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电梯上升过程中,某同学用智能手机记录了电梯速度和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只有从20.0s到30.0s,电梯才处于上升阶段 B、从30.0s到40.0s,电梯处于静止阶段 C、从20.0s到50.0s,电梯都处于上升阶段 D、只有从40.0s到50.0s,电梯才处于下降阶段 -
2、在平直路面上以16m/s速度匀速行驶的汽车,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大小为4m/s2 , 求刹车后(1)、3s末汽车的速度;(2)、汽车在第2s内通过的位移;(3)、汽车在5秒内通过的位移。
-
3、历史上很多科学家对电磁学理论的发展都做出很大贡献,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法拉第提出电场概念,并指出电场和电场线都是客观存在的 B、元电荷e的数值最早是由法国学者库仑用实验测得的 C、卡文迪什通过扭秤实验得出了库仑定律 D、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通过实验发现,雷电的性质与摩擦产生的电的性质完全相同
-
4、2023年12月10日,某公司自主研发的双曲线二号火箭圆满完成第二次飞行任务,实现国内首次可复用火箭的复用飞行。火箭加速升空时加速度大小 , 减速上升阶段的加速度大小 , 达到的最大高度为。求:
(1)火箭升空时达到的最大速度;
(2)火箭从发射到飞至最高点过程所用的时间(结果保留1位小数)。
-
5、竖直上抛的物体,初速度为。经过、 , 物体的位移分别是多大?通过的路程分别是多少?第末、第末的速度分别是多大?(取 , 忽略空气阻力)
-
6、如图为某小组测量反应时间的情形。


(1)图中甲同学拎着直尺的上端,乙同学将手指上沿放在直尺的下端零刻度处,该实验测的是同学(填“甲”或“乙”)的反应时间;
(2)该实验测量反应时间的原理是利用公式t =;(用下落高度“h”及重力加速度“g”等表示)
(3)某次测量结果其手指上沿位置如图丙箭头所示,刻度尺的读数为cm,通过计算可得此被测者的反应时间为s。(g取9.8m/s2)
-
7、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时,某同学把两根弹簧按图甲所示连接起来进行探究。

(1)某次测量如图乙所示,指针示数为cm。
(2)在弹性限度内,将质量为50g的钩码逐个挂在弹簧下端,得到指针 A、B的示数lA和lB如下表所示。用表中数据计算弹簧I的劲度系数为N/m(g取10)。由表中数据(选填“能”或“不能”)计算出弹簧Ⅱ的劲度系数。
钩码数
1
2
3
4
lA/cm
15.71
19.71
23.66
27.76
lB/cm
29.96
35.76
41.51
47.36
-
8、如图所示,斜面c上放有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a、b,两物体间用一根细线连接,在细线的中点加一与斜面垂直的拉力F,使两物体及斜面均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向右 B、a、b两物体的受力个数一定相同 C、斜面对a、b两物体的支持力一定相同 D、逐渐增大拉力F,b物体先滑动 -
9、用力在地面上沿水平方向拉小车,通过力传感器在计算机屏幕上得到拉力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 )
A、小车开始不受任何力的作用 B、小车开始就受到滑动摩擦力的作用 C、小车受到一个恒定的静摩擦力作用 D、小车受到的滑动摩擦力要略小于最大静摩擦力 -
10、重力分别为50 N和60 N的木块A、B间连接有水平轻弹簧,两木块静止在水平面上,A、B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25,弹簧被拉长了2 cm,弹簧的劲度系数为400 N/m。现用大小为F=5 N、方向水平向右的拉力作用在木块B上,如图所示。已知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力F作用后木块A、B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分别是( )
A、8 N 3 N B、8 N 8 N C、8 N 13 N D、0 0 -
11、如图所示,倾角为α的粗糙斜劈放在粗糙水平面上,物体a放在斜劈上,轻质细线一端固定在物体a上,另一端绕过光滑的轻质滑轮固定在c点,滑轮2下悬挂物体b,系统处于静止状态。若将固定点c向左移动少许,而a与斜劈始终静止,则( )
A、斜劈对物体a的摩擦力减小 B、斜劈对地面的压力增大 C、细线对物体a的拉力增大 D、地面对斜劈的摩擦力减小 -
12、如图所示,在倾斜的天花板上用力F垂直天花板压住一木块,使它处于静止状态,则关于木块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能只受两个力作用 B、可能只受三个力作用 C、必定受四个力作用 D、以上说法都不对 -
13、高空抛物是一种极不文明的行为,会带来很大的社会危害。30g的鸡蛋,从25楼抛下,其冲击力足以致人死亡。假设一鸡蛋从25楼楼顶由静止下落,做自由落体运动并落在地面上,已知25楼楼顶距地面的高度 , 取重力加速度大小 , 求:(1)、该鸡蛋在空中运动的时间t;(2)、该鸡蛋落地时的速度大小v。
-
14、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其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为。若以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则物体在时刻的速度为( )A、-6m/s B、-4m/s C、0 D、8m/s
-
15、某市中考体育项目中的往返跑,是一项在相距50m的两个地方放置杆子,然后来回跑2趟(经过每根杆子各2次)的运动。对某同学完成一次往返跑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位移为0,路程为0 B、位移大小为200m,路程为200m C、位移大小为200m,路程为0 D、位移为0,路程为200m
-
16、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 , 内阻 , 标有“ , ”字样的灯泡L恰好能正常发光,电动机M的线圈电阻。求
(1)通过电动机线圈的电流;
(2)电动机的输出功率;
(3)电源的总功率。

