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江苏省南京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学情调研测试卷
- 江苏省盐城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 江苏省徐州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语文期中(摸底)考试试卷
- 江苏省无锡市普通高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语文期中基础性检测试卷
- 江苏省海安、宿迁市等2018届高三上学期语文期中学业质量监测试卷
- 江苏省常熟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四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 江苏省沭阳县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 江苏省常熟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 江苏省徐州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寄题心泉
刘克庄
之子幽栖恨未深,飞泉来处有亭临。
觚①悬木杪犹烦耳,易②在床头且洗心。
夸士十浆须五馈,痴人一帚享千金。
箕山颍水应如故,太息巢由不可寻。
[注]①觚:古代酒器,代指世俗烦嚣之事。②易:指《易经》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来到飞泉和亭子边,喜欢那里幽僻之景,但又觉得环境幽栖的程度还不够深。 B、“夸士”指浮夸好炫耀的人,这些人“十浆须五馈”,贪婪地接受着人们的馈赠。 C、“痴人”一把扫帚却价值千金,与前一句形成对比,讽刺了社会的怪相和不公。 D、诗人感叹难觅巢、由那样的高士,流露出对古代隐士风范的追慕和对现实的感慨。(2)、颔联蕴含着诗人对提高内心修养的思考,请结合诗句谈谈你的理解。 -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
武王问太公曰:“论将之道奈何?”太公曰:“将有五材十过。”武王曰:“敢问其目。”太公曰:“所谓五材者,勇、智、仁、信、忠也。勇则不可犯,智则不可乱,仁则爱人,信则不欺,忠则无二心。所谓十过者,有勇而轻死者,有急而心速者,有贪而好利者,有仁而不忍人者,有智而心怯者,有信而喜信人者,有廉洁而不爱人者,有智而心缓者,有刚毅而自用者,有懦而喜任人者。故兵者,国之大事,存亡之道,命在于将。将者,国之辅,先王之所重也,故置将不可不察。故曰:兵不两胜,亦不两败。兵出逾境期不十日不有亡国必有破军杀将。”武王:“善哉!”
(节选自《六韬·论将》,有删改)
材料二:
王铭,字子敬,和州人。初隶元帅通海麾下,从攻蛮子海牙于采石。以铭骁勇,选充奇兵。战方合,帅敢死士大噪突之,拔其水寨。自是数有功。与吴军战太湖,流矢中臂,引佩刀出其镞,复战。通海劳之。龙湾之战,逐北至采石,铭独突敌阵。敌兵攒槊刺铭,伤颊。铭三出三入,所杀伤过当。赐文绮银碗,选充宿卫。从取江州,战康郎山及泾江口,复克英山诸寨,擢管军百户。洪武四年,都试百户诸善用枪者,率莫能与铭抗。累官至长淮卫指挥佥事,移守温州。上疏曰:“臣所领镇,外控岛夷,城池楼橹仍陋袭简,非独不足壮国威,猝有风潮之变,捍御无所,势须改为。”帝报可。于是缮城浚濠,悉倍于旧,加筑外垣,起海神山属郭公山,首尾二千余丈,宏敞壮丽,屹然东浙巨镇。帝甚嘉之,予世袭。尝请告暂还和州。温士女遮道送迎。长吏皆相顾叹曰:“吾属为天子牧民,民视吾属去来漠然,愧王指挥多矣。”
(节选自《明史·王铭传》,有删改)
(1)、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兵出逾A境B期C不十D日E不有亡F国G必有H破军杀将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目,指条目,与《离骚》“忽反顾以游目兮”中的“目”意思不同。
B、拔,指攻克,与成语“拔苗助长”中的“拔”意思不同。
C、劳,指慰劳,与《孔雀东南飞并序》“念母劳家里”中的“劳”意思相同。
D、告,指休假,与《五代史伶官传序》“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中的“告”意思不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公认为选择将帅至关重要,关系着战争胜负和国家存亡,要考虑“五材十过等方面,武王同意他的说法。
B、王铭追随元帅俞通海在采石攻打蛮子海牙时,从作战开始就率领敢死队冲锋陷阵,之后被选拔充当奇兵,多次立有战功。
C、王铭曾独自突入敌阵,即使被敌兵操槊刺伤脸部,仍能三进三出敌阵,杀敌颇多,因此获得赏赐且被选为皇帝的警卫。
D、王铭随军作战,攻取了江州,在康郎山和泾江口一带作战时,又攻克了英山的各个营寨,凭借功劳被擢升为管军百户。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将者,国之辅,先王之所重也,故置将不可不察。
②吾属为天子牧民,民视吾属去来漠然,愧王指挥多矣。
(5)、从材料二中王铭移守温州后的经历来看,他符合材料一中太公“五材”的哪些标准?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大 红 花
李娟
大红花五十多岁的光景。花白头发,大嗓门,高鼻梁,身高一米八。粗胳膊粗腿虎背熊腰,往那儿一站,中流砥柱般稳稳当当,雷霆不能撼之。
可惜这样一副气派的身材,平日里却衣装破陋滑稽。
我们通常看到的情景会是:上面一件小了三码的短背心,亮堂堂地露出肚脐眼,下面一条抹布似的长裙拖在脚背上。
此外,她还从不穿袜子,光脚趿一双男式破拖鞋。脚趾头脏得何其狰狞,獠牙般凶狠。不过劳动人民嘛,整天辛苦奔忙,不甚讲究也是无可厚非。
但是,大红花就“不讲究”得有些过分了。
在我们的蒙古包迁移此处之前,我叔叔独自在大红花所在的村庄住了很长时间。本地礼俗是单身汉不用自己开伙,可随意上门混饭。于是他就挨家挨户轮流混。
但是大红花家,只去过一次,从此再也不敢去了。
不说别的,她家的黄油就能吓跑一切客人——颜色黄得快要发红,跟放过了十个夏天似的。我叔叔说,那油又稀又软,上面陷满了苍蝇,死了的已经一动不动,活着的还在拼命挣扎。单身汉四处混饭也就罢了,大红花全家上下好几口人,照样也靠混饭过日子。
一到吃饭的点儿,她出门远眺一番,谁家的烟囱最先冒烟,就率领老公儿子儿媳孙子一群人直奔而去。
别人家有啥吃啥,倒也不挑剔。但若是有啥不吃啥,她就会发怒。
比如灶台上明明挂了风干肉,锅里还煮着素面条。她定会上前帮忙把肉摘下来,亲自“啪啪啪”剁成块,统统扔进面条锅。
她走进我家蒙古包,环顾一周,立刻锁定目标。
往床下一指:“西红柿!一个!”
我连忙跑过去,拾一个递给她。
她拒绝:“大的!”
我又跑回去,换个大的。
她接过来,往床板上四平八稳一坐,大口大口咬着吃起来……
然而,劳动时的大红花那是相当值得称赞的。
砍葵花盘时,她一个人砍四排埂子,呼呼啦啦,所向无敌。
而我只砍两排埂子才能勉强追上她。况且她还边砍边嗑瓜子吃。
到了农忙季节雇短工时,这一带种地的老板都愿意雇用大红花。
而农忙季节,似乎也是大红花一家一年之中为数不多的进账时节。
尽管如此,这一家人也没见比平时积极到哪儿去。
晚上工,早回家,中午还要午休俩小时,和平时一样闲适又悠哉。
我家雇大红花做短工,苦的却是我们的邻居,水电站的职工们。
我家是汉族,不太方便管穆斯林工人们吃饭。而我家葵花地位置又太偏,方圆数里再无其他人家,没处打尖。于是来打工的短工大都自带午饭。
大红花一家却是自带碗筷。
因为我们隔壁水电站的职工食堂是清真餐食……
我不知大红花一家具体是怎么蹭上饭的,总之他们每天准时和职工们一起进餐。
才开始,只听到食堂负责人莎娜每天都站在食堂门口大喊:“别吃了!已经不够了!还有三个值班的没来!”
