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梦游天姥吟留别》理解性默写(1)、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善于描写想象的世界,他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云中仙人出场时的穿着与出行工具的诗句“”和“”令人叹为观止。(2)、《梦游天姥吟留别》中“ , 两句,描写天姥山上的天气和环境,渲染了紧张凝重的气氛,为下文仙人出场做了铺垫。(3)、《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诗人直抒胸臆,表现蔑视权贵、不卑不屈的态度的句子 , 。
-
2、《梦游天姥吟留别》理解性默写(1)、—些古典诗词都曾流露出某种消极情绪。当感到失落,想发泄内心的愁苦时,我们可以吟咏“ , ”。(2)、《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最能表现李白性格的句子是: , 。(3)、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由现实转入梦境的过渡句是 , 。
-
3、《梦游天姥吟留别》理解性默写(1)、《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南朝诗人谢灵运住过的地方溪水清澈、猿啼凄清的句子是“ , ”。(2)、《梦游天姥吟留别》中,“ , 。 , ”。四句写仙境的石门訇然打开,放眼望去,天空广阔,不见边际,在日月光辉的照耀下,金银筑成的楼台发出夺目的光彩。(3)、当不愿意低三下四去侍奉权贵的时候,许多有志之士往往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名句“ , ”。来表明自己的态度。
-
4、《梦游天姥吟留别》理解性默写(1)、《梦游天姥吟留別》中,写天姥山巍峨挺拔的句子是“ , 。 , ”。(2)、《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由现实转入梦境的句子是“ , ”。(3)、《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由梦境转入现实的句子是“ , 。 , ”。
-
5、《梦游天姥吟留别》理解性默写(1)、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以“ , ”两句写登天姥仙山的所见所闻,只见东方的海中涌出一轮红日,四周是苍翠的群山,耳际是山顶的天鸡的叫声。(2)、《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用“月”烘托意境的句子是“ , ”。(3)、《梦游天姥吟留別》中,描写云中仙人出场时的穿着与出行工具的诗句“”和“”令人叹为观止。
-
6、《梦游天姥吟留别》理解性默写(1)、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由现实转入梦境的过渡句是“ , ”。(2)、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由梦境转入现实的过渡句是“ , ”。(3)、《梦游天姥吟留别》流露出诗人对人生的几多失意和深沉的感慨,此时此刻诗人感到最能抚慰心灵的句子是“ , ”。在诗人看来,徜徉山水的乐趣,才是最快意的。
-
7、《梦游天姥吟留别》理解性默写(1)、古代诗词常以“月”烘托意境,比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 , ”。(2)、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诗人蔑视权贵的句子是“ , ?”(3)、李白善于描写想象的世界,他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云中仙人出场时的穿着与出行工具的诗句“”和“”,令人叹为观止。
-
8、《无题》(李商隐)(1)、李商隐《无题》中赞美献身事业,奉献不止的精神的诗句是: , 。(2)、李商隐的《无题》中寄托作者仕途苦闷的心情,以极其沉痛的心情写伤别的诗句是: , 。(3)、李商隐的《无题》中写女子离别后的担心,含有两人要各自珍重的意思的句子是: , 。(4)、李商隐的《无题》中,诗人终于找到慰藉自己的途径,表达了自己情感的诗句是: , 。
-
9、《插秧歌》(杨万里)(1)、《插秧歌》中,“ , ”两句,运用比喻手法点明雨中抢插的情形,写出了农事的紧张与农家的艰辛。(2)、《插秧歌》中,“ , ”两句,描写了农夫忙着插秧顾不上休息。(3)、《插秧歌》中,“ , ”两句,表现了插秧的繁忙,男女老少齐上阵的情景。
-
10、《芣苢》理解性默写(1)、《芣苢》中,描写女子顺着茎成把采取车前草的句子是: , 。(2)、《芣苢》中,描写女子用衣襟兜住采摘车前草的句子是: , 。(3)、《芣苢》中,描写女子把衣襟掖在腰带上装车前草回家的句子是: , 。(4)、《诗经·芣苢》一诗通过动词的变换,将劳动的细节和劳动的过程真实地表现出来。其中,由“”到“”,是对采摘过程的细腻观察;由“”到“”,是对收工时满载而归的叙写。
-
11、《芣苢》理解性默写(1)、《芣苢》一诗中,“采采芣苢,。采采芣苢,”是对采摘过程的细腻观察。(2)、《芣苢》一诗中,“采采芣苢,。采采芣苢,”是对收工时满载而归的叙写。(3)、《芣苢》中,写采芣苢一片一片摘下来的两句是“ , ”。
-
12、《沁园春·长沙》理解性默写(1)、《沁园春·长沙》中表现了词人年轻时意气奔放,强劲有力的两句是: , 。(2)、《沁园春·长沙》中景物描写富有层次,其中最具动态美的两句是: , 。
-
13、《沁园春·长沙》理解性默写(1)、《沁园春·长沙》中起过渡作用的句子是:“ , 。”(2)、《沁园春·长沙》一词中表现青年学子撰写文章评论国事的句子是:“ , 。”(3)、《沁园春·长沙》中表现词人年轻时评论时政,书写激浊扬清文章的两句是: , 。
-
14、《沁园春·长沙》理解性默写(1)、《沁园春·长沙》中,“。”两句引出词人对往昔生活的追忆。(2)、《沁园春·长沙》中以设问结尾,巧妙回答“谁主沉浮”这一问题的句子是“ , , ”。(3)、《沁园春·长沙》上片中描写近景并使用动静结合手法的句子是:“ , 。”
-
