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如图所示,定值电阻R0=1.5Ω , R为电阻箱,其最大阻值为10Ω , 电压表为理想电表,当电阻箱示数R1=2.5Ω时,电压表读数为U1= 4V;当电阻箱示数R2=8.5Ω时,电压表读数为U2=5V , 求电源的电动势E和内电阻r。

  • 2、实验小组的同学们利用单摆、手机、直尺、游标卡尺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1)、小组利用手机秒表测量时间,具体做法是:把小球适当拉开一个角度,从静止释放,当小球第1次经过最低点开始计时,第61次经过最低点时结束计时,此时秒表读数为59.85秒,则单摆的周期T=s(计算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2)、测得小球直径d=1.56cm , 绳长l=98.22cm , 则重力加速度的测量值为g=m/s2π取3.14,计算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 3、某同学要测量一均匀新材料制成的圆柱体电阻丝的电阻率ρ , 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

    (1)、闭合开关前,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最(填“左”或“右”)端;
    (2)、若已知伏安法测电阻电路中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分别用U和I表示,电阻丝的直径为D,长度为L,则用此法测出该圆柱体材料的电阻率ρ=(用题中所给字母L、D、U、I表示);
    (3)、由于系统误差,最终测得的金属丝的电阻率比实际值(填“大”或“小”)。
  • 4、某实验小组在实验室练习使用多用电表测电阻,多用电表表盘如图所示,一同学在完成机械调零后,准备测量电阻,他进行如下操作,请帮助他完成以下实验步骤:

    (1)将K旋转到电阻挡“×10”的位置。

    (2)将红、黑表笔短接,旋动(填“S”或“T”),使指针对准电阻挡的刻线(填“0”或“∞”)。

  • 5、某同学测量一金属棒的尺寸,结果如下图所示。用螺旋测微器测得棒的直径为mm;用游标卡尺测金属棒长度为cm。

  • 6、两列振幅相等的相干水波在某时刻叠加情况如图所示,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O点为BD连线的中点。在A、B、C、D、O五个点中,振动加强的点是 , 振动减弱的点是

  • 7、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实验,来探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1)、接好电路,合上开关瞬间,电流表指针(填“偏转”或“不偏转”);
    (2)、电路稳定后,电流表指针(填“偏转”或“不偏转”)。
  • 8、某电容器充电时,其电荷量Q、电压U、电容C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 9、如图是一种利用电磁原理制作的充气泵的结构示意图。当电磁铁通入电流时,可吸引或排斥上部的小磁铁,从而带动弹性金属片对橡皮碗下面的气室施加力的作用,达到充气的目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磁铁的工作原理是电流的磁效应 B、电磁铁用的铁芯应选用不易退磁的材料 C、工作时AB接线柱应接入稳恒电流 D、当电流从B接线柱流入时,电磁铁吸引小磁铁向下运动,则小磁铁的下端为S极
  • 10、高空坠物危害极大,如图为高空坠物的公益广告,形象地描述了高空坠物对人伤害的严重性。小刚同学用下面的实例来检验广告的科学性:设一个50g的鸡蛋从80米的窗户自由落下,鸡蛋与地面撞击时间约为2×103s , 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 , 规定竖直向下为正方向。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鸡蛋刚与地面接触时重力的功率为10W B、该鸡蛋对地面的平均冲击力大小约为1000N C、与地面撞击过程,鸡蛋的动量改变量为2kg·m/s D、鸡蛋下落过程(从开始下落到与地面刚好接触的过程)重力的冲量为0.2N·s
  •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是声波发生干涉的结果 B、在波的传播方向上,某个质点的振动速度就是波的传播速度 C、当障碍物或孔的尺寸比波长大得多时,机械波会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D、向人体内发射频率已知的超声波,测出被血流反射后波的频率,就能知道血流的速度,这种方法俗称“彩超”,是利用了多普勒效应原理
  • 12、煤气灶打火装置的原理是尖端放电,打火时放电端与灶体间的电场线如图所示,其中a、b、c为同一直线电场线上的三点,cd垂直电场线abc,已知ab =bc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放电端O接电源的负极 B、d点和c点的电势一样高 C、a点的电场强度比d点的电场强度小 D、ab间的电势差等于bc间的电势差
  • 13、如图所示,弹簧振子在B、C间做简谐振动,O为平衡位置,BO=OC=5cm , 若振子从B第一次运动到O的时间是0.5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振幅是10cm B、振动周期是1s C、经过一次全振动,振子通过的路程是10cm D、从B开始经过3s,振子通过的路程是30cm
  • 14、如图所示,质量均为1kg的物块A、B静止在水平面上,A、B由劲度系数为3N/cm的轻弹簧相连,物块A套在竖直杆上,在竖直向上的力F作用下沿杆缓慢上移,已知物块A、B处于水平面时距离为16cm,弹簧原长为18cm,物块B与地面间动摩擦因数μ1为0.75,物块A与杆间动摩擦因数μ2为0.5,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10m/s2sin37°=0.6cos37°=0.8174.123

