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如图,一绝热容器被隔板K隔开成A、B两部分。已知A内有一定量的稀薄气体,B内为真空。抽开隔板K后,A内气体进入B,最终达到平衡状态。此过程中气体内能的变化情况为(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
  • 2、如图是单摆做阻尼振动的位移-时间图像,比较摆球在P与N时刻的势能、动能、机械能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势能P>N B、动能P>N C、动能P<N D、机械能P<N
  • 3、火车上有一个声源发出频率一定的乐音。当火车静止、观察者也静止时,观察者听到并记住了这个乐音的音调。以下哪种情况中,观察者听到这个乐音的音调比原来低(  )
    A、观察者静止,火车向他驶来 B、观察者静止,火车离他驶去 C、火车静止,观察者乘汽车向着火车运动 D、火车向他驶来,观察者乘汽车向着火车运动
  • 4、城市进入高楼时代后,高空坠物已成为危害极大的社会安全问题。一则安全警示广告,非常形象地描述了高空坠物对人伤害的严重性。小明同学用下面的实例来检验广告词的科学性:设一个50g的鸡蛋从18楼的窗户自由落下,相邻楼层的高度差为3m,与地面撞击时鸡蛋的竖直高度为5cm,认为鸡蛋下沿落地后,鸡蛋上沿的运动是匀减速运动,并且上沿运动到地面时恰好静止,以鸡蛋的上、下沿落地的时间间隔作为鸡蛋与地面的撞击时间,不计空气阻力。试估算从18楼下落的鸡蛋对地面的平均冲击力约为(  )
    A、300N B、400N C、500N D、600N
  • 5、如图所示,由紫光与红光混合的细光束从底面镀银的半圆形玻璃砖顶点A以入射角θ=60°射入玻璃砖,已知该玻璃砖对紫光与红光的折射率分别为n1、n2(n1>n2>62),光束在玻璃砖半圆弧面上发生折射时不考虑反射,紫光与红光在玻璃砖内传播的时间分别为t1、t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t1>t2 B、t1=t2 C、t1<t2 D、t1≤t2
  • 6、图(a)为一机械波在t=4s时的图像,P、Q为平衡位置在1m和2m的两质点,图(b)为质点P的振动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 B、质点P经过2s迁移到Q点 C、该波波速为1m/s D、t=0s时,质点Q在正方向最大位移处
  • 7、物流公司卸载货物时,通过滑轨把货物从卡车中直接运送到台阶下某处,如图所示,倾斜滑轨AB与水平面夹角θ=37° , 长度l1=5m;水平滑轨CD长度可调,两滑轨间用半径为R=1m的光滑圆弧轨道平滑连接(滑轨AB、CD均与圆弧轨道BC相切),C为圆弧轨道最低点。若某质量m=1kg的货物从倾斜滑轨顶端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其与滑轨AB、CD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3 , 货物可视为质点,重力加速度g=10m/s2cos37°=0.8sin37°=0.6。求:

    (1)货物滑到倾斜滑轨末端B时速度vB的大小;

    (2)若货物恰好停在水平滑轨的右端D点,求水平滑轨CD的长度l2

    (3)为保证货物安全,施加在货物上的作用力不得超过60N,试通过计算说明货物在卸载过程中是否安全。

       

  • 8、一空间探测器进入某行星的引力范围后,绕该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该行星的半径为R,探测器运行轨道在其表面上空高为h处,运行周期为T,引力常量为G。求:

    (1)该探测器的角速度ω;

    (2)该行星的质量M;

    (3)若在该行星表面发射一颗绕其做圆周运动的卫星,最小的发射速度v。

  • 9、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方存在大小为E的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一带电小球(可视为质点)用轻质绝缘细线悬挂于O点,小球带电荷量为+q,静止时距地面的高度为h,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37° , 重力加速度为g(sin37°=0.6,cos37°=0.8,不计空气阻力)。求:

    (1)小球的质量;

    (2)若用绝缘剪刀将细线剪断,带电小球落地瞬间的动能。

       

  • 10、在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中,实验得到如图乙所示一条纸带。在纸带上连续选取若干个计时点,测得各计时点到起点O的距离为hAhBhC

           

    (1)(单选)关于上述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重锤最好选择密度较大、质量较大的金属块        B.实验操作时先释放重锤,后接通电源

    C.实验中必须要用到的实验仪器是天平        D.实验数据处理时用v=gt求各点速度

    (2)已知打点计时器打点周期为T,则B点速度大小为。(可用ThAhBhC表示)

