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江苏省南京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学情调研测试卷
- 江苏省盐城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 江苏省徐州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语文期中(摸底)考试试卷
- 江苏省无锡市普通高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语文期中基础性检测试卷
- 江苏省海安、宿迁市等2018届高三上学期语文期中学业质量监测试卷
- 江苏省常熟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四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 江苏省沭阳县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 江苏省常熟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 江苏省徐州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丰子恺先生素不喜重游旧居之地,他在《缘缘堂随笔》中写道:“旧地重游,以前所惯识的
各种景物争把过去的事情告诉我,使我耳目不暇应接,心情不胜感慨。”而有人却独爱重游:苏 轼二度游赤壁,郁达夫不远千里回北平,史铁生则常常要到地坛去……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可记叙你的经历,也可结合材料,叙写你对此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不少于800字;不得抄 袭、套作;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网上流传一种说法,长时间特别是夜晚玩手机,会造成眼部黄斑疾病,如同患上了“眼癌”似的,完全无药可治。其实,黄斑变性的病理机制主要为眼部黄斑区结构的衰老性改变,通常是高龄退化的自然结果。诱发黄斑变性的原因还有很多种,包括眼部炎症、高血糖、吸烟等, A。此外,将黄斑变性称为“眼癌”也不准确。所谓“眼癌”,是指生长在眼部的恶性肿瘤,般为遗传或由于自身基因突变引发。“黑暗中玩手机会得眼癌”的说法有些耸人听闻,容易对 人造成误导。
不过, B , 但沉溺于玩手机确实是个坏习惯,容易损害人体健康。①根据科学研究显
示,②长期睡前玩手机可能会破坏人体免疫系统,③导致视力大幅减少;④长期玩手机也会使睡眠质量下降,⑤手机屏幕的光亮会影响褪黑素的分泌,⑥使我们在放下手机入睡后更多处在浅睡眠,⑦而不能进入深睡眠。因此,大家还是要学会合理使用手机,切莫沦为“手机控”。
(1)、文中第二段标序号的部分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2)、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2题。
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
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 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
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文中画横线的部分,如果写成“你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坐在院子里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十五年中,这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 A 雕琢,幸好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它 的。