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下列各图中,静止的小磁针N极指向与该处磁感应强度方向不一致的是( )A、
B、
C、
D、
-
2、如图所示,物体A重 , 物体B重 , A与B、A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 物体B用细绳固定在墙上,绳与水平方向夹角为 , 当用水平力F匀速拉动物体A时,物体B始终保持静止。试求:
(1)、物体A受到B的压力大小和地面受到物体A的压力大小;(2)、水平力F的大小;(3)、现撤去物体A,将力F施加在物体B上,改变F的方向,仍使物体B在图中位置静止,在图中标出F方向的范围,并求出F取值的最小值。 -
3、如图甲,某驾校学员在教练的指导下沿直线路段练习定点停车驾驶技术,汽车运动的图像如图乙所示。汽车在前内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内,汽车做匀速运动,内,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汽车恰好停在停车点位置。汽车可看作质点。求:
(1)、汽车在末的速度大小;(2)、汽车在末的加速度;(3)、汽车在时间内运动的位移大小。 -
4、某汽车正以的速度在公路上行驶,为“礼让行人”,若以大小为的加速度刹车,则
(1)、汽车刹车的时间;(2)、刹车后2s末的速度大小;(3)、刹车后6s内的位移大小。 -
5、倾角为的斜面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质量为的木块静止在斜面体上。( , , 取),画出受力分析图并求出。
(1)、斜面体对木块的支持力大小;(2)、木块受到的静摩擦力大小。 -
6、有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学过的两种方法来测重力加速度。
(1)、甲同学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测重力加速度。按如下实验步骤:
①测出小球的直径d。
②按图示装置安装好器材。
③实验时,应(填序号)。
A.先接通数字计时器,后释放小球
B.先释放小球,后接通数字计时器
④小球由静止释放,使小球的球心刚好通过光电门,数字计时器记录小球通过光电门的时间为t,则小球通过光电门时的速度 , 用刻度尺测出小球下落到光电门的高度h。
⑤改变光电门的位置,重复实验,计算出小球的速度、、及测出小球下落的对应高度、、。
⑥以h为纵坐标,以为横坐标,作出的图像为一条直线。图像的斜率为k,则小球运动的加速度。
(2)、乙同学利用了如图2所示的装置测重力加速度,按如下实验步骤:
①紧靠桌边竖直放置一刻度尺,从桌面等高处自由释放一金属小球,同时用手机连拍功能拍出小球运动的照片(如图甲)。
②图乙是乙同学选取中间部分的照片,e点之后还有6个小球,其中第6个小球刚好落地,已知手机每秒拍摄30张照片,忽略空气阻力。
③小球从a点运动到d点用的时间s。
④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
7、如图所示,三个质量、形状完全相同的光滑圆柱形空油桶A、B、C放置在货车上保持静止,油桶A、B侧面有挡板保护,货车车厢与水平地面平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货车水平匀速行驶时,A受到的合力小于B受到的合力 B、货车水平匀速行驶时,C受到A、B的作用力方向竖直向上 C、货车沿斜面匀速行驶时,C受到A、B的作用力方向斜向前上方 D、若货车沿水平直线匀速行驶且A、B之间的距离变大,C与A、B之间的弹力变小 -
8、某物体的运动规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在第4秒末运动方向发生变化 B、物体在第12秒末加速度方向发生变化 C、在第20s末物体的位置离出发点最远 D、在第12s末物体的位置离出发点最远 -
9、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质量为m的小球与三条相同的轻质弹簧相连接。静止时相邻两弹簧间的夹角均为 , 已知弹簧a、b对小球的作用力大小均为F,且 , 则弹簧c对此小球的作用力的大小可能为( )
A、0 B、 C、 D、 -
10、如图某运动员带球训练时,沿边线将足球向前踢出开始计时,运动员又向前追上足球,下列可能反映此过程的是( )
A、
B、
C、
D、
-
11、物体受到大小分别为、、三个力的作用,则这几个力的合力( )A、一定为 B、一定为 C、一定为 D、可能为0
-
