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如图所示,物块和弹簧组成的弹簧振子,在光滑的水平面上M、N之间做简谐运动,弹簧原长为平衡位置O,振子的振幅为A,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振子对平衡位置的位移增大,则其速度一定减小 B、振子的加速度增大,则其速度一定减小 C、振子在四分之一周期内运动的路程一定等于A D、振子在一个周期内运动的路程一定等于4A
  • 2、羚羊从静止开始奔跑,经过50 m的距离能加速到最大速度25 m/s,并能维持一段较长的时间,猎豹从静止开始奔跑,经过60 m的距离能加速到最大速度30 m/s,以后只能维持这个速度4.0 s,此后就开始减速运动了。设猎豹距离羚羊x开始攻击,羚羊则在猎豹开始攻击后1.0 s开始奔跑,假定羚羊和猎豹均沿同一直线奔跑,且在加速阶段分别做匀加速运动。求:
    (1)、羚羊从静止开始加速到最大速度需要的时间多长;
    (2)、猎豹要在开始减速前追到羚羊,x值应在什么范围;
    (3)、若猎豹减速时可视作加速度大小为a的匀减速运动,且此时羚羊仍能保持匀速运动,试写出猎豹能追到羚羊,x应满足的条件(用关于a的函数表示)。
  • 3、如图所示,粗糙水平地面上固定有一竖直光滑杆,杆上套有质量为m=0.4kg 的圆环,地面上放一质量为M=2.5kg的物块,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圆环和物块由绕过光滑定滑轮的轻绳相连,连接圆环和物块的轻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α=37β=53。认为物块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g=10m/s2 , 取sin37=0.6sin53=0.8 , 求:

    (1)、绳子上的拉力大小;
    (2)、物块对地面的摩擦力;
    (3)、若其他条件不变,仅M大小可调,为保持系统的平衡,求M的最小值。
  • 4、一架无人机从地面上由静止开始竖直向上飞起,该过程可看作是竖直向上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当飞机上升到离地60m的高处且瞬时速度为20m/s时突然失去动力,之后飞机可认为只在重力的作用下运动,直至落地。取g=10m/s2 , 求:

    (1)、求飞机加速上升阶段的加速度大小;
    (2)、飞机失去动力后在空中继续运动的时间与落地时的速度大小:
    (3)、选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画出全过程飞机运动的vt图像。
  • 5、一辆汽车在两相距20km的景点A和B之间来回往返行驶,A、B在一条直线上,从A景点出发时有一位细心的旅客看了自己的手表,指针恰好指在09:00:00,到达B 景点时,已是09:30:00,导游要求各位旅客在B景点处只能游玩30分钟,准时发车返回A景点,当回到A景点时刚好是事先约定好的10:20:00,求:
    (1)、汽车从A景点去B景点时的平均速度v1
    (2)、汽车在整个过程中的平均速度v。
  • 6、某同学利用如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物体做直线运动时平均速度与时间的关系。让小车左端和纸带相连。右端用细绳跨过定滑轮和钩码相连。钩码下落,带动小车运动,打点计时器打出纸带。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和相关数据如图(b)所示。

       

    (1)已知打出图(b)中相邻两个计数点的时间间隔均为0.1s。以打出A点时小车位置为初始位置,将打出B、C、D、E、F各点时小车的位移△x填到表中,小车发生对应位移和平均速度分别为△x和v¯ , 表中v¯AD=cm/s。

       

    位移区间

    AB

    AC

    AD

    AE

    AF

    △x(cm)

    6.60

    14.60

    24.00

    34.90

    47.30

    v¯(cm/s)

    66.0

    73.0

    v¯AD

    87.3

    94.6

    (2)根据表中数据得到小车平均速度v¯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c)所示。在答题卡上的图中补全实验点,并利用数据画出图像

       

    (3)从实验结果可知,小车运动的v¯-△t图线可视为一条直线,可以判定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由图像可得到打出A点时小车速度大小vA=cm/s,小车的加速度大小a=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 7、如图所示,一只蜗牛沿着一段圆弧形树枝从A点缓慢向B点爬行,蜗牛爬行过程中,树枝保持不动,把蜗牛看成质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树枝对蜗牛的摩擦力先减小后增大 B、树枝对蜗牛的支持力先减小后增大 C、树枝对蜗牛的作用力先减小后增大 D、树枝对蜗牛的作用力与蜗牛的重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 8、如图所示,在水平面上固定着四个完全相同的木块,一粒子弹以水平速度v0射入。若子弹在木块中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当穿透第四个木块(即D位置)时速度恰好为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子弹从O运动到D全过程的平均速度小于B点的瞬时速度 B、子弹通过每一部分时,其速度变化量vAvOvBvAvCvBvDvC相同 C、子弹到达各点的速率vO:vA:vB:vC=2:3:2:1 D、子弹从进入每个木块到达各点经历的时间tA:tB:tC:tD=1:2:3:2
  • 9、下列情形下物体可以看作质点的是(  )
    A、研究体操运动员的动作时 B、研究马拉松长跑比赛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时 C、研究跳高运动员背越式过杆跳技术动作要领时 D、研究正在行驶的火车匀速通过隧道所用的时间时
  • 10、高速公路上每隔一定的距离会安装测速仪用以监控车辆通行。测速装置简化示意图如图所示,A为小汽车,B为测速仪,测速仪上安装超声波发射和接收装置。设某时刻小车A和测速仪B相距l1 = 352 m,此时测速仪B发出超声波,同时小汽车A由于紧急情况而急刹车,刹车过程中小汽车可以近似看作是匀减速直线运动。当测速仪接收到反射回来的超声波信号时,小汽车A刚好静止,此时A、B相距l2 = 336 m。已知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 m/s。求:

       

    (1)、小车A接收到超声波时小车通过的位移。
    (2)、经过多长时间,测速仪B接收到返回的超声波?
    (3)、若该路段规定的车速范围是60 km/h ~ 120 km/h,则该车刹车时是否在规定速度范围?
  • 11、如图所示,质量M=4kg物块甲置于倾角为37°的斜面,物块甲与斜面间动摩擦因数μ=0.5 , 物块与斜面间最大静摩擦力大小等于滑动摩擦力大小。质量为m=1.5kg的物块乙通过三段轻绳悬挂,三段轻绳的结点为O,水平轻绳OA与物块甲连接于A点,轻绳OB与水平方向夹角也为37°。对物块甲施加沿斜面方向的力F(图中未画出)使甲、乙两物体均静止。已知sin37°=0.6cos37°=0.8 , 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轻绳OA的弹力大小;
    (2)、剪断OA , 此时需要多大的力才能让甲保持静止,求出力的范围。
  • 12、一辆以v0=90km/h的速度做匀速运动的汽车,司机发现前方的障碍物后立即刹车,刹车过程可看成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5m/s2 , 从刹车开始计时,则:
    (1)、求第15s末汽车的速度;
    (2)、求前8秒内汽车的位移大小。
  • 13、一个实验小组做“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

    (1)、某同学发现用一条纸带穿过电磁打点计时器有图1中的两种穿法,他感到有点犹豫。你认为(填“甲”或“乙”)的穿法效果更好。
    (2)、完成实验后,小明用刻度尺测量纸带点间距离时如图2所示,B点的读数是cm。
    (3)、已知打点计时器每隔0.02s打一个点,则B点对应的速度vB=m/s。(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4)、图3为正确操作后获得一条纸带,建立以计数点O为坐标原点的x轴,各计数点的位置坐标分别为0、x1x6。已知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为T,则小车加速度的表达式是(  )
    A、a=x62x3(3T)2 B、a=x62x3(15T)2 C、a=x5+x4(x3+x2)(10T)2
  • 14、叠放在水平地面上的四个完全相同的排球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相互接触,球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都为μ , 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则(  )

    A、上方球所受重力与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B、下方三个球与水平地面间均没有摩擦力 C、水平地面对下方三个球的摩擦力相同 D、水平地面对下方三个球的支持力均为43mg
  • 15、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某同学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O为橡皮条与细绳的结点,OBOC为细绳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乙中的F是力F1F2合力的实际测量值,F'是力F1F2合力的理论值 B、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C、同一次实验过程中,O点位置允许变动 D、实验中,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O点时,两弹簧秤之间夹角应取90° , 以便于算出合力的大小
  • 16、如图所示,A、B保持静止。若A与B的接触面是水平的,则B的受力个数为(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 17、如图所示是一个网球沿竖直方向运动时的频闪照片,由照片可知:( )

    A、网球正在上升 B、网球正在下降 C、网球的加速度向上 D、网球的加速度向下
  • 18、某科学馆有一个“最速降线”的展示项目。如图,在高度差相同的三个不同轨道中,将三个完全相同的铁球abc分别放在I、II、III轨道的起点M , 同时由静止释放,发现I轨道上的铁球a最先到达终点N。关于三个铁球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个铁球运动的位移大小不等 B、三个铁球运动的路程大小相等 C、铁球a运动的平均速率最大 D、铁球c运动的平均速度最大
  • 19、下列对于运动基本概念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顺丰速运“无人机快递”完成一次快件投递回到出发点,此运动过程的路程为零 B、微信支付交易记录中有一单的转账时间为“2020100119:49:34”,这里的时间指时刻 C、“复兴号”列车在京沪高铁线运行最高时速可达350公里,这里的时速指平均速率 D、足球比赛挑边时,上抛的硬币落回地面猜测正反面,硬币可以看作质点
  • 20、为将一批圆筒从车厢内卸下,工人师傅利用两根相同的钢管A、B搭在水平车厢与水平地面之间构成一倾斜轨道,两钢管底端连线与车厢尾部平行,轨道平面与地面夹角θ=37°,如图甲所示。车厢内有两种不同的圆筒P、Q,图乙所示为圆筒P置于轨道上时圆筒P与钢管A、B的截面图,当两钢管间的距离与圆筒P的截面半径R相等时,轻推一下圆筒P,圆筒P可沿轨道匀速下滑。已知圆筒P、Q的质量均为m,重力加速度为g,sin 37°=0.6,cos37°=0.8。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忽略钢管粗细。

    (1)、求此时圆筒P受到钢管的摩擦力f的大小;
    (2)、求此时单根钢管对圆筒P的支持力N1的大小(结果可保留根号);
    (3)、工人师傅想通过调整两钢管间的距离(夹角θ=37°不变),使圆筒Q被轻推后匀速下滑,但是发现无论怎样调整都不能使圆筒Q匀速或加速下滑,试通过计算分析圆筒Q与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μ满足的条件。
上一页 75 76 77 78 79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