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求知”学习小组在学习了相关课程后,来到实验室测量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室可以提供的器材有:一节待测干电池,电压表V(量程为2V,内阻未知),电流表A(量程为0.6A,内阻未知),滑动变阻(最大阻值为10Ω),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50Ω),开关,导线若干。(1)、如图所示,同学们设计了甲、乙两种电路,经过讨论统一了意见,合适的实验电路为(填“甲”或“乙”),滑动变阻器应选择(填“”或“”)。
(2)、根据选择的电路,正确连接电路并实验,根据实验测得的电压表示数U与电流表示数I的多组数据,作出图像如图丙所示。进一步分析可知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V、内阻。(结果均保留两位小数)(3)、如果不考虑偶然误差,实验测得的电动势(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其真实值。 -
2、如图所示,一小车上表面由粗糙的水平部分AB和光滑的圆弧轨道BC组成,小车紧靠台阶静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且小车的左端与固定的光滑圆弧轨道MN末端等高,圆弧轨道MN末端水平。一质量的物块从距圆弧轨道MN末端高度处由静止开始滑下,与静止在小车左端的质量的物块发生弹性碰撞,且碰撞时间极短。AB的长度 , 圆弧BC的半径 , 小车的质量 , 物块P、Q均可视为质点,取重力加速度大小。
(1)、求碰撞后瞬间,物块的速度大小;(2)、若物块恰好能滑到小车右端的点,求物块与水平轨道AB间的动摩擦因数;(3)、若物块与水平轨道AB间的动摩擦因数 , 通过计算判断物块是否从小车上掉下。 -
3、跳台滑雪是以滑雪板为工具,在专设的跳台上运动的一种雪上竞技项目。如图所示,一位运动员从点以大小的速度沿水平方向跃出,最后落在斜面上的点。已知斜面的倾角 , 不计空气阻力,取重力加速度大小 , 。求:
(1)、运动员在空中运动的时间;(2)、运动员离斜面最远的距离。 -
4、小明、小亮两位同学分别用如图甲、乙所示的装置,通过半径相同的A、B两球的碰撞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1)、小明同学测得小球的质量为 , 被碰撞小球B的质量为 , 图甲中点是小球抛出点在水平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实验时,先让小球A从斜轨上的起始位置由静止释放,找到其平均落点的位置 , 测得水平射程为OP;再将小球A从斜轨上的起始位置由静止释放,与小球B相撞,分别找到小球A和小球B相撞后的平均落点M、N,测得水平射程分别为OM和ON。若 , 则两球碰撞中动量守恒;若两球发生弹性碰撞,则。(2)、小亮同学也用上述两球进行实验,如图乙所示,将白纸、复写纸固定在竖直放置的木条上,用来记录实验中小球A、小球B与木条的撞击点。实验时,首先将木条竖直立在轨道末端并与轨道接触,让小球A从斜轨上起始位置由静止释放,撞击点为;然后将木条平移到图乙中所示位置,入射小球A从斜轨上起始位置由静止释放,确定其撞击点;再将入射小球A从斜轨上起始位置由静止释放,与小球B相撞,确定小球A和小球B相撞后的撞击点分别为和。测得与、、各点的高度差分别为、、。若 , 则小球A和小球B碰撞过程动量守恒。 -
5、如图甲所示,轻绳一端与一小球相连,另一端固定在点。现使小球在最低点时获得一初速度,随后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小球到达某一位置时开始计时,取水平向右为正方向,小球的水平分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时刻小球分别通过最高点、最低点 B、时刻轻绳中的弹力最大,时刻轻绳中的弹力为零 C、图乙中的阴影部分面积等于阴影部分面积 D、在小球做一次完整圆周运动的过程中,轻绳中弹力可能两次为零 -
6、装着货物的集装箱离不开起重机装卸。某起重机通过钢绳由静止开始竖直向上匀加速提起质量为的集装箱,当集装箱的速度为时,起重机的输出功率恰好达到最大值 , 此后起重机保持该功率不变,继续提升集装箱,直到集装箱达到最大速度后匀速上升。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 不计空气阻力和钢绳受到的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集装箱达到最大速度前,钢绳的拉力可能小于mg B、集装箱的最大速度为 C、集装箱匀加速上升的距离为 D、集装箱加速运动的时间为
-
7、在某次救援演习中,一冲锋舟匀速横渡一条两岸平直、水流速度不变的河流,当冲锋舟船头垂直河岸航行时,恰能到达正对岸下游处。若冲锋舟船头保持与河岸成角(锐角)向上游航行时,则恰能到达正对岸。渡河时冲锋舟在静水中的速度大小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河的宽度为 B、冲锋舟船头垂直河岸航行时,渡河过程的位移大小为 C、冲锋舟在静水中的速度与水的流速之比为 D、冲锋舟在静水中的速度与水的流速之比为
-
8、某无人机从静止开始沿竖直方向飞行,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无人机在第1s末速度方向发生改变 B、无人机在第2s末离出发点5m C、无人机在第3s末的速度大小为 D、无人机在第4s末回到出发位置 -
9、牛顿摆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桌面装饰装置,几个完全相同的小球由吊绳固定,彼此紧密排列,如图所示。将小球从左到右依次按1、2、3、4、5、6编号,若不计碰撞过程中的机械能损耗及摩擦,将1号小球拉起一定角度后释放,与2号小球相碰。在1号小球再次运动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小球一起向右运动 B、1号小球不动,其他小球向右运动 C、1号小球碰后立即返回,其他小球不动 D、只有6号小球向右运动,其他小球不动 -