12、关于速度v、速度变化量、加速度a的说法错误的是( )A、v、、a三者都是矢量 B、加速度a越大表示速度变化越快 C、速度变化量增大,则加速度a一定增大 D、加速度a的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
-
13、小华同学练习书法时握毛笔的姿势如图所示,笔杆竖直,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毛笔的重心一定在毛笔的中点处 B、在纸面上向右书写时,纸面对毛笔的摩擦力方向向左 C、握毛笔写字时,毛笔对纸面的压力就是毛笔所受的重力 D、手握毛笔写字时毛笔受到的压力是笔形变产生的 -
14、在距离地面高的位置以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一小球,经3s落至地面。落地时小球速率为。规定竖直向下为正方向。小球从抛出到落地,说法错误的是( )
A、小球的位移为 B、小球的平均速度为 C、小球的速度变化量为 D、小球的加速度为 -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汽车速度计的示数是平均速度大小 B、运动员百米跑的平均速度大小就是他冲刺时的速率 C、某人从北京到重庆旅行的平均速度方向与瞬时速度方向一定相同 D、高铁车厢显示牌上的时刻、速率、温度都是标量
-
16、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中,利用的思想方法是( )A、理想化模型 B、比值定义 C、等效替代 D、控制变量
-
17、2024年6月25日14时7分,嫦娥六号返回器携带来自月背的月球样品安全着陆在内蒙古。如图为某次嫦娥六号为躲避陨石坑的一段飞行路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2024年6月25日14时7分指的是时刻 B、研究嫦娥六号着陆过程的技术时,可看成质点 C、嫦娥六号由图中O点到B点的路程等于位移大小 D、嫦娥六号始终相对地球静止 -
18、“无动力过山车”是一种创意游乐设施。一个孩子坐在车厢里,当家长踩动踏板时将带动与车厢底部相连的链条,使车厢获得向前运动的动力。一家长以80W的平均功率踩动踏板,让一装着孩子总质量为m1=20kg的车厢1,从斜面底端A点静止开始运动,爬过高为h1=2m的斜坡最高点B后,车厢将甩脱链条无动力继续向前运动,冲向第一个半径为0.5m圆轨道的最低点C,且C点距地面的高度为h2=1.2m。然后再翻过几段弯曲轨道后回到终点处,结束一次游戏。由于有能量损耗,家长踩动踏板只有50%的功率能用于推动车厢。整个运动过程中车厢可视为质点,轨道连接处均平滑相切,除了终点处附近水平直轨道有为车重k倍(k=0.1)大小的阻力外,其它各处阻力可忽略,也不考虑空气阻力。
(1)、为了使车厢1恰好可以爬到B点,需要家长至少踩动多久踏板车?(2)、在C点,车厢1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多少?(3)、若车厢1以2m/s的速度回到终点处附近,刚好撞向另一停在该处准备出发,质量为m2=30kg的载人车厢2。每节车厢前后都安装了弹簧防碰装置,两者在碰撞过程中无能量损失。由于碰撞时间极短,所以碰撞过程中产生的位移可忽略。求车厢2原来停在距斜面底端A点多远处,才可保证与车厢1不发生第二次碰撞。 -
19、如图甲所示,利用超声波可以检测飞机机翼内部缺陷。在某次检测中,入射波为连续的正弦信号,探头先后探测到机翼表面和缺陷表面的反射信号分别如图乙、图丙所示。已知超声波在机翼材料中的波速为6300m/s,求:
(1)、超声波的波长λ和缺陷深度d;(2)、画出两列反射波在探头处叠加的波形图,至少画一个周期(需计算说明)。
-
20、2024年9月11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朱雀三号成功进行了垂直起降飞行实验。朱雀三号的质量约为500吨,先用火箭专用起重机通过4根等长钢索将火箭安装至发射台上,如图所示。4根钢索与竖直方向夹角均为37°,且连接点ABC位于同一竖直面内。火箭点火起飞100秒后发动机关闭,此时火箭的速度达到600m/s,一段时间后安全返回地面。假设火箭所受空气阻力恒为f=1×106N,且点火后产生的推力恒定,g取10m/s2 , sin37°=0.6,cos37°=0.8,求:
(1)、起重机将火箭匀速吊起的过程中,每条钢索上的拉力大小(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点火后产生的推力为多大;(3)、火箭上升的最大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