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冬奥会上有一种女子单板滑雪U形池项目,如图所示为U形池模型,池内各处粗糙程度相同,其中a、c为U形池两侧边缘,且在同一水平面,b为U形池最低点。某运动员从a点上方h高的O点自由下落由左侧切线进入池中,从右侧切线飞出后上升至最高位置d点(相对c点高度为)。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则运动员( )
A、运动员由a到c的过程中,在ab段克服摩擦力做的功大于在bc段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B、运动员从d返回经b恰好到达a点 C、运动员从d返回经b一定能越过a点再上升一定高度 D、运动员第一次过b点对轨道的压力大于第二次过b点对轨道的压力 -
2、如图所示,半径为R=1.6m的圆轨道ABC固定在竖直平面内,在C与水平地面平滑连接.一个质量m=0.5 kg的小球经压缩的弹簧弹射出去后,通过最高点A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等于其重力的3倍.不计一切摩擦和空气阻力,g取10 m/s2.求:

(1)小球在A点时的速度大小;
(2)小球落回水平地面上时距C点的距离;
(3)弹簧对小球所做的功.
-
3、如图,水平地面上方存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一质量为m的带电小球(大小可忽略)用轻质绝缘细线悬挂于O点,小球带电荷量为q,静止时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 , 重力加速度为。( , )
(1)判断小球所带电性;
(2)求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E;
(3)现将细线剪断,求小球落地前的加速度大小a。

-
4、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 m1、m2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m2从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m1上拖着的纸带打出一系列的点,对纸带上的点进行测量,即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图乙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0 是打下的第一个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 4 个打下的点(图中未标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已知 m1=50g、m2=150g,电火花计时器所接电源的频率为 50Hz,则(计算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在纸带上打下计数点 5 时的速度大小 v=m/s。
(2)在计数点 0~5 过程中系统动能的增量ΔEk=J。若取重力加速度大小 g=10m/s2 , 则系统重力势能的减少量ΔEp=J。
(3)在本实验中,若某同学作出了 图象,如图丙所示,h 为从起点量起的长度,则据此得到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 g=m/s2。
(4)实验结果显示ΔEp>ΔEk ,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5、如图甲所示为某实验小组“探究平抛运动”的实验装置。
(1)进行该实验时,下列器材需要用到的是。
A.打点计时器 B.弹簧测力计 C.重垂线
(2)研究平抛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使用密度大、体积小的小球
B.必须测出平抛小球的质量
C.将木板校准到竖直方向,并使木板平面与小球下落的竖直平面平行
D.尽量减小小球与斜槽之间的摩擦
(3)某同学在白纸上记录了小球的运动轨迹,若小球在运动途中的几个位置如图乙中的所示,测出的长度,则小球平抛的初速度大小为(用和当地重力加速度表示)。
-
6、如图所示,光滑斜面固定在粗糙水平面上,斜面底端用小圆弧与水平地面平滑连接,在距斜面底端为d的位置有一竖直墙壁。小物块自斜面上高为h处由静止释放,小物块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 若小物块与墙壁发生碰撞后以原速率反弹,且最多只与墙壁发生一次碰撞。小物块可看作质点,则物块最终静止时距墙壁的距离可能为( )
A、 B、 C、 D、 -
7、ab 是长为 L 的均匀带电细杆,P1、P2是位于 ab 所在直线上的两点,位置如图所示。ab 上电荷产生的静电场在 P1处的场强大小为 E1 , 在 P2处的场强大小为 E2。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两处的电场方向相同 B、两处的电场方向相反 C、E1<E2 D、E1>E2 -
8、如图所示,轻弹簧下端固定在水平面上。一个小球从弹簧正上方某一高度处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接触弹簧后把弹簧压缩到一定程度后停止下落。在小球下落的整个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球刚接触弹簧瞬间速度最大 B、小球刚接触弹簧时加速度依然竖直向下 C、从小球接触弹簧至到达最低点,小球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D、从小球接触弹簧至到达最低点,小球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