-
17、在“练习使用多用电表”的实验中
(1)前两次测量时,表盘指针如图中a、b所示。请据此完成记录表中的①和②;

所测物理量
量程或倍率
指针
读数
第1次
直流电压
0~50V
①(选填“a”“b”)
34.0V
第2次
直流电流
0~10mA
②(选填“a”“b”)
4.4mA
第3次
电阻
c
(2)第3次测量时,用“”欧姆挡测量电阻,表盘指针如图中c所示,为了更准确测量需要换成(选填“”“”)挡进行重新测量;
(3)多用电表改变不同倍率的欧姆挡后,测量电阻前(选填“需要”“不需要”)重新调零。
-
18、如图所示是有两个量程的某种电表,该电表是( )
A、电压表,接a、b两个端点时量程较小 B、电压表,接a、c两个端点时量程较小 C、电流表,接a、b两个端点时量程较小 D、电流表,接a、c两个端点时量程较小 -
19、电容器是重要的电学元件。某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压为U时,所带电荷量为Q,则( )A、该电容器的电容 B、该电容器的电容 C、电容器电压降低,其电容减小 D、电容器电荷量增多,其电容增大
-
20、某实验小组根据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变化的规律,探测温度控制室内的温度。选用的器材有:
热敏电阻;
电流表G(内阻为 , 满偏电流为);
定值电阻R(阻值为);
电阻箱(阻值);
电源E(电动势恒定,内阻不计);
单刀双掷开关、单刀单掷开关;导线若干。
请完成下列步骤:
(1)、该小组设计了如图(a)所示的电路图。根据图(a),在答题卡上完成图(b)中的实物图连线。(2)、开关开,将电阻箱的阻值调到(填“最大”或“最小”)。开关接1,调节电阻箱,当电阻箱读数为时,电流表示数为。再将改接2,电流表示数为 , 断开。得到此时热敏电阻的阻值为Ω。(3)、该热敏电阻阻值随温度t变化的曲线如图(c)所示,结合(2)中的结果得到温度控制室内此时的温度约为℃。(结果取整数)(4)、开关接1,闭合 , 调节电阻箱,使电流表示数为。再将改接2,如果电流表示数为 , 则此时热敏电阻(用k表示),根据图(c)即可得到此时温度控制室内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