后来,又多了水电站站长和她站在一起大喊:“大红花!明天别来了!以后再也不要来了!预算超支了!超支了!”
而大红花一家悄无声息,围着餐桌继续埋头苦干。
说实话,我最感慨的并不是大红花的厚脸皮,而是大家的容忍度。
接着说大红花。嗯,再困苦再窝囊的人生,也是需要精神享受的。于是,在农忙时节最紧张的那两天,大红花一家辞工不干了。
理由是第二天在一百公里以外的某地要举办一场盛大的阿肯弹唱会(本地一种传统的民间文化活动,除了歌手对唱,还会有体育竞技和歌舞表演)。
这种临时撤工的行为令人大为恼火——一时半会儿的叫我们到哪儿找人顶上当前繁重的活计?!
况且时间紧迫,南下的游牧大军已经驻扎在乌伦古北岸了。得赶在牲畜过河之前砍完花盘、晒完葵花,否则,辛苦一夏天,到头来全都做了慈善。
我们一家简直急火攻心!
我妈上蹿下跳地咒骂,也没用。
提高工资,还是没用。
我妈恨得咬牙:“活该穷死!有钱不赚,真是变态。”
我劝道:“别和她计较了。人家都已经这么穷了,若是连个弹唱会都看不成,岂不更是活得更没意思?”
毫无办法,我们只好全家上阵。连着两天,从天刚亮一直干到伸手不见五指,累得跟猴儿似的。总算抢在牛群过河之前赶完了全部的活儿。
再想想大红花干活时从容不迫的架势,虽然依旧埋怨,却更加钦佩了。
看弹唱会时的大红花想必远远抛弃了葵花地里的劳动形象,已经全身上下耳目一新。
我曾在阿克哈拉的集市街头见过她打扮起来的样子——金丝绒的花裙子上缀了一层又一层亮锃锃沉甸甸的装饰物。脖子上的珠串子粒粒都有鹌鹑蛋大。蕾丝边的紫头巾,银晃晃的粗簪子。脸雪白、眉乌黑。
还有靴子,擦得那个亮!
说实在的,一般人打扮得如此招摇肯定会显得特俗气。可大红花不,哪怕浑身插满了花,她也有压得住的那种气派。
她本来就是丰壮体面的大架子身材嘛,稍一打扮就额外神气。
兼之左右手各拽着一长串花花绿绿的孩子,大踏步前进,目不斜视。所到之处,额外引人注目。
虽然一直都没搞清楚大红花为什么要叫“大红花”,但实在觉得这名字太符合她了!
也说不清哪儿符合。反正吧:“大红花”——呃,好名字,“大红花”!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一项是 ( )A、文章开篇从肖像、身材、穿着等角度对大红花进行了细致刻画,说明一开始大红花就给我们一种邋遢狰狞的负面印象。 B、大红花一家在食堂混饭,食堂负责人和水电站长尽管口头阻止,却依然容忍他们“埋头苦干”,折射出当地人情的温暖。 C、文中加点词“也”“还是”的使用,侧面体现大红花看弹唱会的坚定执着,突出其自私、不近人情的一面,强化了表达效果。 D、“我”对大红花临时撤工的行为虽然有所埋怨,但内心却对她充满了钦佩,因为“那一带种地的老板都愿意雇用大红花”。(2)、关于大红花“不讲究”的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关于大红花家中肮脏变质的黄油的描写,表明这个家庭长期没有生火做饭,也说明大红花生活懒散随意,对卫生习惯不讲究。 B、按当地礼俗单身汉可随意上门混饭,但唯有大红花率全家到处混饭度日,且有啥吃啥,说明她家境极度困窘,因而对日常饮食不讲究。 C、大红花走进别人家中,主动寻找索要食物,并且素中加荤,弃小挑大,行为恣情放任,说明她对人情礼仪不讲究。 D、砍葵花盘时,大红花一个顶俩,所向无敌,还边砍边嗑瓜子,说明她性格豪爽,干活时舍得出力,对个人得失不讲究。(3)、作者在结尾处写道:“呃,好名字,‘大红花’”,请结合原文,对此作简要分析。(4)、文中关于大红花精心打扮去看弹唱会的行为,与前文中她在日常生活和劳动的形象是否冲突?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 -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近年有学者对古史起源问题的学术史做过梳理与回顾。舒铁指出,“古史起源多元论的三种代表性论著——蒙文通的《古史甄微》(1927年)、傅斯年的《夷夏东西说》(1934年)和徐旭生的《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1943年)早已为人熟知。经由蒙文通、傅斯年、徐旭生等人的研究,人们得以从新的角度来审视中国种族、文化的起源问题”。
傅斯年认为,“在三代时及三代以前,政治的演进,由部落到帝国,是以河、济、淮流域为地盘的”,“地理的形势只有东西之分,并无南北之限”,“这两千年的对峙,是东西而不是南北”。也就是说,广大南方地域的政治演进尚无足观,故而略过不论。蒙文通与徐旭生则认为可分河洛、海岱与江汉三集团或华夏、东夷及苗蛮三集团。但对于三集团之间文化演进的先后与对比,二人的认识又有明显差异。徐旭生认为北部华夏部族与东夷部族的文化要先于南部的苗蛮集团;蒙文通则认为三区的文化各成体系,其文献的传承各有统绪,主要强调其差异,而不是先后或优劣。总的来说,关于中华文明的起源,学术界的看法经历了从早期的“中原中心说”到后来的“满天星斗说”的发展历程。
蒙文通在《论〈山海经〉的写作时代与产生地域》一文中指出,该书“记载了不少传说中的古代帝王。但是,它的记载却和先秦时中原文化传统的说法不同”,它“并没有以黄帝作为传说中心。它更多提到的历史人物是帝俊和帝颛顼”,“很多国家和历史人物都被认为是帝俊或帝颛顼的后代”,后稷“作为进入农耕时代的重要历史人物”,也被“认为是帝俊所生”,而非中原传统说法谓之为黄帝的后裔;该书“从不以黄河中游地区作为天下之‘中’”,而是把“古巴、蜀、荆楚之地都作为天下之中来看待”。
(摘编自尹玲玲《“洪水”新解——兼及中华文明起源问题的学术史梳理》)
材料二:
在史前史的研究中,有学者较早注意到史前文化边缘发展现象,1968年就提出农业起源始于边缘地带的观点。这种观点认为,随着狩猎采集群体的人口增加,社群终将分裂,部分群体不得不进入边缘地带。为了生存,这些群体开始广泛利用资源,进而强化利用部分有驯化潜力的物种,驯化由此发生。以此为基础,人类的生计逐渐从狩猎采集转向农业。史前中国农业首先出现于山麓、小盆地区域,经历了从山麓走向平原的发展过程。
边缘地带带来了人类的发展与扩散。早在人类起源阶段,就可以看到边缘发展现象。人类灵长类祖先原本生活在热带雨林环境中,黑猩猩、大猩猩至今仍然如此,但是随后出现的气候变化,让部分地区变成了热带稀树草原。对于人类祖先而言,这就是边缘环境,他们不得不改变体质以便适应,发展更好的直立行走姿态,减少阳光下暴晒的面积;以出汗的形式,更高效地散热。同时,旱季时为了利用埋在地下的植物根茎与死亡的动物,发展出挖掘与切割工具。按照“撒哈拉泵”假说,当气候适宜的时候,撒哈拉大沙漠变成人类可以利用的环境,部分生活在沙漠边缘的人类进到这里,然后随着气候的变干,他们又被迫离开。部分人群无法回到原处,向北走出撒哈拉,人类由此走出非洲,正是边缘条件造就了人类的扩散。
边缘地带能够带来更多的交流机会,尤为有意义的是,边缘有利于革新的产生,因为这里的内部阻力更小。在农业起源进程中,与中心群体较多受到主流文化的制约不同,生活在边缘地带的是从中心群体中分裂出来的人群,闯入新领地中的移民更少受到传统与习惯的制约。狩猎采集让位于农业,意味着文化系统全方位的调整,从技术、社会到意识形态层面都需要如此。旧的文化系统往往对发展存在巨大阻力,而在边缘地带的人群遇到阻力的可能性要小得多。类似之,在文明化进程中,传统的等级不明显的平均社会让位于等级社会,挑战无疑是严峻的,阻力小的地方更有可能获得突破,此时边缘地带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
边缘效应的收益是显而易见的,但是这样的机会不是没有成本的,由于边界容易发生变化,边缘更不稳定,迫使物种不得不频繁迁徙。随着人类社会的演化发展,环境条件的内涵从完全指自然环境,逐渐过渡到自然与社会环境并重,甚至有时完全指社会环境,这在当代社会发展中表现尤为明显。由此,边缘的含义也随之扩充,它也可以是社会环境意义上的。
