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如图所示,登山运动中,小张用0.8m/s的速度由营地x爬到山顶y。在山道上通过的路程是2.4km,相对于x升高了1.2km,随即小张以1.2m/s的速度返回营地,x、y的水平距离为1.6km。

    (1)求小张由x运动到y的位移的大小。

    (2)求小张整个往返过程中的平均速率。

    (3)小张的朋友小李从x点爬山,他比小张晚5min出发,平均速率为0.7m/s,结果两人同时到达山顶,问小李由x爬到y共通过了多少路程?

  • 2、某人从一竖直枯井的井口处静止释放一石头并开始计时,经2.5s听到石头落底声。不计空气阻力及声音传播的时间,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枯井的深度H;

    (2)石头落底前瞬间的速度v;

    (3)石头在落底前最后1s内下落的高度h。

  • 3、某同学在利用图甲装置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时,对打出的一条纸带进行研究(如图乙),从0点开始每5个计时点点取一个计数点(电源频率为50赫兹),计数点分别为1、2、3、4、5,该同学已求出部分计数点对应的速度,其数值见下表。

    计数点

    1

    2

    3

    4

    5

    速度/(ms1

    0.10


    0.16

    0.25

    0.30

    (1)、若该同学测得:x2=1.24cmx3=1.76cm , 请帮助他求出计数点2的速度为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根据以上数据在所给的坐标纸中作出小车的v-t图线(适当标出横、纵坐标刻度)。

    (3)、根据图像,速度计算结果存在明显错误的计数点为
    (4)、根据图像可得计数点0对应的速度为m/s,加速度为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 4、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测量当地重力加速度g

    (1)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

    A.用秒表测量重物运动的时间

    B.安装纸带时应使重物靠近打点计时器

    C.先松开上方夹子释放纸带,再接通电源

    D.每打完一条纸带应及时切断电源,防止打点计时器过热损坏

    (2)按正确的步骤操作多次实验后,该同学得到一条点迹清晰纸带的部分如图乙示,已知打点计时器的工作频率为50Hz , 图中ABCDEFG为相邻的计数点.已知d1=2.13cmd2=4.64cmd3=7.54cmd4=10.84cmd5=14.52cmd6=18.58cm。则在打E点时,重物下落的速度大小为m/s , 测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m/s2。(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 5、交通信号“绿波”控制系统一般被称为“绿波带”,它是根据车辆运行情况对各路口红绿灯进行协调,使车辆通过时能连续获得一路绿灯.在南昌一条笔直的公路上依次设置三盏交通信号灯L1、L2和L3 , L2与L1相距800m,L3与L2相距400m.每盏信号灯显示绿色的时间间隔都是20s,显示红色的时间间隔都是40s.L1与L3同时显示绿色,L2则在L1显示红色经历了10s时开始显示绿色.规定车辆通过三盏信号灯经历的时间不得超过150s.则有:
    A、若有一辆匀速向前行驶的汽车通过L1的时刻正好是L1刚开始显示绿色的时刻,则此汽车能不停顿地通过三盏信号灯的最大速率20m/s B、若有一辆匀速向前行驶的汽车通过L1的时刻正好是L1刚开始显示绿色的时刻,则此汽车能不停顿地通过三盏信号灯的最大速率16m/s C、若一辆匀速向前行驶的自行车通过L1的时刻是L1显示绿色经历了10s的时刻,则此自行车能不停顿地通过三盏信号灯的最小速率是607m/s D、若一辆匀速向前行驶的自行车通过L1的时刻是L1显示绿色经历了10s的时刻,则此自行车能不停顿地通过三盏信号灯的最小速率是12013m/s
  • 6、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超速是非常危险的,为防止汽车超速,高速公路都装有测汽车速度的装置。如图甲所示为超声波测速仪测汽车速度的示意图,测速仪A可发出并接收超声波信号,根据发出和接收到的信号可以推测出被测汽车的速度,如图乙所示是以测速仪所在位置为参考点,测速仪连续发出的两个超声波信号的xt图像,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离测速仪越来越远 B、超声波信号的速度是x2x1t2t1 C、汽车在t1t2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x2x1t2t1 D、在测速仪发出两个超声波信号的时间间隔内,汽车通过的位移为x2x1
  • 7、近日,武汉交通发展战略研究院发布了“武汉2035年市域轨道交通线路规划图”。根据规划,至2035年武汉将规划形成“环网交织、快线穿城、轴向放射”总规模1300公里的市域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地铁作为出行的交通工具。如图所示,t=0时,列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一节车厢的前端恰好与站台边感应门的一根立柱对齐。t=6s时,第一节车厢末端恰好通过这根立柱所在位置,全部车厢通过立柱所用时间18s。设各节车厢的长度相等,不计车厢间距离。则(       )

