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某学习小组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研究小车匀变速直线运动。金属导轨与水平面成某一角度,光电门固定在导轨的B位置,挡光片安装在小车的车头位置,每次实验时车头都从导轨的A位置由静止释放。

       

    (1)若挡光片的宽度为d,光电门测得挡光时间为Δt , 则车头到达B位置时的速度vB=

    (2)某同学认为挡光片的宽度较大,所测速度的误差也较大。他提出可以采用不同宽度的挡光片进行试验,记录挡光片的宽度和对应的挡光时间,作出dΔtΔt图像如图2所示。则车头到达B位置时的速度vB=m/s,小车下滑的加速度a=m/s2。(结果均保留3位有效数字)

       

  • 2、如图所示,学校教学楼每层楼高均3.6m,每层楼墙壁中间高1.8m的窗户下沿离地板的距离均为0.9m,某同学将一枚硬币从三楼窗户下沿O处由静止释放,A、B、C、D依次为二楼和一楼窗户上、下沿,不计空气阻力,g=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硬币由O落到一楼窗户下沿D的时间为1.2s B、硬币通过AB和通过CD的时间之比为2:2 C、硬币到达A点和B点的速度大小之比为1:2 D、硬币到达A点和D点的速度大小之比为1:2
  • 3、一物体沿一直线运动,先后经过匀加速、匀速和减速运动过程,已知物体在这三个运动过程中的位移均为x,所用时间分别为2tt32t , 则(  )
    A、物体做匀加速运动时加速度大小为xt2 B、物体做匀减速运动时加速度大小为4x9t2 C、物体在这三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为x3t D、物体做匀减速运动的末速度大小为x3t
  • 4、如图所示,甲图是铀核裂变,铀核在被中子轰击后分裂成钡和氪,同时释放中子,产生的中子能使核裂变反应连续的进行,称为链式反应,乙图是反应堆中放射性元素氡的质量和初始时质量比值与时间之间的关系图像,丙图是原子核的比结合能与质量数之间的关系图像,丁图为α粒子散射图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图,铀核裂变反应方程为92235U56144Ba+3689Kr+201n B、乙图,每过3.8天反应堆的质量就减少一半 C、丙图,2656Fe原子核结合能低于56144Ba D、丁图,其中有少数α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是因为α粒子受到原子核的库仑斥力
  • 5、如图所示,用波长为λ0的单色光照射某金属,调节滑动变阻器,当电压表的示数为某值时,电流表的示数恰好减小为零;再用波长为4λ05的单色光重复上述实验,当电压表的示数增加到原来的2倍时,电流表的示数又恰好减小为零。已知普朗克常量为h,真空中光速为c、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用波长为2λ0的单色光照射该金属一定能发生光电效应 B、该金属的逸出功为7hc4λ0 C、两种光照射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之比为1:2 D、若将电源的正负极调换,仍用波长为λ0的单色光照射,将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电流表的示数将一定增大
  • 6、如图所示为氢原子能级图,用频率为ν的单色光照射大量处于基态的氢原子,氢原子只辐射出频率分别为ν1ν2ν3的三种光子,且ν1<ν2<ν3用该单色光照射到某新型材料上,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频率为ν2的光子能量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氢原子从较高能级跃迁到较低能级时,电子的动能和氢原子的电势能均变大 B、三种光子中粒子性最强的是频率为ν1的光子 C、ν3>ν1+ν2 D、该新型材料的逸出功为1.89eV
  • 7、关于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它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 B、重力、弹力、摩擦力、动力、阻力都是按力的性质命名的 C、正压力增大,摩擦力可能增大,也可能不变 D、放在桌面上的木块受到桌面对它向上的支持力,这是由于木块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
  • 8、贵州“村超”6月9日的一场比赛中,一名球员踢出了一记“圆月弯刀”直击球门死角,所谓“圆月弯刀”是指足球的飞行轨迹是一条优美的弧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比赛时间是当日16:30开始,观众提前60分钟入场。其中16:30是指时间间隔 B、研究足球的飞行轨迹时可以把足球看作质点 C、一名前排观众激动说:“太精彩了,目测最大球速超过120km/h”。这里的球速是指平均速度 D、该足球的飞行轨迹长度就是它的位移
  • 9、某可显示温度的水杯容积为500mL , 倒入200mL热水后,拧紧杯盖,此时显示温度为87C , 压强与外界相同。已知,外界大气压强p01.0×105Pa , 温度为27C。杯中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不计水蒸气产生的压强,取0K=273C

