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如图所示,物流公司通过滑道把货物直接运到卡车中,倾斜滑轨与水平面成37°角,长度L1=6m , 水平滑轨长度L2=2.3m , 两滑轨间平滑连接使速度改向而不改变速度大小。若货物从倾斜滑轨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其与滑轨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5 , 货物可视为质点(取sin37°=0.6cos37°=0.8 , 重力加速度g=10m/s2)。

    求:

    (1)、货物在倾斜滑轨上滑行时加速度a的大小;
    (2)、货物滑到水平滑轨末端时速度v的大小。
  • 2、创建文明城市,提倡机动车礼让行人。如图所示,司机小理驾驶汽车以速度v=36km/h匀速行驶,发现前方的斑马线上有行人通过,立即刹车使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至停止。已知刹车加速度大小为a=2m/s2 , 若小理的反应时间为t=0.5s , 则汽车距斑马线的安全距离x至少为多少。

  • 3、某实验小组用如图1的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所用交变电流的频率为50Hz。

    (1)、实验中可采用如图甲、乙所示的两种打点计时器,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图乙是(选填“电磁打点”或“电火花”)计时器,电源采用的是(选填“交流8V”“交流220V”或“四节干电池”)。

    (2)、实验以小车为研究对象,为补偿打点计时器对小车的阻力及其他阻力,应把木板一侧垫高,调节木板的倾斜度,使小车在(填“挂”或“不挂”)槽码时能拖动纸带沿木板做直线运动。
    (3)、实验中打出的纸带如图2所示,由该纸带可求得小车的加速度a=m/s2(计算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4)、某同学在保持小车质量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多次改变对小车的拉力F,由实验数据作出aF图像如图3所示,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是

  • 4、下列是《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列出的两个必做实验的部分步骤,请完成实验操作和计算。

    (1)、某同学利用如图a装置做“探究弹簧弹力大小与其长度的关系”的实验。

    ①在安装刻度尺时,必须使刻度尺保持(选填“水平”或“竖直”)状态。

    ②通过实验得到如图b所示的弹力大小F与弹簧长度x的关系图线。由此图线可劲度系数k=N/m。

    ③利用本实验研究的弹簧做成一把弹簧测力计,当弹簧测力计上的示数如图c所示时,测力计的示数为N

    (2)、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实验中,木板竖直放置,橡皮筋一端固定,另一端拴有细绳套,如图a所示。先用两个弹簧测力计把橡皮筋下端拉至A点,如图b所示。再改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把橡皮筋下端拉至B点,如图c所示。

    ①本实验需要用到带细绳套的橡皮筋,图甲中最合适的带细绳套的橡皮筋是

    ②在实验中必须使B点位置与A点位置

    ③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选填“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 5、如图甲,长木板A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另一物体B(可看作质点)以水平速度v0=2m/s滑上长木板A的左端。由于A、B间存在摩擦,之后运动过程中A、B的速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乙。g取10m/s2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物体所受的摩擦力与运动方向相同 B、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 C、A物体的质量是B物体的两倍 D、长木板A的最小长度为L=1m
  • 6、如图所示,一轻质弹簧竖直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现有一小球由某高处自由落下,落在轻质弹簧上,O为弹簧自由状态时最上端,A为小球合力为零的点,B为小球运动的最低点。运动过程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小球视为质点,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落至A点时的加速度为零 B、小球落至O点时速度达到最大值 C、小球在OA段处于失重状态 D、小球从O到B的过程中加速度逐渐增大
  • 7、如图所示,工人用斜向上的力拉一个重木箱沿粗糙水平地面匀速前行,关于此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箱只受重力、拉力和摩擦力作用 B、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和木箱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C、拉力的竖直分力大小一定等于木箱所受的重力 D、拉力的水平分力大小一定等于木箱所受的摩擦力
  • 8、如图所示为商场中常见的两种电梯,甲是扶梯,乙是直梯。某乘客分别乘坐不同的电梯上楼(乘客相对电梯静止),则当电梯都加速上升时(加速度方向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电梯上的乘客处于超重状态 B、乙电梯中的乘客处于失重状态 C、甲电梯上的乘客受到的支持力与重力平衡 D、甲、乙电梯中的乘客都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的作用
  • 9、在光滑水平面上,一个质量为1kg的物体受到大小分别为3N、4N和5N的三个水平方向的共点力作用静止,现在撤去其中5N的力,其余力不变,则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  )
    A、1m/s2 B、3m/s2 C、5m/s2 D、7m/s2
  • 10、跳水是一项优美的水上运动。如图所示为一位女运动员在3米跳板项目中的起跳动作。设她对跳板的压力为F1 , 跳板对她的支持力为F2 , 则(  )

    A、跳板受到压力,是因为跳板发生了形变 B、运动员受到支持力,是因为跳板发生了形变 C、F1F2是一对平衡力 D、运动员能跳得高的原因之一,是F2大于F1
  • 11、我国自主研制的运-20重型运输机,从静止开始滑行到起飞离地,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在0~39s内,运输机(  )

