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2021中国足球协会五人制足球超级联赛第二阶段比赛于9月8日在贵州省黔南州开赛。五人制足球的赛场长40m,宽20m,如图所示。在比赛中,攻方球员在离中线10m处突破防守队员,将足球沿边线向前踢出,足球的运动可视为在地面上做初速度为v1=5m/s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1=0.5m/s2。该球员将足球踢出后,滞后1s由静止启动追赶足球,他的运动可看作是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2=1m/s2 , 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为v2=6m/s , 并能保持较长时间。

    (1)该球员从启动追赶足球,经过多长时间与足球相距最远,最远距离是多大;

    (2)该球员从启动追赶足球,至少经过多长时间能追上足球。

  • 2、某旅游团乘坐热气球参观,热气球以v0=10m/s的速度竖直向上匀速升高,一名乘客把手机伸到篮子外面拍摄下方景色,在升到120m的高度时一不小心手机突然脱手,与此同时热气球的操作人员加大了喷火量,使热气球以0.5m/s2的加速度匀加速上升。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求:

    (1)手机脱手后,手机距离地面的最大高度;

    (2)手机落地时,热气球离地面的高度。

  • 3、如图所示,一个篮球从篮筐上由静止开始下落,经t1=1.95s落到水平地面上,速度大小为v1=7.8m/s,然后以速度大小v2=4.9m/s反弹,向上运动t2=0.5s达到最高点。已知篮球与地面碰撞的时间为0.3s,求:

    (1)、篮球在空中下落过程的加速度;
    (2)、篮球在与地面碰撞过程的加速度;
    (3)、篮球从开始下落到反弹至最高点过程的平均速度。
  • 4、如图甲所示,用铁架台、弹簧和多个质量相等且已知的钩码做“探究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实验,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1)、实验中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2)、根据实验数据绘图,如图乙所示,纵轴是钩码的质量m,横轴是弹簧的形变量x。由图乙可知,弹簧的劲度系数k=N/m;图线不通过坐标原点的原因可能是
    (3)、实验中用两根不同的弹簧a和b得到的弹簧弹力F与弹簧长度L的关系图像,如图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的原长比b的长 B、a的劲度系数比b的大 C、弹力与弹簧长度成正比
  • 5、一组同学用如图甲所示装置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打点计时器使用交流电源的频率是50Hz,打点计时器在小车拖动的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点迹,以此记录小车的运动情况。

    (1)、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点,其中一段如图乙所示,可知纸带的(填“左”或“右”)端与小车相连。
    (2)、如图乙所示的纸带上,A、B、C、D、E为纸带上所选的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则vB=m/s,a=m/s2。(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
    (3)、若实验时,电源频率略高于50Hz,但该同学仍按50Hz计算小车的速度,则测量得到的小车速度与真实速度相比将(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 6、冬奥会上的冰壶项目是极具观赏性的一项比赛。将冰壶运动简化成如下模型:从A点以初速度v0掷出沿直线AD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恰好停在营垒中心点D处,AB=BC=CD,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冰壶在AB、BC、CD三段上运动的时间之比tAB:tBC:tCD=32:1 B、冰壶在A、B、C处的速度大小之比vAvBvC=3:2:1 C、冰壶从A运动到D的平均速度为12v0 D、冰壶运动到AD中点位置的速度为22v0
  • 7、一辆小汽车从O点由静止开始在一段平直的公路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A、B是运动过程中经过的两点。已知汽车经过A点时的速度为2m/s,经过B点时的速度为14m/s,汽车从A运动到B的时间为6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与B点的距离为48m B、汽车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为1m/s2 C、汽车从О点到A点的位移大小为2m D、汽车在A、B间运动的中间时刻速度为8m/s
  • 8、某同学在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利用加速度传感器研究某一物体以初速度2m/s做直线运动的加速度a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并在计算机上得到了前4s内物体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以物体的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在1s末速度方向改变 B、物体在3s末速度方向改变 C、前4s内物体的最大速度出现在第3s末,大小为3.5m/s D、物体在第2s末与第4s末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也相同
  • 9、如图所示,甲图为研究木块运动情况的装置,计算机与位移传感器连接,可描绘木块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x-t图像如图乙,则根据图乙(  )

    A、x1:x2:x3=1:3:5 B、x1=x2x1=x3x2 C、无法得出木块的加速度大小 D、木块在2T时刻的瞬时速度为4x1T
  • 10、引体向上是高中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项目之一。如图甲所示,小刚同学双手抓住单杠做引体向上运动,在其运动过程中,其重心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由图像可知(  )

