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根处于自然状态的轻弹簧,左侧固定在竖直墙面上,弹簧的右侧有一物块以初速度v0向左运动,后与弹簧发生挤压并被弹回,已知弹簧的形变量始终在弹性限度内,则运动过程中( )A、物块的动量守恒 B、物块的机械能守恒 C、物块与轻弹簧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D、物块与轻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
2、我国自主设计制造的“山东号”航母,其舰载机依靠自身发动机动力加速至滑跃起飞。如图所示是供训练使用的跑道,若飞机从静止起飞时需通过长度为x1 的水平跑道和长度为的倾斜跑道。两跑道平滑连接,倾斜跑道末端离水平跑道高为h=6.4 m。质量的飞机起飞过程中发动机推力大小恒为 , 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若跑道固定于地面,飞机起飞过程中受到的阻力大小恒为其重力的0.1倍,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飞机视为质点且质量不变,求飞机(1)、在水平跑道运动的时间t1 ;(2)、在倾斜跑道的加速度大小a2;(3)、飞离倾斜跑道的速度大小 v2 。
-
3、在用高级沥青铺设的高速公路上,对汽车的设计限速是30m/s.汽车在这种路面上行驶时,它的轮胎与地面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车重的0.6倍.(g=10m/s2)
(1)如果汽车在这种高速路的水平弯道上拐弯,假设弯道的路面是水平的,其弯道的最小半径是多少?
(2)如果高速路上设计了圆弧拱桥做立交桥,要使汽车能够安全通过(不起飞)圆弧拱桥,这个圆弧拱桥的半径至少是多少?
(3)如果弯道的路面设计为倾斜(外高内低),弯道半径为120m,要使汽车通过此弯道时不产生侧向摩擦力,则弯道路面的倾斜角度是多少?
-
4、如图所示,轮滑训练场沿直线等间距地摆放着若干个定位锥筒,锥筒间距 , 某同学穿着轮滑鞋向右匀减速滑行。现测出他从1号锥筒运动到2号锥筒用时 , 从2号锥筒运动到3号锥筒用时 , 问:(1)、、这两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分别为多大?(2)、该同学滑行的加速度大小。
-
5、如图所示,一个人用一根长2m、只能承受86N拉力的绳子拴着一个质量为0.5kg的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已知圆心O离地面的高度。小球在转动到最低点时绳子恰好断了。(g取)(1)、绳子断时小球运动的角速度是多大?(2)、绳断后,小球落地点与抛出点间的水平距离是多少?
-
6、某班同学做“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1)、某同学经正确实验操作,获得如下图所示的3条纸带:一条纸带是利用空车与空桶实验所得,一条纸带是利用空车与加沙子的小桶实验所得,一条纸带是利用加钩码的小车与空桶实验所得。纸带上每相邻2个计数点之间均有4个计时点没有画出(电源频率50Hz)。
哪条纸带是利用加钩码的小车与空桶实验所得?答:(填“①”,“②”或“③”),这条纸带对应的加速度m/s2(保留2位有效数字):
(2)、某同学描绘图象后发现图线的末端发生了弯曲,如图所示,其原因是 。A、在实验前没有平衡摩擦力 B、小桶的总质量没有满足远小于小车的总质量 C、没有调节定滑轮高度使拉线与轨道板面平行 -
7、关于平抛运动的实验研究,可以采用多种方法。(1)、在“描绘平抛运动的轨迹”实验中,下列操作要求中,合理的是 。A、通过调节使斜槽的末端保持水平 B、斜槽必须光滑,否则影响平抛初速度大小 C、每次释放小球的位置可以不同 D、每次必须由静止释放小球 E、记录小球位置用的木条(或凹槽)每次必须严格地等距离下降(2)、用频闪照相技术拍下的两小球运动的频闪照片如图,频闪光源的频率为10Hz,a球从A点水平抛出的同时,b球自B点开始下落,背景的小方格为相同的正方形,不计阻力。根据照片显示的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重力加速度g取10m/s2)。A、不能确定a球沿竖直方向的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 B、根据照片信息可求出a球的水平速度大小为1m/s C、当a球与b球运动了0.2s时它们之间的距离最小 D、两球运动过程中的最小距离为0.2m
-
8、在“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实验中:(1)、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2)、已有器材:木板、白纸、图钉、细绳套、橡皮筋,还需选取下图中的器材有_________;A、
B、
C、
D、
(3)、橡皮筋和细绳套如图所示,需要记录的“结点”应选择(选填“O”或“”)。 -