15、《沁园春·长沙》理解性默写(1)、《沁园春·长沙》中点明时间、地点和特定的环境的句子是“ , , 。”(2)、《沁园春·长沙》中运用对偶的手法描写动态景物的两句是“ , 。”(3)、《沁园春·长沙》中,词人面对“万类霜天竞自由”的自然之景,发出了“ , ”的慨叹,表现了自己的雄心壮志。
-
16、《沁园春·长沙》理解性默写(1)、《沁园春·长沙》中“ , ”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劈波斩浪的气魄。(2)、《沁园春·长沙》中用动物来表现生机勃勃的秋景的两句是: , 。(3)、《沁园春·长沙》中“ , ”两句表现了青年学子意气奔放,正当强劲有力之时。
-
17、《沁园春·长沙》理解性默写(1)、在《沁园春·长沙》中,面对大千世界,词人发出慨叹,表现词人雄心壮志的词句是: , , ?(2)、“。”两句在《沁园春·长沙》中起过渡作用,描写词人旧地重游,引发了对往昔生活的回忆。(3)、在《沁园春·长沙》中表现同学少年评论国家大事,写出激浊扬清的文章,蔑视反动者的词句是: , , 。
-
18、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投入杂交水稻的研究,“90后”袁隆平让中国人的饭碗牢牢地端在了自己的手中。“与大地贴得更近,看天空才会更远。”这是袁隆平的名言。半个世纪以来,袁隆平一身泥、一身水,奋斗在田间,被称为“中国最著名的农民”。他发明了“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二系法”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使我国杂交水稻研究始终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他也曾多次赴印度、越南等国,传授的杂交水稻技术以帮助这些国家克服粮食短缺和饥饿问题。他为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和世界粮食供给做出了卓越贡献,荣获“国家最高科技奖”等多项荣誉。
袁隆平表示,水稻是①____,世界上一半以上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因此,②____对保证粮食安全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每一次挑战,都是对初心的坚守;每一次攀登,都是对意志的考验;每一次前行,都是对目标的追赶。多年坚持下田的袁隆平,早早披上了“下田黑”,那是紫外线照射后的作品。有人感叹:袁隆平长得比农民还农民。如今,袁隆平虽已功成名就,但依然奔走在田间,为他的“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而努力。他的团队在内蒙古兴安盟1000亩盐碱地水稻基地完成试种测产。该基地pH接近9,盐度高于0.6%,属于不毛之地。现在,这里不仅长出了水稻,试种结果还远远超过; 预期。
(1)、下列语句中的引号,标示特殊含义的一项是( )A、“90后”袁隆平让中国人的饭碗牢牢地端在了自己的手中。 B、“与大地贴得更近,看天空才会更远。”这是袁隆平的名言。 C、他发明了“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 D、他为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和世界粮食供给做出了卓越贡献,荣获“国家最高科技奖”等多项荣誉。(2)、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A、反复 比拟 借代 B、引用 排比 比拟 C、排比 夸张 顶真 D、引用 顶真 夸张(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他也曾多次赴印度、越南等国,传授的杂交水稻技术以帮助这些国家解决粮食短缺和饥饿问题。 B、他也曾多次赴印度、越南等国,传授杂交水稻技术以帮助这些国家克服粮食短缺和饥饿问题。 C、他也曾多次赴印度、越南等国,传授杂交水稻技术以帮助这些国家解决粮食短缺和饥饿问题。 D、他也曾多次赴印度、越南等国,传授的杂交水稻技术以帮助这些国家攻克粮食短缺和饥饿问题。(4)、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
19、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我跟随在他(袁隆平)身后不禁产生了瞬间的错觉:这难道就是几天后就要赴京,领取由国家主席亲自签署、颁发的国家最高科技奖的科学家吗?【甲】他看上去更像一个地道的湖南农民,这使我想起了农民送给他的“泥腿子专家”、“泥腿子院士”的称谓。
……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普遍发生的饥馑给袁隆平留下了刻骨铭心的印象。【乙】那时在湖南一所偏僻山村农校:湘西雪峰山麓的安江农校任教的青年袁隆平便下定决心,拼尽毕生精力用农业科技战胜饥饿。他在1960年发现“天然杂交稻株”的往事,注定要成为世界农业史上的经典事例。
那是1960年7月的一天,下课铃声响过之后,袁隆平拍去身上的粉笔灰尘,掖着讲义夹,匆匆来到校园外的早稻试验田,采用常规法培育出来的早稻常规品种正在勾头撒籽,呈现一派丰收景象。袁隆平把讲义夹放在田埂上,连裤腿都没挽,就走下稻田一行行地观察起来。【丙】猛然 , 他那敏锐的目光停留在一蔸形态特异、鹤立鸡群的水稻植株上。他屏气静神地伸出双手,欣喜地抚摸着那可爱的稻穗,激动得几乎要喊出声来!
(1)、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颁发 B、饥馑 C、猛然 D、屏气静神(2)、文段中的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正确的一项( )A、甲 B、乙 C、丙 -
20、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今天惠临贵公司参观学习,确实学到了不少新的知识,为此特向你们表示诚挚谢意。 B、你们家现在几口人?你的内人现在在哪里工作?经济情况怎么样?有需要帮助的吗? C、您老不在府上不要紧,只要您的舍亲在就行,我们此行,就是为了一瞻您的府第的风貌。 D、李文辉先生台鉴:值此先生荣获2022年生命科学大奖之际,谨致此函,以示诚挚祝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