    (1)当A在地面时,B所受的摩擦力为多少?

    (2)当A上升到c点时,弹簧的弹力恰为使物块B运动的最小值,已知c点的高度hc=0.12m , B运动之前,力F随上升高度h的变化如图所示,求出坐标a、b和Fc的数值。

  • 15、如图所示,一质量M=2kg、长L=1m的木板置于在光滑水平地面上,木板左端静置一个质量m=1kg的小物块,现给小物块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拉力F。已知小物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μ=0.2,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g=10m/s2

    (1)、若将木板固定,滑块施加水平力后经过t1=1.0s滑离木板,求水平拉力F的大小;
    (2)、若木板不固定,水平力F与(1)中相同,求经过多长时间物块滑离木板;
    (3)、若木板不固定,欲使小物块与木板运动过程中始终保持相对静止,求水平拉力的大小范围。
  • 16、如图甲所示,理想电流表A1A2的示数分别为1A和2A,若将R3R4两电阻互换位置,则两电流表的示数不变,试求通过电阻R1的电流为多大?

  • 17、用气垫导轨和数字计时器能更精确地测量物体的瞬时速度。如图所示,滑块在牵引力作用下先后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计时器记录了遮光条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1=0.29s , 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2=0.11s , 遮光条从开始遮住第一个光电门到开始遮住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t为3.20s,已知遮光条的宽度为3.0cm,则滑块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速度为m/s,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速度为m/s,滑块的加速度为m/s2。(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

    实验时为了使ΔxΔt更接近滑块的瞬时速度,可以采取的正确措施是

    A.换用宽度更窄的遮光条       B.换用宽度更宽的遮光条

    C.提高测量遮光条宽度的精确度       D.使滑块的释放点更靠近光电门

       

  • 18、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光电效应现象,分别用a、b、c三束光照射光电管的阴极,得到光电管两端的电压与相应的光电流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其中a、c两束光照射时对应的遏止电压相同,均为Uc1 , 则下列论述正确的是(  )

    A、a、c两束光的光强相同,频率不同 B、b光的波长最短 C、a光照射时光电管发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最大 D、b光束光子的动量最大
  • 19、对以下四幅图中包含的物理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导体棒A端感应带负电,B端感应带正电 B、图乙:A、B两点与中心电荷的距离相等,故A、B两点的电场强度相同 C、图丙:距离带电体越远,等势面的形状与带电体的形状越相似 D、图丁:接有高压电源的静电除尘设备中,距离金属圆筒越近的地方,场强越小
  • 20、如图所示,小勇老师在川藏线上骑行时看到公路两边竖立着很多铁棒,查资料后得知,这些八米长的铁棒在地下埋有六米,这些铁棒的作用最有可能的是(  )

    A、作为路标 B、作为导热棒 C、预防雷电击中地面 D、测量过往车辆的速度
上一页 149 150 151 152 153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