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燃气灶支架有很多种规格和款式。如图所示,这是甲、乙两款不同的燃气灶支架,它们都是在一个圆圈底座上等间距地分布有五个支架齿,每一款支架齿的简化示意图在对应的款式下方。如果将质量相同、尺寸不同的球面锅置于两款支架上的a、b、c、d四个位置,则锅对各位置的压力分别为、、、 , 忽略锅与支架间的摩擦,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B、 C、 D、 -
2、历史上很多科学家对电磁学理论的发展都做出很大贡献,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法拉第提出电场概念,并指出电场和电场线都是客观存在的 B、元电荷e的数值最早是由安培用实验测得的 C、麦克斯韦通过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D、奥斯特最早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
-
3、在2023年杭州亚运会上,中国队获得田径接力赛冠军。如图所示,某时刻,第四棒运动员陈佳鹏(图中甲)在距终点100m处从队友手中接过接力棒,以7m/s的初速度做加速度为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此时,旁边的日本选手(图中乙)在其前方4m处正以8m/s匀速直线冲向终点,已知陈佳鹏的最大速度为9m/s并能保持9m/s匀速直线冲向终点,求从图中时刻开始:
(1)、甲、乙两运动员到达终点的运动时间;(2)、到达终点前甲、乙两运动员间的最大距离;(3)、到达终点前甲、乙两运动员在距终点线多远处相遇? -
4、建筑工人安装搭手架进行高空作业,有一名建筑工人由于不慎将抓在手中的一个物体脱落,使物体从高80 m的空中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g取10 m/s2)求:
(1)、物体落地时的速度大小;(2)、某层屋内窗台附近有一台摄像机,成功拍摄物体通过窗户的过程,通过回看录像可知物体完全通过窗户所用时间t0 = 0.4 s,如图所示,已知窗的高度为2 m,求窗户的下檐距地面高度。 -
5、如图甲所示,用铁架台、弹簧和多个已知质量且质量相等的钩码探究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与弹簧伸长的关系实验。

(1)实验中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2)如图乙所示,根据实验数据绘图,纵轴是钩码的质量m,横轴是弹簧的形变量。由图可知:图线不通过坐标原点的原因是;弹簧的劲度系数(重力加速度取)。
(3)如图丙所示,实验中用两根不同的弹簧和得到弹簧弹力F与弹簧长度L的关系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的原长比的长 B.的劲度系数比的大
C.的劲度系数比的小 D.弹力与弹簧长度成正比
-
6、某同学仿照“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这一实验,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量重物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

(1)、对该实验装置及其操作的要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A、电磁打点计时器应接直流电源 B、应先接通电源后放开纸带 C、选择密度较大的重物是为了减少阻力的影响 D、开始时应使重物靠近打点计时器处并保持静止(2)、如图所示为某同学在实验中得到的一条较为理想的纸带。把开头几个模糊不清的点去掉,以较清晰的某一个点作为计数点A,依次标记为点B、C、D、E、F、G,相邻两个计数点的时间间隔T=0.02s。测量出各点间的距离已标在纸带上。求打点计时器打出点D时重物的瞬时速度为m/s,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的值约为m/s2。(本题计算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若实际电源的频率小于50Hz,测得的加速度(填“偏大”或“偏小”)。 -
7、小美同学利用图甲所示装置研究摩擦力的变化情况。实验台上固定一个力传感器,传感器用细线拉住物块,物块放置在粗糙的长木板上。水平向左拉木板,传感器记录的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中木板不能做变速运动 B、图乙中曲线就是摩擦力大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C、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之比约为10∶7 D、只用图乙中数据可得出物块重力 -
8、在百米赛跑运动员训练时,更侧重从起跑到冲刺的瞬时速度随位移的关系,以便进行针对性训练,使技术更全面。如图所示为运动员某次训练中利用传感器得到的图像,从图中可得( )
