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如图所示,电源的电动势 , 内阻不计。电阻 , C为极板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其电容 , 极板长 , 极板的间距 , 图中虚线到两极板的距离相等。为屏,与虚线垂直,到极板右侧的距离。有一电子束紧贴下极板以水平速度连续不断地射入电容器。已知电子的电荷量 , 质量 , 忽略场的边缘效应及电子所受的重力。闭合开关S,求:
(1)、充电完成后,平行板电容器极板上所带的电荷量;(2)、电子打到屏上的位置与点的距离。 -
2、为研究冰块对某单色激光的折射率,某同学先用双缝干涉装置测量该激光的波长,激光通过间距为的双缝后,投射到光屏上得到如图甲所示的干涉条纹,图甲中两亮纹中心间距 , 双缝到光屏间的距离。然后,如图乙所示,将该激光从点水平射入一立方体形状的冰块内,入射角为 , 光线在面上的点射出,光线的延长线与交于点,。求:
(1)、该激光的波长;(2)、该激光在冰块中的折射率。 -
3、石头落在湖面上激起了水波,从激起水波开始计时,经5s水波传到岸边的观察点,在岸边观察到每隔0.5s有1个波浪拍岸,相邻波峰的距离为0.5m。不考虑水波拍岸后的反射波及其与石头激起水波的干涉作用。求:(1)、这列水波的波速;(2)、湖面上落石处与岸边观察点的距离。
-
4、某小组研究热敏电阻阻值随温度的变化规律。除待测热敏电阻、保温容器、温度计、开关、导线若干外,还提供如下实验器材:

A.电源(电动势 , 内阻不计)
B.电流表(量程 , 内阻约)
C.电流表(量程 , 内阻约)
D.电压表(量程 , 内阻约)
E.多用电表(选择开关面板如图甲所示)
F.定值电阻(阻值为)
G.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 , 额定电流)
(1)、先用多用电表预判热敏电阻阻值随温度的变化趋势。把红、黑表笔分别插入“+”、“一”插孔,选择适当倍率的欧姆挡,将两表笔 , 进行欧姆调零,测量时观察到热敏电阻温度越高,相同倍率下多用电表指针向右偏转角度越大,由此可判断热敏电阻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2)、为了更精确测量热敏电阻的阻值,按图乙连接好电路,其中电流表选择。闭合接到2,将的滑片从端向端滑动,直至电压表有明显示数,发现此过程中电流表指针几乎没有偏转,经检测,电路无故障且各仪器正常,则电流表指针几乎没有偏转的原因是 , 为测得通过的电流值,利用所给器材,应选择(填器材前面的字母编号)来测量电流;(3)、在解决上述问题后,保持热敏电阻的温度不变,重新闭合 , 接到1,调节滑动变阻器 , 测得此时的电压、电流分别为 , 然后把接到2,调节滑动变阻器 , 使通过的电流仍为 , 此时电压表示数为 , 则该温度下热敏电阻的阻值为 , 改变保温容器的温度,多次测量热敏电阻阻值,即可得到其阻值随温度变化的规律。 -
5、如图(a)所示为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实验装置,在摆球运动的最低点两侧分别放置激光光源和光敏电阻,光敏电阻与自动记录仪相连。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刻度尺测得摆线悬点到小球顶点的长度为 , 用1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量摆球的直径,示数如图(b)所示,则小球的直径为cm,该单摆的摆长为;
(2)、实验时,摆球在竖直面内摆动,由于摆球的遮挡,记录仪显示光敏电阻的阻值随时间做如图(c)所示的周期性变化,则该单摆的振动周期;(3)、改变摆长 , 按上述方法测量不同摆长情况下单摆的周期 , 得到多组数据,以为横轴,为纵轴,作出图像如图(d)所示,若图线的斜率为 , 则重力加速度的大小为(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 -
6、如图所示为一种自动测量油箱内油面高度的装置,为定值电阻,固定于油箱内的为压敏电阻(电阻和导线与油绝缘),其阻值大小随所受压力大小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油量表由电流表改装而成,给油箱加油时,箱内油面上升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的阻值减小 B、电流表的示数减小 C、整个电路消耗的功率增大 D、消耗的功率一定增大 -
7、如图所示,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磁场中,水平放置一根通电直导线(图中圆环中心处),电流方向垂直纸面向外,是以通电直导线为圆心的同一圆周上的四点,与磁场方向垂直,bd与磁场方向平行,ac、bd都过圆心。已知a点的磁感应强度为0,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c点的磁感应强度为b点磁感应强度的2倍 B、b、d两点的磁感应强度方向相互垂直 C、b、d两点的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 D、在该圆周上c点的磁感应强度最大 -
8、如图甲所示,轻质弹簧下端挂手机组成振动装置,手机的加速度传感器可以记录在竖直方向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以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得到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为余弦曲线,如图乙所示。已知振幅为A,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时,手机在平衡位置上方 B、时,手机的动能最大 C、从至 , 手机向上运动的距离小于 D、从至 , 手机的重力势能减小 -
9、如图是某种高压电干燥装置的电场分布图,电极和大导体板分别接在高压电源两极,两极间产生强电场,图中实线为电场线、虚线为等势面,电场中三点在同一条电场线上,且长度 , 下列关系正确的有( )
A、三点的电势关系为 B、三点的场强关系为 C、ab、bc间的电势差关系为 D、带负电粒子在三点的电势能关系为 -
10、某同学将满偏电流为的毫安表改装为具有和两个量程的电流表,电路图如图所示,其中接线柱为不同量程的公共接线柱,接线柱标注为 , 接线柱标注为。已知毫安表的内阻为和为定值电阻,则( )
