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传送带在现代工业生产和物流体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能够提升生产效率,节省空间成本,广泛应用于各领域,推动物流自动化发展。如图所示,传送带与水平面夹角为θ,且夹角θ可根据需求调整,货物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在货物随传送带匀速运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摩擦力对货物不做功 B、θ减小,货物对传送带的压力变大 C、θ增大,货物受的摩擦力大小始终等于μmgcosθ D、tanθμ时,则传送带无法将货物向上输送
  • 2、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有半径为R的光滑半圆环BCD,AB在同一竖直线上且与直径BD的夹角为θ , 现有一质量为m的小球(大小忽略不计)从A点静止释放,落到B点时可通过一大小忽略不计的拐角与半圆BCD平滑相接,认为通过时无能量损失,小球恰好能通过半圆轨道最高点D,在空中运动一段时间后又恰好落在B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θ=30° B、从D点落到B点的时间t=22Rg C、过D点的速度为22R D、AB的长度为524R
  • 3、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为r,R0为定值电阻,且r<R0 , 电容器的电容为C。闭合开关S,调节可变电阻R的阻值,电流稳定时,电压表示数为U,电流表示数为Ⅰ,电压表示数的变化量为ΔU , 电流表示数的变化量为ΔI , 则(  )

    A、将可变电阻R调大,电流稳定时,电源输出功率会增加 B、电容器中电荷的变化量为CΔU C、UI=R0+r D、ΔUΔI=R
  • 4、phyphox是一款功能强大的软件,它可以让手机充当一个真实的物理实验工具,让用户随时随地进行物理学习。该软件支持快速生成图表和文字,并进行统计分析,用户可以通过选择传感器输入来设计和分析实验,为用户提供了丰富便利的实验辅助工具。现用某款智能手机进行竖直上抛实验:用手掌托着智能手机,在phyphox里面打开加速度传感器,把手机向上抛出,然后又在抛出点接住手机,以竖直向上为正方向,测得手机在竖直方向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则手机(  )

    A、在t1~t3时间内手机先加速后减速 B、在t3时刻手机到达最高点 C、在t2~t3时间内手机受到的支持力逐渐减小 D、在t2~t4时间内,手机处于失重状态
  • 5、如图所示,光滑斜面上有一倾斜放置的弹簧,弹簧上端固定,下端连接物体P,其正在做振幅为x0的简谐运动,当达到最高点时弹簧恰好为原长。当P振动到某个位置时恰好断开为质量相等的两部分A、B,B掉下斜面,此后A继续做简谐运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如果在平衡位置处断开,A依然可以到达原来的最低点 B、如果在最高点处断开,则B带走的能量最多 C、无论在什么地方断开,此后A振动的振幅一定增大,周期一定减小 D、如果在最低点处断开,此后A振动的振幅变为x02
  • 6、校园运动会是学校体育运动竞赛的一种重要形式,具有振奋师生精神,丰富校园生活等作用,下列关于各运动项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标准田径场举行的男子1000 m比赛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相等 B、在铅球项目中,运动员的成绩是铅球抛出后的位移 C、在跳高比赛中,运动员背越式跳高过栏杆时人体的重心可能低于杆的高度 D、在跳远比赛中,起跳时地对人的作用力大于人对地的作用力
  • 7、物理学家在探究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发现了很多行之有效的科学研究方法,下列关于物理学常用方法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电场强度E=Fq , 速度v=ΔxΔt , 加速度a=Fm , 都是采用了比值定义法 B、汽车在通过弯道时如果速度过大,往往会出现“甩尾”现象,这是由于受到离心力而产生的 C、库仑发现了库仑定律并测出了静电力常量k D、卡文迪什通过扭称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G
  • 8、一送货装置如图所示,传送带AB的倾角为θ=37° , 保持恒定速度v0=8m/s匀速向下运动。质量为m1=10kg的货物(可视为质点)无初速度地放上传送带最上端A处,物体被传送到B端,然后滑上平板车,传送带与平板车平滑连接,货物从传送带滑上平板车过程中无速率损失,已知传送带的长度为L=23.2m , 货物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5 , 货物与平板车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4 , 平板车的质量m2=5kg , 忽略平板车在地面运动的阻力以及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的大小取g=10m/s2sin37°=0.6cos37°=0.8 , 求:

    (1)、货物在传送带上运动的时间t和货物运动到B端的速度v
    (2)、货物被送至平板车而不离开平板车,则平板车的长度s至少为多少?
  • 9、如图所示,圆环1固定在水平面上,三根不可伸长的相同的轻绳,一端系在半径为R0的圆环1上,彼此间距相等。绳穿过半径为R0、质量为m的圆环3,另一端系在半径为2R0 , 质量为2m的圆环2上。彼此间距也相等,绳与圆环的摩擦不计,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试求:

    (1)、每根轻绳张力(绳子弹力)的大小;
    (2)、圆环2中心与圆环3中心的距离;
    (3)、每根轻绳对圆环3的作用力大小。
  • 10、杂技演员进行爬杆表演,竖直杆的总高度为20m , 演员由静止开始从杆子底端竖直向上做匀加速运动一段时间后,达到最大速度为2m/s , 接着以最大速度匀速上升了8s , 再匀减速运动2s , 刚好到达杆子顶端。随后杂技演员双腿夹紧金属杆倒立从静止开始先以加速度2m/s2匀加速下滑9m , 然后开始匀减速下滑,当杂技演员再次到达底端时,速度恰好减为零。杂技演员可以看作质点,其质量m=50kg , 空气阻力不计。取g=10m/s2求:

    (1)、杂技演员匀加速上升过程的加速度大小;
    (2)、杂技演员匀加速下滑时,杆所受的摩擦力;
    (3)、杂技演员下滑过程的总时间。
  • 11、物体A的质量为2kg , 两根轻细绳bc的一端连接于竖直墙上,另一端系于物体A上,在物体A上另施加一个方向与水平线成θ角的拉力F=20N , 相关几何关系如图所示,θ=53°。(g10m/s2sin53°=0.8cos53°=0.6)求:

    (1)、b c绳对物体的拉力大小F1F2
    (2)、若要使两绳都能伸直,拉力F的大小范围。
  • 12、
    (1)、用甲图装置可以“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两个实验。下列有关这两个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多选)

    A、“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需要将长木板左端垫高以平衡摩擦力 B、“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需要将长木板左端垫高以平衡摩擦力 C、平衡摩擦力时必须将槽码通过细线跟小车相连,且每次通过增减小车上的砝码改变小车质量时,都需要重新调节木板倾角 D、平衡摩擦力时若其它操作均正确,打出的纸带如图乙所示,则应增大木板的倾角重新调整
    (2)、如图丙所示为一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ABCDE为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1s , 根据数据可计算出C点的瞬时速度大小为m/s , 小车运动时加速度大小为m/s2。(计算结果均保留两位小数)

    (3)、已知某次实验中小车的质量为0.5kg , 若槽码的质量为m , 细线中拉力的真实值为F , 若实验要求相对误差不超过10%,即mgFF<10% , 则实验中选取槽码的质量时应该满足:m<kg。(重力加速度取g=10m/s2
    (4)、如图丁所示,小车通过细绳与钩码相连,遮光片固定在小车的最右端,光电门传感器固定在长木板上,某研究组改用丁图装置平衡摩擦力后完成了“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在实验操作完全正确的情况下,该研究组将小车从某一位置由静止释放,测出遮光片的宽度d和它通过光电门的挡光时间Δt , 小车静止时的位置到光电门的位移s,小车的质量M ,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 则F1Δt2应满足的关系式为。(可用M d s Δt等字母表示)

  • 13、某同学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实验,他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来探究

    (1)、他通过实验得到如图乙所示的弹力大小F与弹簧长度x的关系图线(不计弹簧的重力)。由图线可得弹簧的原长x0=cm;
    (2)、他利用本实验原理把图甲中的弹簧做成一个弹簧秤,当示数如图丙所示时,该弹簧的长度为x=cm。
  • 14、“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O为橡皮条与细绳的结点。OB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示。

    (1)、为了完成以上实验,下列所示的器材中需要的是_____(多选)
    A、 B、 C、 D、
    (2)、关于此实验的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多选)
    A、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外壳不能与木板有接触 B、重复实验再次探究时,“结点”的位置可以与前一次不同 C、用测力计拉细绳套时,被测力的方向应与测力计轴线方向一致 D、在同一次实验中,画力的图示选定的标度可以不同,但要恰当选定标度,使力的图示稍大一些
    (3)、本实验至少需要拉2次弹簧测力计才能完成实验。但如果实验中缺少橡皮条,但有3个弹簧测力计,要继续探究该规律则至少需要拉次弹簧测力计。
  • 15、如图所示,图线OP是某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一时间图像,OP作为开口向下抛物线的一部分,P为图像上一点。已知PQ为过P点的切线,与纵轴交于x=6mQ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点的初速度为4m/s B、4s末质点的速度大小为1m/s C、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1m/s2 D、04s内,质点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 16、如图甲运动员从离开跳板开始计时,其重心的vt图像如图乙所示,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10m/s2 ,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员在空中做的是自由落体运动 B、运动员在t=1s时已浮出水面 C、运动员在1s~2s内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上且不断减小 D、运动员双脚离开跳板后重心上升的高度为516m
  • 17、如图甲所示,水平面上有一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斜面上用一平行于斜面的轻质细绳系一质量为m的小球。斜面以水平向右的加速度a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系统稳定时细绳上的张力FT随加速度a的变化图像如图乙所示,AB段是直线,B点坐标为403m/s2,53N,g10m/s2 , 则(  )

    A、m=1kg B、tanθ=43 C、a=403m/s2时,小球对斜面的压力为0 D、a403m/s2时,小球受到的支持力大小为FN=80.6aN
  • 18、如图所示,小球A置于固定在水平面上的光滑半圆柱体上,小球B用水平轻弹簧拉着系于竖直板上,两小球A、B通过光滑滑轮O用轻质细线相连,两球均处于静止状态,已知B球质量为m。O点在半圆柱体圆心O1的正上方,OA与竖直方向成30°角,OA长度与半圆柱体半径相等,OB与竖直方向成45°角,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A球质量为6m B、光滑半圆柱体对A球支持力的大小为mg C、若剪断OB绳的瞬间,则小球B的加速度是2g D、若小球B缓慢下降,使小球A一直沿着半圆柱体缓慢向上运动,则小球A受到绳的拉力变小
  • 19、如图所示的等腰三角形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在其两腰上分别放两个质量相等的物块A和B。物块A静止,物块B沿斜面匀速下滑。下列判断正确的有(  )

    A、水平地面对斜面有向左的摩擦力 B、物块AB对斜面压力大小不相等 C、物块A受到摩擦力与重力的合力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 D、斜面对B的作用力方向竖直向上
  • 20、如图所示,楔形斜面静止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斜面倾角为θ , 物块A的质量为m , 物块A与斜面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 在水平外力F的作用下,物块沿斜面向上做加速度大小为a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 则F的大小为(  )

    A、ma+gsinθ+μcosθcosθ B、ma+gsinθμcosθcosθ+μsinθ C、ma+gsinθ+μcosθcosθ+μsinθ D、ma+gsinθ+μcosθcosθμsinθ
上一页 562 563 564 565 566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