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α的斜面顶端固定一摆长为L的单摆,单摆在斜面上做小角度摆动,摆球经过平衡位置时的速度为v,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单摆在斜面上摆动的周期为T=2πLg B、摆球经过平衡位置时受到的回复力大小为F=mv2L C、若小球带正电,并加一沿斜面向下的匀强电场,则单摆的振动周期将减小 D、若小球带正电,并加一垂直斜面向下的匀强磁场,则单摆的振动周期将发生变化
  • 2、“洗”是古代盥洗用的脸盆,多用青铜铸成。清水倒入其中,用手慢慢摩擦盆耳,到一定节奏时盆就会发出强烈嗡嗡声,同时还会溅起层层水花。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嗡嗡声是因为水撞击盆的原因 B、摩擦的节奏越快,越能溅起水花 C、摩擦的节奏越慢,越能溅起水花 D、能溅起水花的摩擦节奏与盆有关
  • 3、下列四个图片均来自课本中的实验、仪器、实际应用,相应的现象、原理及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水流导光”的原理是光的全反射 B、乙图“CT”是利用γ射线能够穿透物质来检查人体内部器官 C、丙图中大头针尖影的轮廓模糊不清是因为光发生了偏振 D、丁图射水鱼在水中看到小昆虫的位置是在实际昆虫的下方
  • 4、跳水运动是一项难度很大又极具观赏性的运动,我国运动员多次在国际跳水赛上摘金夺银,被誉为跳水“梦之队”。如图所示是一位跳水运动员从高台做“翻身翻腾二周半”动作时头部的轨迹曲线,最后运动员沿竖直方向以速度v入水。在这个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于a点为最高点,因此在a点时速度为0 B、在c点和d点时,速度的方向相同 C、跳水运动员不可以看成质点 D、运动员入水后就开始作减速运动
  • 5、如右图所示,正方体ABCD-A1B1C1D1 , 上下底面的中心为O和O1 , A、C1两点分别固定等量的正点电荷和负点电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点与B1点的电场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B、B点与D点的电场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C、平面BDDB1是一个等势面 D、将一正试探电荷由O点移动到O1点,其电势能减小
  • 6、如图,在坐标系xOy的第二象限存在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于xOy平面向里;第三象限内有沿x轴正方向的匀强电场;第四象限的某圆形区域内存在一垂直于xOy平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第二象限磁场磁感应强度的4倍。一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q>0)的粒子以速率v自y轴的A点斜射入磁场,经x轴上的C点以沿y轴负方向的速度进入电场,然后从y轴负半轴上的D点射出,最后粒子以沿着y轴正方向的速度经过x轴上的Q点。已知OA=3d , OC=d,OD=233d , OQ=4d,不计粒子重力。

    (1)求第二象限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与第三象限电场强度E的大小;

    (2)求粒子由A至D过程所用的时间;

    (3)试求第四象限圆形磁场区域的最小面积。

  • 7、现代人越来越依赖手机,有些人喜欢躺着刷手机,经常出现手机掉落伤眼睛或者额头的情况,若有一手机质量为120g,从离人额头为20cm的高度无初速掉落,磕到额头后手机的反弹忽略不计,额头受到手机的冲击时间为0.05s。取g=10m/s2 , 求

    (1)手机与额头作用过程中,手机的动量变化量;

    (2)手机对额头平均作用力的大小。

  • 8、很多电子设备的屏幕是电阻式触摸屏,其原理可简化为:按压屏幕时,相互绝缘的两层导电层就在按压点位置有了接触,如图(a),从而改变接入电路的电阻。
    (1)、某兴趣小组找到一块电阻式触摸屏单元,将其接入电路中,简化电路如图(b)。先将开关闭合到1让电容器充满电,再将开关切换到2,通过电压传感器观察电容器两端的电压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图(c)中画出了按压和不按压两种情况下电容器两端的电压U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则按压状态对应的图像应为图(c)中的(填“虚线”或“实线”)所示。

    (2)、粗测该触摸屏单元未按压状态下的电阻约为几十欧姆。几位同学想较准确测量此电阻,可供使用的器材有:

    A.电源E(电动势为3V,内阻约为1Ω);