10、据报道:2024年7月5日17时48分许,团洲垸洞庭湖一线堤防发生决口;7月6日15时,洞庭湖决口开始封堵工作;7月7日14时,洞庭湖决堤抢险双向封堵已达82米;7月8日22时31分,大堤决口完成封堵。从决口到完成封堵仅用77小时,高分三号卫星全程见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77小时”指的是时刻 B、“7月6日15时”指的是时间间隔 C、从地球上用望远镜看高分三号卫星的形状,高分三号卫星可以被看成质点 D、从卫星上看封堵作业船只的运动情况,作业船只可以被看成质点
-
11、有一辆汽车沿笔直公路行驶,第1s内向东行驶5m的距离,第2s内和第3s内继续向前各通过20m的距离,第4s内又前进了15m的距离,第5s内反向通过30m的距离,求:
(1)5s内的路程;
(2)5s内的位移大小及方向;
(3)最后2s内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
-
12、汽车从制动到停止共用了5s。这段时间内,汽车每1s前进的距离分别是9m、7m、5m、3m、1m。
(1)、求汽车第3s内、前3s内的平均速度分别是多少?(2)、求汽车运动的最后2s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
13、如图所示为某高楼电梯上升的速度时间图像。(1)、求电梯在时刻的速度;(2)、求出电梯在各时间段的加速度的大小。

-
14、某物理小组利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小车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1)、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电磁打点计时器用8V直流电源 B、电磁打点计时器必须固定在长木板上 C、开始时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的位置 D、实验时先释放小车再打开电源(2)、实验中,获得如图所示的纸带,图中A、B、C、D、E为相邻的计数点,相邻的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未画出。

(a)根据纸带上所给出的数据,计算C、D两点的瞬时速度,得m/s,m/s,这段纸带运动的平均速度是m/s。
(b)在如图所示的坐标系中,以打A点时为计时起点,作出小车的图线。
(c)根据图像求出纸带运动的加速度。
-
15、小明为了测定气垫导轨上滑块的加速度,在滑块上安装了宽度为的遮光板,如图所示,滑块在牵引力作用下先后匀加速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毫秒计记录了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时间为 , 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 , 遮光板从开始遮住第一个光电门到开始遮住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劝 , 则:
(1)、滑块通过光电门1时的速度m/s,滑块通过光电门2时的速度m/s。(2)、滑块的加速度(所有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
16、如图所示为一质点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b段与bc段的速度方向相反 B、bc段与cd段的加速度方向相反 C、质点ab段的加速度小于bc段的加速度 D、bc段与cd段的速度方向相反 -
17、两个质点分别做直线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甲的图线为一条直线,乙的图线为开口向下的抛物线,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在相遇前,时刻两质点相距最远 C、在0~t2时间内,乙的平均速率大于甲的平均速率 D、在0~t2时间内,乙的平均速度大于甲的平均速度 -
18、激光测速仪能够测量运动物体的瞬时速率。其测量精度较高,广泛应用于交通管理等领域。如图所示,测速仪向汽车发射一束激光,经反射后被接收装置接收。只要测出从发射到接收所经历的时间,便可得到测速仪到汽车的距离。在测量时,测速仪在较短时间内分别发射两束激光,对汽车进行两次这样的距离测量、 , 已知测速仪高 , 则汽车的速度为( )
A、 B、 C、 D、 -
19、如图所示,汽车向右沿直线运动,原来的速度是v1 , 经过一小段时间之后,速度变为v2 , Δv表示速度的变化量。由图中所示信息可知( )
A、汽车在做加速直线运动 B、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v1的方向相同 C、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Δv的方向相同 D、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Δv的方向相反 -
20、频闪照片是用照相机在时间间隔相同的连续闪光下拍摄的,能在一张底片上经过多次曝光,记录下物体连续运动过程中的各个状态,得到物体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是一张小球做单向直线运动的频闪照片示意图,频闪周期为s,则小球在图中三段频闪过程中平均速度的大小是( )
A、1.80 m/s B、1.50 m/s C、0.60 m/s D、0.50 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