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一原长为L的弹性细绳一端固定,另一端连接一质量为m的小球,如图所示,使弹性细绳与竖直方向成一个小角度后,从A点静止释放,此后小球做来回摆动,B点(图中未画出)为左侧到达的最高点,小球可视为质点,弹性细绳始终处于弹性限度范围内,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静止释放瞬间,小球的加速度方向水平向左 B、小球摆动过程机械能守恒,B点与A点等高 C、若仅改用长为L的不可伸长的细绳,该摆动装置的周期将变化 D、若仅改用长为L的不可伸长的细绳,小球摆至左侧最高点时细绳拉力为零 -
2、如图所示,用杆秤称量中药。三根长度相同的细绳对称地系于圆形秤盘上。中药和秤盘的总质量为m,则当杆秤稳定时( )
A、每根细绳的拉力大小 B、增加细绳长度时每根绳拉力均减少 C、增加细绳长度时秤砣应向右移动 D、增加细绳长度时手对秤拉力增大 -
3、一位学生在宿舍中练习“靠墙倒立”的情境如图所示,宿舍的地面水平粗糙,墙面光滑竖直。针对照片,下列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
A、地面对人的作用力与人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墙面对人的作用力和人对墙面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 C、人对地面的压力是因为地面发生形变产生的 D、人体的重心位置可能在身体的外部 -
4、假如你在地球赤道上,看到天空中一颗卫星P从你头顶正上方由西向东飞过,另一颗卫星Q从东向西经过头顶正上方,恰好经过12h两颗卫星都再次经过头顶的正上方。假设两颗卫星的运动可视为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卫星Q比卫星P的周期要大 B、卫星Q比卫星P的线速度要大 C、卫星Q比卫星P的加速度要大 D、卫星Q比卫星P距地球要更近
-
5、“福建舰”是中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电磁弹射型航空母舰,采用平直通长飞行甲板。假设某战斗机在跑道上加速时加速度大小为 , 弹射系统向战斗机提供初速度大小为 , 当战斗机速度达到时能离开航空母舰起飞,战斗机在跑道上运动可视为匀加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航空母舰静止,战斗机需在甲板上滑行6s起飞 B、航空母舰静止,战斗机需在甲板上滑行135m起飞 C、若航空母舰沿战斗机起飞方向航行,战斗机需相对甲板滑行135m起飞 D、战斗机在航空母舰上加速运动过程,航空母舰可以看成质点 -
6、下列仪器所测物理量的单位中,不属于基本单位的是( )A、
B、
C、
D、
-
7、2024年9月24日,中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在山东海阳使用捷龙三号运载火箭成功将天仪41星等8颗卫星送上预定轨道,小明同学用购买的无人机在自己改装后来模拟火箭的运动。可视为质点的无人机最初静止于地面上,小明通过操作遥控器使无人机在上升过程中,上升的加速度按如下规律逐渐增加;即0∼1s: , 1∼2s: , 2~3s:…第n秒内加速度为且每一秒内无人机均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无人机在第6s末因遥控器发生故障,无人机做竖直上抛运动到达最高点,紧接着无人机自由下落2s后遥控器恢复正常立即打开降落伞减速,开伞后最初一段距离内无人机速度v与开伞后下降的距离x之间满足: , 其中C为特定常数,无人机运动一段距离后匀速下降直到落地,降落伞打开前不计空气阻力, , 可能用到的数学公式: , 求:(1)、无人机第3s末的速度大小;(2)、无人机上升的离地最大高度;(3)、常数C的值。
-
8、国际足联世界杯(FIFA World Cup)简称“世界杯”,与奥运会并称为全球体育两大最顶级赛事,是影响力和转播覆盖率超过奥运会的全球最大体育盛事。2022年世界杯在卡塔尔举行,同时也是第一届在冬季举行的世界杯。一次训练中,攻方前锋1、2在场中位置如图所示,前锋1控球。某时刻前锋1将足球踢出,足球在草地以的初速度沿偏离中线的方向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 , )
(1)、足球从开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停下来的位移为多大;(2)、前锋2看到球被踢出后经过(反应时间)后沿图中虚线(球场关于虚线对称)从静止开始向对方球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达到最大速度后保持匀速,加速度大小为 , 他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为 , 前锋2恰好能截获足球,求前锋2的反应时间。 -
9、为检测某新能源车的刹车性能,一次在平直公路上实验时,某一辆新能源汽车以72km/h的速度匀速行驶,某一时刻踩下制动器后开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前2s内行驶的距离是30m,问:(1)、开始制动后,汽车做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是多少?(2)、开始制动后,前3s内平均速度大小是多少?(3)、开始制动后,5s内汽车行驶的距离是多少?