       

    A、该列车共有9节车厢 B、第2个6s内有4节车厢通过这根立柱 C、最后一节车厢通过这根立柱的时间为18122s D、第4节车厢通过这根立柱的末速度大于整列车通过立柱的平均速度
  • 8、如图所示,在一个桌面上方有三个金属小球a、b、c,离桌面的高度分别为h1:h2:h3=3:2:1。若先后顺次释放a、b、c,球刚好同时落到桌面上,不计空气阻力,则(  )

    A、三者到达桌面时的速度大小之比是3:2:1 B、三者运动时间之比为3:2:1 C、b与a开始下落的时间差小于c与b开始下落的时间差 D、若三个小球同时释放,落至桌面的时间之比为32:21:1
  • 9、近期,一段特殊的“飙车”视频红遍网络,视频中,一辆和谐号动车正和一辆复兴号动车互相追赶(如图甲)。两车并排做直线运动,其v-t图像如图乙所示,t=0时,两车车头刚好并排,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0s末和谐号的加速度比复兴号的大 B、图乙中复兴号的最大速度为78m/s C、0到32s内,在32s末两车车头相距最远 D、两车头在32s末再次并排
  • 10、2024年9月11日12时,由蓝箭航天空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朱雀三号VTVL-1可重复使用垂直起降回收试验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圆满完成十公里级垂直起降返回飞行试验。如图为某次回收火箭减速降落时所拍摄的照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火箭降落过程中,其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相同 B、火箭的速度越小,其加速度一定越小 C、火箭落地的瞬间,其加速度一定为零 D、火箭速度的变化率越大,其加速度就越大
  • 11、如图所示,电动公交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进站,进站前连续经过RST三点,已知ST间的距离等于RS间距离,RS段的平均速度是12m/sST段的平均速度是6m/s , 则公交车经过S点时的瞬时速度为(       )

    A、10m/s B、9m/s C、310m/s D、8m/s
  • 12、一小球从5m高处自由落下,被地板弹起后,上升高度为3.2m,整个过程用时2s,则小球在整个过程中通过的位移和平均速度的大小分别为(  )
    A、1.8m,0.9m/s B、1.8m,4.1m/s C、8.2m,0.9m/s D、2m,4.1m/s
  • 13、第19届亚洲运动会于2023年9月在中国杭州举行。杭州是中国第三个取得夏季亚运会主办权的城市,图中的“莲花碗”是田径的主赛场,下列关于亚运会田径项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短跑运动员跑100m200m都是指位移 B、在田径200m比赛中,跑步运动员的比赛成绩为19秒88,则运动员的平均速度约为10m/s C、在田径200m比赛中,跑步运动员的比赛成绩19秒88是一个时间间隔 D、高水平运动员400m比赛的平均速度有可能大于其他运动员200m比赛的平均速度
  • 14、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研究排球运动员的扣球动作时,排球可以看成质点 B、研究跨栏运动员的跨栏动作时,运动员可以看成质点 C、研究短道速滑运动员的运动轨迹时,运动员可以看成质点 D、研究载人飞船的姿态调整时,飞船可以看成质点
  • 15、物块M在静止的传送带上匀速下滑时,传送带突然转动,传送带转动的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则传送带转动后(  )

    A、M将减速下滑 B、M仍匀速下滑 C、M受到的摩擦力变小 D、M受到的摩擦力变大
  • 16、有一种研究磁约束核聚变的实验装置,需要将加速到较高速度的离子束变成中性粒子束,那些没有被中性化的高速带电离子要通过“偏转系统”从粒子束中剥离出来。“偏转系统”的原理如图甲所示,均匀分布的混合粒子束先以相同的水平速度通过加有电压为U(U可以调节),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1、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区域I,再进入方向垂直纸面向外的磁场区域II。中性粒子继续沿原来的方向运动,被接收器接收;未被中性化的带电粒子一部分打到区域I的下极板被吸收后不可再利用,另一部分则进入区域II后发生偏转,若能被吞噬板吞噬则可以再利用。已知未被中性化的粒子带正电,电荷量为q、质量为m,区域I中的两极板长度为L、极板间距为12L , 吞噬板长度为L,不考虑粒子重力及混合粒子间的相互作用。若两极板间电压U=0时,恰好没有带电粒子进入区域II。

    (1)求混合粒子束进入区域I的初速度v0

    (2)若所有粒子都能进入区域II,求此时区域I所加电压U0

    (3)由(2),若区域I所加电压变为1+kU0(k为常数且0<k1),可以把带电粒子在区域I中的运动近似看成类平抛运动,求能进入区域II的带电粒子占总带电粒子数的比例;