    B.电压表V(量程为15V,内阻约为10kΩ);

    C.电流表A1(量程为3mA,内阻为5Ω);

    D.电流表A2(量程为60mA,内阻约为2Ω);

    E.滑动变阻器R1(总阻值约为10Ω);

    F.电阻箱R2 , 最大阻值为9999.9Ω。

    G.开关S,导线若干。

    ①甲同学设计了图(d)所示的实验电路图,结合上面给出的器材,请指出该电路设计中的不合理之处并说明理由:。(写出一条即可)

    ②乙同学将电流表A1和电阻箱R2串联改装成量程为3V的电压表,电阻箱R2的限值应调为Ω。

    ③乙同学设计了图(e)所示的测量电路,为了尽量减小实验的系统误差,图中电阻箱右边的导线应该接(填“a”或“b”);按正确选择连接好电路之后,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位置,测得多组电流表A1的示数I1和对应的电流表A2的示数I2 , 得到了图(f)所示的图像,由图中数据可得该触摸屏单元未按压状态下的阻值为Ω(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该测量方法中电流表A2的内阻对测量结果(填“有”或“没有”)影响。

  • 9、某同学用图(a)所示装置研究滑块在水平传送带上的运动。实验前,该同学已先测出滑块和位移传感器(发射器)的总质量为M=0.4kg。实验中,该同学让传送带保持恒定的速度,将滑块由静止轻放在传送带上O处并将此时刻作为计时起点,用位移传感器测出了各时刻t滑块相对于O的位移x,利用测得的多组数据在图(b)所示的xt坐标中描出了14个点。(所有计算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根据描出的点作出滑块运动的xt图线,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①滑块在传送带上先做的是直线运动;

    ②传送带的速度大小为m/s;

    ③滑块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

    (2)、若重力加速度大小取g=10m/s2 , 则利用实验数据可求得:

    ①滑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②在0.10s0.60s末这段时间内,滑块与传送带间因摩擦产生的热量为Q=J。

  • 10、如图1所示,空间存在方向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10T , 电阻忽略不计的足够长、光滑的水平金属导轨间的距离L=0.1m。电阻均为R=10Ω、质量分别为ma=0.2kgmb=0.1kg的导体棒a、b垂直导轨放置,计时开始导体棒a受到水平向右的恒力F作用,a、b从静止开始做加速运动,t1时刻导体棒a的速度正好达到v0=10m/s , 此后两导体棒达到稳定的运动状态,图2是导体棒a、b运动的vt图像,两根导体棒在运动过程中始终与导轨保持垂直且良好接触,不计水平金属导轨的电阻,磁场的范围足够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t1时间间隔内,安培力对导体棒b做的功等于2.5J B、0t1时间间隔内,通过导体棒a某一横截面的电荷量为0.5C C、t2t1差值为4s D、F的大小为0.5N
  • 11、如图所示,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其周期为3s,振幅为6cm,在波的传播方向上有P、Q两点,PQ=2.4m且小于波长。某一时刻P、Q两处质点都位于y轴正向12振幅处且分别向下和向上振动。以该时刻为计时起点,则波速v和Q处质点在2s内的路程大小d是(  )

    A、v=0.8m/s B、v=2.4m/s C、d=15cm D、d=16cm
  • 12、潜水员在水中呼出的CO2气泡,从水下几米深处快速上升到水面,这一过程中气体与外界未实现热交换。将气泡内的CO2气体视为理想气体,则在这一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O2分子的平均动能保持不变 B、CO2气体温度降低 C、气泡内CO2分子的数密度不变 D、气泡体积增大,CO2气体对外做功
  • 13、如图(a),轿厢内质量为0.5kg的物块的右边被一根轻弹簧用1.2N的水平拉力向右拉着且保持静止,物块与轿厢水平底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t=0时,轿厢在竖直轨道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轨道对轿厢竖直向上的作用力F的大小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b)所示,t=10s时,物块恰好相对轿厢底面滑动。轿厢和厢内物块的总质量为500kg,重力加速度大小取g=10m/s2 , 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  )

