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实例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有(  )

    A、甲图中,只有速度为v0=EB的带电粒子从P射入,才能做匀速直线运动从Q射出 B、乙图中,同种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半径越大,周期也越大 C、丙图中,直线加速器使用直流电,且电压越大,粒子获得的能量越高 D、丁图中,磁感应强度增大时,a、b两表面间的电压U减小
  • 2、下面各电路图中关于多用电表的使用,操作正确的是(  )

    A、甲图是用多用电表直流电压挡测量小灯泡两端的电压,表笔接法正确 B、乙图是用多用电表直流电流挡测量电路中的电流,表笔接法正确 C、测电阻时,可按图丙连接方式测量 D、丁图中用的是多用电表电阻挡测量二极管的反向电阻
  • 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由于冷冻电镜的存在,中国科学家得以成功捕捉到新冠病毒表面S蛋白与人体细胞表面ACE2蛋白的结合过程,揭开了新冠病毒入侵人体的神秘面纱。电子显微镜是冷冻电镜中的关键部分,其中的一种电子透镜的一部分电场分布如图所示,虚线为等差等势面,一电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运动的轨迹如图中实线所示,a、b是轨迹上的两点,则(  )

    A、电子在a点的加速度大于在b点的加速度 B、电子在a点的动能大于在b点的动能 C、a点的电势高于b点的电势 D、电子在a点的电势能大于在b点的电势能
  • 4、地磁场通过改变宇宙射线中带电粒子的运动方向,从而保护着地球上的生命。假设所有的宇宙射线从各个方向垂直射向地球表面,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磁场对宇宙射线的阻挡作用各处都相同 B、由于南北极磁场最强,因此阻挡作用最强 C、沿地球赤道平面垂直射来的高能负电荷向西偏转 D、沿地球赤道平面垂直射来的高能正电荷向地球两极偏转
  • 5、如图所示,天花板下方用轻绳系着长直导线,水平桌面有一条形磁铁放在导线的正中下方,磁铁正上方吊着导线与磁铁垂直,当导线中通入向纸内的电流时,则(  )

    A、悬线上的拉力变大 B、悬线上的拉力变小 C、条形磁铁对桌面压力不变 D、条形磁铁对桌面压力变大
  • 6、教材中的四幅插图,下列关于这几幅图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为库仑扭秤装置,库仑通过此实验装置研究得出电荷之间的静电力与其之间距离成反比关系 B、图乙中小磁针在通电导线下发生偏转,表明电流具有磁效应,法拉第最先发现电流的磁效应 C、图丙是磁电式电流表内部结构示意图,当有电流流过时,线圈在磁极间产生的匀强磁场中偏转 D、图丁为回旋加速器装置,仅增大D形盒半径,则粒子能够获得的最大速度增大
  • 7、如图所示,质量m=0.1kg的带电小球用绝缘细线悬挂于O点,处在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中,电场范围足够大,场强E=500N/C,小球静止时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37°,sin37°=0.6,cos37°=0.8,g=10m/s2 , 求:

    (1)小球电荷量及带电性质;

    (2)小球静止时细线中的拉力大小;

    (3)某时刻将细线剪断,此后2s内小球的位移.

  • 8、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方分布着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一L形的绝缘硬质管竖直固定在匀强电场中,管的水平部分为l1=0.2 m,离水平地面的距离为h=5.0 m,竖直部分长为l2=0.1 m。一带正电的小球从管的上端口A由静止释放,小球与管间摩擦不计且小球通过管的弯曲部分(长度极短,可不计)时没有能量损失,小球在电场中受的静电力大小为重力的一半。(g取10 m/s2) 求:

    (1)、小球运动到管口B时的速度大小;
    (2)、小球落地点与管的下端口B的水平距离。
  • 9、在测定一根粗细均匀金属丝的电阻率的实验中:

    (1)、某同学先使用螺旋测微器测定金属丝的直径,某次测量结果如图甲,读数为mm。
    (2)、随后,再用电表粗测其电阻。用已经调零且选择开关指向欧姆挡“×10”挡位的多用电表测量,发现指针的偏转角太大,这时他应将选择开关换成欧姆挡的“”挡位(选填“×100”或“×1”),然后进行调零,再次测量金属丝的阻值,其表盘及指针所指位置如图乙所示,其测量结果为Ω。
    (3)、现要进一步精确测量其阻值,实验室提供了下列可选用的器材:

    A.电流表A1(量程为0300mA , 内阻约为1Ω

    B.电流表A2(量程为00.6A , 内阻约为0.3Ω

    C.电压表V (量程为03.0V , 内阻约为3kΩ

    D.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为5Ω             

    E.   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为500Ω

    F.   电源E(电压为4VG。   开关、导线若干

    为了尽可能提高测量准确度,电流表应选;滑动变阻器应选;(均填器材前面的字母)。并根据图丙电路,将图丁的实物图连接完整

    (4)、某次实验测得金属丝两端电压为U , 通过的电流为I , 金属丝的直径为d , 长度为L , 写出该金属电阻率的表达式ρ=。(用dLUI表示)
    (5)、本实验所用的电路连接方式,测得的金属电阻率(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真实值。
  • 10、在“用DIS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中,器材如下:待测干电池组(若干节完全相同的干电池组成),电压传感器20V~+20V , 电流传感器2A~+2A , 滑动变阻器(020Ω , 额定电流1A),开关及若干导线。