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一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 B 得灿烂;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一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譬如秋风忽至,再有一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味道是最说不清楚的,味道不能写只能闻,要你 C 去闻才能明了。味道 D 是难于记忆的,只有你又闻到它你才能记起它的全部情感和意蕴。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肆意 映照 身临其境 甚至
随意 映照 设身处地 甚至
肆意 映射 设身处地 毕竟
随意 映射 身临其境 毕竟(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肆意 映照 身临其境 甚至 B、随意 映照 设身处地 甚至 C、肆意 映射 设身处地 毕竟 D、随意 映射 身临其境 毕竟 -
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赤壁歌送别
李白
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
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
君去沧江望澄碧,鲸鲵①唐突②留馀迹。
一一书来报故人,我欲因之壮心魄。
【注】①鲸鲵:大鱼名,常用来比喻吞食小国的豪强。②唐突:冒犯,触犯。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二龙争战”以象征之笔写出了魏、吴两军赤壁会战的历史,“扫地空”交代了战争结局。 B、“烈火张天照云海”以夸张手法再现当年火烧赤壁的壮阔场景,解释曹魏军队战败的原因。 C、“君去沧江望澄碧”写友人将离开赤壁前往沧江,点出送别之意,抒发再见无期的怅惘。 D、“一一书来报故人”中的“故人”是诗人自指,李白希望友人给他带来关于赤壁余迹的见闻。(2)、联系文言文阅读材料一中相关内容,请你说说同样面对赤壁遗迹,李白和苏轼抒发的感情有何不同。 -
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节选自苏轼《赤壁赋》)
材料二:
东坡云:“黄州西山麓,斗入江中,石色如丹.,传云曹公败处,所谓赤壁者。或曰非也。曹公败归由华容路,路多泥泞,使老弱先行践之而过,曰:‘刘备智过人,而见事迟,华容夹道皆 葭苇,若使纵火,吾无遗类矣。’今赤壁少西,对岸即华容镇,庶几是也。然岳州复有华容县,竟不知孰是。今日,李委秀才来,因以小舟载酒饮于.赤壁下。李善吹笛,酒酣,作数弄,风起水涌,大鱼皆出,山上有栖鹘,亦惊起。坐念孟德、公瑾,如昨日耳。”
《江夏辨疑》①云:“周瑜败曹公于赤壁,三尺之童子,能道其事,然江.汉之间,指赤壁者三焉:一在汉水之侧,竟陵之东;竟陵今复州。 一在齐安郡之步下;齐安今黄州。一在江夏西南二百里许今属汉阳县予以谓郡之西南者正曹公所败之地也。按《三国志》,建安.十三年七月,曹公南征刘表,表卒,其子琮代,屯襄阳,刘备屯樊,既而琮降,备走夏口② , 冬,公自江陵征备,至赤壁,战不利。又《周瑜传》曰:‘备进住夏口,孙权遣瑜等与备并力逆曹公,遇于赤壁。’夫操自江陵而下,备与瑜由夏口往而逆战,则赤壁明非竟陵之东与齐安之步下者也。故郦道元《水经注》云:‘江水又东,左径百丈山南,右径赤壁山北,昔周瑜与黄盖诈魏武大军处也。江水又东径大军山南。’由是观之,以大军山而考,合其出所,可以无疑矣。”
(节选自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注】①《江夏辨疑》作者王得臣,北宋学者,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人。②夏口,即夏口城,在三国时期为孙
权所筑,南北朝时夏口为江夏郡的治所。
(1)、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一在江夏西南A二百里B 许C今D属汉阳县E予以谓郡之西F南者G正H曹公所败之地也。
