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如图(a)所示为一个R=1Ω定值电阻和一个理想二极管串联后连接到一正弦交流电源两端,经测量发现,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随时间的变化如图(b)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源的频率为0.5Hz B、电阻两端的电压有效值为2.52V C、通过电阻的电流周期为1s D、通过电阻的电流有效值为2.5A
  • 2、如图所示,弹珠发射器(可视为质点)固定于足够高的支架顶端,支架沿着与竖直墙壁平行的方向以速度v1水平运动,同时弹珠发射器可在水平面内沿不同方向发射相对发射器速度大小为v2(v2>v1)的弹珠。弹珠从发射到击中墙壁的过程中水平方向位移为x,竖直方向位移为y。已知发射器到墙壁的垂直距离为L,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的最小值为v1v2L B、x的最小值为v2v1L C、y的最小值为gL22v22 D、y的最小值为gL22(v22v12)
  • 3、细胞电转染的原理简化如图所示,两带电的平行金属板间,由于细胞的存在形成如图所示的电场。其中实线为电场线,关于y轴对称分布。虚线为带电的外源DNA进入细胞膜的轨迹,MN为轨迹上的两点,P点与N点关于y轴对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P两点的电场强度相同 B、M点的电势与N点的电势相等 C、DNA分子在M点的加速度比在N点小 D、DNA分子在M点的电势能比在N点小
  • 4、我国首次利用核电商用堆成功批量生产碳14同位素,标志着我国彻底破解了国内碳14同位素供应依赖进口的难题,实现碳14供应全面国产化。碳14具有放射性,其衰变方程为614C714N+X。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核614C的比结合能比714N的大 B、此核反应会出现质量亏损,但反应前后总质量数不变 C、骨骼中以碳酸钙(CaCO3)形式存在的14C的半衰期比单质14C的半衰期更长 D、X是氦核,此反应为α衰变
  • 5、自MCB系统是由若干控制器和传感器组成,评估汽车当前速度和移动情况,并检查踏板上是否有驾驶者介入,若是MCB判断安全气囊弹出后驾驶者没有踩踏板或是踩踏力度不够,则启动电子稳定控制机制,向车轮施加与车辆速度和移动幅度匹配的制动力,以防止二次事故发生。
    (1)、如图,下列元件在匀强磁场中绕中心轴转动,下列电动势最大的是(  )

    A、A1A2 B、B1B2 C、C1C2 D、D1D2
    (2)、在倾斜角为4.8°的斜坡上,有一辆向下滑动的小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存在动能回收系统;小车的质量m=1500kg。在t=5s时间内,速度从v0=72km/h减速到vt=18km/h , 运动过程中所有其他阻力的合力f=500N。求这一过程中:

    ①小车的位移大小x?

    ②回收作用力大小F?

    (3)、如图,大气压强为p0 , 一个气缸内部体积为V0 , 初始压强为p0 , 内有一活塞横截面积为S,质量为M。

    ①等温情况下,向右拉开活塞移动距离X,求活塞受拉力F?

    ②在水平弹簧振子中,弹簧劲度系数为k,小球质量为m,则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振动频率为f=12πkm , 论证拉开微小位移X时,活塞做简谐振动,并求出振动频率f。

    ③若气缸绝热,活塞在该情况下振动频率为f2 , 上题中等温情况下,活塞在气缸中的振动频率为f1 , 则两则的大小关系为

    A.f1>f2    B.f1=f2    C.f1<f2

  • 6、特雷门琴是世界第一件电子乐器。特雷门琴生产於1919年,由前苏联物理学家利夫·特尔门(Lev Termen)教授发明,艺名雷奥·特雷门(Leon Theremin)。同年已经由一位女演奏家作出公开演奏,尤甚者连爱因斯坦都曾参观,依然是世上唯一不需要身体接触的电子乐器。
    (1)、人手与竖直天线构成可视为如下图所示的等效电容器,与自感线圈L构成LC振荡电路。

