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如图所示,物块下方用轻绳拴一小球,在一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α的恒力F作用下沿粗糙水平天花板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该过程中轻绳和水平方向夹角恒为β。已知物块质量M=2kg , 小球质量m=1kgF=100Nα=β=37°。若t=0时刻物块水平速度v0=1m/ssin37°=0.6cos37°=0.8 , g取10m/s2 , 求:

    (1)、物块加速度的大小a;
    (2)、0.3s末力F的瞬时功率P;
    (3)、物块和天花板间动摩擦因数μ
  • 2、限重空投项目是飞行器设计创新大赛中最精彩的,也是难度最大的。某次空投沙袋时飞行器与水平面的仰角θ=30° , 离地高度h=15m , 速度v0=20m/s。沙袋相对于飞行器无初速度释放,忽略空气阻力对沙袋的影响,g取10m/s2。求:
    (1)、沙袋离地面最大高度H;
    (2)、沙袋落地点距释放点的水平距离L。
  • 3、月球探测器围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其速度大小为v,距离月球表面高度为h,周期为T,引力常量为G。求:
    (1)、月球的半径R;
    (2)、月球的质量M。
  • 4、某实验小组用细线和小钢球做成一个单摆,验证小球摆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如题1图所示将细线固定在O点,B是小球静止时所处的位置,B到水平地面高度为H。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小球从B位置拉至A处,测出AB间高度h;

    ②在B上方略高于小球的位置固定一刀片,小球由静止释放,摆到B位置时,细线恰好被刀片割断,小球做平抛运动,落在复写纸上,并在复写纸下面的白纸上印出一个印迹;

    ③重复上述步骤多次,找出平均落点;

    ④以平均落点为小球的落地点C,用刻度尺测出平抛运动的水平位移s;

    ⑤改变小球释放高度,重复上述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某一释放高度的多次落点位置如题2图所示,该平均落点的刻度尺读数为cm;

    (2)、写出小球做平抛运动时的初速度vB的计算式(用题中的字母符号表示)
    (3)、若所作s2h图像如题3图所示,当图像斜率k=时,可认为该运动过程小球的机械能守恒;

    (4)、小球摆动过程中动能的变化量为ΔEk , 重力势能的变化量为ΔEp。多次实验总发现ΔEk<ΔEp , 可能的原因是:;(写出一条即可)
    (5)、若保持h+H为常数,当h和H满足(写出h和H的关系式)时,小球的水平射程最远。
  • 5、从地面上以速率v1竖直向上抛出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小球落地时速率为v2 , 若小球运动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的大小与其速率成正比,则(       )
    A、小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为v1g+v2g B、全过程小球动量的变化量大小为mv1mv2 C、上升过程中空气阻力的冲量大于下降过程中空气阻力的冲量 D、上升过程中空气阻力的冲量小于下降过程中空气阻力的冲量
  • 6、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块受到一水平推力F作用,静止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tanθ , 斜面始终保持静止状态,则(       )

    A、斜面对物块的摩擦力方向一定沿斜面向下 B、斜面对地面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 C、物块对斜面的作用力方向竖直向下 D、撤去推力F,斜面对地面的压力一定变小
  • 7、2024年6月25日,嫦娥六号返回器实现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返回器在返回过程中运用独特的“打水漂”技术,在大气层上下做类似打水漂的曲线运动。返回过程中高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P点对应第一次进入大气层的最低点,Q点对应第一次离开大气层后的最高点,则(       )

    A、该图像表示返回器的运动轨迹 B、该图像的斜率表示返回器的速度 C、在Q点时,返回器的加速度为零 D、在P点时,返回器的竖直方向分速度为零
  • 8、如图所示,一轻绳绕过光滑的两个轻质小定滑轮O1O2 , 一端和质量为2m的小球连接,另一端与套在光滑固定直杆上质量为m的小物块连接。直杆与两定滑轮在同一竖直面内,与水平面的夹角θ=53° , 直杆上O点与两定滑轮均在同一高度,D是直杆上的一点,且DO1=OO1。直杆足够长,小球运动过程中不会与其他物体相碰。现将物块从O点由静止释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块下滑至绳与杆垂直时,物块的速度最大 B、物块下滑至绳与杆垂直时,物块的机械能最大 C、物块下滑至D点时,小球重力的瞬时功率为零 D、物块下滑过程中,小球的重力势能一直增加
  • 9、如图所示,一质量均匀分布的木板静止在粗糙水平桌面上,木板和桌面右端对齐。设木板质量为m,长度为L,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 重力加速度为g。将木板右推L3 , 则推木板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       )

