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将物体各部分受到的重力视为集中作用在重心,这里用到的研究方法是(  )
    A、理想模型法 B、控制变量法 C、等效替代法 D、理想实验法
  • 2、“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十七条规定:机动车行经人行横道应减速行驶;遇行人正在通过人行横道时,应停车让行,当人行横道上有行人时,汽车不得越过停车线。如图所示,某行人即将过人行横道时,以大小为v0=1m/s的速度匀速行走,一辆无人驾驶测试车在直线道路上向前匀速运动。当行人在距离车道d=1.5m时,测试车在距停车线S0=40m的位置,车速大小为v1=15m/s此时测试车感知到行人准备过马路的情况立即采取刹车措施,加速度大小为a1=5m/s2 , 马路宽D=6m,当人完全穿过马路后,测试车重新开始加速并恢复到原来的速度行驶,测试车加速与减速时的加速度大小相同。

    (1)、若测试车持续减速,求当行人踏上人行横道时测试车的速度大小;
    (2)、若测试车持续减速,能否在到达停车线前停止下来,若能,求出测试车停下来时距停车线的距离;
    (3)、若测试车感知到行人准备过马路的情况,立即采取刹车措施且在其应变过程中先做匀减速运动,后做匀速运动,在行人恰好离开人行横道时测试车刚好到达停车线,之后加速恢复到原车速。求从测试车开始减速到恢复原车速,求因行人过马路而多用的时间?
  • 3、汽车在公路上出现故障时,应在车后放置三角警示牌(如图)以提醒后面的汽车。在某一最高限速为108km/h的路段,一货车因故障停下来检修,当时由于天气原因视线不好,驾驶员只能看清前方80m的物体,设一般汽车司机的反应时间为0.5s,紧急刹车时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求:

    (1)、汽车从发现情况到最终停止所用的最短时间;
    (2)、汽车司机的停车距离;
    (3)、为保证检修司机的安全,警示牌与货车的距离至少为多少?小汽车运动到三角警示牌时的最小速度为多少?
  • 4、如图所示,小刚和小明制作了一把“反应时间尺”,用来测量各自的反应时间。受测者小刚将手放在刻度尺的下端准备,当他看到小明释放尺子时立即用手捏住下落的尺子,根据小刚的手捏住尺子的位置所对应的时间,即为其反应时间。

    (1)、请说明一下“反应时间尺”的制作原理。
    (2)、下列各图中哪一把反应尺的刻度线是正确的?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下图中反应时间尺(单位:10-2s)]

    A.B.C.D.

    (3)、在制作反应尺或测试反应时间实验中,有哪些注意事项?(至少写出两点)
  • 5、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中:
    (1)、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有______;
    A、打点计时器应安装在长木板的有滑轮一端 B、在释放小车前,小车要靠近打点计时器 C、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 D、两相邻测量点间的时间间隔必须是0.1s E、vt图线处理数据时,必须用平滑的曲线连接所有的点
    (2)、在“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接在50Hz的低压交流电源上,记录了小车的加速运动情况,在纸带上确定出A、B、C、D、E、F、G共7个计数点。其相邻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之间有四个点未画出。

    ①在实验中,这条纸带的(左或右)端与小车相连;

    ②试根据纸带上各个计数点间的距离,计算出打下B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vB=m/s , 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m/s2。(本题计算结果均保留3位有效数字)

    ③若实验时交流电的频率大于50Hz,则加速度的测量值(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真实值。

  • 6、为了测定气垫导轨上滑块的加速度,滑块上安装了宽度为0.03m的遮光条.如图,滑块在牵引力作用下先后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计时器记录了遮光条通过第一光电门的时间Δt1为0.30s,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Δt2为0.10s,遮光条从开始遮住第一个光电门到开始遮住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Δt为4.0s。

    (1)、滑块经过第一个光电门和第二个光电门时的速度大小分别是m/s和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该过程中滑块的加速度大小为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 7、甲、乙两小船在同一地点同时开始往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提供的信息可知(  )

    A、甲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乙船做匀速直线运动 B、第6s末乙未追上甲 C、在乙追上甲之前,甲、乙两船的最远距离为15m D、第8s末甲、乙两船相遇,且离出发点的距离为32m
  • 8、如图为某高速公路出口的ETC通道示意图。一汽车驶入通道,到达O点的速度v0=20m/s,此时开始减速,到达M时速度减至v=4m/s,并以4m/s的速度匀速通过MN区,汽车从O运动到N共用时10s,v-t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4m/s2 B、O、M间中点的速度为12m/s C、O、M间的距离为48m D、汽车在ON段平均速度大小为7.2m/s
  • 9、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为x=5t+t2(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则该质点(  )
    A、第1s内的位移大小是9m B、前3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是8m/s C、第3s末的速度大小是8m/s D、任意1s内的速度增量都是2m/s
  • 10、广州地铁18号线列车的最高速度为160km/h(约44m/s),设列车匀加速出站和匀减速进站的时间均为40s,则列车在轨道平直,距离为8360m的两站点间运行的最短时间约为(  )
    A、230s B、200s C、160s D、150s
  • 11、2024年8月6日,在巴黎奥运会跳水项目女子10米跳台决赛中,中国选手全红婵获得金牌,另一名中国选手陈芋汐获得银牌。最后一跳中,全红婵从跳台上竖直向上跃起,跃起后重心升高0.45m达到最高点,下落时身体竖直手先入水。空气阻力忽略不计,全过程水平方向的运动忽略不计,重力加速度g取10m/s2。则(  )