    ①当人手靠近天线时,电容变大(选填“变大”、“不变”、“变小”)。

    ②在电容器电荷量为零的瞬间,达到最大值。

    A.电场能    B.电流    C.磁场能    D.电压

    (2)、特雷门琴的扬声器结构如图所示,图a为正面切面图,磁铁外圈为S极,中心横柱为N极,横柱上套着线圈,其侧面图如图b所示。

    ①此时线圈的受力方向为

    A.左    B.右    C.径向向外    D.径向向内

    ②若单匝线圈周长为2.0cm , 磁场强度B=0.5TI=I0sin(2πft)I0=0.71Af=100Hz , 则I的有效值为A;单匝线圈收到的安培力的最大值为

    ③已知当温度为25℃时,声速v=347.6m/s , 求琴的A5(440Hz)的波长为

    (3)、有一平行板电容器,按如下图接入电路中。

    ①减小两平行板间距d时,电容会变大(选填“变大”、“变小”、“不变”)。

    ②已知电源电压为U,电容器电容为C,闭合开关,稳定时,电容器的电荷量为

    (4)、有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正电荷从电容器左侧中央以速度v0水平射入,恰好从下极板最右边射出,板间距为d,两极板电压为U,求两极板的长度L(电荷的重力不计)。
    (5)、已知人手靠近竖直天线时,音调变高,靠近水平天线时,声音变小;那么若想声波由图像①变成图像②,则人手(  )

    A、靠近竖直天线,远离水平天线 B、靠近竖直天线,靠近水平天线 C、远离竖直天线,远离水平天线 D、远离竖直天线,靠近水平天线
  • 7、质点在以某点为圆心半径为r的圆周上运动,即质点运动时其轨迹是圆周的运动叫“圆周运动”。它是一种最常见的曲线运动。例如电动机转子、车轮、皮带轮等都作圆周运动。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有一光滑圆形轨道,a为轨道最低点,c为轨道最高点,b点、d点为轨道上与圆心等高的两点,e为ab段的中点。一个质量为m的小物块在轨道内侧做圆周运动。

    (1)、若物块从a点运动到c点所用时间为t0 , 则在0.5t0时,物块在(  )
    A、A段 B、B点 C、C段 D、D点 E、E段
    (2)、若物块在a点的速度为v0 , 经过时间t刚好到达b点,则在该过程中轨道对物块的支持力的冲量为(  )
    A、mv0 B、mgt C、mv0+mgt D、mv02+g2t2
    (3)、若物块质量为0.5kg , 下图是物块的速度v与物块和圆心连线转过的夹角θ的关系图像。

    ①求轨道半径R;

    ②求θ=60°时,物块克服重力做功的瞬时功率P。

  • 8、滑动变阻器是电路元件,它可以通过来改变自身的电阻,从而起到控制电路的作用。在电路分析中,滑动变阻器既可以作为一个定值电阻,也可以作为一个变值电阻。滑动变阻器的构成一般包括接线柱、滑片、电阻丝、金属杆和瓷筒等五部分。滑动变阻器的电阻丝绕在绝缘瓷筒上,电阻丝外面涂有绝缘漆。
    (1)、电学实验中,进行“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阻”实验时,记录数据,当电流表I1=1A时,电压表示数U1=3V;当电流表示数为I2=2A , 电压表示数U2=1.5V;则此电源电动势为V内阻为Ω
    (2)、通过实验,某电阻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它的电流关系,描绘如图所示,在实验过程中,电阻的横截面积和长度保持不变,依据图像分析:

    ①电阻阻值为R,其材料电阻率为ρ , 由图可知,随着电阻两端的电压增大,则

    A.R增大,ρ增大        B.R减小,ρ减小

    C.R增大,ρ不变        D.R减小,ρ不变

    ②根据图像分析,当电阻两端电压为1.8V时,该电阻的功率为W。

    ③根据IU图像,推测该实验电路为

    A.            B.

    C.               D

  • 9、量子力学(Quantum Mechanics),为物理学理论,是研究物质世界微观粒子运动规律的物理学分支,主要研究原子、分子、凝聚态物质,以及原子核和基本粒子的结构、性质的基础理论。它与相对论一起构成现代物理学的理论基础。量子力学不仅是现代物理学的基础理论之一,而且在化学等学科和许多近代技术中得到广泛应用。19世纪末,人们发现旧有的经典理论无法解释微观系统,于是经由物理学家的努力,在20世纪初创立量子力学,解释了这些现象。量子力学从根本上改变人类对物质结构及其相互作用的理解。除了广义相对论描写的引力以外,迄今所有基本相互作用均可以在量子力学的框架内描述(量子场论)。
    (1)、太阳内部发生的反应是核聚变,即氢原子核在高温高压条件下聚合成氦原子核并释放能量的过程;其核反应方程为411HX+210e , 则X是(  )
    A、H核 B、He C、Li D、Be
    (2)、若复色光的频率v=5.50×1014Hz~6.50×1014Hz , 用复色光照射下面金属,可发生光电效应的可能是

