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广东省惠州市2017年高考物理一调试卷
- 广东省阳江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 广东省佛山市高明一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物理期末模拟试卷
- 广东省珠海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b卷)
- 广东省惠州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 浙江省嘉兴市2016-2017学年高三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 辽宁省沈阳市2016-2017学年高三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 江西省赣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三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 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2016-2017学年高三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b卷)
- 2016-2017学年广东省肇庆市高一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
1、在某校秋季运动会入场仪式中,1班同学保持队形不变通过主席台前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方队中某同学为参考系,方队中其它同学是运动的 B、以方队中某同学为参考系,主席台是静止的 C、站立在主席台旁观看的老师,看到方队迎面而来,是选择自己为参考系的缘故 D、以上说法均错误,参考系必须是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 -
2、第19届亚运会于2023年9月23日在杭州举行,下列运动项目中,在考查运动员比赛成绩时,运动员可视为质点的是( )A、
跳水
B、
单杠
C、
体操
D、
马拉松
-
3、人们有时用“打夯”的方式把松散的地面夯实。设某次打夯符合以下模型:两人同时通过绳子对重物各施加一个力,力的大小均为F,方向都与竖直方向成θ角,重物从地面由静止开始竖直向上加速,运动至离地面高H时人停止施力,此后重物继续上升一段时间后自由下落把地面砸深为h。已知重物的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忽略空气阻力。求:
(1)重物刚落地时的速度大小;
(2)重物对地面的平均冲击力大小。

-
4、北京时间2024年4月26日,神舟十七号、神舟十八号两个平均年龄不到40岁的航天员乘组在“天宫”会师,并拍下一张“全家福”。已知天和核心舱在距地球表面高度为h的轨道上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地球的半径为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忽略其他天体的引力作用和地球自转的影响。求:
(1)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大小v;
(2)天和核心舱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T。

-
5、A、B两物体的质量之比mA∶mB=2∶1,它们以相同的初速度v0在水平面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止,其v−t图像如图。此过程中,A、B两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做的功之比WA∶WB=。

-
6、皮带传动是常见的传动方式之一,可以建构如图所示的物理模型来分析其传动原理。该模型中A、B两轮同轴转动,A、B、C三轮半径大小的关系是rA=rC=2rB。若皮带不打滑。则三个轮边缘上的点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aA∶aB∶aC=。