    (3)在实验操作正确的情况下,依据相同的方法计算其他各点速度,描绘v2h图像,忽略重锤所受阻力,理论上分析,以下图像合理的是

    A.     B.   C.       D.   

  • 11、如图所示,小球与水平桌面上的物块用一根细线相连,将小球拉至A点(细线水平伸直),在B点固定一水平的光滑钉子。现由静止释放小球,小球运动过程中,物块保持静止不动。则(  )

       

    A、若将钉子沿水平方向向左平移一小段距离,小球运动过程中,物块可能会滑动 B、物块是否滑动与AB间距离无关 C、若桌面光滑,物块将会运动,且任一时刻其速度大小与小球的速度大小相同 D、若桌面光滑,小球从释放到运动到最低点的过程中(物块未滑离桌面),小球的机械能减少
  • 12、质量m=1kg的物体静止于粗糙水平地面上,现对物体施加平行于水平地面的恒定拉力F,作用4s后撤去恒定拉力F。物体运动的速度一时间(vt)图像如图所示,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10m/s2 , 则(       )

       

    A、物体运动的总位移大小为24m B、恒定拉力F的大小为2N C、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 D、物体在0~4s内与4s~6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1:2
  • 13、时钟是生活中常用的一种计时器,人们通过它来记录时间。中国历史上留有记载的四类计时器分别为:日晷、沙漏、机械钟、石英钟。如图所示为某个走时准确的石英钟,已知其时针、分针、秒针的长度之比为1∶1.5∶1.8,则以下关于其时针、分针与秒针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秒针的转动周期为60秒 B、时针、分针、秒针末端的线速度大小之比为1∶1.5∶1.8 C、时针、分针、秒针的角速度大小之比为1∶1.5∶1.8 D、时针、分针、秒针的转速之比为1∶12∶720
  • 14、中国古代屋脊两头,有一仰起的龙头,龙口吐出伸向天空且曲折的舌头,舌根连接一根直通地下的细铁丝,起到避雷的作用,当雷云放电接近房屋时,屋顶的避雷针顶端由于聚集大量电子而形成局部电场集中的空间。图中虚线为周围等差等势面的分布情况,一个不计重力的带电粒子在该电场中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粒子一定带正电,且ac>ab B、该粒子可能带负电,且ac>ab C、若该粒子从a运动到c,则该粒子在b点电势能要高于c点电势能 D、若该粒子从c运动到a,则该粒子在b点电势能要高于c点电势能
  • 15、打印机在正常工作的情况下,进纸系统每次只进一张纸。进纸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若图中有10张相同的纸,每张纸的质量为m,搓纸轮按图示方向转动并带动最上面的第1张纸向右运动,搓纸轮与纸张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 , 纸张与纸张之间、纸张与底部摩擦片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2 , 工作时搓纸轮对第1张纸压力大小为F。打印机正常工作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第2张纸与第3张纸之间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 B、第5张纸与第6张纸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μ2(F+5mg) C、第10张纸与摩擦片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μ2(F+mg) D、若μ12 , 进纸系统仍能正常进纸
  • 16、质量为1kg的物体被人用手由静止向上提高2m,这时物体的速度是4m/s,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不计一切阻力,g=10m/s2)(  )
    A、手对物体做功20J B、合外力对物体做功8J C、物体重力势能增加了20J D、物体机械能增加了28J
  • 17、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迹实际上是一个椭圆,太阳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如图所示,地球依次通过A、B、C、D四点的过程中,速度最大的点为(       )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 18、下列情形中,物体机械能守恒的是(       )
    A、在空中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小球 B、沿斜面匀速下滑的木箱 C、在水平路面上匀加速运动的汽车 D、加速上升的无人机
  • 19、空间探测器从某一星球表面竖直升空,发动机推力为恒力。探测器升空后发动机因故障突然关闭,探测器升空到落回星球表面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求:

    (1)该探测器在加速上升时的加速度大小及上升的最大高度H m

    (2)探测器落回星球表面的速度大小v;

    (3)探测器从最大高度到落回星球表面所用的时间t。

  • 20、在如图甲所示的“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中:

    (1)本实验选用了如图乙所示的打点计时器,它的工作电源是

    A.交流220V       B.直流220V       C.交流约为8V       D.直流约为8V

    (2)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有

    A.在释放小车前,小车要靠近打点计时器

    B.打点计时器应放在长木板的有滑轮一端

    C.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

    (3)小姜同学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确定出ABCDE共5个计数点。测得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1所示,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频率为50Hz

    ①试根据纸带上各个计数点间的距离,计算出打下D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vD=m/s;(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②选择合适的单位长度,在图2所示的坐标系中作出了小车的v-t图线,根据图线求出a=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上一页 526 527 528 529 53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