    (4)由(3),若所加电压在U0~1+kU0(k为常数且0<k1)内随时间小幅度线性波动(粒子在区域I中运动时间极短),规律如图乙所示。已知区域II的边界足够大,要求所有能进入区域II的带电粒子全部被吞噬板吞噬,求区域II的磁感应强度大小B2的取值范围。

  • 17、如图所示,同一水平面内间距为l=0.2m的平行粗糙长直金属轨道与相同间距、半径为r=0.5m的四分之一光滑竖直金属圆弧轨道在c、d处由绝缘材料平滑连接,cd两侧分别接有阻值为R1=R2=1.0Ω的电阻,电源电动势为E=6V , 电源内阻及轨道电阻不计。整个装置处在一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2.0T。现单刀双掷开关S处于断开状态,有一根电阻不计、长度L=0.3m、质量M=0.2kg的金属棒从轨道最高位置ab处在外力作用下以速度v=5m/s沿圆弧轨道向下做匀速圆周运动,到达cd时撤去外力。金属棒与水平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R1右侧水平轨道足够长。求:

    (1)金属棒到达圆弧轨道最低点时棒中电流的大小及方向;

    (2)金属棒在cd右侧圆弧轨道上运动的过程中,通过电阻R2的电荷量及电阻R2上产生的热量;

    (3)若金属棒到达cd时,将开关S接1,金属棒向左运动直到速度减为0,若此过程中通过R1的电荷量为0.5C,求金属棒向左运动的时间t;

    (4)若金属棒到达cd时,将开关S接2,求此后运动过程中金属棒的最终速度vm

  • 18、物理兴趣小组自制了一套游戏装置,该装置可以简化为如图所示的模型:由同一竖直平面内的水平轨道OA、半径为R1=0.6m的半圆单层轨道ABC、半径为R2=0.1m的半圆圆管轨道CDE、平台EF和IJ、凹槽FGHI组成,且各段平滑连接。凹槽里停放着一辆质量为M=0.1kg的无动力摆渡车Q并紧靠在竖直侧壁FG处,其长度L1=1m且上表面与平台EF、IJ平齐。水平面OA的左端通过挡板固定一个弹簧,可以通过压缩弹簧发射小滑块P,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为Epm=3.6J。小明同学选择质量为m=0.1kg的滑块P参与游戏,游戏成功的标准是通过弹簧发射出去的滑块能停在平台的目标区IJ段。已知凹槽GH段足够长,滑块滑上摆渡车后,能在摆渡车Q到达IH前与其共速,摆渡车Q与侧壁IH相撞后立即停止,滑块P与摆渡车Q上表面及平台IJ段的动摩擦因数都是μ=0.5 , 其他摩擦都不计,IJ段长度L2=1.2m

    (1)若小明以最大弹性势能弹出滑块P,求滑块经过与圆心O1等高的B点时对轨道的压力;

    (2)某次游戏中,小明通过弹簧发射出去的滑块P运动到E点时的速度v1=2m/s , 求滑块最终所停位置距I点的距离;

    (3)如果滑块P弹出后最终能成功停在目标区IJ段,则发射时的弹性势能应满足什么要求?

  • 19、固定在水平地面开口向上的圆柱形绝热气缸如图所示,用质量m=2kg的绝热活塞密封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活塞可以在气缸内无摩擦移动。活塞下端与气缸底部间连接一劲度系数k=1000N/m的轻质弹簧。初始时,活塞与缸底的距离H=40cm , 弹簧正好处于原长,缸内气体温度T1=309K。已知大气压强P0=1.01×105Pa , 活塞横截面积S=100cm2 , 不计弹簧的质量和体积。

    (1)求初始状态时缸内气体的压强p1

    (2)现通过电热丝R加热缸内气体,使活塞缓慢上升4cm,求此时缸内气体的温度T2

    (3)在满足(2)的整个过程中,缸内气体的内能增加158J,求其吸收的热量Q。

  • 20、下列有关物理实验的操作及误差说法正确的是(  )

    A、如图甲,在“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实验中,为了准确得到合力与分力的关系,要通过作力的示意图来表示合力与分力 B、如图乙,在计算油膜面积时,若只数完整的方格数,则油酸分子直径的测量值会偏大 C、如图丙,在“探究气体等温变化的规律”实验中,应当尽可能快速移动注射器的柱塞 D、如图丁,在“测量玻璃砖的折射率”实验中,玻璃砖的宽度应适当大一些,且大头针应垂直插在纸面上
上一页 1040 1041 1042 1043 1044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