(2)、下列对材料二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丹,是指朱砂,古时常用作红色颜料,与姚鼐《登泰山记》中“日上,正赤如丹”的“丹”意义和用法一致。 B、于,在,与“赤壁下”构成状语后置,与材料一“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中“于”意义和用法相同。 C、江,在文中特指长江,与《琵琶行》中“去来江口守空船”的“江”,两者意义不同,后者是江河的通称。 D、建安,汉献帝年号,文中用作纪年,《赤壁赋》中“壬戌之秋”是干支纪年法,两种纪年法有时会兼用。(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中,“客”认定泛舟的地方就是三国赤壁,但从材料二来看,苏轼对此地究竟是否是三国赤壁其实并不确定。 B、材料二中,苏轼描述了曹操败走华容道的情形,当时道路泥泞难行,并且遭遇了刘备暗中纵火突袭,军士伤亡惨重。 C、曹操率军南征,刘琮投降,刘备逃往夏口,后来孙刘结成联盟。之后曹操从江陵出兵攻打刘备,在赤壁遭受挫败。 D、江汉一带,被认为是赤壁的地方共有三处,《江夏辨疑》的作者王得臣认为,汉阳县的那一处才是真正的三国赤壁。(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②备进住夏口,孙权遣瑜等与备并力逆曹公,遇于赤壁。
-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白 马 湖
朱自清
今天是个下雨的日子。这使我想起了白马湖:因为我第一回到白马湖,正是微风飘萧的春日。白马湖在甬绍铁道的驿亭站,是个极小极小的乡下地方。在北方说起这个名字,管保一百个人一百个人不知道。但那却是一个不坏的地方。这名字先就是一个不坏的名字。据说从前有个姓 周的骑白马入湖仙去,所以有这个名字。这个故事也是一个不坏的故事。
白马湖是曲曲折折、大大小小许多湖的总名。湖水清极了,一点儿不含糊,像镜子。沿铁路的水,再没有比这里清的。遇到旱年的夏季,别处湖里都长了草,这里却还是一清如故。白马湖最大的,也是最好的一个,便是我们住过的屋的门前那一个。那个湖不算小,但湖口让两面的山包抄住了。外面只见微微的碧波而已,想不到有那么大的一片。湖的尽里头,有一个三四十户人家的村落,叫作西徐岙,因为姓徐的多。这村落与外面本是不相通的,村里人要出来得撑船。后来春晖中学①在湖边造了房子,这才造了两座玲珑的小木桥,筑起一道煤屑路,直通到驿亭车站。
那是窄窄的一条人行路,蜿蜒曲折的,路上虽常不见人,走起来却不见寂寞。尤其在微雨的春天, 一个初到的来客,他左顾右盼,是只有觉得热闹的。
春晖中学在湖的最胜处,我们住过的屋也相去不远,是半西式。湖光山色从门里从墙头进来, 到我们窗前、桌上。我们几家接连着;丏翁②的家最讲究。屋里有名人字画,有古瓷,有铜佛,院子里满种着花。屋子里的陈设又常常变换,给人新鲜的受用。他有这样好的屋子,又是好客如命, 我们便不时地上他家里喝老酒。丏翁夫人的烹调也极好,每回总是满满的盘碗拿出来,空空的收回去。白马湖最好的时候是黄昏。湖上的山笼着一层青色的薄雾,在水里映着参差的模糊的影子。 水光微微地暗淡,像是一面古铜镜。轻风吹来,有一两缕波纹,但随即平静了。天上偶见几只归鸟,我们看着它们越飞越远,直到不见为止。这个时候便是我们喝酒的时候。我们说话很少;上了灯话才多些,但大家都已微有醉意,是该回家的时候了。若有月光也许还得徘徊一会;若是黑 夜,便在暗里摸索醉着回去。
白马湖的春日自然最好。山是青得像要滴下来,水是满满的、软软的。小马路的两边,一株间一株地种着小桃与杨柳。小桃上各缀着几朵重瓣的红花,像夜空的疏星。杨柳在暖风里不住地摇曳。在这路上走着,时而听见锐而长的火车的笛声,是别有风味的。在春天,不论是晴是雨, 是月夜是黑夜,白马湖都好。雨中田里菜花的颜色最早鲜艳;黑夜虽什么不见,但可静静地受用春天的力量。夏夜也有好处,有月时可以在湖里划小船,四面满是青霭。船上望别的村庄,像是 蜃楼海市,浮在水上,迷离惝恍的;有时听见人声或犬吠,大有世外之感。若没有月呢,便在田野里看萤火。那萤火不是一星半点的,如你们在城中所见;那是成千成百的萤火。一片儿飞出来, 像金线网似的,又像耍着许多火绳似的。只有一层使我愤恨。那里水田多,蚊子太多,而且几乎全闪闪烁烁,是疟蚊子。我们一家都染了疟疾,至今三四年了,还有未断根的。蚊子多到足以减 少露坐夜谈或划船夜游的兴致,这未免是美中不足。
离开白马湖是三年前的一个冬日。前一晚“别筵”上,有丏翁与云君,我不能忘记丏翁,那 是一个真挚豪爽的朋友。我也不能忘记云君,那是一个可爱的孩子。