    A、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做变加速直线运动 C、加速度大小为0.5m/s2 D、滑行的距离为3042m
  • 12、一辆电动出租汽车从潮安区A地到B地行驶的路线图如图所示。导航地图从A地到B地的直线距离为12km,实际里程表指示的里程数为20km,实际从A地到B地用时30mi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题目中的“30min”表示时刻 B、整个过程中汽车的位移大小为20km C、整个过程中汽车的路程为20km D、整个过程中汽车的平均速度大小为40km/h
  • 13、如图所示是某货运公司的卸货装置,该装置由两部分构成,分别是倾角θ=37°的传送带AB与倾角α=30°的倾斜长木板BC。长木板的另一端搭在地面上,各处均平滑连接。传送带AB段的长度L=5.8m,长木板BC段的长度s=5.0m。质量m=2.5kg的货物无初速度地放在传送带顶端A处,经过一段时间后货物被运送到长木板的底端C处。已知货物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µ1=0.5,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2=32 , 且sin37°=0.6,cos37°=0.8,取重力加速度g=10m/s2

    (1)、若货物运动到长木板C处时速度恰好为零,求货物在B处的速度大小;
    (2)、若将传送带的速度调成v0=4m/s沿逆时针方向匀速传动,求货物从传送带A处运动到B处的时间;
    (3)、在第(2)问的基础上,求货物在传送带上留下的擦痕长度。
  • 14、无人驾驶出行服务在全国多个城市展开了载人测试运营服务,为公众出行提供更多的便利。在平直的公路上,一辆无人驾驶汽车以20m/s的速度匀速行驶,此时监测到正前方距离55m处停有一辆小轿车在等红灯。假设两车一直在同一车道上沿直线行驶。
    (1)、若无人驾汽车的反应时间是0.12s,减速时的加速度大小为4m/s2 , 试通过计算判断无人驾汽车是否会与轿车发生碰撞?
    (2)、若此时绿灯恰好亮起,无人驾驶汽车保持匀速行驶,轿车立即以5m/s2的加速度向前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求两车间的最近距离是多少?
  • 15、“守护头顶上的安全,严禁高空抛物”,如图所示,某学校宿含楼外侧安装了防坠物网,网底水平。现将一质量为600g的水瓶从距离防坠物网20m处自由坠落进行测试,水瓶落到网上后的最大下陷深度为0.4m。水瓶可视为质点,下落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水瓶与网接触后的运动视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取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水瓶到达防坠物网处所用的时间;
    (2)、与防坠物网接触后、水瓶在减速时的加速度大小;
    (3)、水瓶与防坠物网之间的作用力大小。
  • 16、某兴趣小组使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小车加速度与合外力的关系”。小车后面用固定一条纸带,穿过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细线一端连着小车,另一端通过光滑的定滑轮与钩码相连,电源频率为50Hz

    (1)、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________(多选,填正确答案标号)。
    A、实验时,先放开小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 B、平衡摩擦力时,不能将钩码用组线通过定滑轮系在小车上 C、改变小车的质量时,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D、调节滑轮的高度,使牵引小车的组线与长木板保持平行
    (2)、在实验中得到一条如图乙所示的纸带,已知各相邻计数点之间有4个点未标出,根据图中数据计算小车在打C点时的瞬时速度大小为m/s , 用逐差法计算小车的加速度大小a=m/s2。(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
    (3)、小组成员根据质量数据作出的aF图像,如图丙所示,由此可知该组同学做实验时可能存在的问题是

    (4)、在完成实验后,小组成员选用拉力传感器对实验方案进行改进,采用如图丁所示的实验装置重新进行探究,则新装置(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平衡摩擦力。
  • 17、某同学使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做探究弹簧弹力和弹簧伸长量关系的实验。

    (1)、在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用刻度尺测得弹簧的长度减去自然下垂时的原长即为弹簧的伸长量 B、用是挂钩码的方法给弹簧施加拉力、读数时必须保证钩码处于静止状态 C、为减小误差,弹簧应放置在水平面测量原长 D、挂质量不同的钩码,最终得到的结论是弹簧的弹力与其长度成正比
    (2)、某次实验时,弹簧的长度如图甲所示,则弹簧长度为
    (3)、图乙是实验测得的某根弹簧悬挂的钩码质量m与弹簧伸长量x之间的关系,g10N/kg , 则该弹簧的劲度系数是N/m
  • 18、如图所示,学校运动会采用新型无人机拍摄运动员人场仪式。无人机的质量为1.5kg , 最大升力为24N , 最大的上升速度和加速度分别为4m/s2m/s2。该无人机悬停在离地高20m处拍摄时,突然停机。操作员用2s完成重启,空气阻力大小恒定,重力加速度g10m/s2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无人机从静止加速上升到最大速度时的最短距离为43m B、无人机所受的空气阻力大小为6N C、完成重启时,无人机的速度大小是12m/s D、无人机完成重启时,离地高度为12m
  • 19、如图为极限运动员从蹦极台上静止下落后对应的速度v与位移x关系的图像。当下落至12m时,运动员的速度达到最大,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弹性绳的原长为12m B、下落至12m时,弹性绳的弹力为mg C、在12~20m下落过程中,弹性绳的弹力始终在增大 D、在12~20m下落过程中、运动员一直在体验超重的感觉
  • 20、“无粽子,不端午”,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习俗之一,如图所示,用5根相同的细绳把5个相同的粽子悬挂于O点,再用细绳将所有粽子悬挂在一根水平杆上。整个系统保持静止状态。此时每根绳子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均为θ=60° , 每个粽子重力均为m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粽子受到绳子提供的拉力,是由于绳子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B、杆受到细绳的作用力F恰好与每根细绳的拉力大小T相等 C、每根细绳的拉力大小T=2mg D、若增大每根细绳的长度,则杆受到细绳的拉力变大
上一页 146 147 148 149 15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