    A、t=10s时,轿厢的加速度大小为2.4m/s2 B、t=10s时,轿厢对物块的支持力大小为5N C、t=10s时,轿厢的速度大小为10m/s D、物块从开始滑动到弹簧恢复原长的过程中,物块在水平方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 14、倒挂的彩虹被叫作“天空的微笑”,是由薄且均匀的卷云里面大量扁平的六角片状冰晶(如图甲所示)折射形成。光线从冰晶的上表面进入,经折射从侧面射出,当太阳高度角α增大到某一临界值,侧面的折射光线因发生全反射而消失不见,简化光路如图乙所示,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光线有可能在下表面发生全反射 B、光线从空气进入冰晶后传播速度变大 C、红光在冰晶中的传播速度比紫光在冰晶中的传播速度小 D、随太阳高度角α增大,紫光比红光先在侧面发生全反射
  • 15、紫外光电管是利用光电效应原理对油库等重要场所进行火灾报警的装置,其工作电路如图所示,其中A为阳极,K为阴极,只有当明火中的紫外线照射到K极时,电压表才有示数且启动报警装置。已知太阳光中的紫外线频率主要在7.5×1014Hz9.5×1014Hz , 而明火中的紫外线频率主要在1.1×1015Hz~1.5×1015Hz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为避免太阳光中紫外线干扰,K极材料的截止频率应大于1.5×1015Hz B、只有明火照射到K极的时间足够长,电压表才会有示数 C、电源左边接正极有利于提高报警装置的灵敏度 D、可以通过图中电压表示数变化监测火情的变化
  • 16、“鹊桥二号”中继星重1.2吨,天线长4.2米,设计寿命为8年。我国计划2024年3月在文昌发射场使用长征八号运载火箭将“鹊桥二号”卫星送入地月转移轨道,进入环月圆轨道稳定运行后,再通过两轨道的交点A进入环月椭圆轨道,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卫星的发射速度应该大于第二宇宙速度 B、卫星在A点从圆轨道进入椭圆轨道需要减速 C、卫星在圆轨道经过A点比在椭圆轨道经过A点的向心加速度更大 D、在圆轨道的周期小于在椭圆轨道的周期
  • 17、密立根油滴实验原理如图所示。两块水平放置的金属板分别与电源的正负极相接,板间电压为U,形成竖直向下场强为E的匀强电场。用喷雾器从上板中间的小孔喷入大小、质量和电荷量各不相同的油滴。通过显微镜可找到悬浮不动的油滴,若此悬浮油滴的质量为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悬浮油滴带正电 B、悬浮油滴的电荷量为mgU C、增大场强,悬浮油滴将向上运动 D、油滴的电荷量不一定是电子电量的整数倍
  • 18、如图所示,长度分别为2L、L的直角轻杆POQ能绕固定点O在竖直面内无摩擦转动,杆的P、Q两端分别固定质量为2m、m且均可视为质点的小球甲、乙。现让OP杆从水平位置由静止开始无初速度释放,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 OP杆第一次摆至竖直位置时,求:

    (1)小球甲的速度大小;

    (2)该过程中OQ杆对小球乙所做的功。

       

  • 19、掷铅球是一个需要力量和灵活性的运动,今年的学校运动会,高三(5)班学生周红要参加掷铅球比赛,傍晚来到运动场训练,热身后(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取10m/s230=5.5

    (1)她在第一次投掷中把铅球水平推出,高度为h=1.5m,速度为v0=8m/s,则铅球被推出的水平距离是多少米?

    (2)第一次投掷后体育老师给了建议,让她投掷时出手点高一点,斜向上推出铅球。于是,第二次她从离地高为H=1.65m处推出铅球,出手点刚好在边界线上方,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成53°,如图所示,此次推出铅球时铅球的速度大小仍为8m/s,则这次投掷的成绩为多少米?

       

  • 20、如图所示,可视为点电荷的带正电小球固定在绝缘水平桌面上的O点,一质量m,电荷量为+q的带电微粒从O点正上方A点由静止释放后,加速下落h到B点时速度达到最大v=gh , 随后开始减速。带电微粒可视为点电荷,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不计空气阻力,求:

    (1)A、B两点的电势差UAB

    (2)若A、B间的距离与B、O间的距离相等,则带电微粒在A点释放瞬间的加速度为多大?

上一页 1093 1094 1095 1096 1097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