(摘编自陈胜前《中华文明起源中的边缘发展现象》)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二十世纪中期前,蒙文通等人已围绕古史起源多元论展开研究并写成代表性论著,产生了广泛影响。 B、蒙文通认为,与先秦时期中原文化传统以黄帝为中心不同,《山海经》以帝俊和帝颛顼为中心,记载了诸多古代帝王。 C、边缘地带的环境变化促使人类祖先制造与使用工具获取更多生活资源,以适应外部环境带来的生存挑战。 D、农业取代狩猎采集,涉及技术、社会、意识形态等每一个方面彻底调整,边缘地带为此提供了有利条件。(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撒哈拉泵”假说表明,边缘地带并不是绝对的,这对人类来说并不一定是件坏事。 B、人类历史上等级社会取代平均社会是一种进步,离开边缘地带该进步可能难以发生。 C、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当代社会,边缘的含义已由原来的自然环境演变为社会环境。 D、材料一侧重中华文明起源的梳理,材料二侧重中华文明起源中的边缘发展现象,侧重点不同。(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关于边缘效应收益观点的一项是( )A、海平面上升,海岸地带狩猎采集者不断后撤,形成更具社会复杂性的“上山文化”。 B、十八世纪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发源于欧洲边缘的不列颠岛,而非欧洲大陆的国家。 C、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原本位于西方边缘的美国,取代英国成为新的西方中心。 D、“红山文化”所在的地区是森林草原的交错地带,环境条件与生计模式始终多变。(4)、材料一提到“中原中心”,材料二提到“中心群体”,两则材料都提到“中心”,写作目的有何不同?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5)、结合材料二的观点,分析以下材料中石峁古城“开启文明新阶段”的原因。距今约4300年的石峁古城,地处森林草原的交错地区,非常适合狩猎;形制多样的箭镞的出土,也与其射猎优势相匹配。从考古材料来看,石峁古城所代表的力量入侵了黄河中游的陶寺,开启了中华文明的新阶段。
-
5、阅读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劝学》中,荀子从学习的意义、态度和方法等方面论述了学习的基本问题,勉励人们努力学习。身处当今的伟大时代,随着学习经验的不断积累和丰富,对于学习,我们每个同学一定有许多有别于荀子的新的认识和见解,请以《劝学新解》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如今,塔河之水一路蜿蜒而来,欢腾地注入台特玛湖,两岸芦苇青青幽深,红柳随风摇曳,一些凋枯假死状的胡杨重获新生,台特玛湖碧波荡漾、水鸟翱翔……今天,当你行走在畅通无阻的218国道上,可以看到塔河奔流不息,遍布沙丘的红柳与梭梭,绵延不绝的胡杨林。像一个个忠实的战士,共同构成了不可逾越的绿色屏障,紧紧“锁”住了两大沙漠的蔓延。塔河之水为生命注入强大力量,给荒漠戈壁带来奇迹。
(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几乎所有人都得过流感,出现过呼吸道的病症,但很多人不知道,流感这种病原本跟人没什么关系,它们来自鸟类,而且①。怎么回事呢? 其实,流感病毒感染的是鸟类的消化道,而不是呼吸道。② 一个鸟类流感病毒,只需要几个简单的突变,就能摇身一变,成为感染人类的新型病毒。而且,人类呼吸道细胞表面受体和鸟类消化道细胞表面受体非常接近。于是 当这些从鸟类身上突变而来的新型病毒传到人身上的时候,
③ , 也就是“流感”。
-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常识不但是现世界公民所必需,就是专门学者也不能缺少它。近代科学分野严密,治一科学问者多____,以专门为藉口,对其他相关学问毫不过问。宇宙本为有机体,其中事理彼此____,所以研究事理的种种学问在表面上虽可分别,在实际上却不能割开。世间绝没有一科孤立绝缘的学问,不能通就不能专,不能博就不能约。( )。
有些人读书,全凭自己的兴趣。今天遇到一部有趣的书就把预拟做的事丢开,用全副精力去读它; 明天遇到另一部有趣的书,仍是如此办,虽然这两书在性质上毫不相关。一年之中可以时而习天文,时而研究蜜蜂,时而读莎士比亚。在旁人认为重要而自己不感兴味的书都一概____。这种读法有如打游击,亦如蜜蜂采蜜。它的好处在使读书成为乐事,对于一时兴到的著作可以深入,____,可以养成一种不平凡的思路与胸襟。它的坏处在读者产生畸形的发展,缺乏专门研究所必需的“经院式”的系统训练,无所归宿而泛滥 , 对于某一方面知识过于重视,对于另一方面知识可以很蒙昧。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墨守成规 休戚相关 置之不理 日久天长 B、固步自封 息息相关 置之不理 久而久之 C、墨守成规 息息相关 置若罔闻 日久天长 D、固步自封 休戚相关 置若罔闻 久而久之(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先博学而后守约,被认为是治任何学问所必守的程序 B、治任何学问所必守的程序自然就是先博学而后守约 C、先博学而后守约,这是治任何学问所必守的程序 D、因此,治任何学问所必守的程序就是先博学而后守约(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它的坏处在使读者产生畸形的发展,缺乏专门研究所必需的“经院式”的系统训练,无所归宿而泛滥。 B、它的坏处在使读者产生畸形的发展,无所归宿而泛滥,缺乏专门研究所必需的“经院式”的系统训练。 C、它的坏处在使读者缺乏专门研究所必需的“经院式”的系统训练,泛滥而无所归宿,产生畸形的发展。 D、它的坏处在使读者泛滥而无所归宿,缺乏专门研究所必需的“经院式”的系统训练,产生畸形的发展。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 , 洵美且异。(2)、狗吠深巷中, 。(3)、 , 。绕树三匝, 何枝可依。(4)、 , , 用心躁也。(5)、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 。(6)、 《梦游天姥吟留别》的主旨句是: , 。
-
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九日齐山登高①
杜 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②。
【注】①此诗写于杜牧被贬任池州刺史其间。②《晏子春秋》记载,齐景公游牛山时,面对美景,因感叹人生短暂而流泪。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运用了白描手法,写秋日时节,大雁南飞,倒影江中,诗人与客人提着酒上山。 B、颔联夹叙夹议,写诗人面对尘世烦扰难逢开口一笑,菊花盛开时要插满头而归。 C、颈联写诗人与客人在重阳佳节登高赏景,纵情饮酒,以至大醉,再去欣赏落日美景 D、尾联以齐景公的反例做结,诗人认为人生无常古今同理,因而不必像齐景公那样垂泪。(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感情? 请结合诗句概括。 -
1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渊明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群,任真自得。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
家贫亲老,起为州祭酒; 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躬耕自资,遂抱羸疾。江州刺史檀道济往候之,偃卧瘠馁有日矣。道济谓曰:“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 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对曰:“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道济馈以粱肉,麾而去之。