    A、t=0.5s时,其重心的加速度约为30m/s2 B、t=1.1s时,他上升到最高点 C、t=1.2s时,其重心的运动方向竖直向下 D、t=1.5s时,其重心的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下
  • 11、物体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过程中,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下列哪个量是相等的(  )
    A、位移 B、速度 C、平均速度 D、速度的变化量
  • 12、关于做直线运动的质点的速度、速度的变化量和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点的速度越大,加速度就越大 B、质点的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就越大 C、质点的速度在增大,加速度可能在减小 D、质点在某段时间内的速度变化量向西,加速度可能向东
  • 13、一个足球放在一块长木板上,如图所示,木板和足球均发生了弹性形变,关于它们弹力的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足球对木板有向下的压力,是因为足球发生了弹性形变 B、木板对足球有向上的支持力,是因为足球发生了弹性形变 C、如果足球的气打得更足一点,足球可能不发生形变 D、足球对木板的压力就是足球受到的重力
  • 14、关于物理学研究方法,下列说法中叙述正确的是(  )
    A、引入重心的概念时运用了理想模型法 B、在推导匀变速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成匀速直线运动,再把各小段位移相加,应用的是极限思想方法 C、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假设法 D、加速度公式a=ΔvΔt , 应用了比值定义物理量的方法
  • 15、在匀强磁场中,穿过平面的磁通量最大时,该平面与磁场方向的关系为(       )
    A、    B、    C、    D、   
  • 16、下列物理量,哪个不是国际制单位中的基本单位(  )
    A、m B、s C、kg D、N
  • 17、如图所示,一轨道由半径R=1m的四分之一竖直光滑圆弧轨道AB和长度可调的水平直轨道BC在B点平滑连接而成。现有一质量为m=0.1kg的小球从圆弧上某确定位置处静止释放,到达圆弧最低点B时,传感器测得轨道所受压力大小为FN=2.6N。小球经过BC段所受的摩擦阻力为其重力的0.2倍,然后从C点水平飞离轨道,落在水平地面上的P点,P、C两点间的高度差h=5.0mBC长度为1.75m。小球运动过程中可视为质点,且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10m/s2)。

    (1)、求小球运动到B点时的速度大小?
    (2)、求小球落点P与C点之间的水平距离?
    (3)、若BC的长度可以调节,其它条件不变,为使落点P与B点的处水平距离最大,求BC段的长度应该调节为多少?
  • 18、某学校食堂要将学生的餐盘送到洗碗池中,设计的图纸可以简化为下图。倾斜滑轨长度为4m , 与水平面成24°角,轨道底端B与水平传送带平滑衔接。传送带长度为L=4m , 餐盘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 , 将餐盘从轨道顶端A无初速度的释放。解答下列问题。餐盘可视为质点(取cos24°=0.9sin24°=0.4 , 重力加速度g=10m/s2)。

    (1)、若传送带静上不动,餐盘滑到传送带上的开始阶段加速度为多少?
    (2)、若传送带静止不动,要是餐盘滑到传送带C点时速度恰好为零,则倾斜轨道与餐盘之间的动摩擦系数为多少?
    (3)、若已知餐盘与倾斜轨道之间的动摩擦系数为19。餐盘洗好后,无初速度的放在传送带的C点。若传送带的速度可以任意调节,问能否使餐盘重新回到倾斜轨道的A点?请说明详细的理由。
  • 19、每逢春节,家家户户张灯结彩,热闹非凡。如图1所示,某同学用两根轻绳把灯笼甲和灯笼乙连接起来,并悬挂在屋檐的O点。起风时,若灯笼甲、乙受到相等且恒定的水平风力而保持静止,此时轻绳OABC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3060 , 简化的情景如图2所示。已知灯笼乙的质量为m , 求:

    (1)轻绳BC对灯笼乙的拉力大小FT

    (2)灯笼乙受到水平风力的大小F

    (3)灯笼甲的质量M

  • 20、某同学做“探究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实验的情况如图所示,第一次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同时作用在水平橡皮筋上,使之沿水平方向伸长到一定长度,第二次改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该橡皮筋,使之沿水平方向伸长到相同长度。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橡皮筋的受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是F1F2的合力 B、F1F2的大小之和等于F C、若保持甲中的橡皮筋在图示位置,可以只改变图中F1的大小,F1的方向和F2的大小和方向均保持不变 D、若保持甲中的橡皮筋在图示位置,可以只改变图中F2的大小,F2的方向和F1的大小和方向均保持不变
    (2)、下列措施中能减小实验误差的是(  )
    A、两条细绳尽可能等长 B、弹簧测力计、细绳、橡皮条都应与木板平面尽可能平行 C、拉橡皮筋的细绳要稍长一些,标记同一条细绳的方向时两标记点尽可能近一些 D、测量时弹簧秤外壳与木板的摩擦力尽可能小一些
上一页 118 119 120 121 12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