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用两个相同的电热器给质量都是2kg的物质甲和水加热,理想情况,无热量损失。它们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已知:水的比热容c=4.2×103J/(k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0~2min内水吸收的热量为 5.04×105J B、0~2min内水吸收的热量和物质甲吸收的热量不相等 C、物质甲的比热容为 2.1×103J/(kg∙℃) D、2min后, 甲的温度升高了30℃ -
2、小明爸爸开着汽车进行自驾旅游,小汽车以108km/h速度行驶了2h,从油量指示表上估计出消耗约12kg。汽油热值。若该过程汽油机的效率达36%。求:(1)、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2)、汽车发动机输出的有用功;(3)、汽车匀速行驶过程中所受的阻力。
-
3、小红在探究“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时,连接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已知电路中电流小于0.6A。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过程中,禁止不经过用电器,直接用导线连接电源的正负极,那样会造成电源(选填“通路”“断路”或“短路”),电路中很大,会损坏电源。所以图中实物连接应该去掉(填序号)导线;(2)、改正上述错误以后,图中还有一处连接有错误,该错误会产生的现象:闭合开关后,电流表指针(选填“向左”或“向右”)偏转;(3)、实验中,所用的两个小灯泡的规格应该(选填“相同”或“不相同”);(4)、小红操作正确,得到如表所示的数据。根据前两次的实验数据,在接下来的第三次实验中,若通过灯L1的电流为0.14A,你可以猜测电路中的电流为。接法
灯L1电流I1/A
灯L2电流I2/A
总电流I/A
串联
0.12
0.12
0.12
串联
0.18
0.18
0.18
-
4、在“探究物质的吸热能力”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实验中选取和都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2)、用规格相同的电热丝分别给甲和乙两种液体加热,目的是保证相同时间内甲、乙两种液体。(3)、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物理量
质量/g
加热前温度/℃
加热时间/min
加热后温度/℃
甲液体
150
20
5
30
乙液体
150
20
5
40
分析可知,(选填“甲”或“乙”)液体的吸热能力较强,理由是。
(4)、如果要从甲、乙两液体中选择汽车的冷却液,应选择液体。(5)、若甲液体的比热容是 , 则乙液体的比热容为 -
5、如图所示是未完成连接的实物电路,请在图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按要求完成电路连接。要求:两灯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电流,开关控制整个电路,导线不能交叉。

-
6、天然气是我国着力培育的现代清洁能源之一,已逐渐成为家庭生活中的燃料,当人们利用天然气烹饪食物时,主要是通过的方式增大了食物的内能;小勇同学购买了一款户外分体式燃气炉,准备去户外野炊,用该燃气炉烧水时,把初温为20℃的1kg水加热到100℃,燃烧了0.025m3天然气,则水吸收的热量为J,假设天然气完全燃烧,则燃气炉烧水的效率为。(天然气的热值为4×107J/m3)
-
7、把凉的奶制品放入盛有热水的保温桶中,经过一段时间,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题图所示,奶制品与热水的质量相同,则其中(选填“甲”或“乙”)代表奶制品温度变化的图像。若不考虑热损失,从图像可以发现,甲、乙的比热容之比为。

-
8、如图是四冲程汽油机的程,此时缸内的燃气内能(选填“增加”或“减小”)。若该四冲程汽油机飞轮转速是2400r/min,则汽油机每秒对外做功次。

-
9、下表是一些物质的比热容[单位],根据表中数据和生活现象,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水
4.2×103
铝
0.88×103
煤油、冰
2.1×103
铁、钢
0.46×103
砂石
约0.92×103
铜
0.39×103
A、不同种类的物质,比热容一定不同 B、比热容与物质的状态无关 C、质量相同、初温相同的铝块和铜块吸收相同的热量,铜块的末温更低 D、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小,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 -
10、关于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之间的作用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常见的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B、固体之间也可以发生扩散现象 C、“破镜难圆”说明分子间只存在斥力 D、固体很难被拉伸,说明固体分子间存在引力
-
11、如图所示,将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后,发现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了一定的角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验电器的两个金属箔片都带上了负电荷 B、玻璃棒上的正电荷转移到了验电器上 C、验电器的工作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D、玻璃棒中部分电子转移到了金属球 -
12、我国ZTZ-99G式主战坦克,它的动力机械是热机,某次发动机以6000N的恒定牵引力在平直公路上行驶25km,消耗柴油10kg,则:(q柴油=4.3×107J/kg)(1)、发动机做的有用功为多少?(2)、坦克发动机的效率为多少?
-
13、为了比较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
A.在两个同样的烧杯中,分别装入等体积的水和煤油;
B.用两支温度计分别测出水和煤油的初温;
C.在烧杯中,分别放入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相同时间;
D.用温度计分别测出水和煤油的末温。则:
(1)、步骤A存在的错误是 , 应改为;(2)、步骤C,加热相同时间是为了使水和煤油;(3)、步骤B和D是为了得出水和煤油。(4)、实验中得到如下数据:烧杯号
液体
质量/g
初温/℃
末温/℃
加热时间/min
1
水
300
20
30
12.3
2
煤油
300
20
30
6.1
3
煤油
300
20
45
12.3
①比较分析1、2号烧杯的实验记录,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
②比较分析号烧杯的实验记录,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升高的温度不同。
(5)、能否准确控制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是本次实验成败的关键。酒精灯和电加热器都可作为热源,本实验选择电加热器的理由是。 -
14、在“探究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与各支路电流的关系”的实验中:

次数
IA/A
IB/A
IC/A
1
0.18
0.24
0.42
2
0.22
0.22
0.44
3
0.20
0.26
0.46
4
0.14
(1)、请根据图甲中的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中的电路连接完整 , 使电流表测量流过灯泡L1的电流。连接电路时应开关;(2)、用电流表分别测量A、B、C三点的电流,更换灯泡多次测量,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其中第4次实验中B点的电流如图丙所示,则IB=A;分析数据可知: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是(用已知物理量符号表示);(3)、在第2次实验中测得A、B两点的电流相等,原因可能是;(4)、针对(3)中的问题,如果想得到3、4两组实验数据,请你提出一条改进措施:。 -
15、(1)、小明连接了如图所示的电路,请在虚线框内画出它的电路图。
(2)、请按照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将图乙中的实物元件连接起来。
-
16、如图所示是某一四冲程内燃机的其中一个冲程。关于这一内燃机,它是以(选填“汽油”或“柴油”)为燃料的,它正处于冲程。

-
17、如图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透明筒里放一小团硝化棉,把活塞迅速下压,观察到硝化棉。上述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与发烧时用冷毛巾给头部降温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
18、关于热量、温度、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加,温度一定升高 B、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一定吸收了热量 C、物体内能增加,一定吸收了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 D、物体温度升高,不一定吸收热量,但内能一定增加
-
19、在我国某些地区仍有烧柴做饭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堆放在厨房的木柴,热值为零 B、做饭时加大通风量可以提高木柴的热值 C、木柴完全燃烧时,它的热值最大 D、木柴的热值与其质量、燃烧状态无关
-
20、小伟接了一杯温水,小伟以下行为可以改变水的比热容的有( )A、小伟喝掉了半杯水 B、小伟忘喝水,导致水变凉了 C、小伟觉得水温不够,又加了少量热水 D、小伟要做熔化实验,将水凝固成了冰