(有删改)
【注】 ①春晖中学,于新文化运动时期由经亨颐先生创办。夏丏尊、朱自清等都曾在此执教。他们“一洗从来之积弊”,推行新教育,传播新文化,使得这所乡村学校成为中国教育史的奇迹,当时有“北南开,南春晖”之说。②丏翁,即夏丏尊。
文本二:
在我过去四十余年的生涯中,冬的情味尝得最深刻的,要算十年前初移居白马湖的时候了。十年以来,白马湖已成了一个小村落,当我移居的时候,还是一片荒野。春晖中学的新建筑巍然矗立于湖的那一面,湖的这一面的山脚下住着我和刘心如两家,是小小的几间新平屋。此外两三里内没有人烟。一家人于阴历十一月下旬从热闹的杭州移居这荒凉的山野,宛如投身于极地中。
那里的风,差不多日日有的,呼呼作响,好像虎吼。屋宇虽系新建,构造却极粗率,风从门窗隙缝中来,分外尖削,把门缝窗隙厚厚地用纸糊了,缝中却仍有透入。风刮得厉害的时候,天未夜就把大门关上,全家吃毕夜饭即睡入被窝里,静听寒风的怒号、湖水的澎湃。靠山的小后轩, 算是我的书斋,在全屋子中风最小的一间,我常把头上的罗宋帽拉得低低的,在洋灯下工作至夜深。松涛如吼,霜月当窗,饥鼠吱吱在承尘上奔窜。我于这种时候深感到萧瑟的诗趣,常独自拨 划着炉灰,不肯就睡,把自己拟诸山水画中的人物,做种种幽邈的遐想。
现在白马湖到处都是树木了,当时一株树木都未种。太阳好的时候,只要不刮风,那真和暖得不像冬天。一家人都坐在庭间曝日,甚至于吃午饭也在屋外,日光晒到哪里,就把椅凳移到哪里。忽然寒风来了,只好逃难似的各自带了椅凳逃入室中,急急把门关上。在平常的日子,风来大概在下午快要傍晚的时候,半夜即息。至于大风寒,那是整日整夜狂吼,要二三日才止的。最 严寒的几天,泥地看去惨白如水门汀,山色冻得发紫而黯,湖波泛深蓝色。
…………
现在,一家租屋住在上海多日了,偶然于夜深人静时听到风声,大家就要提起白马湖来,说:“白马湖不知今夜又刮得怎样厉害哩!”
白马湖之冬,可谓是快意人生!
(节选自夏丏尊《白马湖之冬》)
(1)、下列对文本一、二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本一写到“白马湖”是一个“不坏的名字”,其传说是一个“不坏的故事”,表现作者对白马湖的偏爱。 B、文本一从白马湖写起,笔触渐延伸到附近村落、“我们”的屋以及丏翁家,全文以空间为线索,做到散而不乱。 C、从夏夜蚊子之多可见白马湖生活艰苦的一面,但生活的快乐远超过其苦楚,这也体现在文本一的详略安排上。 D、文本二以难忘白马湖的冬天起笔,以赞叹白马湖之冬收尾,与文本一都用了首尾呼应的技法,使结构严密。(2)、下列对文本一与《荷塘月色》(朱自清)的比较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同是行人稀少,《白马湖》的煤屑路“走起来却不见寂寞”,《荷塘月色》的小煤屑路让人感到“夜晚更加寂寞”,这表明情感随人生境遇而变化。 B、《白马湖》的菜花有着鲜艳的颜色,体现“春天的力量”;《荷塘月色》的荷花与月色相得益彰,“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体现朦胧、诗意之美。 C、《白马湖》和《荷塘月色》,都使用许多叠词,起到加强语意、凸显音韵之美的效果;但从语言风格来看,前者显得活泼明快,后者显得典雅蕴藉。 D、《白马湖》中,作者在湖面划船时生出“世外之感”;《荷塘月色》中,作者怀想着六朝时的江南。两篇文章都流露出逃离现实、远离纷争的倾向。(3)、朱自清称赞夏丏尊“真挚豪爽”,词典对“豪爽”的解释是“豪放,直爽”,豪爽之人常表现出率真的性情、宏大的气魄。请结合文本一、二及相关背景,分析夏丏尊的“豪爽”之处。 -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血缘是稳定的力量。在稳定的社会中,地缘不过是血缘的投影,不分离的。“生于斯、死于斯”把人和地的因缘固定了。生,也就是血,决定了他的地。世代间人口的繁殖,像一个根上长出的树苗,在地域上靠近在一伙。地域上的靠近可以说是血缘上亲疏的一种反映,区位是社会化了的空间。我们在方向上分出尊卑:左尊于右,南尊于北,这是血缘的坐标。空间本身是浑然的,但是我们却用了血缘的坐标把空间划分了方向和位置。
在人口不流动的社会中,自足自给的乡土社会的人口是不需要流动的,家族这个社群包含着地域的含义。村落这个概念可以说是多余的。儿谣里“摇摇摇,摇到外婆家”,在我们自己的经验中,“外婆家”充满着地域的意义。血缘和地缘的合一是社区的原始状态。
