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如图所示为无线充电宝给手机充电的工作原理图。充电时,手机与阻值R=2Ω的电阻串接于受电线圈两端c和d,并置于充电宝内的送电线圈正上方,送电线圈与受电线圈的匝数比为1∶3,两线圈自身的电阻忽略不计。当ab间接上3V的正弦交变电流后,手机两端的输入电压为5V,流过手机的电流为1A,则(  )

    A、受电线圈cd两端的输出电压为9V B、ab端的输入功率为7W C、流经送电线圈的电流为3A D、充电效率一定小于55.6%
  • 2、如图所示,空间同一水平面的M、N点固定两个等量正点电荷,半径为R的绝缘光滑圆管道ABCD垂直MN放置,其圆心O在MN的中点,AC和BD分别为竖直和水平的直径。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小球(小球直径略小于圆管直径)放进圆管内,从A点沿圆环以初速度gR做完整的圆周运动,则小球(       )

    A、从A到C的过程中电势能变小 B、不可能沿圆环做匀速圆周运动 C、在A处与管道之间的弹力为0 D、在D点受到的合外力指向O点
  • 3、某品牌电动汽车电动机最大输出功率为120kW,最高车速可达180km/h , 车载电池最大输出电能为75kWh。已知该车以90km/h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时,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总转化率为90%。若汽车行驶过程中受到阻力f与车速v的关系符合f=kv2 , 其中k为未知常数,则该电动汽车以90km/h行驶的最大里程约为(  )
    A、350km B、405km C、450km D、500km
  • 4、如图所示,两波源分别位于x=-2m和x=12m处,均只振动一个周期,振幅均为4cm。两波沿x轴相向传播,t=0时刻波形如图。已知波传播速度为v=4m/s,质点M的平衡位置在x=5m处,则(       )

    A、P、Q起振方向相同 B、两波相遇时P处质点移动到了M处 C、t=1.75s时质点Q位移为8cm D、整个传播过程M点一直没有振动
  • 5、“超短激光脉冲展宽”曾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其主体结构的截面如图所示。在空气中对称放置四个相同的直角三棱镜,三棱镜的顶角为θ,相邻两棱镜间的距离为d。两频率不同的光脉冲同时垂直射入第一个棱镜左侧面某处,经过前两个棱镜后平行射向后两个棱镜,再经过后两个棱镜重新合成为一束,并从第四个棱镜右侧面射出。两光脉冲出射时有一时间差Δt , 从而完成脉冲展宽。则(       )

    A、频率较高的光脉冲先从出射点射出 B、θ必须大于某一值才能实现光脉冲展宽 C、垂直入射点不同,Δt也不同 D、d一定时,θ越小,Δt也越小
  • 6、如图所示为嫦娥六号探测器“奔月”过程,其历经了①地月转移、②近月制动、③环月飞行等过程,已知三个过程的轨道均经过P点。则(       )

    A、①转移到②时需要加速 B、②上的运行周期小于③上的运行周期 C、②上经过P点时加速度比③上经过P点时大 D、通过测量③上的运行周期可以估测月球密度
  • 7、如图所示为某种烟雾探测器,其中装有放射性元素95241Am95241Am可衰变为93237 Np , 半衰期长达432.2年。利用95241Am衰变时释放的射线,可以实现烟雾监测。则(       )

    A、95241Am的衰变是β衰变 B、该探测器主要利用了γ射线的电离本领 C、95241Am的比结合能小于93237 Np的比结合能 D、864.4年后探测器中所含的95241Am已全部发生衰变
  • 8、以下关于教材插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左为验电器,右为静电计,静电计不能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B、利用乙图仪器探究带电小球间库仑力大小相关因素时需要测出小球电荷量 C、丙图中高压设备间发生了尖端放电,为避免此现象则设备表面应尽量光滑 D、丁图所示的器材为电容器,其电容为1.0F,击穿电压为5.5V
  • 9、如图所示是水平地面上的“剪叉”式升降平台,通过“剪叉”的伸展或收缩可调整平台高度。则平台(       )

    A、匀速上升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B、匀速下降过程中“剪叉”对平台的作用力逐渐减小 C、匀速上升过程中“剪叉”中每一根臂的弹力逐渐增大 D、启动上升的瞬间处于超重状态
  • 10、如图所示,篮球擦着篮板成功入筐。篮球擦板过程中受到(       )

    A、手的推力、重力 B、重力、弹力和空气阻力 C、重力、弹力、篮板的摩擦力和空气阻力 D、手的推力、重力、弹力、篮板的摩擦力和空气阻力
  • 11、下列选项中,属于能量单位的是(       )
    A、W B、N•m C、A•V D、kgms2
  • 12、在Oxy坐标系中,x轴上方存在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Ⅰ,x轴下方存在平行y轴负方向的匀强磁场Ⅱ。如图所示,x正半轴上有一足够长绝缘板,Q点处开有一小孔,x负半轴的P点处有一正粒子源,在纸面内沿角度均匀发射粒子,粒子速度大小v随发射角θ变化的关系为v=v0cosθ , 其中θ=0°的粒子经磁场偏转后垂直经过y轴。已知磁场Ⅰ、Ⅱ的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P、Q与坐标原点O的距离均为a,发射角θ的最大值为60° , 整个装置处于真空中,除Q点外,粒子不能穿过绝缘板进入x轴下方,不计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及粒子重力。