    金属的极限频率

    金属

    频率/1014Hz

    8.07

    7.73

    5.53

    5.44

    5.15

    选项

    A

    B

    C

    D

    E

    (3)、氢原子核外电子以半径r绕核做匀速圆周运动,若电子质量为m,元电荷为e,静电力常数为k,则电子动量大小是
    (4)、一群氢原子处于量子数n=4的激发态,这些氢原子能够自发地跃迁到n=2的较低能量状态,R为里伯德常量,c是真空中的光速;则在此过程中(  )
    A、吸收光子,ν=Rc(1214) B、放出光子,ν=Rc(1214) C、吸收光子,ν=Rc(122142) D、放出光子,ν=Rc(122142)
  • 10、光是从哪里来,又回到哪里去?浦济之光,你见过吗?光是一个物理学名词,其本质是一种处于特定频段光子流。光源发出光,是因为光源中电子获得额外能量。如果能量不足以使其跃迁到更外层的轨道,电子就会进行加速运动,并以波的形式释放能量。如果跃迁之后刚好填补了所在轨道的空位,从激发态到达稳定态,电子就停止跃迁。否则电子会再次跃迁回之前的轨道,并且以波的形式释放能量。
    (1)、以下哪个选项中的图样符合红光和紫光的双缝干涉图样 。

    A、A B、B C、C D、D
    (2)、如图所示,自然光经过两个偏振片,呈现在光屏上,偏振片B绕圆心转动且周期为T,则光屏上两个光强最小的时间间隔为(  )

    A、2T B、T C、0.5T D、0.25T
    (3)、 物理王兴趣小组在做“测量玻璃的折射率”实验时,若从c侧观察,插入c时,应遮住a、b;插入d时,应遮住 , 依据图中所标数据,可得出该玻璃的折射率为

  • 11、间距为L的金属导轨倾斜部分光滑,水平部分粗糙且平滑相接,导轨上方接有电源和开关,倾斜导轨与水平面夹角θ=30° , 处于垂直于导轨平面向上的匀强磁场中,水平导轨处于垂直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 , 两相同导体棒abcd与水平导轨的动摩擦因数μ=0.25 , 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两棒质量均m , 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均为Rcd棒仅在水平导轨上运动,两导体棒在运动过程中始终与导轨垂直并接触良好,且不互相碰撞,忽略金属导轨的电阻,重力加速度为g

    (1)、锁定水平导轨上的cd棒,闭合开关,ab棒静止在倾斜导轨上,求通过ab棒的电流;断开开关,同时解除cd棒的锁定,当ab棒下滑距离为x0时,cd棒开始运动,求cd棒从解除锁定到开始运动过程中,cd棒产生的焦耳热;
    (2)、此后ab棒在下滑过程中,电流达到稳定,求此时abcd棒的速度大小之差;
    (3)、ab棒中电流稳定之后继续下滑,从ab棒到达水平导轨开始计时,t1时刻cd棒速度为零,加速度不为零,此后某时刻,cd棒的加速度为零,速度不为零,求从t1时刻到某时刻,abcd的路程之差。
  • 12、足够长的传送带固定在竖直平面内,半径R=0.5m , 圆心角θ=53°的圆弧轨道与平台平滑连接,平台与顺时针匀速转动的水平传送带平滑连接,工件A从圆弧顶点无初速度下滑,在平台与B碰成一整体,B随后滑上传送带,已知mA=4kgmB=1kg , A、B可视为质点,AB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恒定,在传送带上运动的过程中,因摩擦生热Q=2.5J , 忽略轨道及平台的摩擦,g=10m/s2