但是人究竟不是植物,还是要流动的。乡土社会中无法避免的是“细胞分裂”的过程,一个人口在繁殖中的血缘社群,繁殖到一定程度,他们不能在一定地域上集居了,那是因为这社群所需的土地面积,因人口繁殖,也得不断地扩大。扩大到一个程度,住的地和工作的地距离太远,阻碍着效率时,这个社群就不能不在区位上分裂。——这还是以土地可以无限扩张时说的。事实上,每个家族可以向外开垦的机会很有限,人口繁殖所引起的常是向内的精耕,精耕受着土地报酬递减律的限制,逼着这个社群分裂,分出来的部分另外到别的地方去找耕地。
就拿我们自己来说吧,血缘性的地缘更是显著。我十岁就离开了家乡吴江,在苏州城里住了九年,但是我一直在各种文件的籍贯项下填着“江苏吴江”。抗战时期在云南住了八年,籍贯毫无改变,甚至生在云南的我的孩子,也继承着我的籍贯。她的一生大概也得老是填“江苏吴江”了。我们的祖宗在吴江已有二十多代,但是在我们的灯笼上却贴着“江夏费”的大红字。江夏是在湖北,从地缘上说我有什么理由和江夏攀关系?真和我的孩子一般,凭什么可以和她从来没有到过的吴江发生地缘呢?在这里很显然在我们乡土社会里地缘还没有独立成为一种构成团结力的关系。我们的籍贯是取自我们的父亲的,并不是根据自己所生或所住的地方,而是和姓一般继承的,那是“血缘”,所以我们可以说籍贯只是“血缘的空间投影”。
很多离开老家漂流到别地方去的并不能像种子落入土中一般长成新村落,他们只能在其他已经形成的社区中设法插进去。如果这些没有血缘关系的人能结成一个地方社群,他们之间的联系可以是纯粹的地缘,而不是血缘了。这样血缘和地缘才能分离。但是事实上这在中国乡土社会中却相当困难。我常在各地的村子里看到被称为“客边”“新客”“外村人”等的人物。在户口册上也有注明“寄籍”的。在现代都市里都规定着可以取得该地公民权的手续,主要的是一定的居住时期。但是在乡村里居住时期并不是个重要条件,因为我知道许多村子里已有几代历史的人还是被称为“新客”或“客边”的。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
材料二:
就梁庄村而言,整体的、以宗族、血缘为中心的“村庄”正在逐渐淡化、消亡,取而代之的是以经济为中心的聚集地,虽然,作为村庄中的大姓氏,仍然会有安全感和主人翁感,但这种感觉已经被削弱到了可以忽略不计的地步。……与此同时,村庄的规划,村庄家庭之间的内在联结,
都在发生变化。村庄的最好位置往往是最有钱的住户,并以此形成村庄新的等级与阶层。而宗族家庭之间的感情往往很淡,尤其是新一代家庭,人们各自出门打工,春节回来一聚。对于村庄的政治事务、公共事务,譬如选举、修路、砖厂的去留、学校的建设,他们并不是真正的关心。
家庭内部也在发生着变化。由父母通过日常生活教育孩子各种行为规范,变为由爷爷奶奶或亲戚代劳,父母和孩子之间似乎只有单纯的金钱关系。而随着学校在村庄的停办——它可以看做是统摄整个村庄向上精神的象征物,随着一些德高望重的老人的去世——他们往往是村庄的心灵指向和道德约束,村庄从内部开始溃败,只剩下形式的、物化的村庄。这一溃败意味着中国最小的结构单位遭到了根本性的破坏,个体失去了大地稳固的支撑。
村庄的溃散使乡村人成为没有故乡的人,没有根,没有回忆,没有精神的指引和归宿地。它意味着,孩童失去了最初的文化启蒙,失去了被言传身教的机会和体会温暖健康人生的机会。它也意味着,那些已经成为民族性格的独特个性与独特品质正在消失,因为它们失去了最基本的存在地。村庄,在某种意义上,是一个民族的子宫,它的温暖,它的营养度,它的整体机能的健康,决定着一个孩子将来的健康度、情感的丰富度与智慧的高度。
(摘选自梁鸿《中国在梁庄》)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给空间划分方向和位置的,只能是血缘的坐标,因为血缘坐标是血缘上亲疏的一种反映。 B、随着人口的不断繁殖,社群的土地面积不断向外无限扩大,因此,社群分裂成为必然现象。 C、籍贯同姓氏一样,是人们从父辈那里继承来的,是“血缘的空间投影”,是血缘性的地缘。 D、事实上,在中国乡土社会中,没有血缘关系的人可以结成社群,从而将血缘和地缘分离。(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自足自给的乡土社会里,“外婆家”充满着地域的意义,是一个血缘和地缘合一的社群概念。 B、在中国乡土社会,村子里的“客边”“新客”“外村人”很难获得身份认同,说明血缘关系的力量强大。 C、以宗族、血缘为中心的梁庄村,现如今只剩下形式的物化的“村庄”,其根本原因是地缘和血缘的淡化。 D、村里人平时各自出门打工,逢年过节会回家祭祖,这说明宗族家庭间情感虽在淡化,但血缘关系仍发挥着作用。