    (1)、求粒子的比荷qm
    (2)、若y轴上有一探测板,其下端在O点,长度为2a , 粒子打在探测板上即被吸收并中和,求探测到的粒子的比例η
    (3)、若x轴下方有一平行x轴,且垂直纸面的矩形探测板。要使探测板在任意y轴坐标位置均能探测到所有粒子,求探测板的最小面积S。
  • 13、如图所示为水银气压计的原理简图。气压计中混入的气泡上升到水银柱的上方,使水银柱上方不再是真空。当实际大气压为768mmHg时,这个水银气压计的示数只有750mm , 此时管中的水银面到管顶的距离为80mm , 环境温度为27。不考虑细玻璃管中水银柱的升降对水银槽中液面的影响。

    (1)、若升高环境温度,大气压保持不变,长时间后气体增加的内能(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气体吸收的热量;
    (2)、若环境温度保持不变,气压计的示数减小了10mm , 求大气压改变了多少?
    (3)、若环境温度升高了15 , 气压计的示数未变,求大气压改变了多少?
  • 14、在“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实验中,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多选)
    A、通过转动遮光筒可以使单缝与双缝平行 B、为了减小条纹间距,可以把红色滤光片换成绿色滤光片 C、为了更准确地读取手轮上的读数,需要拔动拔杆进行调节 D、测量条纹间距时,测量头中分划板中心线必须与条纹的中央对齐
    (2)、若把双缝干涉实验装置置于某种透明液体中,为保证条纹间距不变,应选用双缝间距(选填“更大”、“更小”或“不变”)的双缝片。
  • 15、在“电池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实验中,

    (1)、某同学尝试用多用电表的不同挡位粗测,其中合理的是_______
    A、用电压挡测量电动势 B、用欧姆挡测量内阻
    (2)、进一步测量,实物接线如图1所示,其中(选填“a”、“b”、“c”或“d”)两条接线是错误的;
    (3)、正确连线后进行测量,如图2所示,某次电流表的读数为A
    (4)、图3为实验数据在坐标纸上描出的数据点,则一节电池的内阻为Ω(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 16、在“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实验中,
    (1)、实验中我们采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
    A、等效替代法 B、控制变量法 C、补偿法
    (2)、某次测量如图所示,不合理的操作是_______(多选)

    A、两细绳间的夹角太大 B、一细绳的长度太短 C、两只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不相等 D、一只弹簧测力计中的弹簧伸长方向与细绳方向不一致
    (3)、若有三只相同的弹簧测力计,完成一次该实验,至少需要(选填“1”、“2”或“3”)次把橡皮筋结点拉到O。
  • 17、一水平足够长的平行轨道如图所示,以OO'为界左边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1=B0 , 方向垂直纸面向外,右边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2=2B0 , 方向垂直纸面向里。导体棒甲、乙的质量均为m,电阻相同,开始时均处于静止状态。现给甲一水平向右的初速度v0 , 若轨道光滑且电阻不计,甲、乙始终在各自磁场中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乙将向右运动 B、甲、乙运动过程中动量不守恒 C、稳定后,甲的速度为45v0 D、当乙的速度为15v0 , 乙棒产生的焦耳热为340mv02
  •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列水波在深度不同的水域传播时,在交界面处将发生折射现象 B、在产生正弦式交流电的过程中,当线圈经过中性面时,线圈中的电流为零 C、压缩气体时,压缩的体积越小,外界需要的力越大,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D、核反应堆中用镉棒作为慢化剂,快中子跟慢化剂中的原子核碰撞后变为慢中子。
  • 19、图1为光电效应实验装置图,c处于滑动变阻器的中点位置,开始时滑片P也处于中点位置。用不同频率的光束照射金属材料甲、乙,调节滑片P的位置,得到遏止电压Uc随频率ν变化的图线,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要能得到Uc的读数,滑片P应向b端滑动 B、甲、乙对应的图线不一定平行 C、在发生光电效应的情况下,用相同频率的光束照射金属材料,照射金属乙时滑片P滑动的长度小 D、在发生光电效应的情况下,用相同频率的光束照射金属材料,照射金属甲时逸出的光电子初动能大
  • 20、如图1所示,在均匀介质中两波源M、N分别位于x1=2mx2=6m处,质点P位于坐标原点,t=0时刻,两波源同时振动。图2为质点P的振动图像。则(  )

    A、M、N的起振方向相反 B、波的传播速度为2m/s C、较长时间后,MN间有7个振动减弱点 D、0~10s内质点P经过的路程为48cm
上一页 916 917 918 919 92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