A、使用和两个接线柱,毫安表满偏时通过的电流为 B、使用和两个接线柱,毫安表满偏时通过的电流为 C、定值电阻的阻值为 D、定值电阻的阻值为 -
11、如图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 , 内阻忽略不计,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额定功率为 , 电动机的线圈电阻。若灯泡恰能正常发光,电压表视作理想电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动机的输出功率为 B、电压表的示数为 C、流经电动机的电流为 D、电动机的电功率为 -
12、如图所示,带电量相等的点电荷固定不动且连线水平,带正电的检验电荷仅在电场力作用下,在连线的中垂面内绕中心点做匀速圆周运动,图中虚线为圆周运动的轨迹,不计检验电荷所受的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带正电荷,带负电荷 B、虚线上各点的电场强度相同 C、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过程中,检验电荷所受的电场力不变 D、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过程中,检验电荷的电势能不变 -
13、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电路探究某电容器的放电规律,将开关闭合,让已经充满电的电容器放电。在放电过程中电容器两极板电势差为 , 所带电荷量为 , 电流大小为 , 电容器的电容为。关于、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
A、
B、
C、
D、
-
14、电源AB的路端电压与干路电流的关系如图甲所示。现将一只标识为“ , ”的小灯泡与电源AB组成如图乙所示的电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闭合 , 小灯泡的功率为6W B、只闭合 , 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小于6V C、均断开时,电源A的路端电压为零 D、每通过相同的电荷量,电源B中非静电力的功比电源A中的多 -
15、某同学将电流计、线圈A、线圈B、蓄电池、滑动变阻器、开关用导线连接成如图所示的电路来研究“电磁感应”现象,其中小线圈A套在大线圈B中,两线圈之间彼此绝缘。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
A、闭合开关的瞬间,电流计的指针发生偏转 B、断开开关的瞬间,电流计的指针发生偏转 C、仅保持开关闭合,电流计的指针不发生偏转 D、保持开关闭合,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的过程,电流计的指针不发生偏转 -
16、关于电磁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磁波能传输电视信号 B、电磁波由恒定的电场和磁场组成 C、真空中红外线的传播速度比紫外线的大 D、可见光不属于电磁波
-
17、如图所示,轻杆两端分别固定质量均为的物块A和物块B,物块A,B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现用的水平向左的恒力推物块B,A和B由静止开始运动,1.2s后撤去恒力F。求:
(1)、撤去恒力F之前,系统加速度的大小。(2)、撤去恒力F瞬间,轻杆对物块A的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3)、撤去恒力F之后,轻杆对物块B做的功。 -
18、如图甲所示,质量、面积的绝热活塞将理想气体封闭在上端开口的直立圆筒形的绝热汽缸中,活塞可沿汽缸无摩擦滑动且不漏气。开始时,活塞处于A位置,缸内气体的内能 , 通过电热丝加热直到活塞到达B位置,缸内气体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已知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内能与热力学温度成正比,大气压强 , 重力加速度g取 , 电阻丝自身升温所需热量以及所占的体积均忽略不计,求:
(1)、活塞到达B位置时,缸内气体的内能;(2)、活塞从A位置到B位置过程中,缸内气体吸收的热量。 -
19、小凯同学家有一个摆件上挂着一个球形透明物,为了弄清这个球形物体的材质是什么,小凯设计了一个实验来测定该球体的折射率。
(1)、小凯同学先用游标卡尺测量球体的直径 , 测量结果如图甲所示,球体直径cm;(2)、图乙是小凯同学设计的实验原理图,他将该球体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找来一支激光笔,射出一束沿水平方向的红色激光照在球体上,调整水平激光的高度,当看到光线在进出球体时没有发生偏折时,说明激光通过了球体的球心(如图中),在球体上光线出射的位置做一个记号(图中点)。将激光笔竖直向上移动,保持入射光线水平,当光线经球体发生折射后恰好能从点射出时,将激光笔固定,测量得到该过程中光线向上移动的距离为。根据所测数据可求得球体的折射率为( , 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若实际操作中,小凯最终调到的水平光线从球体内出射时的位置相对点向上偏了一点,他仍按照(2)中原理计算折射率,实验结果将(填“偏大”、“偏小”或“没有影响");(4)、如果将光线继续上移,(填“能”或“不能”)看到光在球体内发生全反射。 -
20、嫦娥六号实现了人类首次月球背面采样,其返回舱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返回舱从A点首次进入大气层,经速度修正后从B点穿出大气层,经过最高点C后,从D点再次进入大气层。由上述信息可以判断,返回舱( )
A、从A点到B点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B、在C点的速率小于第一宇宙速度 C、在D点所受地球引力小于其在地表的重力 D、在A、B、D三点的速度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