9、北京时间 2023年5月30日 18时22分,翘盼已久的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顺利打开“家门”,欢迎远道而来的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入驻“天宫”。已知“天宫”距离地面的平均高度约为h=390km,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的半径为 R,引力常量为 G。根据以上四个数据,下列物理量可以求出的是( )A、地球的质量 B、地球的公转周期 C、“天宫”运行的周期 D、地球对航天员桂海潮的万有引力
-
10、一个箱子放在水平地面上,箱内有一固定的竖直杆,在杆上套着一个环,箱与杆的质量为M,环的质量为m,如图所示。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环沿杆以加速度a匀加速下滑,则此时箱子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 )
A、Mg+mg-ma B、Mg-mg+ma C、Mg+mg D、Mg-mg -
11、如图所示,均质细杆的上端A靠在光滑竖直墙面上,下端置于光滑水平面上,现细杆由与墙面夹角很小处滑落,则当细杆A端与B端的速度大小之比为时,细杆与水平面间夹角为( )
A、 B、 C、 D、 -
12、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并排放置质量分别为M、m的两个物体,它们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已知M>m。第一次用水平力F向右推M使两物体共同滑动,物体间的弹力大小为N1;第二次用同样大小的水平力F向左推m使两物体共同滑动,物体间的弹力大小为N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N1>N2 B、N1=N2 C、N1<N2 D、无法确定 -
13、如图1,物体受到水平推力F的作用在粗糙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监测到推力F、物体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如图2、3所示, , 则( )
A、第1s内推力做的功为1J B、第2s内摩擦力对物体做的功为2J C、第1. 5s时推力F做功的功率为3W D、第2s内推力F做功的平均功率W -
14、下列各组共线的三个自由电荷,可以平衡的是( )A、4Q,4Q,4Q B、4Q,5Q,3Q C、9Q,-4Q,36Q D、-4Q,2Q,-3Q
-
15、一个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从开始运动起,连续通过三段位移的时间分别是1s、2s、3s。这三段位移的大小之比和这三段位移对应的平均速度之比分别是( )A、1∶∶ , 1∶2∶3 B、1∶2∶3,1∶1∶1 C、1∶∶ , 1∶∶ D、1∶3∶5,1∶2∶3
-
16、两木块自左向右运动,现用高速摄影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记录下木块每次曝光时的位置,如图所示。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是相等的。由图可知,木块1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木块2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在时刻以及时刻两木块速度相同 B、在时刻两木块速度相同 C、在时刻和时刻之间某瞬时两木块速度相同 D、在时刻和时刻之间某瞬时两木块速度相同 -
17、如图所示,地球沿椭圆形轨道绕太阳运动,所处四个位置分别对应北半球的四个节气。根据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可以判定,地球绕太阳公转速度最小的节气是( )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 -
18、如图所示,绝缘矩形平面ABCD与水平面夹角为θ,底边BC水平,分界线PQ、EF、GH均与BC平行,分界线GH以上平面光滑,EF与PQ间的区域内有垂直斜面向上的匀强磁场。将一正方形闭合金属框abcd放于斜面上,无初速释放金属框后,金属框全程紧贴斜面运动。已知:磁感强度大小为B,正方形闭合金属框质量为m、总电阻为R、边长为L,PQ与EF、EF与GH间距均为L,cd边与GH平行且与其距离为x0 , 金属框各边与GH以下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 设重力加速度为g。试问:
(1)金属框的cd边刚越过GH边界瞬间,求此时金属框架的速度大小?
(2)若金属框的cd边刚越过EF边界瞬间时速度大小v0 , 求此时金属框的加速大小?
(3)为了使金属框的cd边能够离开磁场,且金属框最终能够静止在斜面上,求x0的取值范围。
-
19、如图甲所示,一个电阻值为R,匝数为n,半径为r1的圆形金属线圈与阻值为3R的电阻R1连结成闭合回路,线圈中半径为r2的圆形区域存在垂直于线圈平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图线如图乙所示,图线与横、纵轴的截距分别为t2和B0 , 导线的电阻不计,求0至t1时间内:
(1)电阻R1两端的电压及判断电阻R1两端a,b两点电势的高低;
(2)通过电阻R1上的电量q及电阻R1上产生的热量。
-
20、如图,某次“找靶点”游戏中,在距长方体水缸开口32cm处的侧壁位置M点贴一张靶点的图片,然后将水缸装满水,游戏者需要站在指定观测点调整观察角度,恰好切着右侧壁P点看到靶点图片,此时将一根细长直杆从观测点经P点插入水中至水缸侧壁O点,测得O点在M点上方14cm处,已知长方形水缸左右侧壁间距离为24cm。
(1)试解释水缸装满水后,为什么观察到的“靶点”的位置升高了?
(2)若光在空气中传播速度c=3.0×108m/s,求光在该水缸中水里的传播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