-
10、如图所示是某同学用电火花计时器得到的表示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电火花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 , 将纸带上一点标记为A点,然后按打点顺序每隔四个点(图上没画出)依次标为B、C、……,其中 , , , , , 。

下表列出了打点计时器打下B、C、E、F时小车的瞬时速度。
(1)、打点计时器打下D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为(保留3位有效数字)。逐差法求小车加速度的表达式(用T, , , , , , 表示)。位置
B
C
D
E
F
速度/(m/s)
0.737
0.801
________
0.928
0.994
(2)、以A点为计时起点,在坐标图中画出小车的速度—时间关系图线。
(3)、根据你画出的小车的速度—时间关系图线计算出的小车的加速度(结果保留2位小数)。 -
11、用打点计时器可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在实验中,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都使用(选填“直流”或“交流”)电源。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工作电压为。(2)、如图为该实验在释放重物前的图示,四幅图中的铁架台均放在高约1米的桌面边缘,其中最合理的操作是图(选填“1”“2”“3”或“4”)。
(3)、若操作正确,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则与重物相连的一端纸带上的点间距较(选填“大”或者“小”)。 -
12、龙江大桥如图甲所示,是保腾高速公路的重点工程。为双向四车道设计,缆索主缆长1950米,宛如两条昂首云天、腾云驾雾的巨龙。两侧总计338根索股。远远望去,整座桥在云雾飘渺中煞是壮观。很多游客途经此地都会驻足欣赏。图乙中A、B、C、D、E为大桥上五根钢丝绳吊索,每两根吊索之间距离相等,若暑期某旅客驾驶汽车从吊索A处开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刚好在吊索E处的观景口停下,汽车通过吊索D时的瞬时速度为vD , 通过DE段的时间为t,把汽车看作质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通过吊索C时的速度大小为2vD B、汽车减速的时间等于 C、汽车通过吊索C时的瞬时速度大于通过AE段的平均速度 D、汽车通过AD段的平均速度是通过DE段平均速度的3倍 -
13、如图所示,A、B为两固定的光电门,在光电门A正上方的O处有一边长为0.5cm的铁片自由落下,铁片下落的过程中底边始终水平,已知铁片通过A、B光电门的时间分别为t1=1.25×10-3s,t2=0.625×10-3s,若将铁片通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视为瞬时速度,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g=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铁片通过光电门B的瞬时速度分别为vB=8.00m/s B、O点到光电门A的距离为1.00m C、铁片从光电门A到B所需的时间0.40s D、光电门A、B之间的距离为2.40m -
14、描述变化快慢的量就是变化率,它等于变化量与所用时间的比值。引入“加速度的变化率”描述加速度变化的快慢,如图所示为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图像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速度的变化率为0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B、加速度变化率的单位为 C、2s内物体的速度越来越小 D、2s内物体的速度改变量为3m/s -
15、制作一把“人的反应时间测量尺”。如图所示,A同学用手捏住直尺的顶端,B同学用手在直尺0刻度位置做捏住直尺的准备,但手不碰到直尺。在A同学放手让直尺下落时,B同学立刻捏住直尺,读出B同学捏住直尺的刻度,就可以粗略确定B同学的反应时间。若把刻度尺的长度刻度对应标注为“时间”刻度,使它变为“人的反应时间测量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时间测量尺上,各相邻时间刻度值间的长度不等 B、捏住处的反应时间比捏住处的反应时间短 C、刻度所对应的时间刻度约为 D、反应时间与捏住直尺所在处的刻度值成正比 -
16、甲、乙两人同时同地骑自行车出发做直线运动,前1h内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0.2~0.5h内,甲的速度比乙的小 B、0.2~0.5h内,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大 C、0.7~0.9h内,甲的位移比乙的小 D、0.8h时,甲追上乙 -
17、我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于2022年6月5日17时42分,成功对接天和核心舱,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依次全部进入天和核心舱。在下列各种情况中,天和核心舱可视为质点的是( )A、观测宇航员在核心舱内的实验活动 B、研究天和核心舱绕地球的运行轨道 C、研究载人飞船与天和核心舱对接的过程 D、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调整飞行姿势以便对接
-
18、北京时间2024年8月5日,在巴黎奥运会游泳男子米(泳道长50米)混合泳接力决赛中,由徐嘉余、覃海洋、孙佳俊、潘展乐组成的中国队以3分27秒46的成绩夺得金牌,打破了美国队在该项目长达40年的垄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3分27秒46表示时刻 B、各队中中国队的平均速率最大 C、潘展乐全程的位移大小为100m D、潘展乐全程的平均速度大小是最大的
-
19、描述物体的运动时,总要选定参考系。下列参考系的选取正确的是( )A、“牛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诗句中均以桥作为参考系 B、“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是以山作为参考系的 C、“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是以轻舟作为参考系的 D、“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云不动是以诗人自己作为参考系的
-
20、速度和加速度是两个描述物体运动的重要概念,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第一个提出并研究速度及加速度概念的科学家是( )A、牛顿 B、伽利略 C、亚里士多德 D、阿基米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