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如图所示的装置为向心力演示器,可以探究向心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匀速转动手柄1,可以使变速塔轮2和3以及长槽4和短槽5随之匀速转动,槽内的小球也随着做匀速圆周运动。使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横臂 6 的挡板对小球的压力提供。球对挡板的反作用力,通过横臂的杠杆作用使弹簧测力套筒7下降,从而露出标尺8,根据标尺8上露出的红白相间等分标记,可以粗略计算出两个球所受向心力的比值。(1)、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 )A、控制变量法 B、等效替代法 C、理想实验法(2)、通过本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有A、在质量和半径一定的情况下,向心力的大小与角速度成反比 B、在半径和角速度一定的情况下,向心力的大小与质量成正比 C、在质量和半径一定的情况下,向心力的大小与角速度成正比 D、在质量和角速度一定的情况下,向心力的大小与半径成反比(3)、在一次实验中,一同学忘记只改变一个变量的要求,而把两个质量相等的小球分别放在两个卡槽内,将皮带连接在左、右塔轮半径之比为2:1的塔轮上,实验中匀速转动手柄1 时,得到左、右标尺露出的等分格数之比约为 1:2,则左、右两小球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之比为。考虑到小球有一定的大小,左、右标尺露出的等分格数之比(填“大于”或“小于”)1:2。
-
2、(1)、某同学利用图甲中实验装置进行“探究物体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他完成补偿阻力的正确操作后进行了一次实验,实验中槽码质量为 , 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为M,纸带如图乙所示,图中刻度尺最小刻度为1mm。则图中D点的读数为cm,打此条纸带时小车的加速度为(计算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2)、之后仅改变槽码质量为 , 再次实验,测得小车加速度为2.0 , 可知在此次实验中( )A、因为没有重新进行补偿阻力操作导致实验误差比较大 B、小车所受合外力近似与槽码重力相等 C、 D、
-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测量纸带的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实验中实际测量Δx越短计算瞬时速度越精确 B、“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中需要进行补偿阻力操作 C、“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实验中弹簧秤外壳与木板间的摩擦对实验结果有影响 D、“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实验中斜槽与钢球间的摩擦力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
-
4、如图所示,餐桌上表面离地面的高度h=1.25m,餐桌中心有一个半径r=2m的圆盘,圆盘可绕中心轴转动,近似认为圆盘与餐桌在同一水平面内且两者之间的间隙可忽略不计。一小杯饮料放置在距离圆盘中心1m处,一小筷枕放置在圆盘边缘,已知饮料杯、小筷枕与圆盘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 与餐桌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 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缓慢增大圆盘的转速, , 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筷枕受到重力、支持力、摩擦力和向心力的作用 B、为使饮料杯和小筷枕不滑动,角速度最大值 C、相对于餐桌转盘的转轴,观察到杯内饮料液面的倾斜形态可能呈现为图乙所示 D、若餐桌半径R=2.5m,小筷枕落地时距离圆桌中心的水平距离为
-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伽利略建立了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加速度等概念 B、SI单位中的7个基本单位全部建立在不变的自然常数基础上,保证了SI单位的长期稳定性和通用性 C、牛顿通过扭秤实验得到了万有引力常量 D、在运行中的空间站中,物体能漂浮在空中是因为物体所受到的重力几乎为零
-
6、如图所示,一个小炭块从传送带的底端以4m/s的速度冲上倾角θ=37°的倾斜传送带,足够长的传送带始终以速率v=2m/s顺时针转动。已知小炭块和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sin37°=0.6,cos37°=0.8, 重力加速度大小。g =10m/s2。则小炭块从开始冲上倾斜传送带到速度为零的过程中 ( )A、小炭块所受摩擦力不变 B、小炭块加速度大小为10m/s2 C、小炭块在传送带上留下的痕迹长度为1.2m D、传送带传动的距离为2.4m
-
7、如图所示,滚筒洗衣机脱水时,滚筒绕水平转动轴转动,滚筒上有很多漏水孔,附着在潮湿衣服上的水从漏水孔中被甩出,达到脱水的目的。某一阶段,认为湿衣服(较小可视为质点)在竖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滚筒半径为R,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衣服在最高点A处时脱水效果最好 B、衣服在B、D两处所受摩擦力方向相反 C、衣服在C点时,地面对洗衣机的支持力最小 D、要保证衣服能始终贴着筒壁,滚筒匀速转动的角速度不得小于
-
8、如图所示,长为L的轻质细绳一端固定于O点,另一端系一质量为m的小球B,小球B与固定在O点正下方的A球用劲度系数为k1的轻弹簧相连。平衡时,细绳拉力为T1 , 弹簧弹力为F1;现仅把弹簧换成原长相同,但劲度系数为的另一轻弹簧,重新平衡后,细绳拉力为T2 , 弹簧弹力为F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
