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已知M、N两颗卫星为地球赤道平面内的圆轨道卫星,绕行方向均与地球自转方向一致,O为地心,如图所示。M、N两卫星的轨道半径之比为2∶1,卫星N的运行周期为T,图示时刻,卫星M与卫星N相距最近。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卫星M的运行周期为2T B、卫星M、N的线速度之比为1:2 C、经过时间4T,卫星M与卫星N又一次相距最近 D、M、N分别与地心O连线在相等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
  • 2、未来的手机带有屏幕保护器,保护装置设置在屏幕的4个角落,避免手机屏幕直接接触地面而损坏。若手机质量约为200g,从离地1.25m高处自由掉落,由于保护器的缓冲作用使接触地面时间达0.25s且不反弹,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下落过程中手机的速度变化率不断增大 B、下落过程中手机动量变化率不断增大 C、地面对手机的平均作用力约为4N D、地面对手机的平均作用力约为6N
  • 3、急动度j是描述加速度a随时间t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即j=ΔaΔt , 它可以用来反映乘客乘坐交通工具时的舒适程度,交通工具的急动度越小时乘客感觉越舒适。如图所示为某新能源汽车从静止开始启动的一小段时间内的急动度j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则有(  )

    A、0~5.0s时间内,乘客感觉越来越舒适 B、5.0~10.0s时间内,乘客感觉最舒适 C、5.0~10.0s时间内,汽车的加速度不变 D、10.0~12.0s时间内,汽车加速度的变化量大小为0.8m/s2
  • 4、以下单位与牛顿(N)等价的是(  )

    ①kg·m·s2;②W·s·m-1;③J·m-1;④W·s-1·m;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 5、如图甲所示,一游戏转置由左端带有弹簧振子的光滑水平轨道、水平传送带以及足够长的光滑斜面三部分组成。弹簧振子由轻弹簧和质量M=0.4kg的振子A组成。弹簧振子的平衡位置O到传送带的左端P的距离L1=3.0m , 传送带长L2=4.5m , 且沿逆时针方向以速率v0匀速转动。v0的大小可调,右端通过可以忽略不计的光滑圆弧与斜面相连、斜面与水平面的所成的夹角θ=30°。现将质量m=0.1kg的滑块B静置于O点,振子A压缩弹簧后,在t=0时刻由静止开始释放,运动到O点与滑块B发生正碰,碰撞时间极短,碰后滑块B向右滑动,穿过传送带并滑上斜面,速度减为零后沿原路返回到O点。已知振子A开始运动一段时间的vt图像如图乙所示,滑块B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 , 振子A和滑块B均可视为质点,重力加速度g取10m/s2770.38

    (1)、求碰撞后瞬间滑块B的速度大小vB以及弹簧振子的周期T
    (2)、若v0=8m/s , 求滑块B向右穿过传送带的过程中产生的热量Q;
    (3)、调节传送带的速度v0 , 发现滑块B回到O位置时,恰好与振子A迎面正碰,求整个过程中,振子A做了几次全振动。
  • 6、某研究小组受多级火箭启发,用单级弹射装置组合成“二级弹射装置”。每个单级弹射装置由轻质弹簧和质量为m的物块构成,如图(甲)所示。单级弹射装置竖直弹射高度为h。把2个单级弹射装置叠放起来组成二级弹射装置,如图(乙)。先释放弹射装置1,当整体上升到最大高度时触发弹射装置2,此时装置1向下弹离掉落,装置2获得向上速度,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求:

    (1)、装置1释放后整体上升的最大高度h1
    (2)、装置2触发后瞬间装置1的速度大小v1
    (3)、装置2能上升的最大高度h2
  • 7、足球运动员在一次训练中以37°仰角方向从水平地面踢出足球,如图所示。足球恰好在最高点穿过悬挂在高度为h=7.2m处的圆环。已知足球可视作质点且空气的对足球的作用力可忽略不计,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 求

    (1)、足球踢出的速度v;
    (2)、足球从踢出到落回水平地面的位移x。
  • 8、某实验小组测量物块与水平实验桌之间的摩擦因数。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通过钩码拉动物块加速运动,用力传感器测量细绳的拉力F,通过打点计时器(图中未画出)记录物块运动信息,从而计算物块的加速度a。改变钩码质量,重复实验。

    (1)、绘制出F − a图像,如图乙所示。计算F − a图像的斜率为k,F轴上的截距为b,经查阅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可测算滑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 =(用k、b、g表示)。
    (2)、为了减小细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力对实验结果产生的影响,下列建议可行的是______
    A、倾斜桌面平衡摩擦力 B、选用质量更大的钩码 C、选用质量更大的物块
    (3)、小梁同学提出:手持弹簧测力计直接在水平桌面上拉动物块就可以测量出滑动摩擦力,进而测量出摩擦因数。请你从实验测量的精确度角度评价小梁同学的实验方案,并简述评价的依据:
  • 9、请根据下列两种常见的加速度测算方法完成实验操作和计算。
    (1)、通过打点计时器测量加速度。把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接入“220V,50Hz”的我国家用交流电源、打点计时器打出连续两个点的时间为s。选出纸带中点迹清晰的一段,纸带上连续7个点间的距离分别为s1、s2、s3、s4、s5和s6 , 如图所示,读出s1=cm。根据纸带数据测算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m/s2(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2)、小车在斜面上匀加速直线下滑,小车上固定着宽度为d的挡光片,挡光片先后经过两个光电门的时间分别为t1和t2 , 要测量这个过程中小车的加速度,还需要测量一个物理量A,该物理量为。则小车的加速度可以表示为(用d、t1、t2和A表示)。