后为彭泽令。公田悉令吏种秫,曰:“吾常得醉于酒足矣!”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吏倩曰应束带见之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 ”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
江州刺史王弘欲识之,不能致也。渊明尝往庐山,弘命渊明故人庞通之赍酒具,于半道栗里之间要之。渊明有脚疾,使一门生二儿舁篮舆[3];既至,欣然便共饮酌。俄顷弘至,亦无忤也。
先是颜延之为刘柳后军功曹,在当阳与渊明情款,后为始安郡,经过浔阳,日造渊明饮焉。
每往,必酣饮致醉。弘欲要延之坐,弥日不得。延之临去,留二万钱与渊明; 渊明悉遣送酒家,稍就取酒。尝九月九日出宅边菊丛中坐,久之,满手把菊,忽值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归。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渊明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郡将尝候之,值其酿熟,取头上葛巾漉酒,漉毕,还复著之。
元嘉四年将复征命,会卒。时年六十三。谥号靖节先生。
(《陶渊明传》)
【注】弇 (yú) : 抬; 篮舆: 轿子。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吏请曰/应束带见之/ B、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吏/请曰应束带见之/ C、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吏请曰/应束带见之/ D、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吏/请曰应束带见之/(2)、下列对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江州刺史檀道济往候之”的“候”与“枉用相存”的“存”意思相同,都是探望、问候之意。 B、绶,古代用以系佩玉、官印等东西的丝绸,“解绶去职”指解下官印辞去官职。 C、阡陌,田地中间纵横交错的小路。阡,东西向的田间小路; 陌,南北向的田间小路。 D、谥号,古指人死后,后人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评价的文字,有美谥、平谥和恶谥之分,“靖节”是美谥。(3)、下列对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陶渊明少年时就有很高的志向,博学多识,擅长写文章; 聪颖洒脱,卓尔不群,任性而率真,清高而自负。 B、州郡召用陶渊明担任州郡的官职,他不忍官场,弃官回家,他亲自耕种,自给自足,身体瘦弱而患上了疾病。 C、陶渊明曾经去过庐山,王弘让陶渊明的老朋友庞通之准备好了丰盛的酒席,在半路栗里(地名)邀请他。 D、郡将(官名) 曾经来拜访,正赶上陶渊明酿的酒糟熟了,郡将就用头上的葛巾筛酒,筛完,又把头巾扎在头上。(4)、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①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
②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5)、结合文章,简单说说陶渊明不与檀道济交往的可能原因。 -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祖先们躬耕的样子
半文
铁耙是要高高举起,举至最高处,再轻轻放下。铁耙自半空落下,加速,再加速。父亲告诉我,自高处落下的铁耙,齿尖会自动锲入沙地。
是的,铁耙会自己锲入沙地。沙地与别处不同,是很多粒沙聚在一起,成就了一整块厚实的沙地。散开之后,每一粒都仍是沙子,在天空飘浮、在风中飞扬的沙子。我多少次捏紧又放下,①是这些松软的沙子,滋养了我又放弃了我。我把铁耙举起,又放下。放下,又举起。沙地是一本大书,我一页一页,努力地翻阅脚下这一片沙地。泥土芬芳,沙地的气息让人陶醉。身在都市的人们,多少会从这样的气息里回想起飘浮在大地之上的那些麦子谷子和油菜花们的气息。不少城里人的内心,都还留着一条乡下的根。远离沙地的那些日子,我一回回在梦里回味这样一种芬芳。此刻,我站立在沙地之上,把肉身浸泡在这样一种芬芳里。
汗水是自发根出发,沿额头,至眉,到梁,沿鼻尖,绕行至下巴,如毛毛虫,一步一步往下爬。
对我来说,汗水是埋进肉体的火,汗一出,滚烫的肉体瞬间清凉。如患头痛发热,以石膏、知母、甘草、粳米若干,熬成汤剂,一碗下去,便如汤沃雪,清热去烦。久坐办公室,体内虚火堆积,坐卧不安,此亦是病。下田,握耙,深翻一块地,浑身挂汗,两袖溽湿,则火灭神宁,病去身轻。
可惜,大多时候,我只是在电脑屏前,遥想自己躬耕在一块田地上的模样,亦自然地想起父亲,②想起他的耕地、播种、耘田、除草、收割。我躬耕在沙地上的模样,和父亲重叠。我在沙地上劳作的每一个侧面,都与父亲重合。而父亲与他的父亲重合。往前,与父亲的父亲的父亲重合。再往前,若以二十年为一代计,向前一百代,父亲的侧影,便与汉砖上的祖先重合。我翻看汉砖画册,两千年前那些耕作在汉代画像石上的先人,以耒、以耜、以犁,以与父亲相同的一个侧影,翻开新鲜而古老的大地。
我握紧耙柄,挥动铁耙的时候,便感觉自己和父亲、和祖先们,紧紧地连接在了一起。
载芟载柞,其耕泽泽。
千耦其耘,徂隰徂畛。
三千年前,在《诗经》中,上千农人亦以一个同样的侧影,耕作在商周的大地之上。想象那一个硕大的劳作的场景,黄河奔流,“千耦其耘”,大地在大河两岸不断地向上生长,生动的场面令人神往。可惜,时间禁不起花费,数千年转瞬即逝。时至今日,高楼、马路、飞机、高铁,大地已改变了模样,再看不到如此盛大的劳作画面,这一刻,被藏进一首诗,被定格在秦砖汉瓦之上。一块石头穿越千年,那些躬耕劳作的侧影,到今天仍与其如此相似。今日,我翻开大地的侧影,③就是祖先们在大地上躬耕的侧影——黑白,如弓。一滴汗水,自千年之前落下,在今日发出回响。今天,我所滴下的每一滴汗水,与父亲,与秦人,与周人,也是一个模样。
此刻,正是沙地一年中最好的时节,芦芽冒尖,油菜起薹,沙地苏醒。这一日,我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在一块地上挥汗如雨。翻土,犁地,播种,然后插秧,割草,耘田,治虫,施肥,收割。劳作与汗水,仿佛热恋,抵死缠绵。我举起铁耙,一遍遍举起,汗液在身体这个容器深处沸腾,滚烫如潮水,喷薄。没有人知道它们躲藏何处,像人不知道一穗麦子一朵菜花藏身何处。汗水把身体打开,如铁耙打开大地。
大地如书卷,一层一层翻开,属于麦子的谷子的油菜花的芬芳,次第喷薄。大地丰饶,没有一种气味会如此丰饶。我一耙又一耙,把一块泥翻开,打碎,看沙土飞溅,看曲蟮造出一个一个桥洞,弓身奔逃。只有被不断翻开的大地,才拥有更多供庄稼呼吸的空气,像一本书,只有被不断翻开才拥有更持久的生命。我一遍遍把大地的秘密翻开又覆盖,却不知道到底是在寻找什么。
有些东西,不需要“为什么”。劳作,是我唯一的目的。我只是向前,不停地向前。我像父亲一样举起耙,像父亲一样把口水唾在手心,像父亲一样握紧耙柄,像父亲一样用泥土搓手。④我把父亲翻了一辈子的地,重新翻开;把父亲撒了无数遍的种,再撒一遍;把父亲磨了数十年的耙柄,重又摩挲一回。
打开大地,重走一遍父亲走过的路,我的手,慢慢地变成父亲的手,祖先们的手。我的模样,慢慢地变成父亲的模样,祖先的模样。
此刻,坐在一个城市的上空,打开笔记本,我的指尖在键盘上奔走。我在心里念着那些赤脚站立在大地上的日子:劳动,多像一件往事!