    A、全红婵从跳起到入水经过的路程为10m B、全红婵向上跃起时的速度大小为3m/s C、全红婵起跳后经0.4s到达最高点 D、全红婵到达最高点前0.1s重心上升的位移为0.06m
  • 12、“区间测速”就是在两个抓拍点安装探头,测出同一辆车通过这两个点的时间,再根据两点间的距离算出该车在这一区间路段的平均车速,如果超过该路段的最高限速,即被判为超速。如图所示,在顺德到广州的高速公路上有一段平直公路,抓拍点A、B相距30km,一辆轿车10点31分通过抓拍点A的速度为100km/h , 10点41分通过抓拍点B的速度为110km/h , 该路段最高限速120km/h。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轿车通过抓拍点A、B时会判为超速 B、该轿车通过抓拍点A、B时不会判为超速,说明该车始终未超速 C、该轿车在该区间内行驶会判为超速 D、该轿车在该区间内行驶时速度一定小于120km/h
  • 13、某品牌车有多种车型,如30TFSI、35TFSI、50TFSI,(每个车型字母前的数字称为G值),G值用来表现车型的整体加速度,数字越大,加速越快。G值的大小为车辆从静止开始加速到100km/h的平均加速度数值(其单位为国际基本单位)再乘以10。如图为该品牌车某一型号的尾标,其值为50TFSI,则该型号车从静止开始加速到100km/h的时间约为(  )

    A、6.3 s B、7.2s C、5.6 s D、8.5s
  • 14、2024年6月25日14时7分,嫦娥六号返回器携带来自月背的月球样品安全着陆。这次探月工程突破了月球逆行轨道设计与控制、月背智能快速采样、月背起飞上升等关键技术。如图为某次嫦娥六号为躲避陨石坑的一段飞行路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2024年6月25日14时7分指的是时间间隔 B、研究嫦娥六号月背智能快速采样姿态时,可以把它简化成质点 C、嫦娥六号由图中O点到B点的平均速率一定大于此过程的平均速度的大小 D、嫦娥六号月背起飞上升的过程中,以嫦娥六号为参考系,月球是静止不动的
  • 15、在2024年巴黎奥运会上中国健儿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获得了40枚金牌、27枚银牌和24枚铜牌的佳绩推迟。在下列奥运会的比赛项目中评判比赛成绩时,运动员可视为质点的是(  )
    A、花样游泳 B、高台跳水 C、20公里竞走 D、体操
  • 16、汽车甲、乙(均视为质点)在平直公路的两相邻车道上朝同一方向行驶。t=0时刻汽车甲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汽车乙在其后方x0=9.6m处以初速度v0=6m/s开始做加速度a2=0.6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t1=5s时两车速度大小第一次相等。汽车甲加速至v1=18m/s后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汽车乙加速至v2=21m/s后也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求:
    (1)、汽车甲加速时的加速度大小a1
    (2)、汽车甲做匀速直线运动前两车相遇的时刻t2
    (3)、两车第三次相遇的时刻t3
  • 17、如图所示,质量M=1kg的水平木板置于水平桌面上,其右端固定一轻挡板,木板上放置着质量m1=0.5kg的物块A,挡板与物块A间有长度L=10cm的水平轻弹簧。木板右端通过水平细线跨过桌面边缘的定滑轮连接着质量m2=0.3kg的物块B,轻推木板(物块A始终相对于木板静止)后物块B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轻弹簧的劲度系数k=100N/m , 原长L0=8cm , 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10m/s2 , 求:

    (1)、物块A对木板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
    (2)、木板对桌面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
    (3)、木板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 18、某运动员进行100m短跑训练时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运动了t1=4s速度达到v1=8m/s , 接着维持该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直至到达终点,经过终点后运动员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继续运动的位移大小x=32m时速度减为0,求:
    (1)、运动员加速时的加速度大小a
    (2)、运动员加速运动的位移大小x1
    (3)、运动员从起跑到最终静止的总时间t
  • 19、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物块在水平桌面上的运动规律。

    (1)、实验时应在释放物块(填“前”或“后”)开启打点计时器。
    (2)、实验时得到一条纸带的部分计数点如图乙所示,纸带上打出相邻两个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纸带上打出B点时物块的速度大小vB= , 物块的加速度大小a=(均用题中和图乙中给定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3)、再次实验时取出砂桶中的一定质量砂子后,轻推物块,发现在砂桶落地前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点迹均匀,用天平分别测出物块的质量m1、砂和砂桶的质量m2。若不计纸带与打点计时器间的摩擦,则物块与水平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用给定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 20、一小车在重物牵引下拖着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沿平直轨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的一段如图所示,1、2、3为相邻的三个计数点,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四个计时点未画出。已知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为0.02s

    (1)、下列关于打点计时器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打点计时器接的电源可能是直流电源 B、实验时应先释放小车再启动打点计时器 C、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的点迹越疏,小车运动的速度越大 D、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的点迹越疏,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越长
    (2)、根据纸带上测出的数据可知,纸带上打出点1,2的时间间隔T=s , 纸带上打出点2时小车的速度大小v=m/s , 小车的加速度大小a=m/s2。(计算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上一页 577 578 579 580 581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