  • 10、小明设计实验研究“淋雨量”与移动速度的关系。分别把面积相同的吸水纸挡在头顶和挡在身前,以速度大小v向右穿过长度相同的一段下雨的区域,如图所示。挡在头顶的吸水纸质量增加Δm1 , 挡在身前的吸水纸质量增加Δm2。已知雨滴匀速下落,可视作密度均匀的介质。下列关于Δm1Δm2的说法正确的有(  )

    A、Δm1与v无关 B、v越大Δm1越小 C、Δm2与v无关 D、v越大Δm2越小
  • 11、如图所示,一顶端带有挡板P,表面粗糙的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滑块以速度v0冲上斜面,t1时刻滑到斜面顶端与挡板P发生碰撞,碰撞时间极短,碰撞前后速度大小不变,方向相反。滑块的加速度为a,速度为v,运动时间为t,以沿斜面向上为正方向。在斜面上运动的过程中,其v − t图像或a − t图像可能正确的有(  )

    A、 B、 C、 D、
  • 12、某同学做“引体向上”时的上升动作如图所示,忽略动作变化对重心的影响,可把该同学视作质点。从最低点运动到最高点的过程中,手对身体的拉力始终保持向上,下列关于该同学的说法正确的有(  )

    A、经历了超重和失重过程 B、一直处于超重状态 C、机械能一直增大 D、机械能先增大后减小
  • 13、自行车脚踏板上有a、b、c三点,b在踏板转轴上,a、c分别位于踏板左右边缘,如图所示。现自行车曲柄绕着牙盘转轴匀速旋转,脚踏板始终保持水平。以自行车为参照物,关于a、b、c三点圆周运动的半径r、线速度大小v、角速度ω、向心加速度大小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ra < rb < rc B、va < vb < vc C、ωa = ωb = ωc D、aa > ab > ac
  • 14、某同学乘坐摩天轮做匀速圆周运动。依次从A点经B点运动到C的过程中,下列关于该同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机械能保持不变 B、合外力做功为零 C、重力的冲量为零 D、合外力的冲量为零
  • 15、图甲为由物块和轻弹簧组成的一个竖直放置的振动装置。图乙记录了物体振动过程中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以向上为正方向。关于该振动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 = 0.2 s时,物块位于平衡位置上方 B、t = 0.4 s时,物块位于平衡位置上方 C、t = 0.6 s时,物块的加速度为零 D、t = 0.6 s时,物块加速度方向向下
  • 16、某同学用手指以2 Hz的频率触动水面形成水波。水波自左向右传播,某时刻波形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点的运动方向向上 B、P点将随波浪向右移动 C、该水波传播的速度为8 m/s D、此后1 s内P点运动路程为4 cm
  • 17、科学家发现某巨大类地行星,其质量为地球的18倍,直径为地球的2倍,假设该星球与地球均可视作密度均匀的球体。已知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第一宇宙速度为v,下列关于该巨大类地行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第一宇宙速度为9v B、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4.5g C、人类到达该星球质量将增大 D、人类到达该星球惯性将增大
  • 18、如图所示,男、女同学共提一桶水静止站在水平地面上,男同学提桶方向与竖直夹角为θ , 受到的地面摩擦力大小为f。保持女同学对桶作用力方向不变,为了让女同学省些力气,男同学应(  )

    A、减小θ角,摩擦力f将减小 B、增大θ角,摩擦力f将减小 C、减小θ角,摩擦力f将增大 D、增大θ角,摩擦力f将增大
  • 19、在足球场上罚任意球时,高水平运动员踢出的足球在飞行中绕过“人墙”,飞向球门,使守门员难以扑救。下列关于足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研究运动员踢球的动作时运动员可视为质点 B、研究足球飞行轨迹时足球可视作质点 C、脚对足球的力大于足球对脚的力 D、脚对足球的力与足球对脚的力是一对平衡力
  • 20、如图所示为一种自动卸货装置的简化图,AB为倾斜直轨道,BC为水平传送带,CD为水平直轨道,传送带与ABCD在B、C两点平滑相接,在水平轨道右端固定一轻弹簧。O为AB上一点,AO间距离l1=1.8mOB间的距离l2=4mAB与水平面的夹角θ=37°BC间距离l3=10m , 传送带始终以v=6m/s的速率顺时针转动。将质量m0=16kg的货物装入一个质量为M的货箱中,从O点由静止释放,货物在货箱中始终与货箱保持相对静止,弹簧被货箱压缩到最短时立即被锁定,工人取走货物后解除弹簧的锁定,货箱被弹回。货箱与AB间动摩擦因数μ1=0.5 , 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4CD段可视为光滑,货箱和货物均可视为质点,重力加速度g取10m/s2sin37°=0.6cos37°=0.8。求:

    (1)、货箱和货物一起下滑到B点时的速度大小v0
    (2)、货厢和货物一起通过BC段所用的时间t;
    (3)、若货物质量不变,要使货箱能回到O点且不从A点滑出,货箱质量范围是多少(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上一页 687 688 689 690 691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