos37°=0.8 , 不计空气阻力以及轨道连接处的机械能损失。求:

    (1) 物块在轨道最低点C处受到支持力的大小;

    (2) 斜面 AB的长LAB为多少;

    (3)若滑块始终不脱离滑槽,求滑块与滑槽EF段的动摩擦因数μ2的取值范围

       

  • 5、在跳远比赛中,某运动员先后两次从同一地点起跳,运动轨迹分别如图中①、②所示,若不考虑空气阻力的影响,该运动员可视为质点,则对该运动员先后两次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空中的运动时间第一次大于第二次 B、起跳过程中做的功第一次大于第二次 C、着地时重力的瞬时功率第一次大于第二次 D、运动过程中重力的平均功率第一次大于第二次
  • 6、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AB和粗糙水平面CD之间连接一长度为L1=3.5m的传送带,传送带以v=3m/s的速率顺时针方向转动,CD长度L2=1m , 圆心为O、半径为R=0.2m的竖直光滑半圆轨道DEG与水平面CD在D点平滑连接,其中FG段为光滑圆管,E和圆心O等高,EOF=30°。可视为质点的小物块从A点以v0=4m/s的初速度向右滑动,已知小物块与传送带、水平面CD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1 , 重力加速度g10m/s2

    (1)求小物块第一次运动到C点所用的时间t

    (2)通过计算判断小物块在半圆轨道DEG滑动时是否会脱离轨道?

           

  • 7、研究表明,适当运动可以提高免疫力,抵御新冠状病毒。如图所示,某次活动中甲同学在距离地面高h1=2.6m处将排球水平击出,排球的初速度大小为v0=8m/s;乙同学在离地h2=0.8m处将排球垫起,垫起前后瞬间排球的速度大小不变,垫起后排球速度的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53°。已知sin53°=0.8cos53°=0.6 , 重力加速度g=10m/s2 , 不计空气阻力。求:

    (1)排球被垫起前运动的水平位移x;

    (2)垫起后排球上升的离地最大高度hm

  • 8、运动员沿水平冰面推动冰壶滑行时的情景如图(a)所示,此过程可建立如图(b)所示的模型∶冰壶质量m=19.7kg , 运动员施加的推力F=5N , 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为37° , 冰壶在推力F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g10m/s2sin37°=0.6cos37°=0.8

    (1)求冰壶与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若运动员以4.0m/s的速度沿冰面将冰壶掷出,求冰壶在冰面上滑行的最远距离。

       

  • 9、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a)所示的装置测量弹簧的劲度系数,毫米刻度尺的0刻度线与弹簧上端对齐,实验时通过改变弹簧下端悬挂的钩码数量,改变弹簧的弹力F,并利用刻度尺读出对应的弹簧长度l。

       

    (1)关于本实验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悬挂钩码后立即读数

    B.钩码的数量可以任意增减

    C.安装刻度尺时,必须使刻度尺保持竖直状态

    (2)多次实验,记录数据后描点连线得到Fl图像如图(b)所示,由此可知该弹簧的劲度系数k=N/m(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若实验中刻度尺没有完全竖直,而读数时视线保持水平,则由实验数据得到的弹簧劲度系数将(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受影响”)。

  • 10、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当前一项国家战略,更是世界发展的潮流。假设有一辆纯电动汽车质量m=1×103kg , 汽车沿平直的公路以恒定功率P从静止开始启动,如图所示为牵引力F与速度v的关系,加速过程在图中的B点结束,所用的时间t=10s , 10s后汽车做匀速运动。若汽车所受阻力始终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的功率P=64kW B、图中A点对应的时刻为5s C、图中A点对应时刻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4m/s2 D、0~10s汽车通过的路程为128m
  • 11、如图所示,在一电场强度沿纸面方向的匀强电场中,用一绝缘细线系一带电小球,小球的质量为m,电荷量为q。为了保证当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60°时,小球处于平衡状态,则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可能为(  )