A、运动员前运动时间大于最后的运动时间 B、运动员最后的平均速度与的平均速度相差不大 C、运动员最后的平均速度比的平均速度大很多 D、运动员抢跑会让整个图像向左移动 -
9、如图所示,左图为甲、乙两质点的v—t图像,右图是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物体丙、丁的x—t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点甲、乙的速度大小相同 B、丙的运动速率大于丁的运动速率 C、丙的出发点在丁前面x0处 D、不管质点甲、乙是否从同一地点开始运动,它们之间的距离一定越来越大 -
10、小明将一小球从固定斜面上的A点由静止释放,小球沿斜面匀加速下滑,下滑0.4m经过B点,又下滑1.2m经过C点。已知小球通过BC段所用的时间为2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通过AB段所用的时间为1s B、小球经过B点时的速度大小为0.53m/s C、小球沿斜面下滑的加速度大小为 D、小球经过C点时的速度大小为1.2m/s -
11、如图,用水平力F将质量为m的物体紧压在竖直墙上,物体静止不动,物体与墙壁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 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和重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墙壁对物体的摩擦力大小为 , 方向向下 C、墙壁对物体的摩擦力大小为 , 方向向上 D、水平力F增大,物体所受的摩擦力不变 -
12、图中的A、B、C和D球均为光滑球,E球是一足球,一学生将足球踢向斜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球与斜面之间可能有弹力作用 B、B球与C球间一定有弹力作用 C、倾斜的细绳对D球有拉力作用 D、E球(足球)与斜台作用时斜台给足球的弹力方向先沿的方向后沿的方向 -
1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任何形状规则的物体,它们的重心都在几何中心处 B、水杯放在水平桌面上受到的支持力,是由于水杯发生了微小形变而产生的 C、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由于受重力作用,使得物体和地面发生弹性形变,物体产生了对地面的压力,且压力大小等于重力,方向竖直向下,所以压力就是重力 D、把物体由赤道移到北极,若用天平称量,则示数在两地相同;若用弹簧秤称量,则示数在北极略微增大
-
14、吴老师驾车从“杭州二中”开往“诸暨五泄风景区”,导航地图如图所示,则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研究汽车在导航图中的位置时,可以把汽车看作质点 B、图中显示的“1小时48分”是指时间间隔 C、“距离最短”中的“87公里”是指位移大小 D、高速公路某处路边竖有限速标志120km,指的是车辆行驶在该路段过程中,瞬时速度不能超过120km/h -
15、回旋加速器中的粒子被引出的方法有磁屏蔽通道法和静电偏转法。已知回旋加速器的圆形匀强磁场区域以O点为圆心,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粒子从O附近无初速进入加速电场。
(1)、如图甲所示,使用磁屏蔽通道法时,粒子在加速电压U0的作用下,多次加速后进入磁场的轨道半径为R,随后从P点进入引出通道。同时将引出通道内磁场的磁感应强度降为B1(未知),使粒子沿PQ圆弧从Q点引出。PQ圆弧的圆心位于点(图中未画出),已知OQ长度为L,OP长度为R,OQ与OP的夹角为θ。求a.粒子的加速次数;
b.引出通道中的磁感应强度B1;
(2)、如图乙所示,使用静电偏转法时,粒子被加速到一定速度后从位置进入磁场,轨道半径恰好与的长度相等,均为R。若在粒子到达位置时安装“静电偏转器MN(MN间距离忽略不计,可看作狭缝)”,两极板构成的圆弧形狭缝圆心为、圆心角为α。仅在M、N狭缝中加上电场强度为E的电场,粒子恰能通过狭缝,通过狭缝后继续在磁场中运动并在再次加速前射出磁场。求磁场区域的最大半径Rm;(3)、实际使用中,加速电压如图丙所示,其中 , 且磁感应强度B会出现波动,若在时粒子第一次被加速,要实现连续n次加速(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时间忽略不计),求磁感应强度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
16、如图所示,倾角为θ=53°的金属导轨MN和的上端有一个单刀双掷开关K,当开关与1连接时,导轨与匝数n=100匝、横截面积S=0.04m2的圆形金属线圈相连,线圈总电阻r=0.2Ω,整个线圈内存在垂直线圈平面的匀强磁场B0且磁场随时间均匀变化。当开关与2连接时,导轨与一个阻值为R1=0.3Ω的电阻相连。水平轨道的至间是绝缘带,其它部分导电良好,最右端串接一定值电阻R2=0.2Ω。两轨道长度均足够长,宽度均为L=1m,在处平滑连接。导轨MN和的平面内有垂直斜面向下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B1=0.2T;整个水平轨道上有方向竖直向上,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2=1T的匀强磁场。现开关与1连接时,一根长度为L的导体棒a恰好静止在倾斜导轨上;某时刻把开关迅速拨到2,最后a棒能在倾斜轨道上匀速下滑。导体棒b一开始被锁定(锁定装置未画出),且到位置的水平距离为d=0.24m。棒a与棒b的质量均为m=0.1kg,电阻均为R=0.2Ω,所有导轨均光滑且阻值不计。求:
(1)、求圆形线圈内磁场随时间的变化率;(2)、棒a滑至时的速度大小v1;(3)、棒a与棒b碰撞前,棒a的速度大小v2;(4)、棒a与棒b碰撞前瞬间,立即解除对棒b的锁定,两棒碰后粘连在一起。从棒a进入水平轨道,至两棒运动到最终状态,定值电阻R2上产生的焦耳热Q是多少。 -
17、某游戏装置如图所示。将质量为m=1kg的物块P置于弹簧一端(弹簧与物块不粘连),弹簧另一端固定于斜面上,初始时刻将弹簧压缩至如图位置,使其具有一定的弹性势能。一倾角θ=37°,长度LPA=0.5m的粗糙斜面PA与半径R=0.5m,圆心角θ=37°的光滑圆弧AB平滑相接(物块滑上A点时无能量损失),物块释放后沿圆弧在B点与质量也为m=1kg的物块Q发生弹性正碰后,水平向右离开圆弧,圆弧与一水平足够长木板BC平滑相连。物块从圆弧离开后,带动上下表面粗糙,质量为m=1kg的木板BC开始运动,若木板BC恰好不与竖直墙壁DE相撞则视为游戏成功。已知物块与PA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2,物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μ2=0.3,木板与地面间动摩擦因数μ3=0.1,某次游戏开始时弹簧具有的弹性势能。物块可视为质点,不计物块与其它位置的摩擦。则
(1)、物块P到达A点时的速度大小;(2)、物块P经过A点时对圆弧的压力;(3)、物块Q滑上木板时的速度大小;(4)、若要游戏成功,则木板右端点C与竖直墙壁的最短距离。 -
18、如图所示,一个长筒型导热薄壁注射器内有长度为L033cm的空气,将注射器竖直放在水银槽中,注射器底部与水银面平齐,现向上缓慢拉动质量不计的活塞,直到注射器内吸入高度h10cm的水银为止。此过程中水银槽中的液面高度可视为不变。已知大气压强p076cmHg1.0×105Pa,筒内横截面积为S03×10-4m2 , 环境温度不变,筒内气体可看作理想气体,忽略注射器前端突出部分的体积,注射器筒足够长。求:
(1)、向上缓慢拉动活塞过程中,单位时间撞击活塞底部的气体分子数(选填“增多”、“减少”或“不变”);气体与外界的热量交换为(选填“吸热”或“放热”);(2)、吸入水银后注射器筒内空气柱的长度L1;(3)、若水银柱上升过程中,拉力F对活塞做功 , 求筒内气体对活塞所做的功W。 -
19、在“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的实验中。
(1)、图1中的a、b、c三个位置对应的器材为______A、a是滤光片、b是单缝、c是双缝 B、a是单缝、b是双缝、c是滤光片 C、a是双缝、b是单缝、c是滤光片(2)、该同学正确操作后观察到的干涉条纹如图2甲所示,转动测量头的手轮,使分划板中心刻线对准a位置,手轮的读数如图2乙所示,此时手轮的读数为mm。(3)、已知双缝间距为d,双缝到毛玻璃的距离为l,分划板中心刻线对准a位置时手轮的读数记作x1 , 继续转动手轮,分划板中心刻线对准b位置时手轮的读数记作x2(x2>x1),则所测单色光的波长λ=(用题中物理量符号表示)。(4)、为减小误差,该实验先测量n个亮条纹的间距,再求出相邻亮条纹间距Δx。下列实验采用了类似方法的有______A、“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大小”的实验中单摆周期的测量 B、“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的实验中合力的测量 C、“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的实验中弹簧的形变量的测量 D、“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的实验中1滴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测量 -
20、如图甲所示为一个自制电容器,将两张锡箔纸作为两个电极,三张电容纸作为绝缘介质,按照一层电容纸、一层锡箔纸的顺序交替叠放,然后将五层纸一起卷成圆柱形,两根引线a、b分别接在两张锡箔纸上,最后将整个圆柱形密封在塑料瓶中(两根引线露出),电容器即制作完成。
(1)、以下哪些操作可以增加该电容器的电容______A、增大电容器的充电电压 B、增大电容器的带电量 C、增大锡箔纸的正对面积 D、在卷成圆柱形的时候,用力尽可能使电容纸贴紧(2)、现用图乙所示电路研究该电容器的充放电情况。将S置于a端,电压随时间变化图像如图丙所示。①充满电后电容器两端的电压为V,若此时电容器所带电荷量为3×10-7C,则电容大小为C=F。
②图中P点对应的时刻充电电流约为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