这个城市,城市之外的城市,会有许多和我一样的人,在回味劳动这一件往事。在回味里挥汗如雨,在回味里与大地肌肤相亲,在回味里一遍遍重叠那个三千年不变的躬耕的侧影。白天与黑夜,星辰与大海,自一张平整的白纸涌出。
像大地上长出麦子,长出谷子,长出花朵,长出诗和往事。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许多生活在都市的人并没有把乡下的根遗落,依然会在闻到沙地的气息时回想起“麦子谷子和油菜花们”的气息,正如“我”一样。 B、汗水在体内时便如火一般,一旦排出体外便瞬间使人清凉,火灭神宁,这一热一凉的感受,主要表达了“我”久坐办公室后对出汗的渴望。 C、《诗经》中有对劳动场景的描写,可见中国人民自古以来便与大地亲密,古代的人和现今的人的辛勤是具有一致性的。 D、只有不断地翻开大地,才能使它拥有持久的生命力,所以农人们每年都会一次次地举起铁耙,任齿尖锲入沙地。(2)、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句子①以拟人手法赋予沙子人的特征,是沙子滋养了“我”,写出了“我”对沙子的感恩。 B、句子②通过“耕地、播种、耘田、除草、收割”十个字便写尽了父亲的辛勤劳作。 C、句子③“如弓”的躬耕场景是《插秧歌》中“低头折腰只不答”的形象描绘。 D、句子④写出“我”追逐父辈们的脚步,决心回到农村劳作,与大地相亲相近。(3)、细节的作用不可小视,运用得当,会增加散文的艺术魅力。请指出文中第一段和第三段的细节描写并分析其表达效果。(4)、课堂上,语文课代表艾中华主动给大家分享了《祖先们躬耕的样子》这篇散文,老师要求大家阅读完本文后围绕关键词“父亲·劳动·往事”写一则文学短评。请你写出短评的内容要点。 -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蕴含着中国乡村美学的主题和纲领性思想。
乡村美学以回归为主题。这里说的“回归”有双重含义:一是物质意义上的回归,即游子回归故土; 二是精神意义上的回归,即从追逐功利的入世生活回归纯朴自在的心灵生活。在《归园田居》中,陶渊明认为归隐故乡就是将自己从功利社会的“尘网”中解放出来,就像羁鸟归旧林,就像池鱼返故渊。乡土生活是在单纯的血缘、固定的地缘的基础上进行的,人员相对固定。这样的生活环境,不仅为居住者提供了熟悉、稳定的社会关系,而且从血缘和地缘两个层面强化了居住者的归属感。回归乡土,获得身体的安全和心灵的自由,这就是陶渊明所说的“复得返自然”。
乡村美学以具有地域局限帕的村落为主体场景。作为乡土生活时代的基本社区,村落有地域的限制,这使得社群关系和地缘关系相对疏离。费孝通认为,乡村之间存在隔膜是乡土文化的一个基本特点。他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的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他们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相对孤立的社会圈子。”在《归园田居》中,陶渊明简要而真切地表现了村落狭小、疏离的状况。“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反映了他栖居的村落的规模,“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反映了村落之间相互疏离酌状况。
乡村美学以强烈的土地意识为基础,蕴含着对土地的热爱、眷恋之情和与山泽、草木、禽鸟和谐共生的思想。陶渊明在《归园田居》中写“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常恐”与“但……愿”体现了在这有限的土地上,通过勤劳耕作使一家人得以生存、繁衍的愿望。费孝通说:“在乡土社会中个人的欲望常是合于人类生存条件的。”农家人的欲望是由他们所居的土地培育的,并成为他们的文化的一部分。“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这样的乡村生活画面不是一个外来者能描绘的。因为,这样的画面并不是一片供外来者驻足观赏的景观。它是真实的农家生活,是由身在其中且拥有素朴自然的心灵的人提炼的。
乡村美学以道家自然哲学为内核,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乡村美学赋予土地、宅院、山泽、草木、禽鸟和人以有机的生命关联,将它们融为一体,并让这个整体在自然循环中无限绵延。比如,《归园田居》五首诗中两次用到“虚室”一词。这个词出自“瞻彼阕者,虚室生白”(《庄子》)。陶渊明的“虚室”当兼有乡居之清净和内心之空灵双重含义。“虚室生白”的意思是心境虚静则能悟出大道,即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无限境界。陶渊明完全承继了庄子的生命观。这种生命观认为,生死是自然常态,终归“空无”并不是悲剧,与此相反,归于“空无”使自我在自然运行中获得了无限意义。在道家自然哲学的时空意识、生死意识的影响下,乡村美学在有限的乡土空间中使时间绵延,又在无始无终的时间中激活空间,使乡村成为一片在时间中超越时间,在空间中超越空间的大化天地。
(摘编自肖鹰《陶渊明<归园田居>与中国乡村美学》)
材料二:
审美价值是事物在带给人美感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对人的心理、生理、人性等有益的价值。中国乡村体现出独特的审美价值,如培育人格、抚慰心灵、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承载乡愁等。
在人格培育方面,作为乡村载体的土地,本身即极具独立而重要的审美功能。正如北京大学俞孔坚救授所说的,属于第一自然的高山大海等,“常常美而不善,艳里藏凶”; 属于第三自然的人造园林,则“虚伪空洞,矫揉造作”; 属于第四自然的工业废弃地,“虽真实,却往往欠美”; 而属于第二自然的土地,“美且善,善且真,是一种生存的艺术”。俞孔坚教授对土地所做的“美且善,善且真”的价值判断,在我国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周易·坤卦》中即云:“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中国乡村的竹篱茅舍、野塘草径,会给人以自由闲适之感。远离纷争、超然物外、向往纯净天地的中国文人雅士,几乎都将田园视为自己的理想归宿。郑板桥在《靳秋田索画》中深情地写道:“三间茅屋,十里春风,窗里幽兰,窗外修竹。此是何等雅趣而安享之人不知也……凡吾画兰画竹画石,用以慰天下之劳人,非以供天下之安享人也。”郑板桥在这里强调的是乡村环境给人以心灵慰藉的审美价值。
散漫自然的乡村审美空间,更有利于人的自由个性之生成。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必会更加厌恶刻板与程式,而得以更多地保留源于生命本能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朱清时院士讲过:农村孩子的知识面比不上城市里的孩子的知识面,但由于农村孩子自小生活在外在束缚较少的田园环境中,农村孩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通常要比城市里的孩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更为突出。朱清时所说的田园环境对人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的激发,正是乡村环境的审美价值之一。
自古以来,乡愁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审美情怀之一,无数诗文因写乡愁而被历代传诵。而中国乡村,正是乡愁情怀之源。那些树木掩映、庄稼簇拥、散布于平原旷野或山间水畔的村庄,是许许多多中国人魂牵梦绕的“家”之所在和叶落归根时的栖居之所。中国传统诗文中常见的“乡愁情怀”之中的“乡”,指的就是这样的村庄。
