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衰变中释放的电子是核内中子转化为质子过程中产生的 B、阳光下看到细小的尘埃飞扬,是固体颗粒在空气中做布朗运动 C、由于原子核衰变时释放能量,根据 , 衰变过程质量增加 D、发生光电效应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成正比
-
2、如图,甲、乙两名运动员在训练4×100m接力赛跑。已知甲、乙两运动员的起跑过程可看成加速度大小为2m/s2的匀加速运动且经加速后都能达到并保持的最大速度跑完全程。已知接力区的长度为 , 乙在接力区前端听到口令时起跑,在甲乙相遇时完成交接棒,假设接棒动作不影响运动员的速度大小。
(1)乙能否在接力区内达到最大速度?
(2)为了取得最好成绩,需要乙恰好在速度达到与甲相同时被甲追上,则甲应在距离接力区前端多远时对乙发出起跑口令?
(3)若接力区的长度只有 , 甲应在距离接力区前端多远处对乙发出起跑口令才能使他们取得最好成绩?

-
3、一个小球从某一高楼楼顶自由下落,落地时速度为50m/s,忽略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取。求:
(1)楼顶的高度;
(2)小球下落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
(3)小球落地前最后一秒的位移。
-
4、在学习了“自由落体运动”后,小明同学想测定自己学校所在处的重力加速度,于是他用手机的慢动作功能拍摄了物体自由下落的视频得到多张图片,利用图片中球的位置来得到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1)下列器材中,最适合作为研究对象的是(填正确答案标号)
(填正确答案标号)
A.乒乓球
B.小塑料球
C.小钢球
D.篮球
(2)下列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是(填步骤前序号)
①把刻度尺竖直固定在墙上
②捏住研究对象,从刻度尺旁由静止释放
③手机固定在三角架上,调整好手机镜头的位置
④打开手机慢动作功能,开始摄像
⑤停止摄像,从视频中选取适当的几幅图片进行研究
(3)从视频中选取三幅图片,图片中研究对象和对应刻度如图2所示,已知相邻两幅图片间的时间间隔为 , 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是 , 由此测得学校所在处的重力加速度值为。(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
5、如图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电源的频率为。需要的器材有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细绳和纸带、钩码和小车 、一端有滑轮的长木板 ,则还需要以下器材:。
A.天平 B.交流电源 C.刻度尺 D.秒表 E.220V交流电

(2)该同学选出了一条清晰的纸带,并根据纸带上的点,标出了如图所示的计数点,其中两相邻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测得计数点之间的距离 , , , , , 。则与小车连接的是纸带的哪一端:(选填“A”或“G”)端,
打点计时器打下D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是 , 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计算结果均保留3位有效数字)

