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2021年7月6日,我国成功将“天链一号05"卫星发射升空,卫星进入预定轨道,天链系列卫星为我国信息传送发挥了重要作用。如图所示,卫星在半径为R的近地圆形轨道Ⅰ上运动到达轨道的A点时点火变轨进入椭圆轨道Ⅱ,到达轨道的远地点B时,再次点火进入轨道半径为5R的圆形轨道Ⅲ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设卫星质量保持不变。则(  )

       

    A、若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0 , 则在圆形轨道Ⅲ的重力加速度为g025 B、若在圆形轨道Ⅰ上运动的线速度为v0 , 则在圆形轨道Ⅲ上运动的线速度为5v0 C、卫星在椭圆轨道Ⅱ从A到B运动的时间是其在圆形轨道Ⅰ上运动周期的1.53 D、卫星从轨道Ⅰ到轨道Ⅱ再到轨道Ⅲ的过程中,机械能减小
  • 2、如图所示,电梯质量为M , 地板上放置一质量为m的物体,钢索拉着电梯由静止开始向上做加速运动,当上升高度为H时,速度达到v , 则(  )

       

    A、地板对物体的支持力做的功等于12mv2 B、地板对物体的支持力做的功等于12mv2mgH C、钢索的拉力做的功等于12Mv2+MgH D、合力对电梯M做的功等于12Mv2
  • 3、某科幻电影中出现了一座在赤道上建造的垂直于水平面的“太空电梯”,如图所示。若太空电梯成为可能,宇航员将可以乘坐电梯到达特定高度的空间站。地球的自转不能忽略且地球视为均质球体。若“太空电梯”停在距地面高度为h处,对“太空电梯”里的宇航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0 , 宇航员绕地心运动的线速度大小约为7.9km/s B、h越大,宇航员绕地心运动的线速度越小 C、h越大,宇航员绕地心运动的向心加速度越小 D、h与地球同步卫星距地面高度相同时,宇航员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 4、短道速滑接力赛在光滑冰面上交接时,后方运动员用力推前方运动员,则交接过程中(  )
    A、两运动员的总机械能守恒 B、两运动员的总动量增大 C、每个运动员的动量变化相同 D、每个运动员所受推力的冲量大小相同
  • 5、“空中飞椅”是大型游乐场的常规游乐项目,下图为“空中飞椅”结构简图,长为L的钢绳一端系着座椅,另一端固定在半径为r的水平转盘边缘。转盘可绕穿过其中心的竖直轴转动,当转盘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时,钢绳与转轴在同一竖直平面内,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若座椅和人的总质量为m,不计钢绳的质量,重力加速度为g。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座椅和人受到重力、钢绳的拉力和向心力的作用 B、座椅和人的向心力大小为mω2Lsinθ C、钢绳的拉力大小为mgcosθ D、转盘匀速转动时,人处于平衡状态
  • 6、跳高是中学生喜欢的运动项目之一,为了确保运动员的安全,会在落点区设置沙坑,下列关于沙坑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减小落地时对人的冲量 B、减小落地时人的动量 C、减小落地时对人的平均冲击力 D、减小人落地的时间
  • 7、沿水平方向抛出两个小球A、B,两球相遇于空中的P点,其运动轨迹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最终两小球落在水平地面上,关于两个小球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空中运动时小球A的速度变化率小于小球B的速度变化率 B、在空中运动时小球A的运动时间小于小球B的运动时间 C、抛出A球的初速度小于抛出B球的初速度 D、小球A、B落地时的速度相同
  • 8、如图甲所示,质量分别为mM的物体A、B静止在劲度系数为k的弹簧上,A与B不粘连,现对物体A施加竖直向上的力F , 使A、B一起上升,若以两物体静止时的位置为坐标原点,两物体的加速度随位移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 则(  )

    A、在图乙中PQ段表示拉力F逐渐增大 B、在图乙中QS段表示B物体减速上升 C、位移为x1时,A、B之间弹力为mgkx1Ma0 D、位移为x3时,A、B一起运动的速度大小为12a0x2+x3
  • 9、如图所示是A、B两质点从同一地点开始运动的xt图像,其中A为直线,B为抛物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4s内B质点的速度总比A质点的速度大 B、08s内两物体均作单向直线运动 C、04s内B质点的平均速度等于20m/s D、t=4s时A、B两质点速度相同
  • 10、如图甲、乙、丙、丁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是高速上的指示牌,牌上的“160km”指的是位移 B、乙图是高速上的指示牌,牌上的“100”指的是最高速度 C、丙图是汽车上的时速表,表盘指针所指的数字是指瞬时速度的大小 D、丁图是导航中的信息,“多6.7公里”表示位移,“快1分钟”表示时间
  • 11、某实验小组要测量一个电阻元件Rx(约为250Ω)的阻值,实验室提供了如下器材:

    A.电源E:电动势12V,内阻r约为1Ω

    B.电流表A:量程0~12mA,内阻RA=4Ω

    C.电压表V:量程0~12V,内阻Rv约为12kΩ

    D.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20Ω

    E.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500Ω

    F.定值电阻R3=40Ω

    G.定值电阻R4=2Ω

    H.定值电阻R5=2kΩ

    I.电键S及导线若干。

    该实验小组设计的测量电路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滑动变阻器应选(选填“R1”或“R2”);
    (2)、应将定值电阻(选填“R3”或“R4”或“R5”)与电流表并联;
    (3)、实验小组根据该实验电路原理图进行实验,以电流表示数I为横坐标,电压表示数U为纵坐标,作出UI图线(U、I都用国际单位),求出该图线的斜率为k,则待测电阻Rx的表达式为(相应电阻代入具体数值)。
  • 12、如图为一个透明光学元件的截面图,左侧为矩形,BC边水平,AB边长为6cm,AD边长为53cm , 右侧边界是半径为6cm的四分之一圆弧。一束单色光由空气从左侧边界上距B1cmP点与水平线成45°角射入光学元件,在元件中第一次到达边界的位置为D点。已知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3×108m/s。求:

    (1)该光学元件的折射率;

    (2)光束从入射至第一次离开光学元件所用的时间(结果可用根号表示)。

       

  • 13、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图(a)是t=0时刻的波形图;P是介质中平衡位置位于x=2m处的质点,其振动图像如图(b)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波速为2m/s B、振幅为6cm C、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 D、t=2st=9s内质点P运动的路程为14m E、平衡位置位于x=2.5mx=22.5m处的两质点振动情况总是相反
  • 14、在城市公交站附近,经常看到有乘客追赶公交车。一高中学生在距正前方公交车车头x0=28m处以v=6m/s的速率匀速追赶公交车,同时公交车刚好由静止启动以大小为a1=1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1)该学生能否追至公交车车头处?若能,需要多长时间?若不能,和公交车车头的最短距离为多少?

    (2)若题中为另一学生追赶公交车,看到公交车启动后,他立即以大小为v0=4m/s的初速度、大小为a2=4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达到最大速率v1=8m/s后做匀速直线运动,其他条件不变,该学生能否追至公交车车头处?若能,需要多长时间?若不能,和公交车车头的最短距离为多少?

    (3)若题中为一中年乘客追赶公交车,他只能以v0=4m/s的速率匀速追赶,司机能够通过后视镜看到离车头L=22m以内的物体,如果乘客能在后视镜中保留1.5s以上,司机即可留意到乘客从而停车等候,其他条件不变,该乘客能否成功登上公交车?(通过计算说明理由)

  • 15、一斜面体静止在粗粘水平地面上,斜面的倾角为θ , 将一质量为m的物块放在斜面上时恰好匀速下滑。现用与斜面成α角(未知)的外力F(大小未知)拉着物块在斜面上匀速上滑,如图所示。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 斜面体始终保持静止状态。

    (1)求物块与斜面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当α=0°时,求外力F的大小和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大小;

    (3)当αθ满足何种关系时,外力F有最小值,并求此最小值。

       

  • 16、某学校老师用无人机拍摄学生在操场做操时青春活力的画面,该老师操作遥控按键使无人机从地面上由静止开始以大小为a=23m/s2的加速度竖直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6s无人机出现故障,自动关闭动力系统,一段时间后落回地面,重力加速度大小取g=10m/s2 , 忽略空气阻力。求:

    (1)无人机出现故障时的速度大小和离地面的高度;

    (2)关闭动力系统后,无人机在空中运动的时间。

  • 17、某同学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情况如图(a)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O为橡皮条与两细绳的结点,OBOC为细绳,图(b)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标号)。

    A.使用弹簧测力计时,施力方向应沿测力计轴线,读数时视线应正对测力计刻度

    B.测量时,橡皮条、细绳和弹簧测力计应贴近并平行于木板

    C.同一次实验中,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和用两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结点O的位置可以不同

    D.在已记录结点位置的情况下,确定一个拉力的方向需要再选择两个相距较远的点

    (2)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填标号)。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3)图(b)的FF'两力中,F1F2合力的实际值。

    (4)若只有一个弹簧测力计,为了完成该实验至少需要(填“2”3”或“4”)次把橡皮条结点拉到O点。

  • 18、用如图(a)所示装置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某同学得到一条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如图(b)所示,各个计数点已经在纸带上标出,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2s , 各个计数点到计数点1的距离分别为x1=10.14cmx2=21.88cmx3=35.18cmx4=50.10cmx5=66.58cmx6=84.66cm

       

    (1)根据上述数据可判断该木块在这段时间内近似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判断的理由是

    (2)在打计数点2时,该木块的速度大小为v=m/s(保留2位有效数字)。

    (3)这段时间内该木块的加速度大小为a=m/s2(保留2位有效数字)。

  • 19、如图(a),为了测试智能汽车自动防撞系统的性能,智能汽车在水平面匀速直线前行,通过激光雷达和传感器检测到车头正前方26m处有静止障碍物时,系统立即自动控制汽车,使之做加速度大小为a1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并向驾驶员发出警告,驾驶员在此次测试中未进行任何操作,汽车继续前行至某处时自动触发“紧急制动”,即在切断动力系统的同时提供阻力使汽车做加速度大小为a2的匀减速直线运 动,最终该汽车恰好没有与障碍物发生碰撞。全程汽车速度的平方随位移变化的图像如图(b)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速度大小a1=2m/s2 B、加速度大小a2=4m/s2 C、从做减速运动开始计时,经过5s , 汽车的位移大小为24m D、从做减速运动开始计时,经过5s , 汽车的平均速度大小为5.2m/s
  • 20、工人为某小区安装空调外机时,由于操作不慎,一膨胀螺丝从16楼地面等高处由静止下落到1楼的草坪上。已知每层楼层高为3m , 忽略空气阻力和膨胀螺丝的大小,重力加速度大小取g=10m/s2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膨胀螺丝的下落时间为3s B、膨胀螺丝落地前瞬间的速度大小为815m/s C、膨胀螺丝经过15楼和12楼所用时间之比为1:23 D、膨胀螺丝经过15楼和12楼所用时间之比为1:2
上一页 1165 1166 1167 1168 1169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