(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文中画横线句观点的一项是( )A、贵州台江县南刀村是一个偏远的苗族村寨,交通很不便。很多村民选择到村里人缘好、信誉高的小卖部或电商服务站去购买生活必需品。 B、浙江衢州市柯城区白云街道春江月苑小区常给业主发红包、送年货,小区居住氛围和谐,邻里关系融洽,形成了一个温暖的大家庭。 C、同一个地方的人到外面做生意,会自动抱团,遇到什么难事大家一起解决。他们在家乡也不见得亲厚,但出来以后就变得像一家人。 D、江西罗溪周氏族人迁徙定居青岚湖畔,不断开枝散叶,向外扩张,构成以共同的风俗习惯和规范为纽带的自治群体“十八周”村落。(4)、类似梁庄,“村庄的溃散使乡村人成为没有故乡的人”,假如你是大学生村官,你打算如何改变这种乡村局面?结合材料一、材料二谈谈你的看法。 -
9、请补写出下面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琵琶行》中白居易用生动的比喻来写无形的音乐,其中“ , ”两句描写两种旋律的交错出现,视觉形象与听觉形象同显,令人眼花缭乱,耳不暇接。(2)、古诗文中常用衬托的手法来描写高山的雄伟巍峨。例如《登泰山记》中姚鼐俯瞰日观峰以西的小山,“ , ”两句就衬托了泰山的高峻;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先写天姥山超越五岳的气势,再以“ , ”来衬托天姥山的高大巍峨。(3)、《古文观止》对苏轼《赤壁赋》中的两句做了这样的点评:“知终无可奈何也,故借此意于悲风之中。”据此推断,它点评的句子是“ , ”。(4)、《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作者借“ , ”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百姓忘却国耻的沉痛之情。(5)、“瑟”是中国古老的拨弦乐器,代表着高雅的审美,是中国古典诗词常用的意象,如
“ , ”。
-
10、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朔”“望”“晦”分别指农历每月初一、十五和三十,“既望”通常指农历每月十六。 B、五岳,中国五大名山的总称,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 C、“阳”和“阴”,山的北面、水的南面为“阳”,山的南面、水的北面为“阴”。 D、羽扇,鸟类羽毛制作的扇子。纶巾,用青丝带做的头巾。二者连用,在古代特指儒将周瑜。
-
11、下列选项中运用相同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主人下马客在船 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B、樯橹灰飞烟灭 江州司马青衫湿 C、终岁不闻丝竹声 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D、幽咽泉流冰下难 一夜飞度镜湖月
-
12、下列句子按文言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凌万顷之茫然
②而今安在哉
③渔樵于江渚之上④何为其然也
⑤此东海也
⑥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山也⑦崖限当道者
⑧而又何羡乎
⑨渺渺兮予怀A、①③⑦\⑤⑥\②④⑧\⑨ B、①③⑦\④⑤⑥\②⑧\⑨ C、①⑦\③\⑤⑥\②④⑧⑨ D、①⑦\③\⑤⑥\②④⑧\⑨ -
1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訇然中开
②舞幽壑之潜蛟
③尚能饭否④顺流而东也
⑤崖限当道者
⑥栗深林兮惊层巅⑦不知东方之既白
⑧侣鱼虾而友麋鹿
⑨月明星稀,乌鹊南飞A、①④⑤⑨\②⑥\③\⑦\⑧ B、①④⑤⑨\②⑥\③⑧\⑦ C、①⑤⑨\②⑥\③④\⑦\⑧ D、①⑤⑨\②⑥\③④⑦\⑧ -
14、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全都属于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A、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B、秋月春风等闲度 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 C、铁骑突出刀枪鸣 须臾成五采 D、凌万顷之茫然 整顿衣裳起敛容