中国乡村蕴藏的审美思想不仅长期滋润着中国人的灵魂,培育了中华民族的个性,亦作为珍贵的文化资源,有益于中华民族乃至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摘编自杨守森《中国乡村美学研究导论》)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归园田居》表现了陶渊明归隐故乡后 生活状况和思想状况,既体现了物质意义上的回归,也体现了精神意义上的回归。 B、陶渊明对乡村生活的熟悉程度是达官贵人所不及的,“暧暧远人村”四句表现的乡村生活画面也是达官贵人无法描画的。 C、俞孔坚认为,第一自然常常美而不善; 第三自然矫揉造作; 第四自然往往欠美; 第二自然美、善且真,有培育人格的作用。 D、许多中国人将村落视为魂牵梦绕的“家”之所在和叶落归根时的栖居之所,并创作以“乡愁”为主题的诗文,寄托自己的情思。(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在乡土社会,村落之间缺乏信任,因而村落之间交往较少,每个村落都成为一个相对孤立的社会圈子,村落人员也相对固定。 B、费孝通指出,在乡土生活时代,乡村之间存在隔膜。而早在晋代,陶渊明就在《归园田居》中揭示了乡土文化的这一缺陷。 C、《归园田居》表达了通过勤劳耕作使一家人生存、繁衍的愿望,这一愿望在当时引起农家人的共鸣,并形成一种文化现象。 D、《归园田居》中两次使用“虚室”一词,该词体现了道家自然哲学思想,该词的使用是陶渊明承继庄子的生命观的有力证据。(3)、下列选项,不能从正面体现材料一言及的乡村美学的主题或纲领性思想的一项是( )A、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归园田居<其一>》) B、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归园田居<其三>》) C、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归园田居<其四>》) D、有酒不肯饮,但顾世间名。(《饮酒<其三>》)(4)、陶渊明辞官归隐后,创作了大量田园诗,以下是其中的一首。这首诗中的乡村体现出哪些独特的审美价值? 请结合对材料二的理解简要分析。饮酒 (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
13、阅读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尚书》认为“知易行难”,孙中山认为“知难行易”,王阳明认为“知行合一”。
作为新时代青年,你如何看待“知”与“行”的关系?请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
1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随着演出市场的加快恢复,① , 引发消费者不满。事实上,“黄牛”获取门票的运作模式并不复杂,不外乎以下几种:一是利益输送。作为利益共同体,有的主办方、承办方暗中涨价,甚至批量销售门票给“特定用户”,主办方竟成“一手黄牛”。② 。“黄牛党”依靠技术优势,动用外挂程序,抢票速度秒杀人工操作。三是海量搜求。“黄牛”往往将集资而来的定金,用于招募人员或进行身份代持,以传统的人海战术抢票。
“黄牛炒栗”乱象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抵制“黄牛”需要多方共同参与。我们相信;若各方都下决心采取行动,制防、技防、人防等真正同步发力,落地见效,演出市场的“黄牛”就只能“黄” , 不能“牛”了 , 最终受益的会是整个演出市场和广大消费者。
(1)、文中画波浪线处语言极具表现力,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2)、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4 分) -
1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便捷化,老年人上网不再是难事。据统计,截至2022年12月,我国网民中60岁及以上群体占比显著提升,达到14.3%,老年网民规模达1.53亿,而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总数为2.8亿,也就是说每两个老年人中就有1人接触了网络。然而,老年人在互联网上又是孤独的,放眼望去,适合老年人的App有多少?适合老年人的网络平台又有几个?
老年人在互联网上的孤独,正是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精神文化需求得不到关注的真实写照。城市中 ① 的购物中心以及让年轻人 ② 的盲盒手办、AR游戏、主题书店、巨幕影院等,着实有“五色令人目盲”之感,但当中又有多少为老年人提供了休闲娱乐的空间?
再以老年人经常看的电视为例,电视机倒是越来越智能化,但电视操作却越来越难。打开智能电视机,他们会遇到过长的开机广告、繁多无用的功能、复杂的额外付费等一系列“拦路虎”。不仅如此,与层出不穷的青春题材、 少儿题材影视作品相比,反映老年人生活、传播老年人声音的高质量影视作品可谓 ③ 。所以,一些老人哪怕学 会了开电视,也觉得电视越来越没看头。
我国老龄化问题日益加深 , 社会应正视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 , 这不仅是基于促进社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呼吁,却包含着对于你我老了之后的现实生活的关切。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使用了大量数据,请结合原文分析其表达效果。(2)、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三处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3)、我国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社会应正视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这不仅是基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发展的呼吁,更包含着对于你我老了之后的现实生活的关切。 -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论语〉十二章》中,既强调榜样的良好作用,又强调要自我反思的句子是“ , ”。(2)、《大学之道》中,提出普天之下,不论身份高低,都应将加强个人品性修养作为根本的句子是“ , ”。(3)、猿的叫声凄厉、哀婉,如泣如诉。古诗文中猿的形象常常与愁、悲有关,如“ , ”。
-
17、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大热见田中病牛
文同
垅上病牛良可悲,皮毛枯槁头角垂。
两鼻谽谺①只自喘,四蹄屴岌②曾不皮③。
牧童默坐罢牵挽,耕叟拱立徒嗟咨。
朝驱暮使气力尽,尔死主人安得知。
【注】①谽谺(hān xiā):中空貌。②屴岌(lì jí):此处形容牛蹄有棱有角、健壮有力。③皮:通“疲”,疲惫、疲劳。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良可悲”三字直接表达了诗人见到垅上病牛时极为怜惜的情感态度。 B、颔联上句中的一个“只”字起到了强调的作用,此时的牛两个鼻孔直喘气。 C、诗人认为,病牛一生从早到晚都在被人驱赶役使,它这时候已用尽了力气。 D、结句似与病牛对话,感慨牛死主人却不知道,暗含诗人对黑暗官场的鞭挞。(2)、这首诗描写的对象是“病牛”,诗人是如何表现其“病”的?请简要分析。 -
1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一日讲席,群臣退,帝留安石坐。安石曰:“以天下之大,学者.不为不多。然常患无人可以助治者,以陛下择
术未明,推诚未至,虽有贤者,亦将为小人所蔽,卷怀而去尔。”帝曰:“何世无小人,虽尧、舜之时,不能无四凶①。”安石曰:“惟能辨四凶而诛之,此其所以为尧、舜也。若使四凶得肆.其谗患,则皋、稷、契②亦安肯苟食其禄以终身乎?”