-
6、一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3s内的位移是2m,第4s内的位移是2.5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2s内的位移是1.0m B、第2s末的瞬时速度大小是1.75m/s C、前3s的平均速度大小是 D、质点的加速度是
-
7、乙同学为了测量自己的反应时间,进行了如下实验。如图所示,请甲同学用手捏住直尺,乙用一只手在直尺“0刻度”位置处做捏住直尺的准备,在看到甲同学松开直尺时,立刻捏住直尺,读出捏住直尺的刻度,即可算出自己的反应时间。后期甲乙同学又合作设计了一种测量反应时间的“反应时间测量尺”,如图所示,重力加速度g=9.8m/s2 ,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乙同学捏住直尺处的刻度值越小,其反应时间越长 B、经过多次实验,乙同学捏住处刻度值的平均值为19.60cm,则乙同学的反应时间约为0.2s C、图中两把反应测量尺A的标度是合理的 D、若计算时g=10m/s2代入运算,反应时间测量值偏大 -
8、2023年5月28日,中国棒球联赛(成都站)在四川省棒球垒球曲棍球运动管理中心棒球场鸣哨开赛。如图,在某次比赛中,一质量为0.2kg的垒球,以36km/h的水平速度飞至球棒,被球棒打击后反向水平飞回,速度大小变为108km/h,设球棒与垒球的作用时间为0.01s,规定垒球飞来时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垒球的速度变化量∆v=72m/s B、垒球的速度变化量∆v=20m/s C、垒球的平均加速度a=-2000m/s2 D、垒球的平均加速度a=-4000m/s2 -
9、如图(a)所示,某学生小组设计了一个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实验。实验器材主要有光电门、下端悬挂砝码的栅栏、安装杆、夹子等。栅栏由不透明带和透明带交替组成,每组宽度(不透明带和透明带宽度之和)为5cm,栅栏底部边缘位于光电门的正上方。开始实验时,单击计时按钮,计时器开始工作,使砝码带动栅栏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每当不透明带下边缘刚好通过光电门时,连接的计算机记下每个开始遮光的时刻 , 第n组栅栏通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记为 , 所得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答题结果均保留3位有效数字)
n
1
6.4280
2
6.4689
0.0409
1.22
6.4485
3
6.5007
6.4848
4
6.5275
0.0268
1.87
6.5141
5
6.5513
0.0238
2.10
6.5394
6
6.5730
0.0217
2.30
6.5622
7
6.5929
0.0199
2.51
6.5830
(1)、完善表中第3、4列缺失的数据,分别为和;(2)、图(b)是根据表中数据所作的图线,则当地重力加速度为。
-
10、如图,容积为的汽缸竖直放置,导热良好,右上端有一阀门连接抽气孔。汽缸内有一活塞,初始时位于汽缸底部高度处,下方密封有一定质量、温度为的理想气体。现将活塞上方缓慢抽至真空并关闭阀门,然后缓慢加热活塞下方气体。已知大气压强为 , 活塞产生的压强为 , 活塞体积不计,忽略活塞与汽缸之间摩擦。则在加热过程中( )
A、开始时,活塞下方体积为 B、温度从升至 , 气体对外做功为 C、温度升至时,气体压强为 D、温度升至时,气体压强为 -
11、如图所示,坐标系xOy平面在纸面内,在的区域存在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的区域Ⅰ和的区域Ⅱ的磁感应强度大小分别为和。大量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的粒子从原点O在坐标平面内向与x正方向成角射入,粒子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随角度均匀分布。沿y轴正方向射入的粒子在点垂直两磁场的边界射入区域Ⅱ。不计粒子的重力和粒子间的相互作用。
(1)求粒子从原点O射入磁场时的速度大小v;
(2)若在两磁场分界处有一垂直于xOy平面的足够大竖直挡板,求打到挡板上的粒子数占总粒子数的百分比;
(3)若粒子在区域Ⅱ中受到与速度大小成正比、方向相反的阻力,比例系数为k,观察发现沿y轴正方向射入的粒子,射入区域Ⅱ后粒子轨迹呈螺旋状并与两磁场的边界相切于Q点(未画出),求该粒子由P点运动到Q点的时间t及该粒子在区域Ⅱ中运动轨迹的长度l。

-
12、如图,在空间中建立固定的直角坐标系xOy,并施加垂直平面xOy的匀强磁场和平行y轴的匀强电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将质量为m,带电量为q(q>0)的粒子从坐标原点O沿x轴正方向以速度v抛出,粒子将做匀速度直线运动。不计粒子的重力。
(1)求电场强度的大小;
(2)若将粒子从坐标原点O静止释放,求粒子此后运动过程中达到最大速度时的位置坐标;
(3)若将粒子从坐标原点O静止释放,当粒子速度第一次达到最大值时撤去电场,求粒子此后运动的轨迹方程。

-
13、光刻机是现代半导体工业的皇冠,其最核心的两大部件为光源与光学镜头。我国研制的某型号光刻机的光源辐射出某一频率的紫外光,光刻机光学镜头投影原理简化图如图所示,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为三棱镜的横截面,半球形玻璃砖的半径为R,O为球心,O'O为半球形玻璃砖的对称轴。间距为的a、b两束平行紫外光从棱镜左侧垂直AB边射入,经AC边反射后进入半球形玻璃砖,最后会聚于硅片上表面的M点,M点位于O'O的延长线上。半球形玻璃砖的折射率为 , 来自棱镜的反射光关于轴线O'O对称,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
(1)要使射向半球形玻璃砖的光线最强(光不能从三棱镜的AC边射出),求三棱镜折射率的最小值;
(2)求紫外光从进入半球形玻璃砖到第一次折射出玻璃砖的时间。(可能用到)
-
14、某实验小组采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做功与动能变化的关系,并测量斜面与滑块间的动摩擦因数μ。主要步骤如下:

(1)把平板竖直放置,并画上一条竖直线AB和水平线AC,将斜面装有光电门的一端始终保持在C点不动,抬高斜面另一端,每次都让质量为m的小滑块(含挡光片)从斜面与竖直线AB的交界处由静止下滑。光电门可以测得挡光片经过光电门时的挡光时间t,要间接测量滑块通过光电门的动能,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为(填写该物理量名称和符号),小滑块通过光电门的动能表达式为 。
(2)测得水平线AC长度为L。将小滑块放置在斜面上与竖直线对应位置,并测量出该位置与A点的竖直距离h,小滑块由静止释放后沿斜面下滑通过光电门,斜面的动摩擦因数μ和当地重力加速度g视为不变。则小滑块从某一高度h滑下,其合外力做功的表达式为 。
(3)以斜面C点为支点保持该位置不动,不断抬高斜面倾角,重复步骤(2),测得多组h、t数据,该实验小组利用实验数据描绘得到了如图乙所示的图像(图像),该图像可以反映合外力做功与动能变化的关系。若已知该图像的斜率为k、截距为b,则可以算出斜面的动摩擦因数(用所测量的物理量表示)。
-
15、如图甲所示,劲度系数k=500N/m的轻弹簧,一端固定在倾角为θ=37°的带有挡板的光滑斜面体的底端,另一端和质量为mA的小物块A相连,质量为mB的物块B紧靠A一起静止,现用水平推力使斜面体以加速度a向左匀加速运动,稳定后弹簧的形变量大小为x。在不同推力作用下、稳定时形变量大小x随加速度a的变化如图乙所示。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不计空气阻力,取重力加速度g=10m/s2 , sin37°=0.6,cos37°=0.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0=7.5m/s2 B、mA=3kg C、若a=a0 , 稳定时A、B间弹力大小为0 D、若a=a0 , 稳定时A对斜面的压力大小为12.5N -
16、如图甲,在汽缸内轻质活塞封闭着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压强与大气压相同。把汽缸和活塞固定,使汽缸内理想气体升高一定的温度,理想气体吸收的热量为Q1 , 理想气体在定容下的比热容记为C1。如果让活塞可以自由滑动(活塞与汽缸间无摩擦、不漏气),也使汽缸内理想气体升高相同的温度,其吸收的热量为Q2 , 理想气体在定压下的比热容记为C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Q1>Q2 B、Q1<Q2 C、C1>C2 D、C1<C2 -
17、如图所示,水平面上有足够长且电阻不计的水平光滑导轨,导轨左端间距为L1=4L,右端间距为L2=L。整个导轨平面固定放置于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左端宽导轨处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右端窄导轨处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4B。现在导轨上垂直放置ab和cd两金属棒,质量分别为m1、m2 , 电阻分别为R1、R2。开始时,两棒均静止,现给cd棒施加一个方向水平向右、大小为F的恒力,当恒力作用时间t时,ab棒的速度大小为v1 , 该过程中cd棒发热量为Q。整个过程中ab棒始终处在左端宽导轨处,cd棒始终处在右端窄导轨处。则( )
A、t时刻cd棒的速度大小 B、ab棒、cd棒组成的系统稳定时加速度大小 C、最终cd棒与ab棒的速度差 D、t时间内cd棒发生的位移大小 -
18、如图所示,边长为a的等边的A、B、C三点处各放置一个点电荷,三个点电荷所带电荷量数值均为Q,其中A、B处为正电荷,C处为负电荷;边长为a的等边的E、F、G三点处均有一垂直纸面的电流大小为I的导线,其中E、F处电流垂直纸面向内,G处电流垂直纸面向外,O、H是三角形的中心,D为AB中点,这两个三角形均竖直放置,且AB、EF相互平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正电荷在O点处受电场力方向由O指向C,电流方向垂直纸面向外的通电导线在H点处受安培力方向由H指向G B、O点处的电势高于D点处的电势,D点处场强大于O点处场强 C、A点电荷所受电场力方向与E点处通电直导线所受安培力方向相同 D、带负电的试探电荷沿直线从D点运动到O点的过程中电势能减小 -
19、如图所示,abcd为N匝矩形线框,可以围绕ad边匀速旋转,角速度为ω,每匝面积为S。在ad连线两侧、且在dc连线左侧的区域,存在方向垂直于纸面如图所示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线框的总电阻为r。供电电路中,电容器电容为C,电路中各元件无故障,电流表为理想交流电流表,不计一切摩擦,则( )
A、当S1闭合时电灯L不发光 B、当S1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大小为 C、交流电变化周期 D、当S1断开时,调节R的大小,当R=r时,R的功率最大 -
20、在近代物理发展的进程中,实验和理论相互推动,促进了人类对世界认识的不断深入。对下列四幅图描述正确的是( )A、
图甲对应的两条曲线中体现的物理量关系是: ,
B、
图乙说明发生光电效应时,频率大的光对应的遏止电压一定小
C、
图丙中1个处于n=4的激发态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最多可以辐射6种不同频率的光子
D、
由图丁可以推断出,氧原子核()比锂原子核()更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