-
1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相同的一项是( )A、多平方 方宅十余亩 B、何为其然也 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C、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D、烟涛微茫信难求 低眉信手续续弹
-
16、阅读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作者:小林
请结合上面漫画和生活实际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思考和感悟。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
1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做人要镇静持重,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要沉住气,不能心浮气躁,冲动行事,凡事都要冷静思考和分析,找出最好的解决方法,时机不到的话,就要等待最好的时机。
①很多人喜欢快刀斩乱麻,②喜欢速战速决,③但一遇到问题,④巴不得马上就解决问题,⑤从而实现自己的目标。但是很多时候,不能过于浮躁和心急,都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否则会烫坏嘴巴和舌头。
其实,这就像治病一样,当一个人身体不舒服的时候,不要总是想着吃一两副药就能够 A , 治病需要有耐心,需要慢慢调理,需要慢慢治疗。尤其是一些重病,更不能心急,如果 B 地下猛药,那么只会 C , 进一步加重病情。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慢慢养病 , 要有长久心,要有耐性。
心理学家发现,(甲),这种趋利性往往会逼迫我们加快自己的行动,正因为如此,我们才如此渴望获得成功,也才会被一时的利益迷惑双眼。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说:“我们这一生所要做得最完美的一件事,应该是把自己的节奏放慢一些。”(乙),我们才会放下心中的浮躁,才会静下心来体验生活,才会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追求自己的目标。
有人说浮躁是一个陷阱,你越是心急,就越是要跳入陷阱之中。浮躁有时候更像是一把割伤自己的刀,我们越是心浮气躁地追求生活目标,就被自己伤害得越深。所以做人还是淡定一些。陶渊明、梭罗和林逋,他们经不起这样的伤害,最终分别选择了回归故里田园,躲到瓦尔登湖畔同自然相伴和与梅花、仙鹤一起生活。这些人都找到了一个能够让自己安静下来的地方,所以他们的功业最终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可。
(1)、请在文中画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文中第一段标序号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3)、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4)、文中加点的“养病”,有人说不合逻辑,有人说可以使用。你的看法是什么?请简要说明理由。(5)、将文中第四段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一组排比句。要求:语意完整,使用排比;语序合理,表达流畅。 -
1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李密在《陈情表》中,叙述了自己在“”与“”之间陷入进退两难境地的现实状况。(2)、柳永《望海潮》中“ , ”两句,运用互文手法,描写出人们在杭州西湖昼夜欢歌的情景。(3)、古代一些诗文语句在长久流传中会发生语意的变化,如《阿房宫赋》中的“钩心斗角”本指宫室建筑内外结构的工巧精致,后来比喻人与人之间的明争暗斗、互相倾轧。再如“”“”等,也有这样的语意变化。