    (1)、连接的实物电路如上图甲,检查发现电路中有一条导线连接不当,这条导线的编号是(填1-6的数字),改正这条导线的连接后开始实验,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置于滑动变阻器的(选填“a”或“b”)端
    (2)、实验后该同学用传感器所测得的数据,在UI坐标中描好了数据点,并画出UI图线,如图乙所示。由图可求得该电池组电动势E=V,内阻r=Ω(结果均保留一位小数)。
    (3)、在上述电路中,产生系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
    A、电流表的分压 B、电压表的分流 C、电流表的分压和电压表的分流
  • 11、如图甲所示,Robot是一种智能机器人。图乙为其内部电动机的工作原理简图,线圈电阻为R的电动机直接接在电动势为E、内阻未知的直流电源两端。当电动机两端的电压为U,电流为I时,电动机恰好能正常工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源的内阻为 E-UI B、电源的输出功率为 EI C、电动机消耗的总功率为 U2R D、电动机的输出功率为 UII2R
  • 12、如图所示,带电小球1固定在空中A点,带电小球2在库仑斥力的作用下沿光滑绝缘水平面向右做加速运动,运动到B点时加速度大小为a,A、B连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当小球2运动到C点,A、C连线与竖直方向夹角为60°角时,小球2的加速度大小为(两小球均可看成点电荷)(  )

    A、12a B、32a C、33a D、34a
  • 13、有研究表明,当有兴奋情绪时,在人的体表可以测出与之对应的电势变化。某一瞬间人体表面的电势分布如图所示,图中实线为等差等势面,标在等势面上的数值表示该等势面的电势,a、b、c、d为等势面上的点,该电场可等效为两等量异种点电荷产生的电场,a、b为两点电荷连线上对称的两点,c、d为两点电荷连线中垂线上对称的两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两点的电场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B、c点的电势大于d点的电势 C、将带正电的试探电荷从b点移到d点,电场力做负功 D、负电荷在c点的电势能小于在a点的电势能
  • 14、如图甲所示是来测量脂肪积累程度的仪器,其原理是根据人体电阻的大小来判断脂肪所占比例(体液中含有钠离子、钾离子等,而脂肪不容易导电,脂肪含量越高电阻越大),模拟电路如图乙所示。测量时,闭合开关,测试者分握两手柄,体型相近的两人相比,脂肪含量低者(  )

    A、电流表示数小 B、电压表示数大 C、路端电压小 D、电压表示数的变化量与电流表示数的变化量的比值的绝对值小
  • 15、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2Ω。断开S后,电压表的读数为3V;闭合S后,电压表的读数为2V,则电源的内阻r为(  )

    A、 B、 C、 D、
  • 16、如图甲所示,计算机键盘为电容式传感器,每个键下面由相互平行间距为d的活动金属片和固定金属片组成,两金属片间有空气间隙,两金属片组成一个平行板电容器,如图乙所示。其内部电路如图丙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按键的过程中,电容器的电容减小 B、按键的过程中,电容器的电量减小 C、按键的过程中,图丙中电流方向从a流向b D、按键的过程中,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场强度增大
  • 17、把头发屑悬浮在蓖麻油里,加上电场,可以模拟出电场线的分布情况,如图甲是模拟孤立点电荷和金属板之间的电场照片,乙图为简化后的电场线分布情况,则(  )

    A、由图甲可知,电场线是真实存在的 B、图甲中,没有头发屑的地方没有电场 C、图乙中A点的电场强度大于B点的电场强度 D、在图乙电场中A点静止释放的质子能沿着电场线运动到B点
  • 18、用三根细线a、b、c将重力均为G的两个小球1和2连接,并悬挂如图所示。两小球处于静止状态,细线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细线c水平则(  )

    A、细线a对小球1的拉力大小Fa=433G B、细线c对小球2的拉力大小Fc=233G C、细线b对小球2的拉力大小Fb=213G D、细线b对小球1的拉力大小为G
  • 19、如图,高为H=4m , 倾角为θ=30°的斜劈固定在水平面上,其上放有质量为m=0.1kg , 长为L=1.125m的薄木板(厚度可忽略不计),薄木板左端与斜劈顶端对齐,薄木板与斜劈的动摩擦因数μ=338。一质量也为m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从左侧圆弧轨道的最低点A处水平滑出,圆弧轨道的圆心在A的正上方,A与斜劈顶点的高度差为h=0.45m。小物块从A处滑出后,恰好掉在薄木板上端,沿薄木板下滑。小物块与薄木板的动摩擦因数为μ'=32。已知薄木板下端底部有一挡板,可使小物块与挡板碰撞时,小物块和薄木板速度交换。若忽略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 求:

    (1)、小物块在A处的速度大小;
    (2)、小物块第一次运动至挡板时,小物块在斜劈上的位移大小;
    (3)、薄木板运动的总路程。
  • 20、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轨道AB右侧固定一个竖直半圆轨道BCD , 半圆轨道与水平轨道相切于B点且平滑连接。半圆轨道的圆心为O , 半径R=0.5mOC水平。质量m=1kg的小球从A点以6m/s的水平初速度向B运动,小球经B点后沿竖直半圆轨道运动,恰好在圆轨道上的E点离开轨道,OEOC的夹角为θ=53°。空气阻力不计,sin53°=0.8cos53°=0.6g=10m/s2。求:

    (1)、小球在E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
    (2)、小球在圆弧轨道上损失的机械能;
    (3)、小球在整个过程中能够到达的最高点与B的竖直高度。
上一页 777 778 779 780 781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