    A、mgtan60°q B、mgcos60°q C、mgsin60°q D、mgq
  • 12、在光滑绝缘桌面上,带电小球A固定,带电小球B在A、B间库仑力作用下以速率v0绕小球A做半径为r的匀速圆周运动,若使其绕小球A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变为2r,则B球的速率大小应变为(  )
    A、22v0 B、2v0 C、2v0 D、v02
  • 13、如图所示是某同学跳远的频闪模拟图,该同学身高168cm,体重52kg。假设助跑起跑前该生的机械能为零,图中辅助标线方格横竖比为2∶1,请你估算他在最高点时机械能最接近的值是(  )

    A、8000J B、800J C、80J D、8J
  • 14、2023年5月10日21时22分,天舟六号货运飞船发射成功,并于次日5时16分成功与中国天宫空间站对接,为航天员送去所需的服装、食物、水、实验设备等物资。现将其发射对接过程作适当简化:如图所示,圆轨道1为中国天宫空间站的运行轨道,天舟六号在运载火箭的托举下沿轨道PA运动至A点“船箭分离”,飞船进入与圆轨道1相切于B点的椭圆轨道2运行,最后择机与空间站对接。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天舟六号飞船由P点运动至B点的过程中机械能持续增大 B、天舟六号飞船沿椭圆轨道2的运行周期要小于空间站的运行周期 C、天舟六号飞船由P点运动至B点的过程中,飞船内的物资始终处于超重状态 D、天舟六号飞船沿椭圆轨道2的运行速度始终小于与空间站对接后在轨道1上的运行速度
  • 15、如图,广州地铁3号线北延段使用了节能坡。若某次列车以64.8km/h(18m/s)的速度冲上高度为4m的坡顶车站时,速度减为7.2km/h(2m/s),则该过程节能坡的转化率(列车重力势能的增加量与其动能减小量之比)约为(  )

       

    A、12.5% B、25% C、50% D、75%
  • 16、如图1所示,“爬绳”是一项锻炼臂力的体育运动。一位同学看见体育场支架上竖直悬挂着的粗壮而均匀的爬绳,忽然来了兴致想估测一下爬绳的重量。他在绳的下端施加一个横向的力F使绳缓缓偏离竖直方向,当绳的上端与竖直方向成30°角时使绳保持静止,此时力F与水平方向恰好也成30°角斜向上且大小为15N , 如图2所示。由此可知该绳的重量约为(       )

       

    A、15N B、30N C、153N D、303N
  • 17、如图是梁同学做引体向上的示意图。若每次完整的引体向上分为身体“上引”(身体由静止开始从最低点升到最高点)和“下放”(身体从最高点回到最低点的初始状态)两个过程,单杠在整个过程中相对地面静止不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单杠对双手的弹力是由于单杠发生了弹性形变而产生的 B、“上引”过程单杠对双手的弹力大于双手对单杠的弹力 C、“下放”过程单杠对双手的弹力始终小于梁同学受到的重力 D、“下放”过程梁同学均处于失重状态
  • 18、M、N都是不带电的物体,它们互相摩擦后M带正电荷1.6×1010C , 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在摩擦前M和N的内部没有任何电荷 B、摩擦的过程中电子从N转移到了M C、N在摩擦后一定带负电荷1.6×1010C D、M在摩擦过程中失去了1.6×1010个电子
  • 19、两根材料相同的均匀导线x和y串联在电路中,两导线沿长度方向的电势变化情况分别如图中的ab段和bc段图线所示,则导线x和y的横截面积之比为( )

    A、2∶1 B、1∶2 C、6∶1 D、1∶6
  • 20、如图所示,电路中灯泡均正常发光,阻值分别为R1=2ΩR2=3ΩR3=2ΩR4=4Ω , 电源电动势E=12V , 内阻不计,四个灯泡中消耗功率最大的是(  )

    A、R1 B、R2 C、R3 D、R4
上一页 1162 1163 1164 1165 1166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