(节选自《宋史·王安石传》)
材料二:
方今之急,在于人才而已。诚能使天下人才众多,然后在位之才可以择其人而取足焉。先王之时,人才尝众矣,何至于今而独不足乎?取之、任之,非其道故也。所谓取之之理者,何也?先王之取人也,必于乡党.,必于库序。
使众人推其所谓贤能,出之以告于上而察之,诚贤能也,然后随其德之大小、才之高下而官吏之。此取之之道也。
所谓任之之道者,何也?人之才德,高下厚薄不同,其所任有宜有不宜。先王知其如此,故知农者以为后稷,知工 者以为共工。其德厚而才高者以为之长,德薄而才下者以为之佐属。又以久于其职,则上狃习③而知其事,下服驯而安其教,贤者则其功可以至于成,不肖者则其罪可以至于著;故久其任而待之以考绩之法,故智能才力之士则得尽其智以赴功而不患其事之不终其功之不就也。偷情苟且之人,虽欲取容于一时,而顾僇辱在其后,安敢不勉乎?
若夫无能之人,固知辞避而去矣。居职任事之日久不胜任之罪,不可以幸而免故也。彼且不敢冒而知辞避矣,尚何有比周、谗谄、争进之人乎?取之既已详,使之既已当,处之既已久,至其任之也又专焉,而不一一以法束缚之,而使之得行其意。尧、舜之所以理百官而熙众工者,以此而已。然尧、舜之时,其所黜者则闻之矣,盖四凶是也。
其所陟.者,则皋、稷、契,皆终身一官而不徙。盖其所谓陟者,特加之爵命、禄赐而已耳。此任之之道也。
(节选自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
【注】①四凶:传说为尧、舜时期四个恶名昭著的部族首领;比喻凶残贪婪的朝臣。②皋、稷、契:传说中舜 时的贤臣皋陶、后稷和契。这里借指贤臣。③狃习:熟习。
(1)、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故智能A才力之士B则得尽C其智D以赴功E而不患F其事之不终G其功H之不就也。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学者,文中指“有学问的人”,与《师说》中“古之学者必有师”的“学者”含义相同。 B、肆,文中指“任意妄为”“恣意而行”,与《烛之武退秦师》中“又欲肆其西封”的“肆”含义不同。 C、乡党,周制以五百家为党,一万二千五百家为乡,后世以“乡党”泛指乡里。 D、陟,文中是“提拔、晋升”的意思,与《出师表》中“陟罚藏否”的“陟”含义相同。(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虽然当世人才很多,却还是会有无人辅佐君主的忧虑,王安石认为这是因为皇帝选拔人才的方法并不高明,求 贤的诚意不够。 B、在论述“任之之道”时,王安石提出对于人才要将其任命到与他的能力相匹配的职位上,并且要安排其长期任 职,使之专于此任。 C、任职中,官员是否有能力处理事务都会显露无遗,朝廷对他们进行成绩考核,那些工作不称职的无能之辈将会 被免职并处罚。 D、王安石在文中多次提到先王之时的做法,是为了增加自己观点的说服力,与《答司马谏议书》中“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的用意相同。(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诚贤能也,然后随其德之大小、才之高下而官吏之。
②《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
(5)、两则材料都提到了“四凶”和“皋、稷、契”的事例,但作用不同,请简要分析。 -
1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哨兵北舞
曾剑
绿皮列车终于摆脱京城的喧嚣与繁华,钻出夜色,钻进晨雾,在莽莽丛林间穿行。
韩泽中以为,这趟驶向军营的列车,是他灿烂人生的开始,两年后,他将回到“北舞”,开启他辉煌的人生。列车把他们带到一个小县城,换乘面包车,辗转到一个像屯子一样的小镇,在一处营地住下。一个月后,韩泽中和另一位新兵被一辆“勇士”接走。山路漫长,车行颠簸,“勇士”钻出大山,进入一片江湾。远远地,一抹红色飘扬在边界哨所塔楼上。
第二天清晨,韩泽中到哨所的第一班岗。真枪实弹,双人双岗。
哨所兵少,白天一班岗,晚上一班岗,还穿插着不定时的巡逻任务。夜班岗如期而至,战友们的鼾声衬托出哨所夜的寂静。寂寞伴随着单调和重复袭来,尤其在站岗的时候。他觉得边防的夜不是黑的,是深蓝色。而白天,秋日的阳光直射下来,晒得他脖颈生疼。他站得没有刚开始那么笔直,腰有些松懈。哨长发现了这个问题。那天午饭 后,哨长带着他俩上了山,那边有“夫妻哨所”旧址。
他们走在荆棘丛生的山路上,也不知走了多长时间,终于到达山顶。
“夫妻哨所”上着锁。山高风大,门窗紧闭,屋里的桌椅布满灰尘,哨长给他们讲沈海洋的故事,他与另一个老兵被连队分配到山顶这个瞭望哨。有一天,老兵被抽调到边防团,这里只剩下沈海洋一人,沈海洋就向哨长申请,让妻子余香过来,义务当“哨兵”,这里就成了有名的“夫妻哨所”。余香支持沈海洋,奉献了五年。
“夫妻哨所”往下,半山腰,有一个烈士墓。墓碑上写着烈士的名字:夏士连。一次巡逻,发现他国两个军人越界,去抓捕,夏士连冲在前面,坝下巨石林立水中,水深处还有暗礁。当时夜幕降临,细雨如丝,江边有雾,路 滑。行到深水区,江水阻隔,夏士连在露出水面的巨石上跳跃,滑倒落水。
仔细擦拭过墓碑后,他们往山下走,回望烈士墓,韩泽中觉得这个老兵的名字特别年轻,富有朝气,他仿佛看见一位年轻的战士,立在墓旁向他微笑。
回哨所的路上,哨长讲了自己的故事。哨长是物理系的大学生,部队去招大学生干部,他报了名,没想到成了一名边防军官,每天检查岗哨,带兵巡逻,“五年前,我与你们的嫂子扯了结婚证,没有结婚照,没有办婚宴,几次定好的时间,都因部队临时有任务,改了日期,父母年龄大了,原本该休息,养老,却还要给我们带孩子……”
哨长说着,声音有些哽咽。他们走下山,来到江边,韩泽中凝望江水,他觉得这界江的水,就像他们边防战士3内心深处不为人知的酸楚,无声地在他们心底流过。
回望来时的路,他说不清是哪一步促使他走进军营,像是偶然,像是一时冲动,更像是冥冥之中,偶然里隐藏着必然。
第一学年专业课考核,同学说他秀气,建议他男扮女装,跳一段“贵妃醉酒”,他成功了,然而同学们随后喊他“韩媚娘”“韩贵妃”。虽无恶,但听着刺耳。第二天去食堂吃饭,看见征兵宣传标语:“想成为男子汉吗?到军营去!”这则征兵标语吸引了他。
现在想来,已走进军营,那段女装古典舞好像不是最初始的缘由。七岁那年,一位亲戚说他过于柔弱,背有些塌,挺不起来,爷爷指着一张报纸上国旗护卫队的照片说,将来你得长成这样。
那次从“夫妻哨所”和烈士墓回来后,韩泽中开始按军人的标准要求自己。他在雕刻自己。每次来到界碑前,韩泽中心中总会升腾起去触摸界碑的欲望,界碑在雪的映照下,散发出庄严与神圣的光辉,阻止了他的触摸,他举起手,向界碑敬礼。突然有一天,韩泽中发现他那双细嫩的手粗粝了,骨节变大,他并没有失落,他觉得用这样的 手,向国旗和界碑敬礼,更有意义,更神圣。
一切都在改变 , 就像哨所的四季:晚春的花朵 , 盛夏的绿荫 , 仲秋的山林 , 冬日的白雪 , 不变的是哨所的橄榄绿,那是老百姓眼里永恒的风景。
每一天都特别漫长,两年时光连缀起来,却又顿觉转瞬即逝,退伍的时间越来越近,韩泽中眼看就可以回“北 舞”了,可他怎么走得了啊。有些心事压在他的心头。
他决心申请转士官,哪怕只干一期,也得三年,这意味着,他放弃了他的“北舞”,那是无数舞者梦寐以求的学府。“你真的确定要留下?”哨长问。
“是的,我确定!”他说。
“同你爸妈商量一下吧。”哨长说。
“不用,我二十岁了,我的青春我做主。”