    (1)、A滑到圆弧最低点时受的支持力;
    (2)、A与B整个碰撞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
    (3)、传送带的速度大小。
  • 13、竖直放置的气缸内,活塞横截面积S=0.01m2 , 活塞质量不计,活塞与气缸无摩擦,最初活塞静止,缸内气体T0=300KV0=5×103m3 , 大气压强p0=1×105Pag=10m/s2 

    (1)、若加热活塞缓慢上升,体积变为V1=7.5×103m3 , 求此时的温度T1
    (2)、若往活塞上放m=25kg的重物,保持温度T0不变,求稳定之后,气体的体积V2
  • 14、图是“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电路。

    有如下器材

    电源E1(约为3V,内阻未知)

    电压表V(0~3V,RV约为3kΩ)

    电流表A(0~6A,RA约为1Ω)

    定值电阻R0=3Ω

    滑动变阻器R1050Ω

    滑动变阻器R20500Ω

    开关S

    导线若干

    (1)、为了提高测量精度,电路图中滑动变阻器应选
    (2)、闭合开关S,多次调节滑动变阻器,记录U、I,如下表

    1.00

    1.30

    1.70

    2.00

    2.50

    0.38

    0.32

    0.24

    0.18

    0.08

    根据表中数据作出U-I图像

    (3)、由U-I图像可求出电动势E1=V,内阻r=Ω(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4)、考虑电压表分流引起的误差,则E E;(填“大于”、 “等于”或“小于”);r与真实值r之间的关系式为(用RVR0rr表示 
  • 15、测量某半圆形玻璃砖的折射率,操作步骤如下

    I.在白纸上画一条直线,半圆形玻璃砖放白纸上,玻璃砖直径与直线重合,描出直径两端点AB , 取走玻璃砖,用刻度尺求圆心O点,过O点作AB垂线CO , 放回玻璃砖,将光屏垂直AB贴近玻璃砖A点放置。

    II.沿玻璃砖由CB缓慢移动激光笔,使得入射光线平行纸面且始终沿着半径方向射向圆心O , 从玻璃砖射出的激光在AB下方的光屏上恰好消失,记下激光入射点D , 取走玻璃砖,过D点作CO的垂线DE

    (1)、步骤II中,当激光从D点入射到O点在AB面下方光屏上恰好消失时是光的____。
    A、色散现象 B、衍射现象 C、全反射现象
    (2)、用刻度尺测得OB=4.00cmDE=2.50cm , 则玻璃砖的折射率n=
  • 16、小组用如图所示单摆测量当地重力加速度

    (1)、用游标卡尺测得小球直径d=20mm , 刻度尺测得摆线长l=79cm , 则单摆摆长L=cm(保留四位有效数字);
    (2)、拉动小球,使摆线伸直且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θ<5°),无初速度的释放小球,小球经过点(选填:“最高”或“最低”)时,开始计时,记录小球做了30次全振动用时t=54.00s , 则单摆周期T=s , 由此可得当地重力加速度g=m/s2π210)。
  • 17、某静电场电势φx轴上分布如图所示,图线关于φ轴对称,MPNx轴上的三点,OM=ON;有一电子从M点静止释放,仅受x方向的电场力作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点电场强度方向沿x负方向 B、M点的电场强度小于N点的电场强度 C、电子在P点的动能小于在N点的动能 D、电子在M点的电势能大于在P点的电势能
  • 18、如图所示,实线何虚线分别是沿着x轴正方向传播的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刻和t=0.5s的波形图,已知波的周期T>0.5s , 则下列关于该列波说法正确的是(  )

    A、波长为5cm B、波速为10cm/s C、周期为1s D、t=0时刻,质点M向下振动
  • 19、载人飞船的火箭成功发射升空,载人飞船进入预定轨道后,与空间站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然后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空间站轨道高度低于地球同步卫星轨道,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火箭加速升空失重 B、宇航员在空间站受到的万有引力小于在地表受到万有引力 C、空间站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角速度小于地球自转角速度 D、空间站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加速度小于地球同步卫星的加速度
  • 20、如图所示是某汽车通过ETC过程的vt图像,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0t1内,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B、t1t2内,汽车静止 C、0t1t2t3内,汽车加速度方向相同 D、0t1t2t3内,汽车速度方向相反
上一页 46 47 48 49 5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