    A、118μmgL B、13μmgL C、518μmgL D、μmgL
  • 10、某同学在暗室中用题1图装置做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当频闪仪闪光频率f=25Hz时,恰能看到一串仿佛固定不动的水滴,各水滴到A点的距离分别为题2图中的h1h2h3h4所示,则(       )

    A、水滴滴落的时间间隔为0.02s B、水滴在D点的速度为f2h3+h4 C、所测重力加速度g=h42h24f2 D、所测重力加速度大于当地实际重力加速度
  • 11、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图如图所示,介质中x=4m处的质点P此刻沿y轴正方向运动,质点P的振动周期T=0.4s , 则该波(       )

    A、波长为4m B、振幅为12cm C、波速为20m/s D、沿x轴负方向传播
  • 12、郑钦文在2024年巴黎奥运会网球女单比赛中夺冠。她发球时将网球斜向下击出,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则(       )

    A、击球时,球拍对球的作用力大于球对球拍的作用力 B、击球时,球拍对球的作用力小于球对球拍的作用力 C、球从被击出到落地前,机械能守恒 D、球从被击出到落地前,机械能减少
  • 13、如题1图所示的旋转飞椅是一种经典的游乐设施,飞椅未旋转时简化模型如题2图所示。当其以恒定转速运行时,可认为飞椅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外侧飞椅与内侧飞椅相比(       )

    A、线速度较大 B、线速度较小 C、角速度较大 D、角速度较小
  • 14、水波通过窄缝时发生图示现象,这是水波的(       )

    A、干涉现象 B、衍射现象 C、反射现象 D、折射现象
  • 15、如图甲所示,水平轻杆BC固定于竖直墙壁上,轻绳A端固定于墙上,另一端D跨过杆BC右端的光滑定滑轮挂一个质量为M1的物体,ACB=30°;图乙中轻杆HG一端用铰链连接在竖直墙上,另一端G通过轻绳EG拉住,EG与水平方向也成30°角,在轻杆的G点用轻绳GK拉住一个质量为M2的物体,求:

    (1)、轻绳AC段的张力FAC与轻绳EG的张力FEG之比;
    (2)、轻杆BC对C端的支持力FBC与轻杆HG对G端的支持力FHG大小之比。
  • 16、如图,一个质量m为400kg的箱子,在平行于斜面的拉力F作用下,沿倾角为30°的斜面匀速上滑。已知箱子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g取10m/s2(结果可以保留3)。求:

    (1)、箱子受到滑动摩擦力f的大小;
    (2)、拉力F的大小。
  • 17、乘热气球飞行(图甲)已成为人们喜欢的观光游览项目。如图乙所示,为某次热气球竖直升空过程中的vt图像,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求:

    (1)、0~108s内,热气球上升的总位移大小x;
    (2)、t=108s时,乘客手机不慎滑落,手机初速度为0,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 , 手机落地时的速度大小v。
  • 18、某同学用图甲装置完成“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实验。

    (1)、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A、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和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时应将橡皮筋结点拉至同一位置 B、两分力的夹角越大越好 C、弹簧测力计拉伸时应保持和木板平行 D、多次实验验证时O点需要保持在同一位置
    (2)、如图乙所示,图中是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选填“F1”、“F2”、“F”、“F'”)。
  • 19、某同学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中,选出了如图所示的一条纸带(每两点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来),纸带上方的数字为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距离。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为50Hz。

    (1)、根据纸带上的数据,计算打下A、B、C、D、E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并填在表中,B点对应的速度为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位置

    A

    B

    C

    D

    E

    vms1

    0.61


    1.00

    1.18

    1.39

    (2)、以O点为计时起点,在图中画出小车的vt图像

    (3)、根据vt图像可求出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 20、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平放有36张卡片,每一张卡片的质量均为m。用一手指以竖直向下大小为F的力压第1张卡片,并以一定速度向右移动手指,第1张卡片跟随手指一起滑出,确保第1张卡片与第2张卡片之间有相对滑动。设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相同,手指与第1张卡片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 , 卡片之间、卡片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2 , 且有μ1>μ2 ,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上一张卡片受到下一张卡片的摩擦力方向一定向右 B、任意两张卡片之间均可能发生相对滑动 C、第36张卡片受到桌面的摩擦力大小为μ2F+mg D、除第1张卡片,其它任一张卡片下表面受到的摩擦力大于上表面受到的摩擦力大小
上一页 299 300 301 302 303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