他写了留队申请,在申请书最后,他踢正步一样一笔一画地签上自己的名字。天黑下来了,他来到哨位,持枪上岗。星星灯火,在他眼里静静地亮着。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服兵役的经历让韩泽中有了许多的收获,他对军人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更重要的是他因此抹掉了“韩贵妃”的人生印记。 B、文中哨长在讲述自己的故事时,内心是有些酸楚的,他的这段经历以及对家人的愧疚,让韩泽中体会到了普通边防军人的奉献与伟大。 C、文中画横线句主要是用景物的变化来反衬哨所橄榄绿不变,也暗示主人公此刻的内心既有军人的自豪,更有军人的自觉担当。 D、服役期快满的时候,韩泽中没跟父母商量就做出了决定,这种决定其实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体现了他的成长和性格中的果断。(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多处运用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内心的触动和成长,从而使得小说结尾主人公的选择不显突兀。 B、小说语言朴实自然,又不乏诗意,有一种纯净之美,这与作者意欲着力表现的军人纯净的心灵世界是和谐一致的。 C、小说写韩泽中的从军历程,又用其他军人的故事与之形成鲜明对比,作者以此展现新时代军人的群体形象。 D、小说主要以时间顺序讲述韩泽中服兵役的故事,其中又穿插其他故事,增添了行文波澜,丰富了小说内容。(3)、请分析文末“星星灯火,在他眼里静静地亮着”这句话的意蕴。(4)、有人说,结构的艺术是小说的最高艺术。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本文结构艺术的特点。 -
2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性善论是孟子哲学思想的核心。春秋战国时代,社会上展开了对人性问题的大讨论,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说法,通过与告子对人性问题的辩难,提出了自己的人性理论。告子认为人性无善无不善,与仁义没有联系。他把人性看作是人或动物的本能或欲望,提出了“生之谓性”和“食、色,性也”的命题。孟子则不同意告子的说法,认为人与动物有着本质的区别,人不但有口腹衣食之欲,更重要的是人有善良的本性。
在性善论的基础之上,孟子提出了他的政治思想。他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不忍人之心即善心,行不忍之政,就是实行仁政。仁政是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对孔子仁学观念的丰富和发展,具有强烈的人性化色彩。
孟子在时代风云的变幻中,深刻地感受到了人民群众力量。他说:“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宝珠玉者,殃必及身。”人民是诸侯国的三宝之一,如果不加重视,祸必殃身。在治国方面,孟子主张建立一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大一统社会,“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为此他提出实行“制民之产”的经济政策,即实行井田制,使农民有一定的土地和财产,解决他们的温饱问题。同时要减轻人民的赋税和商人的关税,促进农业生产和商业贸易。孟子还特别强调要“谨库序之教”,普及学校教育,使人民懂得孝悌忠信的道理。孟子人性化色彩的仁政思想无疑具有时代的进步意义,但终因过于理想化,不免有些 “迂远而阔于事情”,所以不为统治者所用。
(摘编自《<孟子>鉴赏辞典》“《孟子》概说”)
材料二:
孟子对霸道与王道的区分明确了王道以德服人的政治原则和思想路线,对王者的人格塑造更强调了统治者自身 的道德垂范为平治天下之本。这注定了王道决非力政而是仁政。
仁政是孟子特有的政治术语,与孔子所讲的德治同义且一脉相承。狭义上讲,仁政指发端于不忍人之心的统治原则;广义上讲,仁政指以道德而非物质利诱或暴力为手段、为目标的行政原则。以暴力为手段的叫暴政,以道德为手段的叫王道。推行法制叫法治,推行道德叫仁政。由于仁与德、善在儒家及孟子这里是一致的,因此孟子所讲的王道是崇尚道德而非暴力手段,以追求道德之善而非物质之利的政治理想和行政理念。在这个意义上,仁政与王道异名而同实。一方面,王道就是仁政。王道以仁政为实际内容和行政原则——是否推行仁政是判断霸道与王道的标准之一。当然,王道与仁政也有细微差别,那就是:如果说与霸道相对应的王道侧重于平天下的过程的话,那么,1与力政相对应的仁政则侧重治天下的统治之方;在平天下之后,如果说仁政侧重于治国之方的话,那么,王道则侧
重于仁政实施的效果。总之,王道离不开仁政,王道就是用仁政而非力政、暴政来治国平天下。在这个意义上,王道与仁政是统一的。
在孟子看来,对于为政者而言,最要紧的是人品即道德素质——好善。孟子对从政之德的重视在与孔子的对比中看得更加清楚。《论语》记载,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
孔子把做事果敢、明白事理和多才多艺等都视为从政的条件,只居其一就具备了从政的资格。孟子则对好善之德倍加关注。其实,好善之所以被孟子为评价或考察从政人员的最高乃至惟一标准,与仁政的最终目标密切相关。为政者的好善,带动了庶民对善的趋从。既然仁政信凭的是以德服人,那么,德便成为考察、衡量、选择和评价为政者最重要的砝码。孟子坚信“仁人无敌于天下”,统治者也是如此。如果统治者能实行仁义,其平治天下则易如反掌。
关于为何平天下即仁政和王道的目的问题,孟子的回答是为仁义之善,其治国平天下是一个以善之手段臻于善之境地的过程。早期儒家有重义轻利的倾向,孟子则把这一倾向推向更高境界。他指出“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师文王,大国五年,小国七年,必为政于天下矣。”又说:“鸡鸣而起,孽孽为善者,舜之徒也。鸡鸣而起,孽孽为利者,跖之徒也。欲知舜与跖之分,无他,利与善之间也。”(《梁惠王上》)按照孟子的逻辑,人们的行为或为善,或为利,其间势不两立、不可调和。孜孜求善的仁政、王道与利不共戴天,正是在排斥对利的追逐中完成仁义的。这是孟子关于利与善的基本观点,也是他治理国家的基本思路。
(摘编自魏义霞《王道与仁政——孟子政治哲学研究》)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时代变幻中,孟子感受到人民群众力量,因此他在继承孔子仁学观念基础上提出仁政思想。 B、在制定经济政策方面,孟子认为既要扶持农业,以“井田制”解决温饱问题,也要关注商业。 C、王道与仁政都包括手段和目的层面,仁政侧重治国术,王道侧重平天下过程和仁政实施效果。 D、孟子认为作为国君,其为政路线是为仁义,要以仁义来处理血缘和君臣上下在内的人际关系。(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则材料均有对比论证,如材料二论证了孟子与孔子对从政之德重视的不同。 B、材料一指出孟子仁政思想有人性化色彩,并分析了其不为统治者所用的原因。 C、材料二从狭义与广义角度阐释了孟子仁政的内涵,并以此与孔子德治相区分。 D、两则材料均认为孟子要主张效法古代圣王,吸取他们的治国经验,达到王道。(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材料一论据的一项是( )A、“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 B、“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孟子·公孙丑下》) C、“养心莫善于寡欲”(《孟子·尽心下》) D、“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孟子·梁惠王上》)(4)、材料一和材料二提出中心论点的方式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5)、我们选拔干部的原则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简要谈谈你对为政者“以德为先”意义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