9、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有一个光滑的圆弧轨道MN,其下端(即N端)与表面粗糙的水平传送带左端相切,轨道N端与传送带左端的距离可忽略不计.当传送带不动时,将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从光滑轨道上的位置由静止释放,小物块以速度v1滑上传送带,从它到达传送带左端开始计时,经过时间t1 , 小物块落到水平地面的Q点;若传送带以恒定速率v2沿顺时针方向运行,仍将小物块从光滑轨道上P位置由静止释放,同样从小物块到达传送带左端开始计时,经过时间t2 , 小物块落至水平面.关于小物块上述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传送带运动时,小物块的落地点可能仍在Q点 B、当传送带运动时,小物块的落地点可能在Q点左侧 C、若v1>v2 , 则一定有t1>t2 D、若v1<v2 , 则一定有t1>t2
-
10、如图所示,A、B、C分别是自行车的大齿轮/小齿轮和后轮边缘上的点。当自行车停在路边支起后轮,并用手摇动脚踏板带动后轮转动,A、B、C三点的线速度大小分别为、、 , 角速度大小分别为、、 , 则( )A、 B、 C、 D、
-
11、如图所示,河的宽度为L,河水流速为u,甲、乙两船均以静水中的速度v同时渡河。出发时两船相距2L,甲、乙船头均与岸边成60°角,且乙船恰好能直达正对岸的A点,则 ( )A、 B、甲船在A点左侧靠岸 C、甲乙两船到达对岸的时间不相等 D、甲乙两船可能在未到达对岸前相遇
-
12、如图所示,细绳穿过竖直的管子拴住一个小球,让小球在A高度处做水平面内的匀速圆周运动,现用力将细绳缓慢下拉,使小球在B高度处做水平面内的匀速圆周运动,A、B位置在同一竖直线上,不计一切摩擦,则( )A、线速度 B、角速度 C、向心加速度 D、向心力
-
13、如图所示,原地纵跳摸高是篮球和羽毛球重要的训练项目。训练过程中,运动员先由静止下蹲一段距离,然后发力跳起摸到了一定的高度。关于摸高过程中各阶段的分析正确的是( )A、运动员到达最高点时处于平衡状态 B、运动员离开地面后始终处于失重状态 C、运动员离开地面后在上升过程中处于超重状态 D、运动员能从地面起跳是由于地面对人的支持力大于人对地面的压力
-
14、如图所示,两同学合作进行反应时间的测定,甲同学捏住直尺的顶端,乙同学用手靠近直尺刻度为0的位置做捏尺的准备,甲同学放手让直尺下落,乙同学捏住直尺的位置在刻度15cm处,则乙同学的反应时间约为( )A、0.05s B、0.10s C、0.17s D、0.25s
-
15、一轻绳的上端固定在天花板上的O点,下端悬挂一个重为10N的物体A,如图所示。B是固定的表面光滑的圆柱体,当A静止时,轻绳与天花板的夹角为30°,则B受到绳的压力大小是( )A、10N B、20N C、 D、
-
16、一质点沿x轴运动,其位置坐标x与时间t的关系为(x的单位是m,t的单位是s)。关于速度及该质点在第1 s内的位移,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速度是对物体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6 m B、速度是对物体位移变化快慢的描述;6 m C、速度是对物体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5 m D、速度是对物体位移变化快慢的描述;5 m
-
17、假定A、B是不同单位的两个物理量,经下列哪种运算后仍能得到有意义的物理量 ( )A、加法 B、除法 C、减法 D、以上均不可以
-
18、某校开展了一年一度的纪念“一二·九运动”沿江“毅行”活动,起点在校门口,活动结束后,同学和老师们纷纷在校门口发表了一些看法,其中正确的是( )A、“那一时刻,我走了5km” B、“我走了5km的位移” C、“我的平均速度约为5km/h” D、“我的平均速度约为零”
-
19、质量为的木板放在水平地面上,质量为的小滑块(其大小可忽略)放在木板上最右端,如图所示。木板与地面的摩擦因数为 , 木板与滑块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在木板右侧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恒力 , 取 , 并认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同等条件下的滑动摩擦力,求以下问题:(1)、要使木板向右运动,至少多大;(2)、要使滑块与木板发生相对滑动,至少多大;(3)、若拉力 , 且持续作用了的时间后撤去,则木板至少为多长才能保证滑块不滑出木板。
-
20、“雪滑梯”是冬季常见的娱乐项目。某“雪滑梯”由倾角的段和水平段组成,二者在B点通过一段长度可忽略不计的弧形轨道平滑连接,如图所示。用一质量的滑块K(可视为质点)代替载有人的气垫,滑块K从A点由静止释放后沿做匀加速运动,下滑过程的加速度大小。已知段长度 , , , 取重力加速度 , 忽略空气阻力。(1)、求滑块K与段滑道的动摩擦因数;(2)、若滑块K与BC段滑道的动摩擦因数仍为μ,滑块K滑下后在C点停下,求BC段的长度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