    (1)求杯内温度降到27C时,杯内气体的压强;

    (2)杯内温度降到27C时稍拧松杯盖,外界空气进入杯中,直至稳定。求此过程中外界进入水杯中的空气体积。

  • 10、如图甲所示,ETC是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的简称,在高速公路上很常见.通过安装在车辆挡风玻璃上的电子标签与在收费站ETC车道上的微波天线之间的通讯,从而达到车辆通过收费站不需停车而能交费的目的.如图乙所示,这是汽车分别通过ETC通道和人工收费通道路的流程.假设汽车以v1=15m/s朝收费站正常沿直线行驶,如果过ETC通道,需要在收费站中心线前10m处正好匀减速至v2=5m/s , 匀速通过中心线后,再匀加速至v1正常行驶;如果过人工收费通道,需要恰好在中心线处匀减速至零,经过20s缴费成功后,再启动汽车匀加速至v1正常行驶,设汽车加速和减速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均为1m/s2 . 请完成

    1)画出汽车通过人工收费通道的vt图像(从开始减速到恢复正常行驶过程);

    2)汽车过ETC通道时,从开始减速到恢复正常行驶过程中的位移大小;

    3)汽车通过ETC通道比通过人工收费通道节约的时间是多少。

  • 11、机动车礼让行人是一种文明行为。如图所示,质量m=1.0×103kg的汽车以v1=36km/h的速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在距离斑马线s=20m处,驾驶员发现小朋友排着长l=6m的队伍从斑马线一端开始通过,立即刹车,最终恰好停在斑马线前。假设汽车在刹车过程中所受阻力不变,且忽略驾驶员反应时间。

    (1)、求开始刹车到汽车停止所用的时间
    (2)、若路面宽L=6m , 小朋友行走的速度v0=0.5m/s , 求汽车在斑马线前等待小朋友全部通过所需的时间;
    (3)、假设驾驶员以v2=54km/h超速行驶,在距离斑马线s=20m处立即刹车,求汽车到斑马线时的速度。
  • 12、完全相同的三块木板并排固定在水平面上,一颗子弹以速度v水平射入,若子弹在木块中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且穿过第三块木块后子弹速度恰好为零,则子弹依次刚射入每块木块时的速度之比和穿过每块木块所用的时间之比正确的是(       )

    A、v1:v2:v3=3:2:1 B、v1:v2:v3= 32:1 C、t1:t2:t3= 32:1 D、t1:t2:t3= 1:23
  • 13、甲乙两汽车在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在t=0到t=t1的时间内,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在这段时间内(  )

    A、汽车甲的平均速度比乙大 B、汽车乙的平均速度等于v1+v22 C、甲乙两汽车的位移相同 D、汽车甲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增大
  • 14、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开始做直线运动的v-t图像,图中t1=12t2 , 则在0t2的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tl时刻,甲的位移是乙的位移的1.5倍 B、甲的加速度大小是乙的加速度大小的1.5倍 C、在t2时刻,甲与乙相遇 D、在到达t2时刻之前,乙一直在甲的前面
  • 15、列车进站可简化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在此过程中用t、x、v和a分别表示列车运动的时间、位移、速度和加速度。下列图像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 16、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的速度为v1 , 经过t时间后速度变为v2 , 位移为x,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一定是xt B、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一定是v1+v22 C、这段时间内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一定是xt D、这段时间内中间位置的瞬时速度一定是v1+v22
  • 17、甲、乙两物体从同一点出发且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它们的位移—时间(x-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以看出在0~4s内(       )

    A、甲、乙两物体始终同向运动 B、第4s末时,甲、乙两物体间的距离最大 C、甲的平均速度等于乙的平均速度 D、乙物体一直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 18、某战机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达到起飞速度v所需时间t,则起飞前的运动距离为(     )
    A、vt B、 C、2vt D、不能确定
  • 19、如图所示是汽车的速度计,某同学在汽车中观察速度计指针位置的变化,开始时指针指示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经过8s后指针指示在如图乙所示的位置,若汽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那么它的加速度约为(       )

    A、0.6m/s2 B、1.4m/s2 C、11m/s2 D、5.0m/s2
  • 20、图中甲、乙、丙是中学物理课本必修1中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所用的速度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推导中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 B、甲图用矩形面积的和表示位移大小比丙图用梯形面积表示位移大小更接近真实值 C、这种用面积表示位移的方法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D、若丙图中纵坐标表示运动的加速度,则梯形面积表示加速度的变化量
上一页 951 952 953 954 95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