9、如图所示,小球分别以与水平地面夹角为θA、θB的初速度vA、vB从水平地面上的O点斜向上抛出,经时间tA、tB分别落在A、B点,且OB=2OA,两次在空中的最大高度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 C、 D、若初速度大小不变,只改变方向,当初速度与水平方向夹角为45°时,水平射程最大
-
10、装有物品的手提袋悬挂在光滑的钉子上,因为袋中物品倾倒,所以袋体由水平静止状态变为倾斜状态后再次静止,如图所示,不计手提绳质量。则与物品倾倒前相比手提绳中张力变化情况为(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
-
11、如图所示,微信启动页是我国“风云四号”卫星拍摄地球的动态图。“风云四号”卫星是第二代地球静止轨道遥感气象卫星,关于“风云四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发射速度大于11.2km/s B、运行速度小于7.9km/s C、加速度约为9.8m/s2 D、每24h经过杭州上空一次
-
12、如图所示,垃圾运输车运用两个“抓臂”将垃圾桶缓慢抓起后,以一定的倾角把垃圾倒入车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倾角的大小与垃圾质量无关 B、垃圾桶受到的弹力是由于其自身受到挤压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C、“抓臂”在把垃圾桶抓起的过程中,抓得越紧摩擦力越大 D、“抓臂”在把垃圾桶抓起的过程中,对垃圾桶的作用力始终等于桶的重力
-
13、2024年10月25日,杭州学军中学五大校区的师生齐聚黄龙体育中心共享体育盛宴,如图为西溪校区小章同学跳高的英姿,小章同学 ( )A、调整空中姿态时可被视为质点 B、上升过程处于失重状态 C、所受合力沿运动方向 D、在空中做匀速率曲线运动
-
14、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力-2N<1N B、温度-2℃<1℃ C、位移-2m<1m D、速度变化量-2m/s<1m/s
-
15、下列哪个仪器与另外三个仪器所测物理量不同 ( )A、
B、
C、
D、
-
16、如图所示,将一质量为0.2kg可视为质点的小球系于长为L=1m的细线上绕O点作竖直圆周运动,某时刻在最低点P点时细线断裂,小球从离水平地面3.2m高的P点水平向右击出,测得第一次落点A与P点的水平距离为2.4m。小球落地后反弹,反弹后离地的最大高度为1.8m,第一次落点A与第二次落点B之间的距离为2.4m。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求:(1)、小球从P点飞出时的速度大小;(2)、在P点断裂前瞬间,细线所受拉力大小;(3)、小球第二次与地面碰撞时的速度大小。(4)、若小球与地面碰撞时,碰撞前后水平、竖直分速度的比分别为一定值,则第5次碰撞时跟P点时的水平位移大小。
-
17、如图是小杭跟小高两位同学在超市玩“会爬坡的箱子”游戏,超市的一楼地面到二楼地面的高度差为h,“履带式”自动扶梯倾角为θ=37°以恒定速度运行,小杭在一楼地面将行李箱轻轻放上履带起点A,小高在二楼地面自动扶梯另一端C点接到行李箱,此过程的v-t图像如图所示,设行李箱可视为质点,其质量为 , , 求:(1)、行李箱从A点沿扶梯上楼时的加速度a的大小;(2)、一楼地面到二楼地面的高度差h;(3)、若小高接到行李箱后立即以某一初速度v1将其推回,要使小杭在A点能接到行李箱,则小高推下行李箱的速度v1至少要多大?
-
18、如图所示,一辆货车运载着质量均为10kg的圆柱形空油桶。在车厢底有四个油桶平整排列成一层,相互紧贴并被牢牢固定,上一层有一只油桶C,自由地摆放在桶A和B之间。开始时,桶C与汽车一同保持静止。不计油桶间的摩擦,已知重力加速度g取10m/s2(1)、当车静止时,求油桶B、C之间的弹力大小:(2)、当车匀速行驶时,假如后尾门松动导致油桶C下陷了一些,则判断油桶B、C之间的弹力大小较之前如何变化;(填“变大”、“不变”或“变小”)(3)、为保证行车安全(桶C不相对货车滚动),求货车刹车时的最大加速度;(4)、大雾天,货车以v1=72km/h的速度行驶时突然发现前方x0=46m处有路障,司机经过△t=0.3s反应后紧急刹车,货车刚好在路障前停住,求货车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并判断桶C是否相对车滚动。
-
19、如图甲所示是平常擦黑板的情景,某同学用与竖直黑板平面成θ=37°斜向上的推力推黑板擦(截面图如图乙),当推力大小为F1=1.25N时,黑板擦未被推动且恰好不受摩擦力;当推力大小变为F2=1.5N时,黑板擦仍相对黑板静止。已知黑板擦与竖直黑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力的方向始终不变,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 已知黑板擦最大静摩擦等于滑动摩擦, , 求:(1)、黑板擦的质量;(2)、当推力为F2时,黑板擦所受摩擦力的大小;(3)、要使黑板擦与黑板相对静止,推力的范围是多少?
-
20、某同学尝试用橡皮筋等器材探究两个互成角度力的合成规律,如图1所示,两条橡皮筋1和2(遵循胡克定律)且和三小段细线1、2和3相连,实验仪器还有若干小重物、刻度尺、三角板、白纸、钉子等。设计了如下实验操作:
a.先用刻度尺测量①________;
b.第一次先将细线1固定在A端,在细线3的绳套上挂上重物,橡皮筋1受力伸长(如图2);
c.用刻度尺量出橡皮筋1的长度;
d.第二次将细线1和2分别固定在A、B端,在细线3的绳套上挂上同一重物(如图3);
e.用刻度尺分别量出橡皮筋1、2的长度,并记录②________;
f.根据第二次的橡皮筋受力情况作平行四边形,比较平行四边形对角线的大小与第一次皮筋受力情况。
(1)、为完成实验,实验仪器必需满足________;A、三根细线长度要相同 B、橡皮筋1和2要规格相同(材质、粗细、长度) C、重物质量尽量大(2)、补全实验操作步骤,① , ②;(3)、关于本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单选)A、本实验要用到量角器 B、本实验要用到测力计 C、结点O与O'不重合,二次实验效果不一样 D、要记录图3中橡皮筋结点O'的位置及过结点O'的竖直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