-
19、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二月三日登城郊外春色可人而虏骑未退
赵万年
平生春日不伤春,今日逢春愁杀人。
触目旌旗非族类,无言桃李少精神。
可怜野兴牵羁兴,不分红尘杂虏尘。
直待元戎攘却后,岘山①无惜领嘉宾。
【注】①岘山:西晋羊祜镇守襄阳时,常登此山,置酒吟咏。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说以前每逢春日并不感伤,今日登上城楼眼望美丽春景,却感到非常忧愁。 B、颔联中的“桃李”与陶渊明《归园田居》“桃李罗堂前”中的“桃李”意思不相同。 C、颈联上下句诗脉流畅,语意关联,其中“红尘”照应“野兴”,“虏尘”照应“羁兴”。 D、本诗手法多样:既实写眼前景,又虚写将来事;既有直抒胸臆,也有用典寄托。(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
2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马亮,字叔明,庐州合肥人。通判常州。吏民有因缘亡失官钱,籍其赀犹不足以偿,妻子连逮者至数百人。亮纵去缓与之期不逾月尽输所负。真宗即位,上书言:“陛下初政,军赏宜速,而所在不时给,请遣使分督之。又赦书蠲除州县逋负,而有司趣责愈急,宜如赦推恩以宽民。故事,以亲王尹开封,地尊势重,嫌隙易生,愿鉴其由,以示保全亲爱之道。契丹仍岁南侵,河朔萧然,请修好以息边民。”帝善其言,以亮为可用。王均反,以为西川转运副使。贼平,主将邀功,诛杀不已,亮全活千余人。城中米斗千钱,亮出廪米裁其价,人赖以济。召问蜀事,会械送贼诖误者八十九人至阙下,执政欲尽诛之。亮曰:“愚民胁从,此特百之一二,余窜伏山林者众。今不贷之,反侧之人,闻风疑惧,一唱再起,是灭一均、生一均也。”帝悟,悉宥之。以右谏议大夫知广州。时宜州陈进初平,而澄海兵从进反者家属二百余人,法当配隶,亮悉置不问。盐户逋课,质其妻子于富室,悉取以还其家。海舶久不至,使招来之,明年 , 至者倍其初,珍货大集。
(节选自《宋史·马亮传》)
材料二:
圣人之治天下,非易民性也,拊循其所有而涤荡之,故因则大,化则细矣。禹凿龙门,辟伊阙,决江濬河,东注之海,因水之流也。后稷垦草发菑,粪土树谷,使五种各得其宜,因地之势也。汤、武革车三百乘,甲卒三千人,讨暴乱,制夏、商,因民之欲也。故能因,则无敌于天下矣。夫物有以自然,而后人事有治也。故良匠不能斫金,巧冶不能铄木,金之势不可斫,而木性不可铄也。驾马服牛,令鸡司夜,令狗守门,因其自然也。
(节选自《淮南子·泰族训》)
(1)、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亮纵A去B缓C与之D期E不F逾月G尽H输所负。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责,求,与成语“求全责备”“循名责实”的“责”意思相同。 B、岁,每年,与《庖丁解牛》中“良庖岁更刀,割也”的“岁”意思用法相同。 C、明年,第二年,与《苏武传》中“明年,陵降,不敢求武”的“明年”意思不同。 D、粪土,给土地施肥,与毛主席词中“粪土当年万户侯”的“粪土”意思用法不同。(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马亮上奏的关于快速军赏、减免州县拖欠的赋税、不建议亲王担任开封府尹、与契丹修好以使边民休养生息等事宜,得到宋真宗的肯定。 B、王均叛党被平定,主将为求取功劳,大肆诛杀,而马亮救活了一千多人;城中米价上涨,马亮拿出官仓之米平抑米价,百姓得到救助。 C、跟从陈进反叛的澄海兵及其家属,依法要没入官府为奴隶,马亮却未追究他们;他还将盐户因拖欠赋税抵押出去的妻子儿女全部放回家。 D、材料二认为:好木匠不砍斫金属,巧冶工不熔毁木材;驾驭牛马拉车,让公鸡报晓,让狗守门护宅,这都是顺应了他们各自的本能特性。(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吏民有因缘亡失官钱,籍其赀犹不足以偿,妻子连逮者至数百人
②禹凿龙门,辟伊阙,决江濬河,东注之海,因水之流也。
(5)、马亮关于“愚民胁从……”的分析体现了材料二“因则大,化则细”的道理,请简要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