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如图所示,一轻质弹簧下端系一质量为m的书写式激光笔,组成一弹簧振子,并将其悬挂于教室内一体机白板的前方。使弹簧振子沿竖直方向上下自由振动,白板以速率v水平向左匀速运动,激光笔在白板上留下如图所示的书写印迹,图中相邻竖直虚线的间隔均为x0(未标出),印迹上P、Q两点的纵坐标为y0和-y0忽略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则(  )

    A、激光笔在留下PQ段印迹的过程中,弹簧弹力对激光笔做功为-2mgy0 B、该弹簧振子的振动周期为3x0v C、激光笔在留下P、Q两点时加速度相同 D、该弹簧振子的振幅为2y0
  • 2、在“天宫课堂”中,航天员们使用毛巾包好的乒乓球拍和水球进行了奇妙的“乒乓球”比赛。挥动球拍,击打漂浮在空中的水球,水球碰到球拍没有破裂,而是像乒乓球一样被弹开了。关于球拍与水球相互作用的过程,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球拍和水球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B、球拍和水球组成的系统动量不守恒 C、球拍对水球的冲量大于水球对球拍的冲量 D、球拍对水球的冲量小于水球对球拍的冲量
  • 3、火星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一半,火星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19 , 一位航天员连同航天服在地球上的质量为72kg。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1)、在火星上航天员所受的重力为多少?
    (2)、航天员在地球上可跳1.6m高,他以相同初速度在火星上可跳多高?
  • 4、频闪摄影是研究变速运动常用的实验手段。在暗室中,照相机的快门处于常开状态,频闪仪每隔一定时间发出一次短暂的强烈闪光,照亮运动的物体,于是胶片上记录了物体在几个闪光时刻的位置。某物理小组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他们分别在该装置正上方A处和右侧B处安装了频闪仪器并进行拍摄,得到的频闪照片如图乙,O为抛出点,P为抛出轨迹上某点。

    (1)乙图中,A处拍摄的频闪照片为(选填“a”或“b”)。

    (2)测得图乙a中OP距离为45 cm,b中OP距离为30 cm,已知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 , 则物体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 m/s,物体通过P点时的速度为 m/s。

  • 5、质量为m的小球由轻绳a和b分别系于一轻质细杆的A点和B点,如图所示,若两绳均伸直,绳b水平且长为l,绳a与水平方向成θ角。当轻杆绕竖直轴AB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时,小球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重力加速度为g)(  )

    A、a绳的张力不可能为零 B、a绳的张力随角速度ω的增大而增大 C、当角速度ω=gltanθ , b绳中才出现张力 D、若b绳突然被剪断,则a绳的张力一定发生变化
  • 6、如图甲所示,在杂技表演中,猴子沿竖直杆向上运动,其沿竖直方向的速度-时间(vy-t)图象如图乙所示,同时人顶着杆沿水平地面运动的位移-时间(x-t)图象如图丙所示。若以地面为参考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猴子的运动轨迹为直线 B、t=0时猴子的速度大小为8m/s C、猴子在0~2s内做加速度恒定的曲线运动 D、猴子在0~2s内的加速度大小为4m/s2
  • 7、物体受到几个外力的作用而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撤去其中的一个力而保持其余的力的大小方向都不变,则物体可能做(  )
    A、匀速直线运动 B、匀加速直线运动 C、匀变速曲线运动 D、匀速圆周运动
  • 8、如图所示,园林工人正在把一颗枯死的小树苗掰折,已知树苗的长度为L,该工人的两手与树苗的接触位置(树苗被掰折的过程手与树苗接触位置始终不变)距地面高为h , 树苗与地面的夹角为α时,该工人手水平向右的速度恰好为v , 则树苗转动的角速度为(  )

    A、ω=vL B、ω=vsinαh C、ω=vhsinα D、ω=vh
  • 9、一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10m/s,要渡过宽为240m、水流速度为8m/s的河流,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此船过河的最短时间30s B、船头的指向与上游河岸的夹角为53°船可以垂直到达正对岸 C、船垂直到达正对岸的实际航行速度是6m/s D、此船不可能垂直到达正对岸
  • 10、如图所示,轻杆长为L,一端固定在水平轴上的O点,另一端系一个小球(可视为质点).小球以O为圆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且能通过最高点,g为重力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通过最高点时速度可能小于gL B、小球通过最高点时所受轻杆的作用力不可能为零 C、小球通过最高点时所受轻杆的作用力随小球速度的增大而增大 D、小球通过最高点时所受轻杆的作用力随小球速度的增大而减小
  • 11、修正带结构如图所示,大小齿轮相互咬合,且大、小齿轮的半径之比为2:1 , a、b点分别位于大、小齿轮的边缘,则a、b点的角速度大小之比为(  )

    A、1:1 B、1:2 C、1:4 D、2:1
  • 12、如图所示,虚线MN、PQ之间存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两虚线间距离为d。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q>0的带电粒子,从a点由静止释放,经电压为U的电场加速后,由b点垂直进入水平匀强电场中,从MN上的某点c(图中未画出)离开,其速度与电场方向成30角。不计粒子的重力,求:

    (1)、粒子刚进入水平匀强电场时的速率v0
    (2)、粒子在水平匀强电场中的加速度大小a
    (3)、bc两点间的电势差Ubc
  • 13、如图所示,线圈平面与水平方向夹角θ=60 , 线圈平面面积S=0.4m2。空间中存在一范围足够大的匀强磁场,方向竖直向下,磁感应强度B=0.6T , 设此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为正,求:

    (1)、此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Φ
    (2)、把线圈以cd为轴顺时针转过120 , 穿过线圈磁通量的变化量ΔΦ
  • 14、某实验小组要描绘小灯泡(2.5V   0.5W)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室提供了以下器材:

    A.直流电源3V(内阻不计)

    B.直流电流表0~300mA(内阻约为5Ω)

    C.直流电流表0~600mA(内阻约为1Ω)

    D.直流电压表0~3V(内阻约为3kΩ)

    E.滑动变阻器0~100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0.5A)

    F.滑动变阻器0~10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2A)

    G.导线和开关

    实验要求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从零开始变化并能进行多次测量。

       

    (1)、实验中电流表应选用 , 滑动变阻器应选用。(填器材前的字母标号)
    (2)、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小灯泡I-U图线如图所示,由此可知,当电压为1.5V时,小灯泡的灯丝电阻为Ω(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如果将该小灯泡直接与电动势为2.5V、内阻为10Ω的电池连接,此时小灯泡的功率为W(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 15、小明同学在实验室找到一个半导体元件,为测量其电阻,进行如下的操作。
    (1)、先用多用电表进行测量,他先将红黑表笔插入多用电表的插孔,之后将多用电表开关旋至欧姆挡的“×100”挡后,接下来的操作是红黑表笔短接,进行(填“欧姆调零”或“机械调零”),再将红黑表笔分别与该半导体元件两端相接,多用电表指针偏转位置如图所示,则该元件的电阻值为Ω

    (2)、为更为精确的测量该元件的阻值,小明同学又找来了电压表(量程0~15V,电阻约6000Ω)和毫安表(量程0~100mA,电阻约100Ω)以及其他必要实验器材。为减小误差,他应选择(填“电流表外接法”或“电流表内接法”)的电路连接并进行测量,则测量的阻值(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该半导体元件在该状态下的真实电阻。
  • 16、在竖直平面内有一方向斜向上且与水平方向成α=30°的匀强电场,电场中有一质量为m,电量为q的带电小球,用长为L的不可伸长的绝缘细线悬挂于O点,如图所示.开始小球静止于M点,这时细线恰好为水平,现用外力将小球拉到最低点P,然后由静止释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小球到达M点时速度为零 B、小球达到M点时速度最大 C、小球运动到M点时绳的拉力大小为mg D、如果小球运动到M点时,细线突然断裂,小球将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 17、为了打击酒驾行为,交警常用酒精浓度检测仪对驾驶员进行酒精测试,如图甲是一款酒精浓度检测仪的简化电路,其电源电动势与内阻保持不变,R0为定值电阻,R为气敏电阻,其阻值随酒精浓度c成反比关系如图乙所示。当驾驶员呼出气体中酒精浓度c1=20mg/mL时,刚好达到酒驾标准;当驾驶员呼出气体酒精浓度为c2=80mg/mL时,则刚好达到醉驾标准。根据以上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当测试者呼出的气体中酒精浓度越低,电流表的示数越小 B、当测试者呼出的气体中酒精浓度越低,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示数比值越小 C、呼出气体中酒精浓度为c2时,电路中电流等于呼出气体中酒精浓度为c1时电路中电流的4倍 D、呼出气体中酒精浓度为c2时,电路中电流小于呼出气体中酒精浓度为c1时电路中电流的4倍
  • 18、“中国天眼”通过接收来自宇宙深处的电磁波探索宇宙。关于电磁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麦克斯韦从理论上预言了电磁波,并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B、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C、电磁波看不见,不具有能量 D、不同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大小相同
  • 19、关于静电的利用和防范,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静电喷漆时,被喷的金属件与油漆雾滴带异种电荷 B、油罐车在运输过程中会产生静电,车后拖一铁链可以防止静电产生危害 C、雷雨天,武当山金殿的屋顶常出现“雷火炼殿”的奇观,这是静电屏蔽现象 D、避雷针是利用尖端放电将云层中积聚的电荷导入大地,使建筑物避免雷击
  • 20、如图所示,虚线表示某电场的等势面,实线表示带电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运动的径迹,粒子在A点的加速度为aA、动能为EkA、电势能为EpA;在B点的加速度为aB、动能为EkB、电势能为EpB ,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aA<aB , EpA<EpB B、aA<aB , EpA > EpB C、aA>aB , EkA>EkB D、aA>aB , EkA<EkB
上一页 289 290 291 292 293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