-
7、一台起重机匀加速地将质量为的货物从静止开始竖直吊起,在2s末货物的速度为 , g取10m/s2 , 不计空气阻力,则起重机在这2s内的输出功率为W。
-
8、小船摆渡曾是人们过河的主要方式。设河的宽度为d,河水匀速流动,流速为v1 , 小船在静水中的运动速度为v2 , 且v2 > v1。要使小船渡河的航程最短,小船渡河所用的时间为。
-
9、一兴趣小组在学习了平抛运动后,进行了“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实验,实验中,以小球离开轨道末端时的球心位置为坐标原点O,建立水平(x)与竖直(y)坐标轴。让质量为m的小球从斜槽上离水平桌面高为h处由静止释放,使其水平抛出,通过多次描点可绘出小球做平抛运动时球心的轨迹如图甲所示。
(1)、以下实验操作合理且必要的是________;A、调整斜槽末端,必须使末端保持水平 B、小球每次都从斜槽上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 C、用砂纸打磨斜槽轨道,尽量使斜槽轨道光滑一些(2)、某同学在实验过程中,记录了小球平抛运动轨迹的一部分,如图乙所示。g取10m/s2 , 由图中所给的数据可判断出图中坐标原点O(选填“是”或“不是”)抛出点;小球从A点运动到B点的时间为s;平抛运动的初速度是m/s。 -
10、弹弓是孩子们喜爱的弹射类玩具,其构造原理如图所示,橡皮筋两端点A、B固定在把手上,橡皮筋处于ACB时恰好为原长状态,在C处(AB连线的中垂线上)放一固体弹丸,一手执把手,另一手将弹丸拉至D点放手,弹丸就会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发射出去。现将弹丸竖直向上发射,已知E是CD中点,不计空气阻力,则( )
A、从D到C过程中,弹丸和橡皮筋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B、从D到C过程中,弹丸的动能一直在增大 C、从D到E过程橡皮筋对弹丸做功大于从E到C过程 D、从D到C过程中,弹丸的动能和橡皮筋的弹性势能之和先增大后减小 -
11、潜艇从海水的高密度区驶入低密度区过程称为“掉深”。图a,某潜艇在高密度区水平向右匀速航行;t=0时,该潜艇开始“掉深”。 图b为其竖直方向的图像,水平速度保持不变。潜艇可视为质点,则 “掉深”后的0~30s内,潜艇( )
A、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B、0~10s内的速度变化量为0 C、5s末的速度大小为 D、0~30s内的位移大小为 -
12、如图所示为一简化后的滑雪雪道模型示意图,竖直平面内半径R=7.2m的光滑圆弧轨道固定在水平面上与水平雪道相切于B点、质量m=50kg的运动员由A点静止下滑,最后静止于水平雪道上的C点。已知运动员与地面BC间的动摩擦因数。运动员可视为质点,忽略空气阻力, , 则( )
A、运动员从A运动到B加速度方向始终指向圆心 B、运动员在B点时速度大小为 C、运动员在B点时所受圆弧轨道的支持力大小为1000N D、B、C两点间的距离为36m -
13、图甲、乙分别是生活中常见的台阶式扶梯和倾斜式扶梯,两扶梯的倾角θ相同,某质量为m的同学先后站在两扶梯上,随扶梯以速度v匀速上升,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人所受的支持力对人做正功 B、两图中人所受重力的瞬时功率均为mgv C、甲图中人所受的摩擦力对人做正功 D、乙图中人所受的摩擦力做功的瞬时功率为mgvcosθ -
14、航天员在空间站进行太空授课时,用细绳系住小瓶并使小瓶绕细绳一端做圆周运动,做成一个“人工离心机”成功将瓶中混合的水和食用油分离.水和油分离后,小瓶经过如图两个位置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a、d部分是油 B、a、d部分是水 C、b、d部分是油 D、b、d部分是水 -
15、如图是嫦娥五号奔月挖“嫦娥石”的轨道示意图,探测器在近月点P被月球俘获进入椭圆轨道Ⅰ,经调整制动后,又从P点进入环月圆形轨道Ⅱ,则探测器沿轨道Ⅰ、Ⅱ运动经过P点时( )
A、速度相等 B、动能相等 C、加速度相等 D、角速度相等 -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恒力作用下,物体不可能做曲线运动 B、速度方向改变的运动一定是曲线运动 C、做曲线运动的物体,速度可能不变,加速度一定不断地改变 D、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在某一点的速度方向沿曲线上该点的切线方向
-
17、小巴同学每天都会乘坐145路公交车到巴蜀中学上学,有一天他对乘车问题做了如下思考:假设在一条平直的道路上有两个红绿灯A、B,其中AB间距L2=430m,C为公交车站台,145路车的停靠时间为8s,181路公交车不停靠,BC间距L3=150m。两个灯都是绿灯持续10s,红灯持续20s,假设红绿灯切换不需要时间。有可视为质点的145路、181路两辆公交车行驶在路上依次经过A、B、C。两车加速时加速度大小均为a1=2.5m/s2 , 减速时加速度大小均为a2=5m/s2。当181路车以v0=10m/s的速度走到A处时,145路车以同样速度v0走到距离A处L1=50m的地方,此时A显示绿灯还有4s,B显示红灯还剩1s。当两车不能够匀速通过红绿灯时,就会匀减速运动刚好停到红绿灯处;绿灯亮起,公交车马上从静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到v0保持匀速直线行驶。不计站台大小,试求:
(1)145路公交车从A前50m的地方运动到A所需要的时间;
(2)145路、181路公交车在A、B之间的最大距离;
(3)若小巴同学在距站台右侧45m处看到181路车刚刚离开站台时,立刻先匀加速直线运动再匀减速直线运动最终到达站台时速度为零,试求小巴要赶上145路公交车,其加速度要满足什么条件?(设人加速和减速时加速度大小相同)

-
18、如图所示,质量均为1kg的物块A、B静止在水平地面上,A、B由劲度系数为3N/cm的轻弹簧相连,物块A套在竖直杆上,在竖直向上的变力F作用下沿杆缓慢上移,已知物块A、B处于水平地面时距离为12cm,弹簧原长为13cm,物块B与地面间动摩擦因数μ1为 , 物块A与杆间动摩擦因数μ2为 , 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10m/s2 , sin37°=0.6,cos37°=0.8)试求:
(1)当A刚要离开地面时,B所受的摩擦力以及F的值各是多大?
(2)在A上升到离地高度hc=0.09m过程中,变力F的数值随上升高度h的变化如图所示,请求出坐标a、b和Fc的数值。

-
19、大型游乐设施环形座舱跳楼机的基本原理是将座舱到离地面h1=105m的高处,然后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落到离地面h2=25m处开始用恒力制动系统使座舱均匀减速,到达距地面h3=5m时速度刚好减为0。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 不计空气阻力。试求:
(1)跳楼机下落过程中的最大速度vm;
(2)若舱内小巴同学的质量m=60kg,求制动阶段小巴对座椅的作用力。
-
20、一巴蜀中学某实验小组在实验室“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
(1)弹簧甲竖直自然悬挂,下方悬挂砝码盘,待弹簧时,长度记为L0;在砝码盘中每次增加10g砝码,弹簧长度依次记为L11至L16.数据如下表。
n
1
2
3
4
5
6
L/cm
30.00
31.04
32.02
33.02
34.01
35.00
(2)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每增加一个砝码,弹簧长度的增加量△x=cm,重力加速度g取9.80m/s2 , 则弹簧甲的劲度系数为N/m(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由于砝码盘有重力,上述方法测出的劲度系数。(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3)接下来,该实验小组将自然长度和甲相等的乙弹簧,按如图所示的方式并在一起进行实验探究。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将质量为m=10g的钩码逐个挂在弹簧下端,分别测得弹簧的长度L如下表所示。
钩码个数
1
2
3
4
5
6
L/cm
29.33
29.65
29.97
30.30
30.61
30.93
重力加速度g取9.80m/s2 , 由表中数据计算出弹簧乙的劲度系数为N/m。(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